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3、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有感情朗读。
   2、 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著名的北大校园里,有这样一个老人,穿一身旧式中山装,整个就是个看门人。于是,一个扛着行李正前来报道的新生请他帮忙看会行李,自己好去报道,老头答应了并认认真真的在那里守着。过了好半天,学生回来了,老头什么也没说就走了。三天后的开学典礼上,学生吃惊的发现那个老头竟然坐在主席台上,还是一位副校长,大名鼎鼎的教授。你们知道这位老人是谁?(生答:季羡林)对,他(出示照片)就是季羡林老先生。季老先生不仅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学者,还是一位散文大家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散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齐读课题。
  通过预习课文,你们知道是谁种花给别人看吗?(德国人)花,人人都喜欢,而德国人爱花的程度更令人惊叹。出示幻灯:介绍德国的城市哥廷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当季老先生四五十年后再次踏上德国这片故土时,发出了怎样的赞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出示幻灯。
  (三)领悟“美丽”
   到底是怎样一番奇丽的景色,一个怎样奇特的民族呢?让我们一起随着季老先生来到德国,自由朗读课文的2、3自然段,用 波浪线画出德国人爱花、养花的句子。
  a.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家家户户说明什么? (出示幻灯)他们为什么要把花种在临街的窗户外?(给别人看)想想看,在屋子里看到花的脊梁,实际上看到的是什么?(枝干和叶子)
  b. 那么爱花,那么爱养花,却把花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自己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这是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啊!谁来把德国人爱花、养花的真情读出来?(指名读)
  c. 德国人种花是给别人看的,我的女房东也证实了我的猜测,她莞尔一笑,:“正是这样。”莞尔一笑怎么理解?(淡淡的,微微的笑。一般指女性)“正是这样”说明什么?(德国人爱花,就把花的美丽全部展示给大家一起享用,他们的心灵就像花儿一样美丽。)介绍女房东:当时,季老先生在哥廷根租住的房子,房东姓欧朴尔,女主人欧朴尔太太大约五十岁,善良的像慈母一样。他们只有一个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季老先生住在他们儿子的房间,就像一位家庭成员一样,一住就是十年。你们觉得女房东怎么样?男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d. 家家户户都把花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那么,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又会看到怎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范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展开想象,把你所看到的情景写下来。(全班交流)通过想象,大家已充分感受到了这奇丽的景色。
  e. 出示幻灯,女生齐读,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体会:花之多,花之美。还从哪里能感受到花的多呢?(花的海洋、应接不暇)(放幻灯片欣赏)仅仅是花美吗?(人的心灵更美)
  f. 幻灯片:按课文内容填空。当你来到德国,漫步在这花的海洋,你一定会惊奇的发现: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走在街上的时候,(),这正是()的境界。
  g.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怎么理解?(学生畅所欲言)是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就是首先要为别人着想,如果大家都为别人着想,反过来别人也会为你着想的。所以,只要我为人人就会换来人人为我。有感情地朗读,欣赏语言美。
  h. 四五十年后,这位老人又一次来到了这条街上,他感慨万千,说到“这里变化是有的,但美丽并没有改变。”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想象一下,什么变了?没有改变的又是什么呢?
  l. 这么多年过去了,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奇丽的景色没变,那奇特的民族没有变。此时,季老先生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想想梦里都有什么。
  (四)总结:幻灯片出示板书。在德国,大家种花都是给别人看的,这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高尚境界。
  (五)拓展延伸: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实例,然后想想在以后应该怎样做,最后用雄壮的声音告诉所有的人,我们以后做事的原则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板书: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花美
  高尚的人生境界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更美
其他文献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想像作文更是难中之难,小学生大都有“恐作症”,老师也常常为此头疼不已。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想象作文中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训练。  一、观察现实生活,激发相关想象  想像离不开现实,离开现实的想象是空洞的,无论哪一类想象作文都脱离不了现实生活。例如童话式想象作文,它是根据小学生喜爱动物的特点,用动物代替人类的形象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在想
【摘要】高中英语教师要加强英语教学修为,从瞄准目标、提高素质、运用策略、优化思维、整合教法、使用课件等方面,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态。  【关键词】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 学习意识,全面提升英语学习能力,让学生有意识、有步骤地锻炼语言技能,并且将英语语言技能转化为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面貌,真正实现有效教学。英语教学的成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总结了常见的武术套路运动损伤,并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等相关知识,从武术套路运动训练和教学的视角对武术运动员及武术爱好者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及伤后处理措施,使武术运动员充分认识运动损伤,提高防傷意识,减少和避免武术教学和训练中潜在的损伤,以此促进武术教学质量和运动水平的提高,为以后武术运动训练和教学工作服务。  【关键词】武术套路;运动损伤;预防
【摘要】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了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选择,学会自我负责,学会规划人生。  【关键词】学会;选择;规划    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有几个新鲜的词语不断出现:选择性、自主权、个性发展。这些词语,在过去强调统一性、集体性、共性存在的时代和教育中,我们是很难
青少年实乃璞玉,传统的评价方式,会让他们中的大多数“养在深闺人未识”,荒于山野;好的评价方式则会让他们不断雕琢磨砺自身,成为熠熠生辉的“美玉”,闪耀人间。现在我通过对传统评价方法的认识和新课改下的评价方式的变化,谈谈他们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一.传统历史学业评价存在着不少弊端  其一是评价目标的功利化,仅凭一张试卷选拔和考核时不合理的,是不适应新教改理念的。初中历史教学属于九年义务制教育,属于公民
【摘 要】新课程标准对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成为每个数学老师的自觉行为。作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提高数学有效教学的方法,以期对教育事业发展有推进作用。  【关键词】数学 有效教学 方法    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新课程改革的诸多理念都体现在教学之上。一般来讲,教学可分有效与无效、高效与低效,但无效的教学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有效教学应该是与低效教学相对应的。数
摘要:高校辅导员作为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随着"90后"走进大学校园,高等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在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应该认清工作的新特点,与时俱进,调整角色定位,以更好地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本文对当前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角色 基本职责 工作特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经济建设
【摘 要】学习能力主要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这几大构成要素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能忽略任何一个方面,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一些见解,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能力 培养    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在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中,针对所要学习的知识,结
【摘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在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一线的英语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技巧上做出适当的调整,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取丰富的语料知识和一些外部信息,同时,阅读理解也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人类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本文分析了目前一些地区特别是教育比较落后的地区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办法,同时
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梦想,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期盼,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的一项有效教育方法。  县教育局严副局长在“高效课堂断想”讲座中指出:作为一名老师,成绩就是效率。这种说法无可置疑,但最关键的就是具体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出成绩呢?通过自己从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的收获,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试一试:  第一、 课前准备工作要充分。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