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涯发展理念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该立足实际,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分阶段设立合理的职业目标。学生在大学阶段应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以提升就业竞争力和适应力。
关键词:生涯发展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经过一百多年的研究和发展,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日趋成熟,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我国相关理论的发展起步比较晚,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才被引入国内,但是发展迅速,短短十几年已取得不少成果。2007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要求各高校把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纳入人才培养工作,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被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涵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结合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在对个人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充分了解和评定及对个人所在的主客观环境充分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为实现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计划,并付之实现的过程。按照其涵义,它有三个核心:第一,职业生涯规划是贯穿一个人一生的过程;第二,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是自己;第三,职业生涯规划的功能在于设立目标,并为此付之实现。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1.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本土化有待加强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起源于美国,一百多年来在欧美国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他们的价值观、个人成长的环境、家庭教育方式、社会伦理等各方面的情况都与我国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从国外直接引进的理论难免“水土不服”。国外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以个人为中心,为个人服务,以个体咨询为主要方式,经历了一百年的发展才有今天的成果;我国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才开始十几年的研究,且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的受众广大,因此我们可以引进和借鉴国外相关的理论和研究,但是要根据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进行改进和研究发展,做好本土化工作,还需要一个过程。
2.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还比较薄弱
虽然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在国内的研究和发展也有十几年的时间,国家也早已出台了相关的指导性文件,但是我国高校中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一方面各高校虽然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是在各校发展并不平行。另一方面,在校学生们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和核心,自身也存在误区:第一,认为已经选定专业,社会就业状况如此,规划和不规划没有区别;第二,有的学生对于学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以为然,不按时上课,只是将之作为比较容易拿学分的课程而已;第三,有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走入职场后才需要的规划。这些误区的存在让学生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意义。
3.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师资力量不足
当前各高校从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教师主要是就业中心老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和一线学生辅导员老师。因为这门课程目前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多数是兼职从事这门课的教学,重心并不在此;就业中心老师和一线辅导员老师专业化程度相对不高,水平也参差不齐,虽然实践经验比较多,但是理论基础比较薄弱,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
4.学生不能独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众所周知,我国教育制度还存在弊端,学生们在做各种选择的时候,并不能将自己作为一个完全的主体来考虑,而是必须考虑父母、亲戚朋友等的意见,比如高考填志愿,很多时候都是父母做的决定。到了大学,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性仍然不多,就算自己不喜欢现在的专业,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学下去,因为这个专业比较好就业。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持无所谓的态度,因为有些大学生就算做了职业生涯规划,最终还得屈从于父母,更增添了自己的苦恼。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
欧美各国的经验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十几年来的发展证明,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必要的。随着就业问题成为我国现阶段最重要的社会现实问题之一,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方法之一是大学生“练好内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客观了解和分析职业环境,树立职业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并帮助大学生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以克服职业生涯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疑虑,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大学生应该主动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认识到自己才是真正的主人,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并开心快乐地工作。
2.设立目标,合理规划大学生活
目标是想要达到的境界或目的。目标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大学生,在大学阶段要及早设立职业目标,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大学生活。学生对大学四年的生活应该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规划,并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奋斗,具体来说,以四年制大学为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第一,大学一年级主要是“伸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自我发展:一是积累知识和能力,二是发展兴趣爱好。大学新生从中学的教育模式转变到大学生活,中间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和调适,这段时间应该鼓励学生展示自己,铺开自己的兴趣:首先,通过基础课程、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学生工作或体育运动等多角度、多维度来伸展自己,发展自我;其次,通过与父母、朋友和老师等沟通以及借助相关测评工具探索自己的兴趣、性格、价值观等;最后,通过参加求职相关的讲座、活动等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做好大学四年的规划。
第二,大学二年级全方位探索职业,了解职业信息,扩展职业视野。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是考察职业领域,二是搜集职业信息。这个阶段大学生要勇敢尝试,积极探索职业世界,大致给自己“定向”:首先,可以列举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尝试通过网络、师兄师姐等资源逐步了解;其次,邀请已经毕业3年以上的师兄师姐做相关讲座或生涯人物访谈,了解更多的职业和行业的信息;再次,学好相关课程,提升专业认知和素质,闯过英语四六级等语言关;最后,参与兼职、假期实习,参加招聘会等,充分接触社会,了解职业和行业。
关键词:生涯发展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服务经过一百多年的研究和发展,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日趋成熟,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我国相关理论的发展起步比较晚,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才被引入国内,但是发展迅速,短短十几年已取得不少成果。2007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要求各高校把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纳入人才培养工作,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被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涵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结合自身条件和现实环境,在对个人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充分了解和评定及对个人所在的主客观环境充分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为实现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计划,并付之实现的过程。按照其涵义,它有三个核心:第一,职业生涯规划是贯穿一个人一生的过程;第二,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是自己;第三,职业生涯规划的功能在于设立目标,并为此付之实现。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1.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本土化有待加强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起源于美国,一百多年来在欧美国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他们的价值观、个人成长的环境、家庭教育方式、社会伦理等各方面的情况都与我国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从国外直接引进的理论难免“水土不服”。国外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以个人为中心,为个人服务,以个体咨询为主要方式,经历了一百年的发展才有今天的成果;我国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才开始十几年的研究,且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的受众广大,因此我们可以引进和借鉴国外相关的理论和研究,但是要根据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进行改进和研究发展,做好本土化工作,还需要一个过程。
2.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还比较薄弱
虽然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在国内的研究和发展也有十几年的时间,国家也早已出台了相关的指导性文件,但是我国高校中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一方面各高校虽然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是在各校发展并不平行。另一方面,在校学生们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和核心,自身也存在误区:第一,认为已经选定专业,社会就业状况如此,规划和不规划没有区别;第二,有的学生对于学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以为然,不按时上课,只是将之作为比较容易拿学分的课程而已;第三,有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是走入职场后才需要的规划。这些误区的存在让学生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意义。
3.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师资力量不足
当前各高校从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教师主要是就业中心老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和一线学生辅导员老师。因为这门课程目前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师多数是兼职从事这门课的教学,重心并不在此;就业中心老师和一线辅导员老师专业化程度相对不高,水平也参差不齐,虽然实践经验比较多,但是理论基础比较薄弱,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
4.学生不能独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众所周知,我国教育制度还存在弊端,学生们在做各种选择的时候,并不能将自己作为一个完全的主体来考虑,而是必须考虑父母、亲戚朋友等的意见,比如高考填志愿,很多时候都是父母做的决定。到了大学,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性仍然不多,就算自己不喜欢现在的专业,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学下去,因为这个专业比较好就业。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持无所谓的态度,因为有些大学生就算做了职业生涯规划,最终还得屈从于父母,更增添了自己的苦恼。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途径
欧美各国的经验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十几年来的发展证明,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非常必要的。随着就业问题成为我国现阶段最重要的社会现实问题之一,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方法之一是大学生“练好内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客观了解和分析职业环境,树立职业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并帮助大学生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以克服职业生涯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疑虑,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大学生应该主动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认识到自己才是真正的主人,要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并开心快乐地工作。
2.设立目标,合理规划大学生活
目标是想要达到的境界或目的。目标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大学生,在大学阶段要及早设立职业目标,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大学生活。学生对大学四年的生活应该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规划,并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奋斗,具体来说,以四年制大学为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第一,大学一年级主要是“伸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自我发展:一是积累知识和能力,二是发展兴趣爱好。大学新生从中学的教育模式转变到大学生活,中间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和调适,这段时间应该鼓励学生展示自己,铺开自己的兴趣:首先,通过基础课程、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学生工作或体育运动等多角度、多维度来伸展自己,发展自我;其次,通过与父母、朋友和老师等沟通以及借助相关测评工具探索自己的兴趣、性格、价值观等;最后,通过参加求职相关的讲座、活动等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做好大学四年的规划。
第二,大学二年级全方位探索职业,了解职业信息,扩展职业视野。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一是考察职业领域,二是搜集职业信息。这个阶段大学生要勇敢尝试,积极探索职业世界,大致给自己“定向”:首先,可以列举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尝试通过网络、师兄师姐等资源逐步了解;其次,邀请已经毕业3年以上的师兄师姐做相关讲座或生涯人物访谈,了解更多的职业和行业的信息;再次,学好相关课程,提升专业认知和素质,闯过英语四六级等语言关;最后,参与兼职、假期实习,参加招聘会等,充分接触社会,了解职业和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