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武术谚语继承与发展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ter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文根据文献法对武术谚语进行论述,通过对于武术谚语现状的概述与分析,展现厚重的武术文化,并吸引读者对与武术谚语产生兴趣,最终实现保护并传承武术谚语的效果。
  关键词:武术谚语 继承 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3(b)-0225-02
  现今社会,武术的技击性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更多的人们选择练习武术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在这氛围下,武术文化开始成为人们讨论、研究的话题。在赵国庆老师的《中华武术文化解读》一书中提到:“武术是具有极大前途的文化。武术文化将成为不可改变的趋势,即武术与哲学、艺术、伦理、价值观、市场经济发生更密切的联系。”[1]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与载体,武术谚语作为武术文化的组成部分与语言载体,是武术理论、技术经验的浓缩,更是中华文化的结晶。武术的原型是人类活动的动作,后来为了传授的需要,人们开始用语言表达动作,并创造出武术谚语这精简话语。近年来中国武术在世界上广泛传播,不少热爱、推崇武术的外国人士也慕名前来我国拜师求艺,其社会地位及影响力日益深远。然而,传统武术谚语却没有享有同样的声誉。现今,大多的武术人士践行着“架子天天盘,功夫日日增”的古训,偏于注重套路的演练与传承,不知“武以德立”,忽略了武德修习,忽略武术谚语对于武德,武技,以及武术文化学习的重要性。事物的长存与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积淀,如果没有对传统武术“传统”的继承,将何以谈论武术的发扬与创新?
  1 武术谚语
  1.1 武谚
  谚语是一种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为人们所认可、接受的用简以短语言表达深刻道理的句子。大部分内容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它多是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武谚是在几千年间的武术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的传授武术方式之一,是武术的语言表达形式。武谚作为独立的一种谚语,同时也是武术界的一种“俗语”,含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它以精炼、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习武、格斗、授徒以及养身的经验,是汉语语言文化及中国武术文化中极为珍贵的财富。
  在现实生活中不难听到一些为人们所熟知的谚语,“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拳打百遍,身法自然”“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等。但这些谚语虽为人们所熟知常用,却很少人知其出于武谚。
  1.2 将武谚用于武术教学指导的益处
  在武术的传播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的传授方式,武谚是其中最特别的一种。由于武谚将深奥的武术思想、精辟的武术要领、复杂的武术动作、宝贵的武术技巧等,用简短的、通俗易懂的句子表达,使得武谚使用者更容易接受,可算是中国极其珍贵的武术文化产物。这些原本用于传承武术的谚语也使得现代的武术教学获得便利。“手似流星眼似电,身似游龙腿似箭”这样简短一句话,不仅在语言意思层面上诉说武术格斗中手疾、眼快、身灵,腿捷的重要性,其更为强调对于习武者“意念”锻炼。此时的“会意”与“念想”便成为一个新层次的武术锻炼。该武谚强调武术格斗者体会出拳需像流星陨落一片片感觉,使得打击目标时完整而紧凑。可见武谚虽然简短,却对于习武者的信息传播之快,又能使得教学用语更富有文化性。当然,武谚只是中华谚语中具有实用性的一种,同样具有中华谚语语效好的特点。其中不乏应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武谚更形象、更具韵律美。
  1.2.1 促进学生对武德的学习
  传统武德,一种经过长时间以来的磨合,在习武人士之间产生并受到大部分人所认可的用于规范具体个人行为的要求。它协调着习武人士之间的人际关系,并对于习武人士的行为活动有着重大影响。在先秦时期的一些历史资料中就有对于“武德”的记载,比如《国语》中有“武德以修为正庆”的记载,同样的,“武德”一词也出现在《尉缭子》中。
  俗话说:“未曾习武先习德”“拳以德立,无拳无德”等,都强调了武德对于习武的重要性。师父们通过这些谚语向徒弟传授武德,教导徒弟尚武精神,使得徒弟铭记“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另一个方面,传统武术界认为,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一个作为习武人士能够习得武技真谛的前提。有句武谚,“德薄艺难高”。道德低劣的人,习练武术带有目的性,常被個人杂念困扰,不能全心全意习练武术,那么这样的人的技术水平就很难有较高的成就,表述的大抵也是这样的意思。
  1.2.2 使得学生更主动习武
  “功夫”代表着一个人的格斗能力,也是指一个人为某件事所花的时间与心思。那么,“自觉性”与“主动性”便成为衡量一个人为武术所下的“功夫”的重要因素。
  “意动用法”在武谚中的普遍运用,丰富了武谚的语言表达方式,促进了武谚内容表达的生动形象,借助于人们对社会中事物的认识,提高了人们对于武谚的理解能力。例如,在教导学生出招时,不妨传授“出手似闪电,回手似火燎”这句谚语。闪电具有稍瞬即逝的特点,当一个人的手无意识的被火烫到,他会不经思考将手缩回来。当学生对该武谚理解到此,在他出招时会有意识的追求快似闪电,带有这样的意念训练,学生不断的挑战自己的速度,最终做到“拳打三节不见形”。
  学生在根据武谚学习武术动作时,根据意念去尝试,去模仿,去体会,真正的做到“合一”的境界,如此可以增强学生在学习武术动作时所投入的注意力,当投入的注意力多了,自然也会产生感情,自然会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1.2.3 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动作要领
  武谚属于实用性谚语,经武术运动者在长期习武实践中总结、升华,再用于指导人们习武实践的语言。因此,武谚更应实用于武术实践。弓步是武术基本动作之一,教导学生学习弓步时,可用“前腿弓,后腿蹬,挺胸塌腰莫晃动”“弓步不拔根,力量蓄其中,弓步不偏料,千人难牵动”等武谚来解说弓步的要领。如此,不仅能解决某些情况下临时性忘词的问题,也可借助武谚“简短精炼”的语言特点方便老师介绍动作要领。如果在培养学生攻防意识时,则可根据“足来提膝,近便用膝,人退加踢”的武谚对于学生做应激性训练,通过长时间的反复“喂招”,形成条件反射。当有人用脚踢来,便会提膝格挡;当对手用身体贴近自己时,会用顶膝攻击;在撤退时,也懂得踢脚做到攻守结合。学生按照谚语的要求去做,很容易就能领会动作要领。   1.3 武谚继承与发展面临的障碍
  武谚作为传统武术的一部分,经过了历史的千锤百炼流传到今天,靠的是民间拳师的口口相传和代代传承。
  由于传统武术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现象,武术文化中的武谚更处劣势。武术界总有人抱怨传统武术缺乏政策的支持,提倡政府机构举办传统武术锦标赛,要求传统武术同竞技武术一样享受招生加分政策。然而,呼吁保护武术文化的声音何在?现今,武术界人士多偏重于武术套路演练,忽视武术文化的重要性,更是忽略武谚这一文化性的东西。现今社会的武术大赛以套路演练为参赛形式,这意味着现今的舞台属于套路演练,当演练的套路能符合裁判员们的审美标准,才更有望获得荣誉。而武谚是使用性的语言工具,目前仍不能在物质上体现其所能给予武术人士名誉上的东西。但我相信这仅是现状,当武术文化工作进一步完善,武谚的价值必定有所体现。[3]
  1.4 传承与发展措施
  1.4.1 重视对民间武谚的挖掘
  民间是武术的“根”,武谚也发源、流传于此。它主要靠民间老拳师口传身授,代代相传的原始方式延续,以及拳师代代相传的武术秘笈给予传承。其中有不少谚语正处于濒危状态。为保护中华武术文化库的完整性,有必要对于民间武谚的挖掘,將收集来的武谚建立武术谚语文化库。[2]
  1.4.2 “言传身教”
  武术本身就是一门理解与感受的学问。武谚中“武贵得法”“走打无师,终生有误”很好的概括了习武贵在理解的道理。“言传身教”顾名思义就是指武术教师口头传授武术的理论知识以及其丰富的内涵,并结合着武术动作示范教学的方式。武谚有云:“苦练三年,不如名师一点”,依此可见,师父们的“言传身教”是帮助弟子与学生突破武谚的语言遮蔽的关键。
  由于武术传承有其独特的方式,口诀类的武谚大多在师徒间口传身授,很少流向社会,初学者获得此类谚语,未获指点必会存在理解的障碍。受到朱清华老师发表于2004年2月《武术科学》第一期上的《武术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谚语》启发,以言传身教的传统武术教学方式克服语言交流理解存在的障碍在好不过。通过言传身教的武谚教学不仅使得武术教学内容更具体化,也有利于学生的模仿性学习,更能使得学生切实的理解所学武谚的具体内容。
  1.4.3 构建武谚的物质载体
  武谚是文化性的产品,具有无形的特点。《吕氏春秋》以人为载体,流传千年,功在语言无形,不受外物影响。而现今的武谚所处状态不然,人们在武术表演大赛中很难找到武谚的用武之地,日渐被荒废。自然法则,用进废退。此时还想依托口口相传的传承方式保留武谚已是不合适,将武谚的传承保留恢复到最原始的物质载体上,将无形换化为有形,使得武谚的变现形式更直接,更准确,更具体。
  APP的传播形式是现今社会的传播主流,借助APP载体,不仅可以规避武谚间内容交错的归类难题,还可解决纸质载体厚重携带不便的难题。APP载体借助手机,实现人们日常的随身携带随时查阅,还可借助互联网的推广,通过对APP的推广,间接实现武谚的大面积快速传播。在武谚的推广成本上达到大成本的节省以及环保绿化方面实现低破坏、低污染的效益。
  2 结语
  武术谚语是武术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继承与发展武术谚语有利于武术文化库完整性的构建。如若放任武术谚语现状继续发展,终将导致更多宝贵的武术谚语遗失。为此,我们有必要抓紧武术谚语保护工作,加强民间武术谚语的挖掘工作,重新构建更为适合现今社会发展的武术谚语的物质载体,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学使得学生对武术谚语的理解更确切。
  参考文献
  [1] 崔花云.论武术谚语[D].河南大学,2006.
  [2] 吴寿枝,樊红岩.武术谚语在武术教学中的作用[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5):94-96.
  [3] 谭嘉辉,颜国.新时期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8(5):9-10.
其他文献
为了适应信息化战争所引起的编制体制、指挥控制、保障内涵等方面的变革,提高军械保障效率,文中阐述了军械保障业务流程再造的本质,系统分析了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再造之间的关系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体育课程出现在学生们的选择领域中,一些防身、竞技类的体育学习项目更是成为了现阶段体育选修课程发展的主流。跆拳道作为体育选修课程之一近年来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关注,不仅仅是因为学习跆拳道可以使女学生们能够学到一定的防身技巧,还因为男生喜欢它所带来的竞技性以及跆拳道动作给人带来的视觉上的冲击和共鸣。跆拳道课程素来以理论和实战教学为主,通过练习一定的动作和
螺杆泵采油作为一种节能型举升设备具有携砂、占地少、投资小、能耗低、噪音低、易管理、出液平稳等优点。通过剖析影响螺杆泵使用寿命的因素,从提高螺杆泵井节能效果的角度,
水驱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注采系统不适应性的矛盾越来越严重,通过对注水井和采油井采取精细地质方案编制,加强测试管理,扩大周期注水应用规模,加大深、浅调技术应用力度等一系列措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第三次全体会议1月13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开幕,中国代表团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宣布,中国计划于今年正式加入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通
摘 要: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第31届奥运会中国女篮与同组对手抢获篮板球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在抢获篮板球总数上低于对手,进攻篮板球方面差别不大,而在防守篮板球方面,明显落后于对手。在争抢进攻和防守篮板球上,中国队在中锋位置上和团队拼抢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前锋和后卫拼抢能力不如对手。该文旨在找出中国女篮与同组对手在比赛中抢获篮板球时存在的优势和
摘 要:通过高等教育能够进一步发展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极佳的教育价值,对文化的传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高校对于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力度仍不够。该文研究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实现高校教育功能的主要途径与方式,旨在能够进一步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教育功能 高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812.47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油井的含油污水量越来越大,同时,油田的生产生活诸多的加热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消耗大量的宝贵的油气资源,因此人们一直在关注着如何回收含油污水中的
针对公共雨伞租赁系统的应用,分析了系统通信及数据库任务要求,设计了基于Visual Studio C#.Net的IC卡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IC卡注册和充值,租赁点数据接收和存储等功能。实际
利用小波技术对发动机曲轴轴承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对特定层的信号进行重构,并计算重构信号的分形维数,来实现发动机曲轴不同技术状态下特征提取。实验结果表明,特定频率带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