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原酶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2769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上海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onsu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回顾性总结胶原酶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胶原酶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经颈椎MRI扫描证实为颈椎间盘突出症,接受胶原酶溶解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2 769例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2 769例中,疗效优1 440例(52.0%)、良787例(28.4%)、可351例(12.7%)、差191例(6.9%);优良率为80.4%,总有效率为93.1%。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胶原酶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胶原酶溶解术 颈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681.53; R9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17-0014-02
  Clinical analysis of collagenase chemonucleolysis in the treatment of 2 769 cases of cervical disc herniation
  QIU Xiangzhong*, XIA Aimin, JIANG Shengchang, TANG Hao, ZHANG Xincheng, YI Zhengyu, LI Zhiqiang(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 th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stitute
  of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410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collagenase chemonucleolysis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disc hernia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summarized and its clinical value was also discussed. Methods: Twenty-seven hundreds and sixty-nine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disc herniation undergoing collagenase chemonucleolysis with complete data were collected and the efficacy of treatment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ere 1 440 cases (52.0%) with excellent efficacy, 787 cases (28.4%) with good efficacy, 351 cases (12.7%) with medium efficacy and 191 cases (6.9%) with bad efficacy among 2 769 cases, in which the excellent rate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ccounted for 80.4% and 93.1%. None of significant adverse reactions was found. Conclusion: Collagenase chemonucleolysis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disc herniation, however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remains to be further studied.
  KEY WORDS collagenase chemonucleolysis; cervical disc herniation; efficacy analysis
  为总结胶原酶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对我科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对经颈椎MRI扫描证实为颈椎间盘突出症,接受胶原酶溶解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2 769例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 769例,男1 841例,女928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2岁, 突出部位:颈3~4节突出543例,颈4~5节突出869例,颈5~6节突出791例,颈6~7节突出566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入选标准:①年龄≤60岁;②明确的单侧神经根性颈肩臂痛、上肢及手部的疼痛麻木等症状;③经非手术综合治疗4周无效;④所有患者均经MRI证实颈椎间盘突出;⑤知情同意接受治疗。同时排除:①合并颈椎管狭窄及后纵韧带钙化、椎体滑脱等颈椎不稳定;②有明显的脊髓变性症状,如四肢无力,走路“踩棉花感”等;③有其他脏器严重疾病和不适合做微创介入治疗的急慢性疾病,如明显的凝血功能障碍、未控制的代谢性疾病及怀孕者;④曾行其他治疗方法的患者,如传统手术或其他微创介入治疗(如射频消融术、髓核等离子成形术等)。
  2 治疗方法
  采用颈椎旁后入路穿刺方法[1],术前不常规使用镇静类药物,过度紧张患者可术前30 min予以肌注地西泮注射液10 mg。患者取患侧向上侧卧位,透视下确定要治疗节段棘突,并做好标记。常规消毒后铺无菌治疗巾,在所标记棘突旁开约3~5 cm以1%利多卡因皮丘局麻,以8 cm长7号针垂直旋刺入皮肤,向前略向内进针直至触及骨样感觉,将套在针体的穿刺深度标志物退至距皮肤1 cm处,然后再将针尖退至皮下,针尖稍向外刺至第1次触及骨样感觉部位偏外1 cm,继续缓慢进针,有可能出现感觉异常,提示针尖触及到脊神经。针尖一旦刺入椎旁间隙,注射空气会出现落空感。经C型臂X机证实穿刺针准确无误后,每间隙注射试验药物1%利多卡因l ml,避免脊麻征。必要时可以欧乃派克造影剂证实未刺破硬脊膜,确认无并发症后,每治疗阶段注入倍他米松l ml(原液l ml以灭菌注射用水稀释为2 ml)和胶原酶600 U(以灭菌注射用水1.5 ml稀释),患者保持手术体位回归病房后,患侧朝上侧卧位绝对卧床保持4~6 h。   3 疗效评价
  3.1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情况,包括颈、肩、背疼痛,肢体麻木,压痛等,按其严重程度分为无、轻、中、重,分别计0、2、4、6分;压顶和(或)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牵拉试验、颈过伸试验等参照“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2]按阴、阳性评为0分和1分。
  3.2 疗效评定
  根据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标准[3]及参考“颈椎病疗效评定”[4]制定疗效评定标准。优:疼痛消失,无运动功能障碍,恢复正常工作与生活,症候积分减少≥90%;良:疼痛消失,能做轻工作,症候积分减少≥75%;可:症状有改善,仍有疼痛,但不能工作,症候积分减少≥36%;差:症状无明显改善,有神经受压表现,症候积分减少<35%。
  4 结果
  本组2 769例,优1 440例,占52.0%;良787例,占28.4%;可351例,占12.7%;差191例,占6.9%。优良率为80.4%,总有效率为93.1%。
  有4例出现一过性皮疹,未作特殊处理自愈。78例残留患肢疼痛、麻木,予以中药及针灸辅助治疗后症状消失。
  5 结语
  此次较大样本临床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显示: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具有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笔者临证体会保证胶原酶溶解术疗效的关健是适应证的掌握和操作技术的熟练准确,应严格确保胶原酶不被注入神经鞘、神经根或硬膜囊内,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重视理论基础的指导、严格筛选适应证,术中必须在影像监测下谨慎操作,术后必须严密观察,确保安全,才能有利该治疗技术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宝森, 马文庭, 史可梅, 等. 经颈椎旁胶原酶化学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06, 12(3): 192.
  [2] 王晓红, 何成奇, 丁明甫,等.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J].华西医学, 2005, 20(2): 232-233.
  [3] 中华医学会.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分册[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4: 364.
  [4] 姜宏, 施杞. 颈椎病疗效评定的研讨[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1996, 4(4): 47-50.
其他文献
目的:参照全球主要国家药典的相关内容,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更趋简便、实用的人参皂苷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0μm);流
摘 要 本文对上海市徐汇区在分级诊疗方面的做法进行介绍。徐汇区区域内有丰富的医疗卫生资源,通过完善优质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借助信息化手段,推进慢性病长处方、医联体等试点,积极探索区域内分级诊疗可行的政策支持和技术路线。  关键词 分级诊疗 长处方 医联体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16-0015-03  Practice and explo
摘 要 目的:观察护工的康复技能教育对脑卒中后遗症及骨折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中心从2015年起对护工进行康复技能教育,培训其指导患者生活能力的技能,并协助康复治疗师来监督患者完成康复作业,所以研究以2014年住院中心136例的脑卒中后遗症及骨折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以2015年住院的164例脑卒中后遗症及骨折术后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同样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观察护工康复技能教育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
实例表明:若措施得当,河流松散砂砾石中人工挖孔桩的成孔是可行的;桩外围静压渗透预注浆固结处理的效果不如预期,类似工程采用该工艺方法时需作改进;预插钢筋、铺塞纤维材料
摘 要 总结奉贤区庄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8月—2015年5月开展的居家舒缓疗护工作。针对工作开展背景及32例患者的具体情况,分析社区医护患比例及居家舒缓疗护方式,并提出目前针对基层社区居家舒缓的一些建议。首先,可以建议舒缓疗护患者事先立好“预嘱”;其次,针对社区居家舒缓疗护的相关工作迫切需要完整的政策、法律以及经济支持。再者,最重要的是加强整个舒缓疗护团队的建设。在全社会倡导尊重生命价值以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serpin B1对人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骨化三醇组在常规培养的HaCaT细胞中加入骨化三醇,对照组加入等量的无
三门核电站泵房基坑支护是一项大型综合性岩土工程,其近邻大海,潮位高、基坑深,回填石层与淤泥层厚,下伏基岩面倾斜,这些不利条件在国内支护工程中都是罕见的,文章对主要问题
以镀锌钢板点焊用铬锆铜球型电极为基体,进行了电火花沉积TiC涂层工艺试验,并分别进行了沉积前处理(清洗与粗化)与沉积后热扩散处理的对比试验,采用SEM、OM、显微硬度计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