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述:张贵芳 整理:楚璇
我出生在黑龙江省肇源县。在我两岁那年,父亲就被日军杀害了,母亲焦淑清为了躲避日军的追杀,带着我改嫁到肇东,我随着继父姓张。
14岁时,一天我放学回家,碰见母亲正流着泪摩挲一副纸鞋样子。在我的追问下,母亲告诉我:“这副鞋样子是你爸的,是我过去给他做鞋时用过的,他姓耿,是专门打日本鬼子的好人。”从那以后,我逐渐从母亲那里了解到,父亲名叫耿殿君,是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的一个团长,在战斗中牺牲了。父亲的形象陡然在我的心中高大起来。
然而在一次我自豪地向同学们讲述父亲抗日的故事时,一个男同学轻蔑地笑着说:“你爸哪是什么烈士啊?我听说,他是个土匪头子。”在同学们的嘲笑中,我哭着跑回家问母亲:“我爸到底是烈士还是土匪?”母亲泪流满面地说:“你爸真是为了打鬼子才死的,你长大了有能力时,自己去查一查……”
父亲的身份成了我心中的一个未解之谜。中学毕业后,我被保送到哈尔滨体育学校读书。在上学期间,我开始利用课余时间查阅东北地区抗战史。一天,我果然在一本县志上看见父亲耿殿君被写成是土匪。不过在东北烈士纪念馆,我在一份抗联老战士回忆录里发现了耿殿君的名字,它明确记载父亲是抗联的一个团长。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父亲作为抗联战士的历史记载。夜里,我激动得翻来覆去睡不着觉,那一夜,我决定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要查清父亲的真实身份。
四处寻找知情人
1965年,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大连市某师范大学体育系工作。从那时起,我一边工作一边留心搜集有关东北抗联史料,并开始利用寒暑假到外地寻找父亲的有关线索。
一次,我听说有一个叫林敏的抗联老战士和父亲耿殿君原是上下级关系。可除了知道林敏现居广州外,他的工作单位、住址等具体情况则无从查找。我抱着一线希望,只身来到广州寻访林敏,寻遍了当地的组织、公安、民政等有关部门,大海捞针般地寻找了三天,连林敏的影子都没有找到。万般无奈,我只好失望地离开了广州。
1976年,我的母亲焦淑清——这位1935年参加革命(已得到证实)、饱经风霜和磨难的坚强女性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临终前,她唯一的遗憾的就是没能为我的父亲证明清楚。料理完母亲的后事,我一如既往地踏上了艰难的寻访之路,先后又去了湖北、山东、河北等地。有一次,我在一份资料里查到了父亲耿殿君的代号,并顺着这一线索查到了一个姓秦的知情人。但就在我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姓秦的知情人的住址时,迎接我的却是老人的遗像。不久,我又得知在肇源有个老人曾经认识我父亲。我赶到了肇源,可老人却患上了老年痴呆症。随着几个知情人的去世,我清醒地认识到,时间拖得愈长,对自己的寻找愈加不利。
发现父亲的老战友
1985年,我提前退休,用全部精力来调查父亲的有关情况。有一天,我在查阅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的史料时,意外地查到了三肇地区地下党的副书记吴吉良的线索。几经周折,我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找到了吴吉良。74岁的吴吉良最初是一言不发,表情显得极为凝重。我反复向老人阐述自己为父亲正名的决心,吴吉良终于打开了话匣子,他一讲就是三天三夜,又将他所掌握的情况整理成厚厚的一沓材料,交给了我。
原来我的生父叫耿殿君,1903年出生于山东,1932年投身抗日大业,由东北抗联第三军军长夏云杰介绍入党,受李兆麟将军直接领导。1933年党组织派他去肇源组织抗日队伍,因害怕被大股匪帮“吃”掉,在李兆麟和宋子文的主持下,耿殿君和其他12人结拜成了把兄弟,化装成土匪,向外报号“大省”直至“十三省”。其中,耿殿君报号“三省”。1941年4月,耿殿君为掩护抗联第三军十二支队中队长赵景海(革命烈士)被日军逮捕,被日军残害致死,连尸体都没有留下。由于他们的报号,加之耿殿君的真实身份很少有人知道,所以后人误认为他是土匪,一直没有给予烈士称号。
几经磨难为父正名
为了不断补充材料,我又连续五次来到吴吉良的家,并多次到外省市寻找知情人了解情况,终于搜集、整理成厚厚的5大本材料。可是,就在我要将这些材料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核时的1996年夏天家中失窃,装有材料的小皮箱也被偷走了。大病一场后,我从头再来,拖着病体在短时间把几十年走过的路又走了一遍。
通过我上报的证明材料,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了耿殿君是革命烈士。2000年11月,一张“革命烈士证书”终于发到了我手中。
随着我寻访的不断深入,对抗日英雄的敬仰也在日益加深,渐渐的,我的行为不再局限于只寻求家族荣誉了,产生了为和父亲一起战斗过的烈士们树碑立传的想法。于是,我和丈夫把家从大连搬到了黑龙江省肇东县,在当地办起了烈士展览馆。2006年3月20日,我的革命烈士纪念馆正式挂牌,成为绥化市市级国防教育基地。2006年清明节,我又自费在纪念馆门前修建了一座抗日烈士纪念碑。
2009年国庆前后,随着电视剧《十三省》在全国热播,我的父亲和其他12个抗联战士的真实身份和革命经历终于为世人所知。尽管“十三省”中只有耿殿君、耿殿臣、杜国文及赵景海被追认为烈士,其余的还有待追认。但无论怎样,人们已经记住了黑土地上13条铁骨铮铮的汉子,记住了他们为了民族解放而英勇斗争的英雄壮举。
(责编:孙展)
我出生在黑龙江省肇源县。在我两岁那年,父亲就被日军杀害了,母亲焦淑清为了躲避日军的追杀,带着我改嫁到肇东,我随着继父姓张。
14岁时,一天我放学回家,碰见母亲正流着泪摩挲一副纸鞋样子。在我的追问下,母亲告诉我:“这副鞋样子是你爸的,是我过去给他做鞋时用过的,他姓耿,是专门打日本鬼子的好人。”从那以后,我逐渐从母亲那里了解到,父亲名叫耿殿君,是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的一个团长,在战斗中牺牲了。父亲的形象陡然在我的心中高大起来。
然而在一次我自豪地向同学们讲述父亲抗日的故事时,一个男同学轻蔑地笑着说:“你爸哪是什么烈士啊?我听说,他是个土匪头子。”在同学们的嘲笑中,我哭着跑回家问母亲:“我爸到底是烈士还是土匪?”母亲泪流满面地说:“你爸真是为了打鬼子才死的,你长大了有能力时,自己去查一查……”
父亲的身份成了我心中的一个未解之谜。中学毕业后,我被保送到哈尔滨体育学校读书。在上学期间,我开始利用课余时间查阅东北地区抗战史。一天,我果然在一本县志上看见父亲耿殿君被写成是土匪。不过在东北烈士纪念馆,我在一份抗联老战士回忆录里发现了耿殿君的名字,它明确记载父亲是抗联的一个团长。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父亲作为抗联战士的历史记载。夜里,我激动得翻来覆去睡不着觉,那一夜,我决定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要查清父亲的真实身份。
四处寻找知情人
1965年,我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大连市某师范大学体育系工作。从那时起,我一边工作一边留心搜集有关东北抗联史料,并开始利用寒暑假到外地寻找父亲的有关线索。
一次,我听说有一个叫林敏的抗联老战士和父亲耿殿君原是上下级关系。可除了知道林敏现居广州外,他的工作单位、住址等具体情况则无从查找。我抱着一线希望,只身来到广州寻访林敏,寻遍了当地的组织、公安、民政等有关部门,大海捞针般地寻找了三天,连林敏的影子都没有找到。万般无奈,我只好失望地离开了广州。
1976年,我的母亲焦淑清——这位1935年参加革命(已得到证实)、饱经风霜和磨难的坚强女性终于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临终前,她唯一的遗憾的就是没能为我的父亲证明清楚。料理完母亲的后事,我一如既往地踏上了艰难的寻访之路,先后又去了湖北、山东、河北等地。有一次,我在一份资料里查到了父亲耿殿君的代号,并顺着这一线索查到了一个姓秦的知情人。但就在我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姓秦的知情人的住址时,迎接我的却是老人的遗像。不久,我又得知在肇源有个老人曾经认识我父亲。我赶到了肇源,可老人却患上了老年痴呆症。随着几个知情人的去世,我清醒地认识到,时间拖得愈长,对自己的寻找愈加不利。
发现父亲的老战友
1985年,我提前退休,用全部精力来调查父亲的有关情况。有一天,我在查阅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的史料时,意外地查到了三肇地区地下党的副书记吴吉良的线索。几经周折,我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找到了吴吉良。74岁的吴吉良最初是一言不发,表情显得极为凝重。我反复向老人阐述自己为父亲正名的决心,吴吉良终于打开了话匣子,他一讲就是三天三夜,又将他所掌握的情况整理成厚厚的一沓材料,交给了我。
原来我的生父叫耿殿君,1903年出生于山东,1932年投身抗日大业,由东北抗联第三军军长夏云杰介绍入党,受李兆麟将军直接领导。1933年党组织派他去肇源组织抗日队伍,因害怕被大股匪帮“吃”掉,在李兆麟和宋子文的主持下,耿殿君和其他12人结拜成了把兄弟,化装成土匪,向外报号“大省”直至“十三省”。其中,耿殿君报号“三省”。1941年4月,耿殿君为掩护抗联第三军十二支队中队长赵景海(革命烈士)被日军逮捕,被日军残害致死,连尸体都没有留下。由于他们的报号,加之耿殿君的真实身份很少有人知道,所以后人误认为他是土匪,一直没有给予烈士称号。
几经磨难为父正名
为了不断补充材料,我又连续五次来到吴吉良的家,并多次到外省市寻找知情人了解情况,终于搜集、整理成厚厚的5大本材料。可是,就在我要将这些材料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审核时的1996年夏天家中失窃,装有材料的小皮箱也被偷走了。大病一场后,我从头再来,拖着病体在短时间把几十年走过的路又走了一遍。
通过我上报的证明材料,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了耿殿君是革命烈士。2000年11月,一张“革命烈士证书”终于发到了我手中。
随着我寻访的不断深入,对抗日英雄的敬仰也在日益加深,渐渐的,我的行为不再局限于只寻求家族荣誉了,产生了为和父亲一起战斗过的烈士们树碑立传的想法。于是,我和丈夫把家从大连搬到了黑龙江省肇东县,在当地办起了烈士展览馆。2006年3月20日,我的革命烈士纪念馆正式挂牌,成为绥化市市级国防教育基地。2006年清明节,我又自费在纪念馆门前修建了一座抗日烈士纪念碑。
2009年国庆前后,随着电视剧《十三省》在全国热播,我的父亲和其他12个抗联战士的真实身份和革命经历终于为世人所知。尽管“十三省”中只有耿殿君、耿殿臣、杜国文及赵景海被追认为烈士,其余的还有待追认。但无论怎样,人们已经记住了黑土地上13条铁骨铮铮的汉子,记住了他们为了民族解放而英勇斗争的英雄壮举。
(责编: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