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经历;教育;应然之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91-0057-01
【作者简介】崔慧琴,江苏省海安县海陵中学(江苏海安,226600)教师,一级教师。
教育,可以说几乎是与人类历史同时起源的,在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分类之前,教育就已经存在于人类的一切经历之中。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产生了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卢梭的“自然教育”等属于不同教育流派的众多教育思想。但是,無论广义的还是狭义的角度,传统教育理论对“教育”概念的界定,都强调施教主体对受教者加以身心影响以致其改变的经历。
受杜威、皮亚杰等思想影响而形成的“经历教育”理论,强调“经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必要途径与载体,“经历”也是“培养让学生‘带得走’的能力”这一学校教育目标的根本意义所在。
一、教育在经历中
“经历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存在于受教者全身心参与的实践中,其中尤以“心”的经历为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第一,没有受教者主观能动的经历就没有教育。所有的教育都在经历中不等于所有的经历都是教育,有些经历就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灌输式教学”中也有受教者的经历,死记硬背也算一种学习经历,但是被动的、无积极主动参与意识的经历堪比走马观花而往往无所得。
第二,教育存在于受教者主观能动的经历中。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这就表明受教育者的身心经历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教育超越经历
从结果和意义的角度,可以把经历区分为给人以教育提升的美好经历以及从反面给人以教训的痛苦经历。因此,所谓“挫折教育”,只是提高达成目标的难度,而不是有意设陷阱冷眼看学生受挫。
学校教育是“泛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泛教育”中最为良善、优质和美好的部分。(项贤明,2002)学校教育必然基于经历,也超越经历。所谓“超越”,包括对经历的适当选择、截取、优化、提纯。在具体实践中,学校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地给学生更好地、能对他们未来产生有益影响的“经历”。比如,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江苏省海安县海陵中学确立了如下的经历教育活动体系。
三、教育为了经历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过程性目标”后,经历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成了教育的目标。教育是为了“经历”的“经历”,这里有两个“经历”,前者面向未来的生活,后者着眼于现实的教育,由此可见,教育要与生活相结合而不是与考试相结合,学生在经历中获得的直接经验会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进而转化为能力;在学校中获得的能力能让学生在今后相关的经历中有更好的体验,这才是教育的效能。当然,这里的“经历”,我们把它窄化为“良善的、美好的、幸福的经历”,学校教育要为培养学生终身拥有良善的、优质的、美好的经历的能力以及拥有关于这些经历的回忆而努力。如何做到呢?
1.要让学生享受每一个受教育的过程。首先,教师要有解放时间的意识。教师不能把学生的时间占得满满的,不能让学生为应付任务而忙就没有时间思考。其次,要放手让学生实践。因为水平再高的教师也不能只通过空洞地讲授技巧就提高学生的能力。最后,要改善评价机制。
2.要帮助学生提高获得终身幸福的能力。每个学生生长环境不同、经历不同、综合素质也不同,学校要多开设兴趣小组,给学生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个性,指导他们每人选择一两样课程,持之以恒地学习,并在长期的坚持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特长,丰富自己的素养。当下的成功体验是形成乐观自信性格的基础,而乐观自信的人生观是个人成就幸福人生的基础。
文凭与能力不成正比,分数更与人的幸福不成比例,如果教育只是为了获得高分取得文凭,教育于“终身幸福”何加焉?既然经历是学校教育的必要途径,教育者就要放慢脚步,让学生在学习路上可以“慢慢走,欣赏啊”。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91-0057-01
【作者简介】崔慧琴,江苏省海安县海陵中学(江苏海安,226600)教师,一级教师。
教育,可以说几乎是与人类历史同时起源的,在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分类之前,教育就已经存在于人类的一切经历之中。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产生了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卢梭的“自然教育”等属于不同教育流派的众多教育思想。但是,無论广义的还是狭义的角度,传统教育理论对“教育”概念的界定,都强调施教主体对受教者加以身心影响以致其改变的经历。
受杜威、皮亚杰等思想影响而形成的“经历教育”理论,强调“经历”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必要途径与载体,“经历”也是“培养让学生‘带得走’的能力”这一学校教育目标的根本意义所在。
一、教育在经历中
“经历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存在于受教者全身心参与的实践中,其中尤以“心”的经历为主。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理解。
第一,没有受教者主观能动的经历就没有教育。所有的教育都在经历中不等于所有的经历都是教育,有些经历就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灌输式教学”中也有受教者的经历,死记硬背也算一种学习经历,但是被动的、无积极主动参与意识的经历堪比走马观花而往往无所得。
第二,教育存在于受教者主观能动的经历中。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这就表明受教育者的身心经历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教育超越经历
从结果和意义的角度,可以把经历区分为给人以教育提升的美好经历以及从反面给人以教训的痛苦经历。因此,所谓“挫折教育”,只是提高达成目标的难度,而不是有意设陷阱冷眼看学生受挫。
学校教育是“泛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泛教育”中最为良善、优质和美好的部分。(项贤明,2002)学校教育必然基于经历,也超越经历。所谓“超越”,包括对经历的适当选择、截取、优化、提纯。在具体实践中,学校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地给学生更好地、能对他们未来产生有益影响的“经历”。比如,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江苏省海安县海陵中学确立了如下的经历教育活动体系。
三、教育为了经历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过程性目标”后,经历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成了教育的目标。教育是为了“经历”的“经历”,这里有两个“经历”,前者面向未来的生活,后者着眼于现实的教育,由此可见,教育要与生活相结合而不是与考试相结合,学生在经历中获得的直接经验会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进而转化为能力;在学校中获得的能力能让学生在今后相关的经历中有更好的体验,这才是教育的效能。当然,这里的“经历”,我们把它窄化为“良善的、美好的、幸福的经历”,学校教育要为培养学生终身拥有良善的、优质的、美好的经历的能力以及拥有关于这些经历的回忆而努力。如何做到呢?
1.要让学生享受每一个受教育的过程。首先,教师要有解放时间的意识。教师不能把学生的时间占得满满的,不能让学生为应付任务而忙就没有时间思考。其次,要放手让学生实践。因为水平再高的教师也不能只通过空洞地讲授技巧就提高学生的能力。最后,要改善评价机制。
2.要帮助学生提高获得终身幸福的能力。每个学生生长环境不同、经历不同、综合素质也不同,学校要多开设兴趣小组,给学生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个性,指导他们每人选择一两样课程,持之以恒地学习,并在长期的坚持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特长,丰富自己的素养。当下的成功体验是形成乐观自信性格的基础,而乐观自信的人生观是个人成就幸福人生的基础。
文凭与能力不成正比,分数更与人的幸福不成比例,如果教育只是为了获得高分取得文凭,教育于“终身幸福”何加焉?既然经历是学校教育的必要途径,教育者就要放慢脚步,让学生在学习路上可以“慢慢走,欣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