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边景昭是明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人物,相较于宋元时期工整艳丽的花鸟画风格,边景昭的绘画风格更偏向于注重笔墨情趣的表现。在这里拿边景昭的《三友百禽图》作个案分析,通过国内现有的研究状况和成果,对边景昭的作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浅析边景昭的绘画风格及技巧,解读明代传统花鸟画里的象征寓意及特点。
【关键词】 边景昭;明代花鸟画;三友百禽图;象征寓意
【中图分类号】J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4-0070-02
一、以《三友百禽图》为例浅析边景昭的艺术成就
边景昭作画非常注重贴近生活,观察细微,其笔下花鸟形象各有其形态和神采。这幅画于永乐年间的《三友百禽图》堪称当时宫廷花鸟绘画的典范。位于画面左侧的粗壮竹竿与梅花和松树的枝干交错伸展,此三者有君子的寓意。百鸟相互呼应,姿态各异,寓意着百官朝拜天子,顺应天意,追求宁静祥和,具有祥瑞的象征意义,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
(一)用笔用墨
边景昭在这幅图当中对于鸟的刻画继承了南宋的传统,上可追溯到五代黄荃的画法,先勾勒,后着色,而后复加勾勒,色与墨皆比黄荃画的更加浑厚,但与南宋诸家对比又更加优雅,从中可以看到明代的时代气息和边景昭自己的风格。松树、竹、梅花的画法也是如此,画法虽然承自南宋,却又比南宋诸家更加严谨,秀润和工整。石头的画法就显得更加明显了,取法南宋,先以硬笔加以勾勒,再以斧劈皴擦出石头的纹路,但相较南宋皴法的激荡,边景昭在画面石头的皴法上就显得更加优美一些。
画面中松竹梅的枝干轮廓,底部坡石以及画面中的皴法的用笔已经趋于写意,显的比较粗旷一些,整幅画面基本上还是双钩填色的技法,显得工整而又秀丽,符合宫廷的审美趣味。相较于北宋用笔的工细生动,边景昭的用笔在这时则已经出现重复的用笔,使画中形象更加丰满,于工细之中融入了一些马远夏圭的豪放逸趣的笔法,使画面显得更加生动且野趣盎然。
(二)物象塑造
边景昭对于这幅画中物象塑造的把握尤为精妙,上取宋元之精髓,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前人基础上融入了自己对花鸟塑造的理解,虽不及宋元绘画细致入微,但多了一些野逸洒脱之感,尤其是百鸟的动作姿态,极为生动活泼。或顾盼打闹或追逐嬉戏,或跳跃鼓噪或回首探望,或漏或藏或梳理羽毛,或动或静百态皆有,形态无一重复,气氛欢快热闹,似有叽喳鸟啼萦绕于画面之外,极尽神采。
边景昭是一位深入生活观察的画家,喜欢观察事物的细微变化,塑造物象注重形神兼备,其笔下花鸟各有其神采,与蒋子成的任务,赵廉的虎并称为“禁中三绝”。
(三)色彩
謝赫早在“六法论”中提及,设色时要“随类赋彩”,即在符合事物客观形象的前提下,结合自己对于物象的主观情感运用色彩进行情感的表达。边景昭的绘画主要吸取了文人画中的赋色方法,使用淡色进行渲染,形成一种工写相结合的新画法。
《三友百禽图》中整体赋色较为柔和雅致,比较浓丽的颜色主要附着于最为主体的那几只鸟上。画中石块,树枝,以及边角的鸟类赋色相较于主题的鸟类来说处理得比较灰,且用色也较为相似。这样处理的画面在颜色上就分出了层次,色调上也实现了统一,且边景昭擅长利用黑色来衬托艳色,艳丽的颜色周围总有一块墨色来进行衬托。运用冷暖颜色对比,冷色调的羽毛总是和暖色调的羽毛相互呼应起来,使色彩更加的平衡。这样一来,画面中不仅多了对比,还巧妙的压住了画面的躁气,层次也更加丰富,可谓是恰到好处。
(四)构图经营
中国传统花鸟画的构图大致可分为全景式构图和折枝式构图两种。边景昭这幅画则属于全景式构图,布局饱满,并且在整幅画面中融入了马远夏圭的精神,主要以多边形造型构图为主,焦点较为集中,边显得空间显得比较大,善于营造画面气氛。
边景昭是明初时期宫廷画院中花鸟画的代表人物,绘画师法北宋,在构图方面却又与北宋有异。大体来说,北宋在构图方面更加注重前后层次关系的表现,用以突出空间感,而边景昭在画面中的布局安排则表现为从下往上的层叠关系,画面中大致可分为植物、禽鸟、山石三大部分,松、竹、梅和底部的石头为画面的整个架构,土坡、梅枝、树木老干形成了三条相对近似平行的斜线,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动势,画面中的竹子和山石的穿插又与这三条近似平行的线相呼应,使之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同时又打破了这三条直线,复杂而又不会凌乱,使画面构图更加丰富,提升画面的节奏感韵律感。顾盼之余又相互呼应,好似画面之中又有相互的交流,虚实兼备,实为有趣。
二、中国传统花鸟画的象征性寓意
花鸟画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题材上经常具有某种程度的象征意义,历来的花鸟画家们经常把自己的情感通过各种花鸟虫鱼走兽等形象表达出来。正如《宣和画谱》中所说:“花之于牡丹芍药,禽之于鸾凤孔翠,必使之富贵;而松竹梅菊,鸥鹭雁鹜,必见之幽闲;至于鹤之轩昂,魔隼之击搏,杨柳梧桐之扶疏风流,乔松古柏之岁寒磊落,展张于图绘。”
以《三友百禽图》为例,画面所传达的情感和寓意与唐宋时期的表达自然和谐的花鸟有所不同。边景昭将原本不会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松、竹、梅等形象通过艺术手段的处理,使它们共同表现在画面中,松树的四季常青,竹子的坚韧挺拔,梅花的临寒傲骨等皆是寓意着君子的美好品德。与此同时,画家又把本不会出现在一起的百种鸟类安排穿插在画面当中,大有君子百官朝拜天子之意,又兼有了百禽齐聚的祥瑞之意,使整个画面传达出来一片繁荣又热闹非凡的场面,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社会生活的向往,也恰好迎合了当时统治者的喜好。
三、边景昭花鸟画中的文人画倾向
在明代初期,院体花鸟画因帝王的兴趣而兴盛起来,与此同时,院体花鸟画与文人画并非水火不相容并且深受文人画审美趣味的影响。边景昭作为明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人物,尤其是官至英武殿待诏之后,可饱览英武殿的历代书画名迹,同时负责起英武殿书画的鉴定工作,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边景昭可以饱览阅读书画珍品,学习前人的书画技巧,再加边景昭和当时诸多文人书画家交流密切,所以使得边景昭的绘画中带有明显的文人画倾向。 四、边景昭花鸟画的意义
边景昭使明代画院花鸟画的代表人物,他在绘画尺幅上一反宋元时期精谨艳丽小幅花鸟画,多创作一些尺幅较大的花鸟画,这与明代国土面积的广大以及对外政策的强硬积极也是密不可分的,体现了明代国运的强盛以及人民的自信。如果说宋元花鸟画是画家对自然情趣和隐逸思想的体现,那么明代花鸟画体现的就是积极面对社会和人生,奋发向上的积极情态的表现,对社会具有蓬勃向上的教化意义。但据资料研究,边景昭追随者不多,且后期都融入了各自的绘画风格,在绘画功底上鲜有超过边景昭者,传世作品极少,以致在画坛的影响力较小,没有形成自己的画派。
五、结语
边景昭的绘画风格在明代绘画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当时院体花鸟画的风格影响极深。明代院体花鸟画对宋元绘画的继承和发扬使其作品的风格在造型、构图、色彩、意境等方面有了更高的面貌,画面经营更加丰富繁密,也呈现出雄浑繁华的更具装饰性趣味的画风,也使得明代画院更好地继承了宋元时期的花鸟绘画成果。但受统治阶级审美趣味平民性的影响,在绘画风格上更加偏向于工整写真,质朴雅致的贵族平民化审美趣味,融入了写意倾向,出现了工写结合得更加粗旷的花鸟绘画技巧。
参考文献:
[1]池家晗.边景昭工笔花鸟画探微[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03):26-29.
[2]黄振.从《三友百禽图》谈明代院体花鸟画立意格局对现代花鸟画创作的启示[J].美术教育研究,2018,(21):10-11.
[3]舒翊.雄浑严谨 野趣盎然——边景昭《三友百禽图》欣赏[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7,(11):34-35.
[4]陈萍萍.边景昭的生平若干问题与绘画活动[D].福建师范大学,2017.
[5]闫娜.浅析边景昭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D].云南师范大学,2016.
[6]刘伟.儒家伦理纲常观念对郭熙美学思想的影响——以《林泉高致》与《早春图》为例[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08):193-194.
[7]李贞.郭熙山水畫观在《早春图》中的体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S2):301-303.
[8]孙倩.“以诗入画”——从郭熙《早春图》看宋代画院绘画的审美特质[J].宜宾学院学报,2007,(08):116-117.
[9]董伏玲.中国山水画“远”的意境——从郭熙《早春图》谈起[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6,(S1):197-198+204.
[10]小川裕充,漆红.中国绘画的透视远近法——论郭熙山水画[J].新美术,2005,(02):61-65.
作者简介:
许班奇,男,汉族,山东临沂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国画山水。
【关键词】 边景昭;明代花鸟画;三友百禽图;象征寓意
【中图分类号】J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4-0070-02
一、以《三友百禽图》为例浅析边景昭的艺术成就
边景昭作画非常注重贴近生活,观察细微,其笔下花鸟形象各有其形态和神采。这幅画于永乐年间的《三友百禽图》堪称当时宫廷花鸟绘画的典范。位于画面左侧的粗壮竹竿与梅花和松树的枝干交错伸展,此三者有君子的寓意。百鸟相互呼应,姿态各异,寓意着百官朝拜天子,顺应天意,追求宁静祥和,具有祥瑞的象征意义,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
(一)用笔用墨
边景昭在这幅图当中对于鸟的刻画继承了南宋的传统,上可追溯到五代黄荃的画法,先勾勒,后着色,而后复加勾勒,色与墨皆比黄荃画的更加浑厚,但与南宋诸家对比又更加优雅,从中可以看到明代的时代气息和边景昭自己的风格。松树、竹、梅花的画法也是如此,画法虽然承自南宋,却又比南宋诸家更加严谨,秀润和工整。石头的画法就显得更加明显了,取法南宋,先以硬笔加以勾勒,再以斧劈皴擦出石头的纹路,但相较南宋皴法的激荡,边景昭在画面石头的皴法上就显得更加优美一些。
画面中松竹梅的枝干轮廓,底部坡石以及画面中的皴法的用笔已经趋于写意,显的比较粗旷一些,整幅画面基本上还是双钩填色的技法,显得工整而又秀丽,符合宫廷的审美趣味。相较于北宋用笔的工细生动,边景昭的用笔在这时则已经出现重复的用笔,使画中形象更加丰满,于工细之中融入了一些马远夏圭的豪放逸趣的笔法,使画面显得更加生动且野趣盎然。
(二)物象塑造
边景昭对于这幅画中物象塑造的把握尤为精妙,上取宋元之精髓,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前人基础上融入了自己对花鸟塑造的理解,虽不及宋元绘画细致入微,但多了一些野逸洒脱之感,尤其是百鸟的动作姿态,极为生动活泼。或顾盼打闹或追逐嬉戏,或跳跃鼓噪或回首探望,或漏或藏或梳理羽毛,或动或静百态皆有,形态无一重复,气氛欢快热闹,似有叽喳鸟啼萦绕于画面之外,极尽神采。
边景昭是一位深入生活观察的画家,喜欢观察事物的细微变化,塑造物象注重形神兼备,其笔下花鸟各有其神采,与蒋子成的任务,赵廉的虎并称为“禁中三绝”。
(三)色彩
謝赫早在“六法论”中提及,设色时要“随类赋彩”,即在符合事物客观形象的前提下,结合自己对于物象的主观情感运用色彩进行情感的表达。边景昭的绘画主要吸取了文人画中的赋色方法,使用淡色进行渲染,形成一种工写相结合的新画法。
《三友百禽图》中整体赋色较为柔和雅致,比较浓丽的颜色主要附着于最为主体的那几只鸟上。画中石块,树枝,以及边角的鸟类赋色相较于主题的鸟类来说处理得比较灰,且用色也较为相似。这样处理的画面在颜色上就分出了层次,色调上也实现了统一,且边景昭擅长利用黑色来衬托艳色,艳丽的颜色周围总有一块墨色来进行衬托。运用冷暖颜色对比,冷色调的羽毛总是和暖色调的羽毛相互呼应起来,使色彩更加的平衡。这样一来,画面中不仅多了对比,还巧妙的压住了画面的躁气,层次也更加丰富,可谓是恰到好处。
(四)构图经营
中国传统花鸟画的构图大致可分为全景式构图和折枝式构图两种。边景昭这幅画则属于全景式构图,布局饱满,并且在整幅画面中融入了马远夏圭的精神,主要以多边形造型构图为主,焦点较为集中,边显得空间显得比较大,善于营造画面气氛。
边景昭是明初时期宫廷画院中花鸟画的代表人物,绘画师法北宋,在构图方面却又与北宋有异。大体来说,北宋在构图方面更加注重前后层次关系的表现,用以突出空间感,而边景昭在画面中的布局安排则表现为从下往上的层叠关系,画面中大致可分为植物、禽鸟、山石三大部分,松、竹、梅和底部的石头为画面的整个架构,土坡、梅枝、树木老干形成了三条相对近似平行的斜线,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动势,画面中的竹子和山石的穿插又与这三条近似平行的线相呼应,使之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同时又打破了这三条直线,复杂而又不会凌乱,使画面构图更加丰富,提升画面的节奏感韵律感。顾盼之余又相互呼应,好似画面之中又有相互的交流,虚实兼备,实为有趣。
二、中国传统花鸟画的象征性寓意
花鸟画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题材上经常具有某种程度的象征意义,历来的花鸟画家们经常把自己的情感通过各种花鸟虫鱼走兽等形象表达出来。正如《宣和画谱》中所说:“花之于牡丹芍药,禽之于鸾凤孔翠,必使之富贵;而松竹梅菊,鸥鹭雁鹜,必见之幽闲;至于鹤之轩昂,魔隼之击搏,杨柳梧桐之扶疏风流,乔松古柏之岁寒磊落,展张于图绘。”
以《三友百禽图》为例,画面所传达的情感和寓意与唐宋时期的表达自然和谐的花鸟有所不同。边景昭将原本不会生长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松、竹、梅等形象通过艺术手段的处理,使它们共同表现在画面中,松树的四季常青,竹子的坚韧挺拔,梅花的临寒傲骨等皆是寓意着君子的美好品德。与此同时,画家又把本不会出现在一起的百种鸟类安排穿插在画面当中,大有君子百官朝拜天子之意,又兼有了百禽齐聚的祥瑞之意,使整个画面传达出来一片繁荣又热闹非凡的场面,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社会生活的向往,也恰好迎合了当时统治者的喜好。
三、边景昭花鸟画中的文人画倾向
在明代初期,院体花鸟画因帝王的兴趣而兴盛起来,与此同时,院体花鸟画与文人画并非水火不相容并且深受文人画审美趣味的影响。边景昭作为明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人物,尤其是官至英武殿待诏之后,可饱览英武殿的历代书画名迹,同时负责起英武殿书画的鉴定工作,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边景昭可以饱览阅读书画珍品,学习前人的书画技巧,再加边景昭和当时诸多文人书画家交流密切,所以使得边景昭的绘画中带有明显的文人画倾向。 四、边景昭花鸟画的意义
边景昭使明代画院花鸟画的代表人物,他在绘画尺幅上一反宋元时期精谨艳丽小幅花鸟画,多创作一些尺幅较大的花鸟画,这与明代国土面积的广大以及对外政策的强硬积极也是密不可分的,体现了明代国运的强盛以及人民的自信。如果说宋元花鸟画是画家对自然情趣和隐逸思想的体现,那么明代花鸟画体现的就是积极面对社会和人生,奋发向上的积极情态的表现,对社会具有蓬勃向上的教化意义。但据资料研究,边景昭追随者不多,且后期都融入了各自的绘画风格,在绘画功底上鲜有超过边景昭者,传世作品极少,以致在画坛的影响力较小,没有形成自己的画派。
五、结语
边景昭的绘画风格在明代绘画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当时院体花鸟画的风格影响极深。明代院体花鸟画对宋元绘画的继承和发扬使其作品的风格在造型、构图、色彩、意境等方面有了更高的面貌,画面经营更加丰富繁密,也呈现出雄浑繁华的更具装饰性趣味的画风,也使得明代画院更好地继承了宋元时期的花鸟绘画成果。但受统治阶级审美趣味平民性的影响,在绘画风格上更加偏向于工整写真,质朴雅致的贵族平民化审美趣味,融入了写意倾向,出现了工写结合得更加粗旷的花鸟绘画技巧。
参考文献:
[1]池家晗.边景昭工笔花鸟画探微[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03):26-29.
[2]黄振.从《三友百禽图》谈明代院体花鸟画立意格局对现代花鸟画创作的启示[J].美术教育研究,2018,(21):10-11.
[3]舒翊.雄浑严谨 野趣盎然——边景昭《三友百禽图》欣赏[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7,(11):34-35.
[4]陈萍萍.边景昭的生平若干问题与绘画活动[D].福建师范大学,2017.
[5]闫娜.浅析边景昭工笔花鸟画的艺术特点[D].云南师范大学,2016.
[6]刘伟.儒家伦理纲常观念对郭熙美学思想的影响——以《林泉高致》与《早春图》为例[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08):193-194.
[7]李贞.郭熙山水畫观在《早春图》中的体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S2):301-303.
[8]孙倩.“以诗入画”——从郭熙《早春图》看宋代画院绘画的审美特质[J].宜宾学院学报,2007,(08):116-117.
[9]董伏玲.中国山水画“远”的意境——从郭熙《早春图》谈起[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6,(S1):197-198+204.
[10]小川裕充,漆红.中国绘画的透视远近法——论郭熙山水画[J].新美术,2005,(02):61-65.
作者简介:
许班奇,男,汉族,山东临沂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国画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