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虚构的家谱》为例谈西川的诗歌特点

来源 :报刊荟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bin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西川是九十年代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九十年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转型”,人们追求快速、轻松、愉悦的阅读,由此加速了诗歌“边缘化”的进程,使得诗歌滑落到社会和文化的边缘,诗歌读者日渐减少,专职诗人也随之减少。西川并不是一位专职的诗人,他同时也写作散文、随笔,也做翻译工作,他的诗歌带有一种“散文化”的独特风格。《虚构的家谱》写于1993年,正是西川创作风格发生转变的阶段。在经历了政治风波的动荡、挚友相继去世的打击以及中国社会“转型”的冲击之后,西川的诗歌明显地呈现出和之前迥然不同的姿态,对其诗歌信念又有继续和延伸。后文将从解读诗作《虚构的家谱》入手,尝试分析西川的诗歌特点与创作特色。
  关键词:西川;诗歌;特点;创作
  一、散文化与戏剧化
  西川早期的诗作带有浓郁且纯净的抒情色彩,他写自然、写农业、写爱情、写愿望,在诗篇中寄托了热烈而深沉的情感,崇尚纯粹的情感宣泄与表达。九十年代后,他的诗作仍然延续了抒情的特色,虽然在抒情中加入诸多的元素,失去了“纯粹性”,但是却使抒情显得更为充沛而饱满。加之诗篇中所饱含的哲思,都与散文的特征十分相似。
  《虚构的家谱》除了抒情性具有散文化的特点外,它的结构也与散文类似。散文讲求的是“形散而神聚”,文章形式、架构松散,但是每一段落、每一部分都为了文章的主旨与“精神”服务。在《虚构的家谱》这首诗中,第一诗节谈论的是时间的流逝;第二诗节追问生命的意义;第三诗节探讨生命与传续的意义;第四、第五诗节转而谈论起“我”的父亲与祖父,还有想象中的,三百年前、三千年前的祖辈的生活场景;而最后一个诗节,是“我”的不断叩问,是“我”关于历史的思索。诗篇各节所描写的内容看似松散,但是它们围绕着关于时间、生命的宏大主题一一展开,被一种历史的沉重感与天地间渺小的个体所产生的迷茫的情绪所贯穿。在诗歌短小的篇章中,西川注入了厚重的思想和深邃的主题,使得诗篇亦诗亦散文,兼具了二者的优点。也让人不由得想,也许诗与散文,本就是一体。
  至于戏剧化,西川在他的诗里巧妙地通过描写庞杂的意象、运用“陌生化”的手法,使得诗作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像《虚构的家谱》中,谈及“我”的祖父,西川这样写道:“我只约略记得/一个老人在烟草中和进昂贵的香油/遥远的夏季,一个老人被往事纠缠/上溯300年是几个男人在豪饮/上溯3000年是一家数口在耕种。”寥寥数语,就为读者描画了一个抽着烟的老者形象,在烟雾缭绕中,时光倒转,千百年前的景象一一呈现,一个家族的过往跃然纸上。这些画面具有戏剧般的效果,也使得西川的诗格外生动。
  二、“不洁”的元素
  “不洁”的事物,都是人们唯恐避之不及的。西川在早期的作品中,也竭力避免加入“不洁”的元素,追求纯洁而纯粹的诗歌。但是作为对诗歌发展前景具有敏锐嗅觉的诗人,九十年代后,他转而接纳了这些“不洁”。在他的诗作中,“生活与历史、现在与过去、善与恶、美与丑、纯粹与污浊”这些东西交织在一起,他任由它們发展,并不像从前一样,对它们进行修剪与提炼。这使得他的诗歌变得更真实和质朴,语言也更加犀利和丰富。
  《虚构的家谱》中,“我”的老父亲满脸皱纹,这是岁月的痕迹,也是劳动者的证明,是丑,也是美;父亲替我“忙于生计,委屈逢迎”,这是现实的丑恶,也是人性的爱与光辉。西川在写人类的代代相传,也在写人类挣扎沉浮的命运: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下一代能够更好地生活,甘愿含辛茹苦,尝遍世间艰辛,但这样的命运,似乎也随着血脉的代代相传,而传递了下去,成了无法跳脱的轮回。
  对于“不洁”的描述,对于各种复杂的元素的巧妙联系和处理,使得西川的诗比之从前的“纯粹”,更多了几分震撼人心的效果。“纯洁”是美好的,但“不洁”更能使人体会到“纯洁”的珍贵。
  三、哲理性的思考
  西川的抒情,是一种缓慢而绵长的、流动的情感表达。它轻而柔,却深入人心。而西川的诗中,除了柔韧的情绪外,还不乏哲理性的思考。《虚构的家谱》就是典型的代表。这首诗本身取题十分宏大,诗人围绕“虚构的家谱”,展开了关于生命的延续与血脉的传承的讨论。
  时间是怎样的?生命从何起源?生命如何延续?时代的变迁之中,“我”又该何去何从?诗人用一种沉静的叙述语调,将读者们带入一个虚无的境界,我们站在最高的视角,俯瞰时间长河滚滚东逝,也被诗人牵引着思考。我们的过去,我们的未来,我们的生命,我们的死亡……我们随着“我”一同迷茫,一同被历史的大流淹没而窒息,一同感到一种哲学的“虚无”感。这就是西川的诗歌的魅力所在,犹如“天问”一般的崇高与伟大。他的诗作十分宽容、开放,既有东方古典文学的优雅,又有西方现代文学的荒诞,让人在一个一个片段的组合之中,感受到“变迁”本身带来的冲击与震撼。
  如果说八十年代西川的诗是纵情的高歌,那么九十年代西川的诗就是娓娓道来的、温柔的言说。总的来说,他勇敢加入诗中的“不洁”的元素,成为了构架诗篇的灵魂;而散文化与戏剧化的倾向,使得他的诗作更为生动;同时,诗中所饱含的哲思升华了诗作的主题,也让人感受到优美与崇高并举的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陈超.中国先锋诗歌论[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48.
  [2]西川.关于诗学中的九个问题[J].山花,1995,12.
  作者简介:洪馨怡,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学院。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摘 要:我们对美的了解,对美感的体会都太过表象。我们不是无法理解,而是对它爱的太少了。在生活中美无处不在,正如我们的感觉所揭示的,美是难以形容的,会随着事物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会随着某个形式出现次数的变化而变化。但美一直都在,美感一直都在。就像桑塔耶纳说的:美是心灵与自然之间可能有的和谐的保证,从而也是至善信仰的依据。而我们也正需要这样的美的快感。  关键词:美感;自然主义;审美价值  《美感》
【正】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各级政府及各个部门在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也有过一番动作,但是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仍然没
某些传统相控阵雷达使用模拟色散延迟线来展宽、压缩其线性调频波形。这些以声为基础的器件往往不再能够买到。本文描述了这些模拟延迟线的数字式替代物,即数字色散延迟线的
在板壳理论中,带有开口会引起应力集中,需要对开口部位进行补强,带有小圆孔的金属板壳的应力集中度是3倍,带小孔的复合材料板的应力集中与金属不同。本文针对带有圆孔有限宽
期刊
业内观点认为,5G用户有望在三年内达到5亿用户,相对于4G,时间将缩短一半。许多专家认为,5G在多个维度的网络能力上表现出十倍甚至百倍的提升,将对很多行业产生颠覆性的改变。
本文结合乐清湾高架桥成功实施桩底压浆工艺的实例,详细介绍压浆的施工方法、质保措施及一些施工经验和体会.通过承载力、经济性比较,论述了桩底后压浆是一种提高钻孔灌注桩
鉴于目前高职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不对等,职业素养培养流于表面,效果欠佳,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制药行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现状,文章以实践教学改革
文中研究对比了石灰石与红锌矿母岩矿物组分,分析了不同母岩制备机制砂时石粉对水泥凝结时间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红锌矿中ZnO对水泥凝结时间影响显著,其影响显著量为千分级,可延长凝结时间约1.7-2.7倍,且初凝和终凝时间差缩短;且对早期强度发展不利,对后期强度发展显著,增强作用明显;石灰石粉千分级掺量对水泥凝结时间和强度发展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