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人口普查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十月革命以后,苏联共进行过7次全苏人口普查,进行年代分别为1926、1937、1939、1959、1970、1979和1989年。第一次全苏人口普查于1926年12月开始搞。苏联学者至今仍对这次普查称赞不已。原因一是效率较高,尽管所有的数据都是手工整理的,但仅仅用了5年(1928~1933),全部资料便整理完毕,汇编成册;二是公开性较强,结果公之于众时没设禁区,普查资料先后出了56卷,是以后的历次人口普查所难以相比的。1937年1月6日苏联进行了全苏第2次人口普查,这次是试验性的一日人口登记。以O.A.克维特金为首的一批苏联著名统计学家筹备并领导了这
其他文献
<正> 在考察美国的现实政治生活时,里根主义即里根总统的政治和经济方针当占有重要地位。80年代,是共和党执政和保守势力在西方政治生活中占优势的时期,也是社会政治势力重新注意到意识形态问题并趋于偏激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人们已经对“全民幸福国家”这一自由党纲领感到不满,“美国垄断地位”的神话也开始动摇。随着保守分子获得政权,在70年代出现的实证政治倾向中,政治和意识形态中的军国主义战争方针取代了缓和的愿望。
<正> 人工智能是个还在迅速发展的领域,它出现于50年代,可是,到了80年代,它才取得了重要成果。人工智能有多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机器人技术、计算机视觉、语言识别、自然语言理解和专家
<正> 随着南斯拉夫自治制度的实施,成人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而成人教育实践中提出的理论问题是普通教育学所无法解答的,因此,对成人教育的理论研究便提到日程上来了。60年代以来,南斯拉夫一些大学开始将成人教育学列入课程和研究计划之中,并开始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员。首先开设成人教育本科和研究生课程的大学有贝尔格莱德大学哲学系,萨格勒布大
<正> 在克服存在于社会主义旧体制中固有的各种矛盾的过渡时期,苏联仍处于带有长期结构性、危机性性质的极深刻的闭塞状态中。在苏联的旧体制中,本来就存在三个基本矛盾:1、支配着经济的体制性矛盾。2、阶级矛盾。3、民族矛盾。在“大俄罗斯政策”下,作为统治民族的俄罗斯人统治着诸多少数民族,由此而产生了民族矛盾。而且,在改革面临的矛盾中,最主要的是民族矛盾。它从根本上动摇苏联的国家体制,也将成为重创苏联经济,使改革受挫的最重要因素。民族矛盾主要表现为6种形式:
<正> 将来,行政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比怀特所设想的更为复杂。怀特的体系有很大的局限性。令人遗憾的是,在怀特体系修正者的著作中,这种局限也很明显,为了提供服务并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现代政府应当具备高度发达而有效率的行政部件。正因为如此,把政治和行政截然分开是没有意义的。事实上,公共组织结构上的特征对所有国家的政治组织来说,都出现了实质性的挑战,这种挑战在民主国家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总之,如果政府是民主的,公共行政的核心就不能只是以正统的命令或传统的公共行政理
<正> 在过去,文化和艺术总是与社交和名誉配合得相得益彰;而如今的星期日政治演说虽然讲得很动听,但从无结果,甚至文化教育一词有时都消失了。与在选举时许下的推进大众文化教育的承诺相反,学校中是一种比较令人沮丧的现状。过去要求每个学生在每一学年至少有两周课时的艺术课,现在远远没有达到。因为讲授艺术和音乐课的意义特别重大,因为这门专业的损失无法弥补,而课时的实物补贴不断减少,所以,这门专业需要大量的场地、课时和物质材料,这样,就经常出现了由外行来授课及其他方面的情况……。在有些主管教育的政治家和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新法西斯主义。据不完全统计,在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美国、比列时、奥地利和荷兰等60多个国家,存在着新法西斯主义及其组织的活动。新法西斯主义及其活动战后,在一系列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极右翼组织与新法西斯主义党派,其形式广泛多样,除少数骨干分子为老法西斯分子之外,新法西斯组织成员绝大多数是1945年以后成长起来的年轻入。据调查,30岁以下者占68%,31~50岁之间占23%,50岁以上者只占9%。新法
第一种:该奖金将在“太平洋沿岸学部”年会上授予论述美国西部历史任一方面的优秀论文的作者。奖金数额为500美元,另有500美元给予该论文的出版单位,由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伊里诺斯大学出版社、内布拉斯加大学出版社和耶鲁大学出版社轮流出版中奖论文。奖金得主由三位著名历史学家所组成的委员会确定。申请1991年“杰克逊奖金”者必须在1990年3月1日—1991年2月28日期间获得历史哲学博士学位。投稿最后期限为1991年3月1日。同时,作者所在大学系方需发出学位证明信。合著论文不予考
<正> 18、19世纪之交,在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政治革命的影响下,德国领土上开始了一场资产阶级的社会变革。与英国和法国不同,在德国,从封建的社会基础向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的过渡不是社会进步阶级这支独一无二的革命力量进行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而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延续了80多年的历史过程的结果。德国资产阶级社会变革过程的复杂性显然对正在发展的资产阶级德国的意识形态发展的特点具有显著影响。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对普鲁士及其首都柏林的发展也产生了持续的影响。
<正> 《中国的工业改革》一书为人们提供了本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工业的极其可靠而现实的图象。这是一本由外国与中国学者分别撰写而又综合而成的论文集,是世界银行与中国经济学家合作研究的成果。它既包括丰富的资料,也有深刻的分析,对于那些有兴趣了解当今中国工业的人来说,它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这本书主要包括七章内容,试图以描述性的方法对所研究的企业的行为与环境进行概括。这几章分为若干专题:比尔德和蒂德里克论述了要述配置,另外两个中国学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