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电化学考点,新题猜想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chua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号:1008-0546(2010)02-0078-02中图分类号:G632.479文献标识码:B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本文在探讨“获得感”时代内涵的基础上,关注高校青年教师的“获得感”,探究高校基层工会提升青年教师“获得感”的实践与困境。高校基层工会已经建立了比较好的帮扶机制和沟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上有许多概念与学生日常生活中一些概念名字的相同,例如“分子”、“元素”、“反应”等等,这些概念先于它们的化学定义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中,从而形成化学学科中知识学习上的障碍。据我们对学生的调查,如果在教学中直接给学生这些概念的科学定义,学生往往只好先死记硬背,然后才能在不断纠正错误后慢慢地理解它们。显然,这不利于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有鉴于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运用“望文
九年义务教育化学课本全册(人教版)共安排了16个家庭小实验。为学生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它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求知途径:具有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
文章编号:1008-0546(2011)10-0097-01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1.10.049    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而倍受不少教师的青睐。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化学课上,教师也以多媒体实验演示代替了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化学实验被日趋边缘化。对此,笔者认为,多媒体实验演示只
以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为精髓的'枫桥经验'对工会的调解和法律援助工作无疑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温州市总工会在践行'枫桥经验'的实践中,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特
新课程从以人为本、回归生活、注重发展的教育理念出发,大大丰富了情境的内涵,并对情境创设提出了新要求,情境创设因此成为了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领域内的一个热门话题。  一、问题的提出  情境,又称教学情境或学习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知识具有情境性,而且是被应用的文化、背景及活动的部分产物。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一个优化的、充满情感和理智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