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艺术 砥砺人生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却有默默无闻的耕耘;没有名声大噪的欢欣,却有临池不辍的乐趣;没有博大精深的建树,却有孜孜不倦的艺术追求……
  人们常说“字如其人”“画如其人”,就是说书法、绘画能体现作者的性格、气质、精神面貌乃至人格趣向。于李岩选来说,也恰恰如此。
  岩选为人厚道,其书也朴实
  他出身教师世家,在偏远农村长大。既秉承了书香门第的灵性与天赋,也生就了沂蒙山人的憨厚与淳朴。“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性情所至,岩选学书忠于传统,恪守法度。他先工唐楷,又习魏碑,反复临摹,勤学苦练,得其法而悟其妙,奠定了书法艺术的坚实基础。因此,他的楷书写得应规入矩,隽秀端庄。他从教多年,又调至出版社当编辑,将自己积累的习字经验,理出规律,编成口诀,书写成册。先后创作出版了《小书法家习字帖》《毛笔楷书习字帖》《硬笔书法楷行草三体字帖》等二十多种书帖。
  说他的字朴实,但并非僵死的老实。他崇尚传统,又注重发展个性。他常说,写字学谁像谁,这容易做到。但唐代书法家李邕早就说过:“学我者死,似我者俗。”关键问题是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即“先与古人合,后与古人离”“化古为我,书入我神”。他融魏碑体意于唐楷之中,其魏楷刚柔相济,风格独特;他又将魏碑笔法用于行草之中,其行草书沉着坚毅而又洒脱奔放。他对那些过分追求感官刺激的“创新”,刻意把字丑写、写怪的流行书风,对脱离汉字的现代书法,都有自己的看法,从不盲从。
  岩选性情刚毅,其书也雄强
  作家刘玉堂先生在《李岩选印象》一文中曾说:“逆境可以造就伟人,也可以煎熬艺术家。差不多所有成功的艺术家都在童年有坎坷的经历,很早就步入充满磨难的人生之旅,岩选亦然。”岩选经历了“困难时期”的艰苦岁月,又经受了“火红年代”的“文革”洗礼,铸就了宽容世事而又争强好胜、善意待人而又不服输的外柔内刚的性情。他厌烦世俗,憎恶虚度,不愿随波逐流,他将人生的选择与追求,自觉地寄托和倾注到书法艺术上,专注而又发愤,执着而又痴迷。他作品中那灵动的线条,显现了他多变的思维;那沉实的墨迹,是他对艺术不变的追求。他的魏碑既学始平公,又习张猛龙。观之笔笔千钧,如凿石曲铁,似笋拱石裂。他的行草书,手摹二王,心追怀素,开阔纵横,如蛇蟒龙游,抑扬顿挫,如水流云飞。
  岩选的书法虽属雄强一路,但绝无剑拔弩张、飞扬跋扈之态。他主张“先仪风骨,后追精神”,宁可霸气,不可俗气;宁可失之于刚猛,也不失之于浮滑。“一点一画皆如抛砖落地”,一招一式随心所欲而不逾矩。这又体现了他谦恭、内敛、不事张扬的性格。
  岩选学养深厚,其书也儒雅
  岩选为学勤勉,尤注重“字外功夫”。他认为,没有学养的人,充其量只是“书写匠”。他还认为,“书以学为本,书以品为上,书以气自华”。学,学养也;品,乃品质;气,则为气韵。如果没有内涵、没有品位、没有气韵、没有神采的书法作品,无异于抄写公文。所以,多年来,他坚持读书学习,知文达诗,通乐工画,以“学之于造化,异类而求之”。比如他将二胡的弓法运用到书法的执笔上,使他的腕法、肘法得以发挥,这给他的书法增添了几分节奏和韵律感。再如他将绘画中的明与暗、虚与实、线与面的对比,运用到行草书的章法布局中,也就增加了书作的构成和意境美。
  更重要的是,他还潜心书法史、书法理论的学习和探讨,以求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境界,指导自己的书法实践。这些年来,他撰写出版了《书法知识百问百答》《怎样学习楷书》《怎样学习草书》《名篇佳句诗书印》《草书解读》,主编了《书法自学丛书》《书法创作指导丛书》(6册)等专著二十余种。
  岩选善于自律并自强不息。他常说:“人家评我的书法,只是夸奖而已,我自己看以前写的字,就觉得不堪入目,说明我的字还不成熟,更谈不上自成一体了。”他将自己的书房取名“砺石斋”,有“李氏”谐音,却取“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深意,身以“砺石”自比,不断磨练自己,追求艺术,砥砺人生,直到永远。
其他文献
2015年4月12日上午,在一场春雨中,第三届中国兰陵(苍山)国际蔬菜产业博览会在兰陵县农展中心隆重举行。此次菜博会将继续坚持“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务实创新、隆重节俭”的原则,继续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健康”这一主题,叫响“天下菜园、美丽兰陵”的口号。  临沂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术平在雨中陪同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和客商们参加了开幕式,并一同参观了各参展单位,张术平市长仔细询问菜农们的生产、销售情况,
期刊
在山东省德州的禹城市辛寨镇尹庄村,有一个专门为留守儿童开办的学校。“留守学校”及附属幼儿园现如今有学生及学龄前孩子360人,其中孤儿2人,残疾儿童13人,单亲家庭15人,特困家庭50人。  到了学生们放暑假的日子,200余名留守儿童却依旧坚持上课。尽管在校长昝秀萍与其他五位老师的精心关怀下,孩子们暑期的安全像平时一样得到了保障,而且学校也经常组织开展感恩活动,尽可能地让留守儿童们能和其他孩子们一样
期刊
清早,出租车司机张师傅便开始忙碌起来,6位操着上海口音的南方人从德州火车站出站口出来。“去宁津多少钱?”“120块钱。”6位上海来的客人搭乘张师傅与他的同伴李师傅的两辆出租车,直奔60公里之外的宁津而去。  宁津,位于山东省最北部,是与河北省接壤的一个小县城。每年秋季是宁津最热闹的时候。街道上,挂着全国各地牌照的豪车,如卡宴、宝马、奔驰、奥迪等来回穿梭;大小宾馆,家家爆满,来自天南海北的人皆汇聚于
期刊
3月的天,还是有点冷,但已经遮挡不住四处透出的春意,马炳荃领着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小操场上玩着“切西瓜”的游戏,“切,切,切西瓜。”孩子们随着马老师用充满稚气的声音兴奋地喊着。马老师从2002年开始成为青岛市区幼儿园的第一名男幼儿老师,即便到了现在,他也是市区仅有的两名男幼儿教师之一。  今年28岁的马老师从事幼教工作已有整整7个年头了。1997年初中毕业选择志愿时,马炳荃报考了首次招收男学生的青岛市
期刊
忙忙碌碌的世间,永远有遵从自己内心节奏的行路者。因为慢,他们落后于时代,却也因此醒目。  生于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卒于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的木雕工艺大师高应美,在他72年的生命中有17年只做了一件事——为小新村三圣宫雕刻格子门。这扇门至今仍保留在云南的三圣宫里。无论是外国人扛着洋枪来抢,还是土匪来盗,抑或是13辆解放牌卡车来换,都没能将它移出过三圣宫。而与它同时代的门、比它晚很
期刊
济南周边山间近日出现了一支特殊的队伍,6个人加上19匹骡子组成的“马帮”每天驮着沙石来来回回穿梭在山间。6个人全部是来自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汉人,拥有19匹骡子。  “马帮”是民间对赶马人及其骡马队的称呼,它是中国西南、西北地区特有的一种古老的交通运输方式。“马帮”的存在和运作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也构成了一个极为特殊的社会群体。 赶马人中年纪最大的谢先平说,像他们一样把利用骡子运送货物上山当做一种职
期刊
轰鸣的工厂车间里,钢花四溅,他们汗流浃背,脸上被汗水冲出一道道沟壑;炎炎的田间地头,斗笠也遮不住阳光的炙烤,皮肤感受到烈日的滚烫;漆黑的矿井中,要怀着莫大的勇气,才能走完这一段不长的路程……当这一切都随着岁月而逝去,也只有抚摸着泛黄的黑白照片,才能想起色彩绚烂的曾经。  大浪淘沙,剩下的流年旧影里充满了回忆,那是一个工农阶级最为辉煌的时代,一切经过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老职业”都被理想和憧憬所灌溉,跟
期刊
从小唱着《咱们工人有力量》《我为祖国献石油》等歌曲长大,看着《火红的年代》《创业》等电影成长,学着“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等课本天天向上,在“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年代”里陶冶,因此,我从小就感到当一名工人的自豪,热爱石油工人、炼钢工人,长大后我也成为一名工人。特别是在博山,这是一座老工业城市,工业文化沧桑厚重,源远流长,见证了我国工业的变迁、发展。对于几十万产业工人来说,他们的劳动热情、创造发明、
期刊
2012年隆冬时节,中国作家协会领导干部会议在北京西山八大处召开。这是我进京工作后第一次参加这类会议,在那里第一次见到了铁凝主席。  哦,铁凝!见到端坐主席台正中的她,我首先想到的竟是《哦,香雪》。哪个文学青年又会忘记这篇纯净的小说呢?1982年9月,与我进入大学校门同步,《哦,香雪》在《青年文学》发表了。那个17岁、年龄比我稍长一点的香雪,那个走了30里路、用40个鸡蛋换来泡沫塑料铅笔盒的香雪,
期刊
正是花红柳绿好时光,尤其在农村,在南国北疆的乡村,万物生长体现得最为明显,连空气中萦绕的都是原始的生命气息以及野性的呼唤。麦苗禾苗正郁郁葱葱使劲疯长,条条水渠直通向绿色的田畴,浇灌着怒放的生命;杏花、桃花、油菜花等各种果蔬花朵次第盛开成熟,厚重的土地,本身就是这五彩绚烂的大美之境最担当的底色;湖光山色,波光粼粼,渔网撒向广阔的水面,一次次以优美的弧度收获着沉甸甸的富足。经过严冬漫长的蛰伏,天地生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