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梦的实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紧密相连。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现实表达。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关键词] 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向全党发出号召,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一号召,直接将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现实表达。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这是改革开放 30 多年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近代中国百余年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实践也将继续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它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一、实践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
在实现中国梦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就是要立足实践、勇于探索,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开拓道路、创新理论、完善制度。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主要、最根本的特点,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发展所遵循的重要原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色。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科学”,就在于它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结合起来,不仅有经过严密论证的理论体系,而且指导着全世界劳动阶级为改变现状进行的革命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其既不是从书斋中空想出来的乌托邦,也不是从抽象的概念和范畴中演绎出来的空洞的教条,而是直接来源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基本的实践形式,没有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鲜活实践,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国梦的实现同样植根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伟大的梦想,来自于现实的土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于实践,离不开实践,中国梦的实现更要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实现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现成的路径可以遵循,一切要在实践中探索。我们所开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都根植于实践,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指导和规范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共同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邓小平曾深刻指出:“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他认为,在实践中探索与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吃了苦头总结出来的经验”。因此,他一直鼓励人们大胆试、大胆闯、不唯书、不唯上、不争论,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没有固守某种理论教条或者某种发展模式,也没有固化某种具体制度,而是坚持在实践中创造,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时,我们党也充分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善于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寻找路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拓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设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现实的依据。
实践是理想通往现实的唯一路径。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也就是中国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前行的过程。梦想的实现必须靠行动,靠艰辛的劳动、积极的进取、伟大的创造,没有行动,梦只能是梦,只能是玄幻空想,永远变不成现实。通往梦想的道路也并不平坦,还会面临许多危险和考验,唯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才不会走弯路、摔跟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才会成真。
二、理论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
在实现中国梦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就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理论联系实际,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理论是一个政党实现其阶级使命、政治任务、社会理想的精神基础和实践指南。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同时能动地指导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发展和完善的,正是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工作,目的就是要通过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使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把党带领人民创造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理论,逐步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厚重的理论特质。 实现中国梦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做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中国梦实现的重要思想动力,也是中国梦的理论表述方式,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高度自信,必须坚持高度的理论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一个实践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理论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进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同时,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课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理论表达,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总结、逻辑概括和思想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现和理论特色。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每一个关口的突破,都离不开理论上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创新。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梦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时代内涵,它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理论自觉。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点、新问题,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作出令人信服的理论说明和道理阐释,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深化和丰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
三、民族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
在实现中国梦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中国道路,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风格、中国精神、中国气派。
民族特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存于世界之中并区别于他国的重要符号和标记,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和一个国家的凝聚力。由于各民族和国家生成的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发展状态,以及所处国际环境的不同,使得各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任何一个民族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求自身解放和发展道路时,一个首要的前提就是要根据本国的具体实际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和民族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各个民族的具体特点相结合,与其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在这个国家扎根并真正发挥自己改造世界的功能。同时,由于20世纪初开启的社会主义历史实践并未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理论设想相一致,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基本上是以民族国家为主体进行的,所以无论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回答,还是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都必然以民族性的方式体现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生动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选择性和多样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体现浓重的民族色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党和人民的一切奋斗都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土壤。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走自己的路,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石,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的表现。实现中国梦,必须始终坚持立足于中国国情,立足于解决中国发展的实际问题,植根于中国土壤,植根于民族优秀传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也就是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通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有了这条道路,中国梦就有了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在通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既不能照抄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词句、个别结论,也不能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而是要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具体地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既要把握中国国情,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又要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既要以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又要批判继承、合理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努力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风格、中国精神、中国气派。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追求民族复兴的必然诉求,它是国家的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华民族拥有5000多年的历史文明,中华儿女在5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作为一种思想资源,作为一种历史存在,其本身就是中国国情和客观实际的一部分、一个重要方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中国精神,形成了团结中华民族和鞭策各族人民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只有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才会有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四、时代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
在实现中国梦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就是要与时俱进,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时代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前进,各国的实践只有与这个时代发展的方向相一致,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不断前进;否则,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历程,始终植根于时代的沃土,契合着时代的脉动。应时而生,因时而变,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背景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和契机,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科学的思维审视时代,清醒认识时代的本质特征,不断回答和深化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既使马克思主义获得了新的时代内容,更使社会主义中国融入了时代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设和确立的过程,都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新变化和新发展,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实现中国梦,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紧跟时代步伐,突出时代特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与时俱进的勇气和能力。我们党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之所以能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创造出辉煌的业绩,归根到底,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代中国,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只能是一条死路。历史上,不看世界发展趋势,固步自封,导致国家和民族衰亡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果不紧跟时代的步伐,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如果不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就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改革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动力。当今时代,是一个大转折、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现代科技革命加速推进,世界范围的调整改革方兴未艾,国内的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人们的利益关系、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都发生很大变化,这些客观上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与时俱进,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善于抓住时机发展自己,这样才能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同时,中国梦的实现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而是一个开放的过程。中国梦也是“世界梦”,必须“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我们要站在时代高度,深刻认识中国梦的实现所置身的宏观背景,科学把握世界的深刻变化及其特点,主动顺应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时代潮流,努力拓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宽广视野,始终保持开放的胸襟和恢宏的气度,在国际舞台上唱响中国声音,释放中国魅力,赢得世界认同,让“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成为世界共同的梦想。○
责任编辑 彭月才
[关键词] 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向全党发出号召,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一号召,直接将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现实表达。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这是改革开放 30 多年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近代中国百余年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实践也将继续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它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一、实践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
在实现中国梦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就是要立足实践、勇于探索,依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开拓道路、创新理论、完善制度。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主要、最根本的特点,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发展所遵循的重要原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色。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科学”,就在于它把“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结合起来,不仅有经过严密论证的理论体系,而且指导着全世界劳动阶级为改变现状进行的革命运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其既不是从书斋中空想出来的乌托邦,也不是从抽象的概念和范畴中演绎出来的空洞的教条,而是直接来源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基本的实践形式,没有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鲜活实践,就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国梦的实现同样植根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伟大的梦想,来自于现实的土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于实践,离不开实践,中国梦的实现更要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实现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现成的路径可以遵循,一切要在实践中探索。我们所开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都根植于实践,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指导和规范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共同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邓小平曾深刻指出:“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他认为,在实践中探索与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吃了苦头总结出来的经验”。因此,他一直鼓励人们大胆试、大胆闯、不唯书、不唯上、不争论,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没有固守某种理论教条或者某种发展模式,也没有固化某种具体制度,而是坚持在实践中创造,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同时,我们党也充分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善于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中总结经验、汲取智慧、寻找路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拓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设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现实的依据。
实践是理想通往现实的唯一路径。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也就是中国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前行的过程。梦想的实现必须靠行动,靠艰辛的劳动、积极的进取、伟大的创造,没有行动,梦只能是梦,只能是玄幻空想,永远变不成现实。通往梦想的道路也并不平坦,还会面临许多危险和考验,唯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才不会走弯路、摔跟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才会成真。
二、理论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灵魂
在实现中国梦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就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理论联系实际,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实践若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就会变成盲目的实践。”理论是一个政党实现其阶级使命、政治任务、社会理想的精神基础和实践指南。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同时能动地指导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发展和完善的,正是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工作,目的就是要通过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使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人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坚信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把党带领人民创造的成功经验上升为理论,逐步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厚重的理论特质。 实现中国梦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做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中国梦实现的重要思想动力,也是中国梦的理论表述方式,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高度自信,必须坚持高度的理论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一个实践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理论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进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同时,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课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的理论表达,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总结、逻辑概括和思想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现和理论特色。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每一个关口的突破,都离不开理论上的思想解放和观念创新。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梦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时代内涵,它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理论自觉。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点、新问题,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作出令人信服的理论说明和道理阐释,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深化和丰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
三、民族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
在实现中国梦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中国道路,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风格、中国精神、中国气派。
民族特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存于世界之中并区别于他国的重要符号和标记,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和一个国家的凝聚力。由于各民族和国家生成的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发展状态,以及所处国际环境的不同,使得各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任何一个民族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求自身解放和发展道路时,一个首要的前提就是要根据本国的具体实际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和民族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各个民族的具体特点相结合,与其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在这个国家扎根并真正发挥自己改造世界的功能。同时,由于20世纪初开启的社会主义历史实践并未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理论设想相一致,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基本上是以民族国家为主体进行的,所以无论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回答,还是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都必然以民族性的方式体现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遵循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生动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选择性和多样性,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体现浓重的民族色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党和人民的一切奋斗都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土壤。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走自己的路,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石,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自己、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的表现。实现中国梦,必须始终坚持立足于中国国情,立足于解决中国发展的实际问题,植根于中国土壤,植根于民族优秀传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也就是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通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正确道路,有了这条道路,中国梦就有了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在通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既不能照抄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词句、个别结论,也不能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而是要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具体地研究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既要把握中国国情,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又要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既要以开放的心态面向世界,又要批判继承、合理吸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思想,努力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风格、中国精神、中国气派。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追求民族复兴的必然诉求,它是国家的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华民族拥有5000多年的历史文明,中华儿女在5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作为一种思想资源,作为一种历史存在,其本身就是中国国情和客观实际的一部分、一个重要方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中国精神,形成了团结中华民族和鞭策各族人民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只有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才会有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四、时代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
在实现中国梦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就是要与时俱进,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时代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前进,各国的实践只有与这个时代发展的方向相一致,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不断前进;否则,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历程,始终植根于时代的沃土,契合着时代的脉动。应时而生,因时而变,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背景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和契机,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科学的思维审视时代,清醒认识时代的本质特征,不断回答和深化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既使马克思主义获得了新的时代内容,更使社会主义中国融入了时代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设和确立的过程,都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新变化和新发展,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实现中国梦,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紧跟时代步伐,突出时代特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与时俱进的勇气和能力。我们党在90多年的奋斗历程中,之所以能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创造出辉煌的业绩,归根到底,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当代中国,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只能是一条死路。历史上,不看世界发展趋势,固步自封,导致国家和民族衰亡的例子比比皆是。如果不紧跟时代的步伐,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如果不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就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改革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动力。当今时代,是一个大转折、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现代科技革命加速推进,世界范围的调整改革方兴未艾,国内的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人们的利益关系、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都发生很大变化,这些客观上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与时俱进,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善于抓住时机发展自己,这样才能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同时,中国梦的实现不是一个封闭的过程,而是一个开放的过程。中国梦也是“世界梦”,必须“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我们要站在时代高度,深刻认识中国梦的实现所置身的宏观背景,科学把握世界的深刻变化及其特点,主动顺应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时代潮流,努力拓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宽广视野,始终保持开放的胸襟和恢宏的气度,在国际舞台上唱响中国声音,释放中国魅力,赢得世界认同,让“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成为世界共同的梦想。○
责任编辑 彭月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