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装饰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装饰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当代科学和经济不断发展,为了大力发展企业科技,使其不断进步,我们需要要掌握国内外的技术最新状况,使生产力不断提高,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进行应用,为此,我们要对有关装饰业的最新科技信息和动态进行搜集、整理、掌握、筛选等,实现我们在建筑中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想法。
【关键词】建筑装饰;新技术;新材料;装饰施工
一、建筑装饰中的新材料分析
(一)环保材料。目前的环保型建筑装饰材料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指那些天然的,本身没有或极少有有毒有害的物质、未经污染只进行了简单加工的装饰材料,这类材料基本上无毒无害,如石膏、木材、某些天然石材等。二是指经过加工、合成等技术手段来控制材料内有毒、有害物质的积聚和缓慢释放,可称为低毒、低排放型,对健康威胁不大,如甲醛释放量较低、达到国家标准的大芯板、胶合板、纤维板等。三是某些化学合成材料如环保型乳胶漆、环保型油漆,目前的科学技术和检测手段无法确定和评估其毒害物质影响,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来可能会有重新认定的可能。目前,采用清洁卫生技术生产,减少对天然资源和能源的使用,大量使用无公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环保型建筑材料,是住宅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合成石新材料。合成石是由荒料、废渣、尾矿等原料生产的,其售价比天然石材低,与天然石材相比不仅改良了天然石材的缺陷如裂隙,表面易风化,色差,潮湿易弯曲,吸水率高,含有金属矿物质,纹路变化大等,还有色泽花色好、持久耐用、缺陷少、无辐射等特点,属于绿色A类装饰材料,正越来越多的受到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设计师和用户的喜爱。随着住宅、环境工程向中、高档水平发展,对石材的异型产品、建筑雕塑、拼花雕刻、各类复杂美观的曲面、柱面乃至石制家具等都提出了新的需求。这些都是合成石比较容易满足和做到的。
二、新技术在建筑装饰中广泛使用
建筑装饰在延续历史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不断进步。我国的建筑装饰技艺在历史上很超群,受到世界的瞩目。现如今,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装饰的施工技术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一)干挂理石技术。嵌固法、预埋钢筋法和粘贴法等多在传统铺设理石技术当中采用,我们现在之所以采用干挂工艺这种技术,是因为过去的技术过于落后,而且费时又费料。最近流行的工艺的连接件多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材料,并用高强度螺栓进行固定,具有很多特性:高强度的柔性、高强度螺栓、具有耐腐蚀等,建筑结构的外表面与薄型的石材面板挂留有100~200mm的空隙,向其内部填入保温材料,建筑施工不会因为季节或天气不好而受到太大影响,具体施工的操作重点见以下内容:
1)在建筑装饰施工前应做出图样设计,然后按照参考图制定建筑材料的挂件加工计划,还要对挂件做一下实验:承载力破坏试验、抗疲软试验,确保图样的科学和适用。
2)对板材钻孔不仅要根据设计尺寸进行,更要在其背面刷胶粘剂,为了让玻璃纤维网格变得更加强大,要为它留出固化的时间,并且一定要防止在此期间受到潮化。此项工作一般在加工车间中进行,既可以批量化生产,确保质量,又可以减少现场作业的强度,缩短工期,可谓一举两得。
3)用经纬仪按照大样图测出大角两个面的竖向控制线,另外,挂线用的角钢要在大角的上下两端固定好,并且要用钢丝挂竖向控制线。
4)墙面上,根据现场竖向龙骨的弹线位置钻眼、安装后置埋件。将型材龙骨连接在预埋件上,先固定竖向龙骨,水平龙骨与竖向龍骨连接前应根据石板尺寸、挂件位置提前进行打孔,孔径一般应大于固定挂件螺栓的1~2mm,左右方向最好打成椭圆形,以便挂件的左右调整。
5)将金属挂件用螺栓临时固定在横龙骨的打眼处,安装时螺栓的螺帽朝上,并适当拧紧。将石板逐块进行试挂,位置不相符时应调整挂件的左右使其相符,拧紧螺栓固定。
(二)硅藻泥内墙涂料的施工技术。硅藻泥是一种以硅藻土为主要原材料的室内装饰壁材,具有消除甲醛、净化空气、调节湿度、释放负氧离子、防火阻燃、墙面自洁、杀菌除臭等功能。由于硅藻泥健康环保,不仅有很好装饰性,还具有功能性,是替代壁纸和乳胶漆的新一代室内装饰材料。硅藻泥具有泥的属性,遇水吸收,便于修补,纯天然健康环保,丰富的肌理图案和色彩适合各类室内装修项目使用,不易沾染灰尘。
1)施工工艺。硅藻泥内墙涂料肌理施工方法分为以下三大系列:平光工法、喷涂工法和艺术工法。第一,平光工法。第一遍用不锈钢镘刀将搅拌好的材料薄薄地批涂在基面上,面积不宜过大,80cm宽度即可。紧跟着按同一方向批涂第二遍,确保基层批涂层均匀平整无明显批刀痕和气泡产生;涂层应保证在1mm~1.2mm左右。及时检查整体涂层是否有缺陷并及时修补。待其涂层表面收水85~90%(指压不粘和无明显压痕),再按同一方向使用0.2~0.5mm厚的不锈钢镘刀,批涂第三遍。其涂层厚度0.8~1mm。注意推刀的力度,不要用力太大,不要反复压光。批涂过程中灯光要明亮,要能够看清楚批涂的墙面,及时修整出现的凹凸痕迹。第二,喷涂工法。喷涂是指灰浆依靠压缩空气的压力从喷枪的喷嘴处均匀喷出。喷涂工法适合大面积施工作业,能够提高效率。材料调配时必须遵照产品的配水比例说明调配;喷涂时应做到手到眼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喷涂时不得任意增减调配涂料水分比例。喷涂前先确定其喷涂点和喷涂顺序。从总布局上,应遵循“先远后近,先上后下,先里后外”的原则。喷涂分为两次进行。第一遍喷涂主要是为了遮住底面,防止露底。第一遍喷涂完后,用手触摸墙面,不沾手时即可喷涂第二遍。口径5mm的喷枪,第一遍喷涂压力为4.0kgf/cm2时为宜;第二遍喷涂压力2.5~3.0kgf/cm2为宜。平行喷涂距离50~60cm较合适。喷枪与墙体间距离,空气喷涂30~40cm,无气喷涂40cm~60cm。 喷涂工法的肌理效果比较单一,多为凹凸状肌理。干燥前,适当刮压凸点,就形成平凹肌理风格。喷涂完后,要立即清理所粘贴的防护胶带,并用羊毛排刷蘸水甩干,理顺各粘贴防护胶带的边缘。第三,艺术工法。艺术工法是指使用各种工具做出各种不同风格肌理的总称。艺术工法从使用的工具看,通常有辊筒、镘刀、毛刷、丝网等。从肌理表现上看,以仿照自然图案为主,有写实的手法,也有抽象的表现,如花草、砂岩、木纹、年轮等。其特点是:没有固定性。使用的工具因人而异,匠心独具,丰富多彩;相同的肌理图案,不同的施工者,表现出的风格不同,千人千面;表现出的肌理效果的好坏,与施工者的技艺紧密相关。
2)施工注意事项。硅藻泥内墙涂料完全干燥一般需要48h,在48h内不要触动。48h后可以用喷壶喷洒少量清水,干燥后用干的干净毛巾或海绵泡沫去除表面浮料。硅藻泥内墙涂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水、防潮,避免直接放在潮湿的地面上。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不要使用空调、风扇或开窗通风,以避免干燥过快,造成肌理施工难度增加。调和材料时,请注意使用口罩等保护用品;要注意控制好搅拌器,防止材料飞溅;泥浆不慎飞溅眼睛里时,要立即用干净的水清洗。要搞好施工现场的卫生环境,文明施工。
结语:建筑装饰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具体体现,是当下社会生活的必需消费品,它不仅是将建筑装饰从传统的建筑施工的观念中彻底分解出来,并对其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建筑装饰中新材料应用和新技术发展已成为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楼宝洪,石永尧.论装饰设计的创新[J].科技创新导报,2009,(10).
[2]林慧.目前建筑装饰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房地产业.2011(6)
[3]金艳军,原伟利.浅析硅藻泥内墙涂料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1)
【关键词】建筑装饰;新技术;新材料;装饰施工
一、建筑装饰中的新材料分析
(一)环保材料。目前的环保型建筑装饰材料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指那些天然的,本身没有或极少有有毒有害的物质、未经污染只进行了简单加工的装饰材料,这类材料基本上无毒无害,如石膏、木材、某些天然石材等。二是指经过加工、合成等技术手段来控制材料内有毒、有害物质的积聚和缓慢释放,可称为低毒、低排放型,对健康威胁不大,如甲醛释放量较低、达到国家标准的大芯板、胶合板、纤维板等。三是某些化学合成材料如环保型乳胶漆、环保型油漆,目前的科学技术和检测手段无法确定和评估其毒害物质影响,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来可能会有重新认定的可能。目前,采用清洁卫生技术生产,减少对天然资源和能源的使用,大量使用无公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环保型建筑材料,是住宅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合成石新材料。合成石是由荒料、废渣、尾矿等原料生产的,其售价比天然石材低,与天然石材相比不仅改良了天然石材的缺陷如裂隙,表面易风化,色差,潮湿易弯曲,吸水率高,含有金属矿物质,纹路变化大等,还有色泽花色好、持久耐用、缺陷少、无辐射等特点,属于绿色A类装饰材料,正越来越多的受到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设计师和用户的喜爱。随着住宅、环境工程向中、高档水平发展,对石材的异型产品、建筑雕塑、拼花雕刻、各类复杂美观的曲面、柱面乃至石制家具等都提出了新的需求。这些都是合成石比较容易满足和做到的。
二、新技术在建筑装饰中广泛使用
建筑装饰在延续历史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不断进步。我国的建筑装饰技艺在历史上很超群,受到世界的瞩目。现如今,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装饰的施工技术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一)干挂理石技术。嵌固法、预埋钢筋法和粘贴法等多在传统铺设理石技术当中采用,我们现在之所以采用干挂工艺这种技术,是因为过去的技术过于落后,而且费时又费料。最近流行的工艺的连接件多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材料,并用高强度螺栓进行固定,具有很多特性:高强度的柔性、高强度螺栓、具有耐腐蚀等,建筑结构的外表面与薄型的石材面板挂留有100~200mm的空隙,向其内部填入保温材料,建筑施工不会因为季节或天气不好而受到太大影响,具体施工的操作重点见以下内容:
1)在建筑装饰施工前应做出图样设计,然后按照参考图制定建筑材料的挂件加工计划,还要对挂件做一下实验:承载力破坏试验、抗疲软试验,确保图样的科学和适用。
2)对板材钻孔不仅要根据设计尺寸进行,更要在其背面刷胶粘剂,为了让玻璃纤维网格变得更加强大,要为它留出固化的时间,并且一定要防止在此期间受到潮化。此项工作一般在加工车间中进行,既可以批量化生产,确保质量,又可以减少现场作业的强度,缩短工期,可谓一举两得。
3)用经纬仪按照大样图测出大角两个面的竖向控制线,另外,挂线用的角钢要在大角的上下两端固定好,并且要用钢丝挂竖向控制线。
4)墙面上,根据现场竖向龙骨的弹线位置钻眼、安装后置埋件。将型材龙骨连接在预埋件上,先固定竖向龙骨,水平龙骨与竖向龍骨连接前应根据石板尺寸、挂件位置提前进行打孔,孔径一般应大于固定挂件螺栓的1~2mm,左右方向最好打成椭圆形,以便挂件的左右调整。
5)将金属挂件用螺栓临时固定在横龙骨的打眼处,安装时螺栓的螺帽朝上,并适当拧紧。将石板逐块进行试挂,位置不相符时应调整挂件的左右使其相符,拧紧螺栓固定。
(二)硅藻泥内墙涂料的施工技术。硅藻泥是一种以硅藻土为主要原材料的室内装饰壁材,具有消除甲醛、净化空气、调节湿度、释放负氧离子、防火阻燃、墙面自洁、杀菌除臭等功能。由于硅藻泥健康环保,不仅有很好装饰性,还具有功能性,是替代壁纸和乳胶漆的新一代室内装饰材料。硅藻泥具有泥的属性,遇水吸收,便于修补,纯天然健康环保,丰富的肌理图案和色彩适合各类室内装修项目使用,不易沾染灰尘。
1)施工工艺。硅藻泥内墙涂料肌理施工方法分为以下三大系列:平光工法、喷涂工法和艺术工法。第一,平光工法。第一遍用不锈钢镘刀将搅拌好的材料薄薄地批涂在基面上,面积不宜过大,80cm宽度即可。紧跟着按同一方向批涂第二遍,确保基层批涂层均匀平整无明显批刀痕和气泡产生;涂层应保证在1mm~1.2mm左右。及时检查整体涂层是否有缺陷并及时修补。待其涂层表面收水85~90%(指压不粘和无明显压痕),再按同一方向使用0.2~0.5mm厚的不锈钢镘刀,批涂第三遍。其涂层厚度0.8~1mm。注意推刀的力度,不要用力太大,不要反复压光。批涂过程中灯光要明亮,要能够看清楚批涂的墙面,及时修整出现的凹凸痕迹。第二,喷涂工法。喷涂是指灰浆依靠压缩空气的压力从喷枪的喷嘴处均匀喷出。喷涂工法适合大面积施工作业,能够提高效率。材料调配时必须遵照产品的配水比例说明调配;喷涂时应做到手到眼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喷涂时不得任意增减调配涂料水分比例。喷涂前先确定其喷涂点和喷涂顺序。从总布局上,应遵循“先远后近,先上后下,先里后外”的原则。喷涂分为两次进行。第一遍喷涂主要是为了遮住底面,防止露底。第一遍喷涂完后,用手触摸墙面,不沾手时即可喷涂第二遍。口径5mm的喷枪,第一遍喷涂压力为4.0kgf/cm2时为宜;第二遍喷涂压力2.5~3.0kgf/cm2为宜。平行喷涂距离50~60cm较合适。喷枪与墙体间距离,空气喷涂30~40cm,无气喷涂40cm~60cm。 喷涂工法的肌理效果比较单一,多为凹凸状肌理。干燥前,适当刮压凸点,就形成平凹肌理风格。喷涂完后,要立即清理所粘贴的防护胶带,并用羊毛排刷蘸水甩干,理顺各粘贴防护胶带的边缘。第三,艺术工法。艺术工法是指使用各种工具做出各种不同风格肌理的总称。艺术工法从使用的工具看,通常有辊筒、镘刀、毛刷、丝网等。从肌理表现上看,以仿照自然图案为主,有写实的手法,也有抽象的表现,如花草、砂岩、木纹、年轮等。其特点是:没有固定性。使用的工具因人而异,匠心独具,丰富多彩;相同的肌理图案,不同的施工者,表现出的风格不同,千人千面;表现出的肌理效果的好坏,与施工者的技艺紧密相关。
2)施工注意事项。硅藻泥内墙涂料完全干燥一般需要48h,在48h内不要触动。48h后可以用喷壶喷洒少量清水,干燥后用干的干净毛巾或海绵泡沫去除表面浮料。硅藻泥内墙涂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水、防潮,避免直接放在潮湿的地面上。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不要使用空调、风扇或开窗通风,以避免干燥过快,造成肌理施工难度增加。调和材料时,请注意使用口罩等保护用品;要注意控制好搅拌器,防止材料飞溅;泥浆不慎飞溅眼睛里时,要立即用干净的水清洗。要搞好施工现场的卫生环境,文明施工。
结语:建筑装饰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具体体现,是当下社会生活的必需消费品,它不仅是将建筑装饰从传统的建筑施工的观念中彻底分解出来,并对其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建筑装饰中新材料应用和新技术发展已成为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楼宝洪,石永尧.论装饰设计的创新[J].科技创新导报,2009,(10).
[2]林慧.目前建筑装饰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房地产业.2011(6)
[3]金艳军,原伟利.浅析硅藻泥内墙涂料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