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永:相伴美 采撷乐

来源 :杰出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07081820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艺品作为艺术的一个分支,以造型取巧,凝聚作者情思而特立独行,其外观千姿百态,形象栩栩如生,于中更是承载着时代风云,镌刻、记录着历史。
  在香港荃湾,香港艺术品商会副理事长林振永先生更是香港、内地工艺品四十余年发展的见证者、守望者。从青春年少到如今阅尽世事变幻,数十年斗转星移,唯一岿然不动的是他对工艺品的执着,不论工作,还是服务社会,尽显赤子情怀。
  
  商会之情缘伴斯随斯
  


  
  林振永先生祖籍福建闽南。其先人早年移居香港,他亦在香港长大。中学毕业后,年仅十八岁的他,踏足社会,进入华润公司。从此,他非但走上了岗位,更开始了与香港工艺品结缘之路。
  他回忆说:“我所在的中艺部门,是当时经贸部驻香港手工艺品进出口总代理的总机构,因而我才有机会参与到商会的筹备成立等事务上来。虽然当时我资历浅,只是作为一个助手帮忙打理,但是能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就有机会参与到这样的大事件中,至今我都觉得非常难得。”
  当问及成立商会的缘由时,林振永先生结合时代背景,娓娓道来。他说:“当时内地处于计划经济年代,艺术品的出口统一集中在了经贸部门下的对外贸易公司,而在香港,要想去内地采购,就会涉及到种种关系,不仅要考虑贸易问题,其中政治立场也很重要,如果政治方向稍有不明确,就去不了大陆。所以,相关负责人非常关切,希望成立一个商会,把爱国的工艺品经销商组织起来,让商会把关,以后只需商会批凖就可以去内地。”
  接着,他谈及了另一个重大原因:“当时,香港跟内地的‘文化大革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香港的爱国商人,跟着内地的政治形势走。港英政府对舆论的控制极为严格,更不允许这些爱国商人聚在一起。当时规定三个人在一起,就是‘非法集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对抗港英政府的钳制,驻香港的新华社领导人呼吁专业的艺术品商人成立一个商会。因为成立了商会,大家在一起聚会,属于正当行为,便不会被扣上莫须有的‘政治集会’了。”
  从林振永先生的讲述中,能清晰地看到香港艺术品商会不但是在特殊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更是艺术品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因为作为思想情感外衣的艺术品行业,必须彼此间加强交流合作,才能产生新的艺术之花,真正发扬光大。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酝酿和筹备,在前辈贤达的努力下,香港艺术品商会很快于1968年正式成立。从此,香港的艺术品行业进入了合作有序发展的时代。
  据林振永先生介绍,成立后的商会不但立刻起到了最初的预期效果,而且同时还发挥另外的很多重要作用。他说:“成立后,商会经常组织会员到内地成交、采购产品。另外,还时刻关注内地的形势,中央有重大的文章发表,商会都会及时向会员传播。那个时候,基本上一月一大会,一周一小会。”
  


  1978年,改革开放后,内地经济模式开始转变,工艺品不再是一家专营,千家万户都可以自主经营,真可谓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与此同时,商会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政治色彩越来越淡,逐步趋向商业化,到如今则成为完全意义上的社团。林振永先生说:“商会主要组织一些展销、推销活动,或者内地有什么专业公司要来香港开展览,也都是通过商会来办。现在,商会与政治挂钩已经很少,更注重其在行业内的平台意义。只要有关拍卖等信息,商会都会及时发布给会员。”
  没有与商会的相知相伴,没有对商会发展的关心关注,就不会有林振永先生如此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他说:“改革开放之后,工艺品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当年香港对美国出口的工艺品,一年的经销额大概有5亿美元,而现在差不多是当时的好多倍了。如今,市场化的工艺品主要有三部分:一个是高档的,艺术价值高,价钱贵;二是低档的;三是小地方小厂家,依据市场走俏的产品粗制滥造,这些产品滥竽充数,不伦不类。不过,在经过市场的大浪淘沙中,存下来的基本都是精品。”
  
  事业之拾阶乐哉成哉
  
  林振永先生少年起便投身艺术行业,不但在商会服务至今,更是在事业中实现了个人价值。在与工艺品的朝夕相处中,他深受艺术的浸润,陶冶了脱却名与利的雅趣。“在艺术的世界里,只有放下功利心,才能真正走进来,发现艺术的真,艺术的美。如果期冀挣大钱,是不太现实的。”对于人生,他极为豁达。
  抱定这份澹泊之心,不论是低处在基层,还是高居管理层,林振永先生都兢兢业业,克勤克俭,为香港工艺品的发展贡献着力量。1965年,他进入华润公司:“当时的华润下面分有四个专业公司。一个是五丰行,主要负责茶出口的;一个德信行,主要经营土特产;一个华远,从事轻工业,例如手表等;一个中艺,分管工艺品和商会等事务。我就在中艺。”
  2006年,已经是中艺贸易公司董事长的林振永先生步入六十岁的退休年龄,按例离任。然而,由于一时难以割舍四十余年的情分,他放弃休息,继续在公司帮忙一年,为继任者做好铺垫。回忆过往,林振永先生感慨良多:“当时来公司不到二十岁,属于公司最基层的员工。如今,当年的很多领导,要么退休很多年了,要么已经过世了。看着人员更迭,世事变迁,我能清晰深刻地意识到,做人最重要的不是得到什么,而是留下什么。”
  


  现在,林振永先生还担任福艺(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据他介绍,福艺成立于1985年,当时是中艺公司与深圳艺华公司以及江苏扬州玉器厂等几家合作开设的,公司总部在深圳。尔后中艺改组,林振永先生与几个朋友接手福艺,并经营至今,在深圳古玩城还开有门市店。福艺公司主要经营特种工艺,木雕、玉雕、石刻等传统工艺,除了内销,还生产加工出口。日本、东南亚、欧美、澳大利亚等地区和国家都是其市场,可谓是将中国的工艺带给了全世界。
  
  艺术之追求足兮美兮
  
  作为扬州工艺美术协会的顾问,林振永先生经常会“烟花三月下扬州”,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协会的会员聚首。来自全国各地的工艺界人士,彼此间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倾心交谈,此乐何极!“腰缠万贯钱,骑鹤下扬州。”每次到扬州,林振永先生行囊轻轻,却满载一身执着与热爱,此等豪情,胜似古人。
  数十载的艺术之路,林振永先生的两大收获让他满足不已。其一,看到工艺品商人由零散分布、一盘散沙到拧成一股力量,共同为工艺品的繁荣努力。另外,就是他亲身参与其中,不但享受了美,更结识到许多艺术界的朋友,甚至不少业界大师,获益匪浅。“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因此具有多样性。他说:“美的追求是人的天性,看法都不一样,造型不一样,有的喜欢细腻,有的喜欢粗犷,有的是优美,有的则是粗美。工艺品只要肯下功夫,一定会有美的所在,一定会是美的凝聚。对我而言,符合审美的工艺品,必将是真善美的统一,寄托着作者高尚的情操和人文关怀,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品,是历史的艺术地反映。”
  “历史的艺术地反映”,诚然如此!他解释说:“‘文化大革命’之前,工艺品的形式,可谓是百花齐放,应有具有,题材不限制,只要不是黄色的、反动的都可以。‘文革’期间,题材被限制,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等被排斥,都是一些工农兵,领导人形象,而且不能任何夸张、变形,必须认真精雕细刻,突出正面的感觉,非常认真严肃。虽然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特色,但是题材限制,制约了工人的思维,缺乏了创造性。现在,市场经济活跃,文化在统一下呈多元化,题材也是精彩纷呈,艺术品层出不穷。”
  林振永先生接受美,欣赏美,更以一颗美的心感染周围的人。在家庭中,更是美不胜收。太太与自己同在华润,多年来,夫唱妇随,伉俪情深。膝下一个女儿和一对双胞胎儿子,更是让人艳羡不已。女儿已在美国结婚工作,两个儿子分别在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及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深造研读。
  除了造型艺术,对于声唱艺术,林振永先生也是情有独锺。偶尔有空暇,兴之所致时,他会唱唱歌,玩玩乐器,拉拉二胡等。
  艺术追求美,而美的最终归宿就是给人以身心愉悦。林振永先生依托艺术,走着“快乐为本”的人生路,其实,这样的人生就是艺术的人生,快乐的人生。
  


  
  【人物简介】
  林振永先生,福建闽南人,出生于福建,幼年随家人移居香港。现任福艺(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同时担任香港艺术品商会副理事长、港九百货业商会理事长、九龙西区各界协会常务理事兼常务副会长及秘书长、香港中华总商会会董、香港珠宝工艺品商会副会长、香港人髪业髪品业商会常务理事、中华海外联谊会第一届理事以及香港第一至三届选举委员会委员、香港第十及第十一届人大选举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
其他文献
吴少鹏先生三十二年的律师生涯,似乎都只是在诠释一个字:变!就好像孙悟空是因为有了那七十二般变化,才得以护送唐僧取得真经,吴少鹏先生也是因为有着不断适应环境改变的能力这个法宝,才取得了自己律师生涯的成功和辉煌。  三十二年的律师生涯,吴少鹏先生体会到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变化才是永恒。但恰恰是这简单的六个字,折射出从来至简的道理——最简单的事情却往往最不容易做到,适应变化亦是如此,在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悄
期刊
从1991年担任观塘区议会油塘民选议员至今,范伟光先生已走过了十八年的议员生涯。在此过程中,有汗水,有艰辛,也有阻碍,但令他感受最深的却仍然是能为他人带去帮助的那份欣慰、踏实与满足,以及在其位、谋其政的责任与严谨。    他是一个务实、肯付出的人,对于区内的事务,不分巨细,皆尽心尽力,亲力为之,且力求完善、细致,特别是在公共交通服务方面,更是热忱奉献,尽显社会责任感与赤诚之心;同时,他又是一个执着
期刊
“林家强先生,致力为观塘区服务,殊堪嘉许,特颁奖状,用示嘉勉”。2004年7月1日,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董建华,亲自为林家强先生颁发行政长官社区服务奖状。  这是对观塘区议员林家强先生多年来一直专注於香港社区服务的一种肯定。  热心的教会信徒,忠於职守的社区议员,这些印象是笔者採访完林家强先生时产生的。    丰富的基层经验      自1995年成为观塘区议会议员以来,林家强先生积累了十多
期刊
祖籍河南的王化民先生从小便跟随经商的父亲四处闯荡,从开封到广东,1948年底,王化民先生的父亲转战香港市场,十岁的他又来到了香港荃湾,虽然年少,但是王化民先生却坚持用稚嫩的双肩坚强地扛起生活的压力。  源于汽车带来的梦想,在历经多次磨难之后,王化民先生终于走进了汽车行业,从此与汽车结下不解之缘,在汽车行驶的道路上,王化民先生一路播撒真情。    在香港生活几十年,对于香港,王化民先生倾注了他所有的
期刊
高尔夫,是一项高雅的运动,它魅力无限,可谓是当下最时尚之运动;基因,是生命科学的基础,时下最高端之科技;而佛学,源远流长,是最古老厚重的文化。三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然而,在真善道行境界的未婚女性葛莼小姐身上,全凭一个“爱”字,巧妙和谐地将三者串联起来,根叶相荣,并行不悖。  “厚德载物,万事大肚能容,圆满境界升华。”这皆源自于葛莼小姐心中的那份爱。心中有爱,爱生命,“生命在于运动”,她才会爱运动,
期刊
体育之效,在于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郑木林先生对网球的喜爱已经持续了20多年。从爱上网球,到加入到深水埗区体育会的行列中,郑木林先生始终坚持着运动强身健体的理念。  自出任深水埗青少年网球会主席之职以来,郑木林先生将孩子们带到赛场上,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是输?什么是赢?”运动的精神与意义在青少年的心里植根。郑木林先生引导的一条健康、积极的道路,在青少年的脚下延伸。      将运动衍变成一
期刊
曾经担任过香港电脑商会主席的杨子铁先生,是一位从事电子电脑行业的资深前辈。从最初的电子领域起步,沿着高科技、新技术的道路,他始终以前瞻性的思维和发展性的眼光,在新兴的软件服务领域中引领跋涉,彰显着主动求变的智慧和魄力。    从硬件到软件紧跟潮流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范围内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香港以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中西结合的人才优势,电子行业很快成为其重要行业。杨子铁先生紧跟着
期刊
当时尚日益成为生活的主线时,在这时尚的背后,许瑞勤先生正在引领着时尚的“娇”点。  一针,一线,勾勒出的是一件蕴含着想象与极致美学的毛衣;毛衣上一凹,一凸,显示出来的是人生路上的不平坦。许瑞勤先生率领公司,用将近四十年的时间,编织出的无数件毛衣或紧凑、或简洁、或复杂,每一件衣服,许瑞勤先生都是当做了艺术品来精雕细琢。  在用双手打造出她人的美丽人生时,也创造了许瑞勤先生自己完美的人生,走在时尚的前
期刊
在香港跆拳道界,李伟雄大师有着许多“唯一”和“第一”的头衔。迄今为止,他在跆拳道所做出的成绩,早已经屡破香港、中国甚至世界的多项记录。在许多方面,李伟雄大师早已是前无古人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恐怕也是后无来者。  李伟雄大师以其近乎登峰造极的跆拳道技术、高尚的修为操行以及谆谆善诱的宗师情怀,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成绩斐然、扬名四海的跆拳道选手和教练,弘扬了“克己忍耐、礼义廉耻、迅猛不屈”的跆拳道精神
期刊
对于众多非专业投资人士而言,一直专注投资服务的张小沅先生在业界的影响,就好比是他们前进路上的指南针——尽管前途迷雾重重,但在不断地分析之后,他总能破开迷雾,为他们指出方向。  张小沅先生是投资界的一个奇迹,明明自己看得通透,却并不为利益所动,从而创造出许多个第一:第一个将基金从外国引进并推广至香港为主的华人市场;第一个在香港电视界主持现场直播股票投资栏目“开市升定跌”;第一个引入投资与保险相结合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