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海参中的甲氰菊酯和扑草净含量

来源 :河北渔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ing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法(LC-MS/MS)同步检测海参中的甲氰菊酯和扑草净。样品用乙腈提取,中性氧化铝柱净化,LC-MS/MS分析,基质标准曲线定量。结果表明,甲氰菊酯和扑草净在0~50n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方法检出限为1.0μg/kg,定量限为5.0μg/kg。在5.0μg·kg-1、10μg·kg-1、50μg·kg-1添加水平下,甲氰菊酯平均回收率在71%~88%之间,扑草净平均回收率在86%~92%之间,RSD均小于10%。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可适用于海参中的甲氰菊酯和扑草净同时测定。
  关键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海参;甲氰菊酯;扑草净
  甲氰菊酯别名灭扫利,是一种广谱拟除虫菊酯类杀螨杀虫剂,中等毒性,广泛用于棉花、水果、蔬菜和茶叶等多种经济作物;扑草净主要作用于大豆、花生、棉花、水稻、甘蔗等作物,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中等毒性。两种农药均不得在水产养殖中使用。海参池塘养殖过程中易受到病虫和大型藻类的危害[1-2],有些养殖户非法使用甲氰菊酯和扑草净杀虫灭藻。目前食品中的甲氰菊酯和扑草净检测标准为气相色谱-质谱法[3-5],气相色谱-质谱法前处理繁琐,分析时间长,且单四极杆受试剂空白干扰大,对低浓度的样品定性定量造成困扰。
  本方法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海参中的甲氰菊酯和扑草净,前处理简单,分析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可以对两种农药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极大提高了检测速度,减少了检测差错率。
  1实验部分
  1.1仪器、试剂与材料
  LC-20AD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QTRAP4500三重四极杆质谱仪(美国ABSCIEX)、百分之一电子天平(赛多利斯)、平行蒸发仪(瑞士BUQI)、TDZ5-WS离心机(湖南湘仪)、MS3涡旋混合器(IKA)、JYS-A8000绞肉机(九阳)。
  甲氰菊酯:1000μg/mL(正己烷);扑草净:1000μg/mL(丙酮),均为北京北方伟业计量技术研究院生产。
  乙腈和甲醇(HPLCGrade,Merck)、中性氧化铝柱:1000mg/6mL(DIKMA)、甲酸(HPLCGrade,DIKMA)、0.2μm滤膜(PALL),实验所用水为超纯水。
  1.2试样制备
  海参去内脏后切成小块后混匀,绞肉机绞碎,装入洁净容器中,密封,-20℃保存。
  1.3样品前处理
  称取5.00g样品(精确到0.01g)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10mL乙腈,3000r/min涡旋混匀2min,4000r/min离心5min,上清液移入25mL比色管中;残渣中再加入10mL乙腈,3000r/min涡旋混匀2min,超声5min,4000r/min离心5min,上清液合并至25mL比色管中,乙腈定容至25.0mL,混匀备用。
  中性氧化铝柱5mL乙腈活化后,准确移取5.00mL提取液至中性氧化铝柱上,流出液接入蒸发管中,5mL乙腈洗涤中性氧化铝柱,收集全部流出液。45℃蒸发至干。准确加入2.00mL乙腈+水(1+1)洗涤蒸发管内壁,经0.2μm滤膜过滤后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
  1.4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条件
  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AccucoreTMaQ(100mm×2.1mm,2.6μm),柱温40℃,流速0.5mL/min,进样量5μL,流动相A为0.005mol/L乙酸铵溶液(含0.3%甲酸),B为甲醇;梯度洗脱程序:0~1min,10%B;1~3min,10%B~90%B;3~5min,90%B;5~5.1min,90%B~10%B;5.1~7min,10%B。
  质谱条件: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扫描(MRM)正离子模式,喷雾电压5500V,气帘气30PSi,碰撞气Medium;温度550℃;雾化气:55PSi;辅助加热气:55PSi。质谱条件及参数见表1。
  1.5标準曲线配制
  取甲氰菊酯和扑草净的标准溶液各100μL于同一进样小瓶中,氮气吹干溶剂后,准确加入1mL乙腈,混匀,为100μg/mL标准溶液,用空白基质逐级稀释成0.1,0.5,1.0,2.0,5.0,10,25,50ng/mL的标准系列。
  2结果与讨论
  2.1质谱条件的确定
  分别取1μg/mL的甲氰菊酯和扑草净溶液通过蠕动泵注入质谱中,寻找母离子、子离子和碰撞能,并优化去簇电压和碰撞池出口电压。甲氰菊酯的一级质谱图显示其加NH+4离子m/z367.1信号比其本身母离子m/z350信号强,并由实验结果进行了证实。因此本文选用m/z367.1作为甲氰菊酯的母离子进行分析。
  2.2基质效应
  以基质标准曲线与溶剂标准曲线的斜率比值来评定基质效应,标准曲线见表2;甲氰菊酯的基质效应为59.6%,扑草净的基质效应为74.5%,二者均表现为基质抑制,其中甲氰菊酯基质抑制更明显。因此选用基质标准曲线进行定量。
  2.3线性范围
  以浓度为横坐标,定量离子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甲氰菊酯和扑草净基质标准曲线在0~50ng/mL范围内均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线性系数r>0.999。甲氰菊酯和扑草净基质标准溶液的多反应扫描质量色谱图见图1。
  2.4回收率和精密度
  通过空白样品添加标准物质的方式进行回收率和精密度测试,添加梯度为1.0、5.0、10、50μg·kg-1,回收率和精密度见表3和表4。由表中数据可知,在5.0~50μg·kg-1添加范围内,甲氰菊酯平均回收率在71%~88%之间,RSD在5.1%~9.0%之间;扑草净平均回收率在86.6%~92.4%之间,RSD在3.5%~6.9%之间。
  2.5检出限和定量限
  通过分析表3和表4中的回收率和RSD值,甲氰菊酯和扑草净的检出限可定为1.0μg·kg-1,定量限可定为5.0μg·kg-1。
  2.6实际样品检测
  检测实际样品38份,检测结果与气相色谱-质谱法一致。
  3结论
  本方法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海参中的甲氰菊酯和扑草净。前处理操作简单,可操作性强,分析速度快,准确度和精密度满足检测方法学的要求,可作为海参中甲氰菊酯和扑草净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1]
  孙爱丽.海参养殖池塘中几种大型藻类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J].水产养殖,2014(5):28-29.
  [2]房英春,张慧,陈曦.海参养殖常见病害的诊治[J].中国水产,2008(1):70-7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进出口食品中甲氰菊酯残留量检测方法:SN/T2233-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1-1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动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GB/T5009.162-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1-1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进出口食品中扑草净残留量检测方法气相色谱-质谱法:SN/T1968-200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1-6.
  (收稿日期:2021-05-07)
其他文献
摘要:应用优化后的微波消解—原子光谱法测定6种海洋生物体标准物质中砷和镉元素含量,其中,使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镉,并评估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实验结果表明,砷和镉分别在1.0~20.0和0~5.0μ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5以上,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令人满意,方法快速简便,消解完全且试剂节省,污染少,适合于海洋生物体中砷和镉含量
摘 要:人工养殖条件下维持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的体色是决定经济价值的关键,所以本文设计不同梯度光照强度区间的养殖环境,观察豹纹鳃棘鲈生长情况和体色变化情况。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当豹纹鳃棘鲈处于50~300 lx光照强度区间内,会一直维持较快的生长速率,体长、体重增加速率高于其他光照强度区间;而光照强度处于300~700 lx区间时,在养殖周期内积累的红色素含量最
摘 要:地下海水为封闭式环境,水质稳定,既没有传统病毒、细菌的传播,也没有重金属污染。当前河北省部分沿海地区受自然地域影响,自然海水供给不足和海域污染逐渐加重,工厂化养殖车间利用地下海水养殖大菱鲆具有水源充足、水质稳定等优势,且食品质量安全更有保障。因此,河北省沿海地区形成了“沉淀-生物净化-双砂滤”相结合的处理模式,本文总结介绍这一处理模式及其处理效果。  关键词:河北沿海地区;地下海水;养殖;
摘 要:通过开展帆布池精养南美白对虾两茬养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帆布池养殖第一茬对虾单产为8.14 kg/m2,第二茬对虾单产为7.83 kg/m2,两茬利润达到288.83元/m2。帆布池两茬精养南美白对虾新模式实现节地、环保,更达到一定规模投入、收入稳增长的目的。  关键词:帆布池;南美白对虾;两茬;养殖  通过学习借鉴水泥池精养南美白对虾模式,调整大棚对虾养殖结构,2020年,象山县开展
为做好浏阳市非洲猪瘟监测预警,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数据支撑,确保浏阳市重大动物疫情稳定,2021年初浏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对辖区内所有生猪人工授精站进行非洲猪瘟排查监测,共采集样品296份,随后开展非洲猪瘟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均为阴性,整体情况较好,文章就本次监测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建议。
摘要:为减少野生考氏鳍竺鲷(Pterapogonkauderni)做为海水观赏鱼的捕捞量,保护海洋野生动物种质资源,增加考氏鳍竺鲷市场供应量,使用野生考氏鳍竺鲷作为亲鱼,进行了考氏鳍竺鲷繁育技术研究,主要技术包括野生成鱼选择及驯养、成鱼配对、亲鱼促熟、产卵及护卵管理、受精卵孵化及苗种培育。  关键词:考氏鳍竺鲷(Pterapogonkauderni);亲鱼培育;苗种培育  考氏鳍竺鲷(Pte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