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与百姓互动,“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
人民论坛记者:云浮作为广东欠发达的山区市,市委市政府如何“量身定做”区域发展规划?
王蒙徽: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探索科学发展之路。根据云浮面临的机遇和条件,我们以宜居城乡建设为载体,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管”的建设与管理模式,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五个文明”的相互统一、相互促进,把云浮内在的生态资本、资源资本与外部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结合起来,实现云浮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为此,我们全面实施“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2009年,我们着力对宜居城市建设模式进行了探索,在推进南山森林公园和城市环境改造工程等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让广大群众参与规划和建设,受到广大群众的称赞,也调动了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我们还成功地探索了民办公助的宜居城市建设方式以及“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管理模式。政府、企业和百姓一同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角,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大大增强。
云浮的自身条件决定,云浮必须走自己的路子
人民论坛记者:云浮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与珠三角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这是否给云浮的发展带来挑战?
王蒙徽:首先,云浮是西江水源和生态保护区,环境监控严格。这就决定像珠三角那样拼资源的发展路子在云浮是走不通的。
其次,云浮的地理条件决定,靠拼成本的比较优势发展方式在云浮也走不通。无论是土地成本、人力成本还是政策成本,云浮都没有明显优势。所以,靠拼成本招商的方式是拼不过别人的。
第三,国家环保政策门槛的提高,使昔日珠三角“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建设方式在云浮也不可能。
人民论坛记者:那么,怎样扬长避短,使云浮的比较优势可以成为具有爆发力的经济增长点?
王蒙徽:第一,我们国家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促使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从过去追求经济总量变为现在强调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游戏规则变了,过去的劣势可能转化为现在的优势。
第二,整体发展环境的改善,使云浮后发优势凸显。比如我们优良的生态环境,使我们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南广铁路的开通,云浮成为广州的郊区,可以坐享广州“半小时经济圈”的巨大市场蛋糕;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巨大变化,催生了健康消费的巨大市场,这使坐拥内生性资源的云浮完全有条件走出自己的路子,有可能由后队变前队,昔日的“欠发达”恰恰变成了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
人民论坛记者:鉴于云浮的客观条件,市委市政府用什么样的思路和举措来走出与珠三角不同的路子,实现“后队变前队”?
王蒙徽:我们把云浮放到全省发展的大局中去定位,凸显自己的后发优势,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做到“好字当头,快在其中”。
一是做珠三角难以做的。如打健康、生态牌,这是珠三角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是做珠三角需要的。珠三角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健康、生态、幸福是他们所需要的,而云浮凭借天然的生态资源成为这一市场需求中颇具竞争力的供给者。这都给后续发展带来巨大增值空间。能否招来金凤凰,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培育美丽的梧桐树。
打造云浮名片——健康、生态、幸福的宜居城市
人民论坛记者:打造宜居城市是否就是培育“梧桐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王蒙徽:是的。我们将“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当作抓手,将云浮建成“健康、生态、幸福的宜居城市”,建成“值得作为故乡的城市”。2010年我们将以实干交出一份让群众满意的答卷:
一是打造健康、生态、幸福、宜居的中心城区。逐步完善慢行系统“上山”和“进城”工程;积极推进绿地网络建设和亚热带特色风貌示范区建设;突出特有的自然山水风貌,塑造独具个性和文化品位的城市景观,建设“山水相映”的山水城市。
二是尽快推进生态文化旅游慢行绿道建设并连接珠三角绿道网。以市区为中心,加快连接5个县(市、区)的慢行绿道线路,逐步形成禅宗六祖文化、南江文化和石艺文化融合和贯穿各自然、人文旅游景点。
三是加快规划建设生态循环经济园区、现代农业园区、六祖惠能禅宗文化博览园区建设。
四是加快和谐宜居示范村(社区)规划建设。按照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原则编制村庄总体规划,统筹和谐宜居示范村(社区)建设。
人民论坛记者:云浮作为广东欠发达的山区市,市委市政府如何“量身定做”区域发展规划?
王蒙徽: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探索科学发展之路。根据云浮面临的机遇和条件,我们以宜居城乡建设为载体,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管”的建设与管理模式,统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五个文明”的相互统一、相互促进,把云浮内在的生态资本、资源资本与外部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结合起来,实现云浮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为此,我们全面实施“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行动。2009年,我们着力对宜居城市建设模式进行了探索,在推进南山森林公园和城市环境改造工程等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让广大群众参与规划和建设,受到广大群众的称赞,也调动了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我们还成功地探索了民办公助的宜居城市建设方式以及“人民城市人民管”的管理模式。政府、企业和百姓一同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角,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大大增强。
云浮的自身条件决定,云浮必须走自己的路子
人民论坛记者:云浮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与珠三角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这是否给云浮的发展带来挑战?
王蒙徽:首先,云浮是西江水源和生态保护区,环境监控严格。这就决定像珠三角那样拼资源的发展路子在云浮是走不通的。
其次,云浮的地理条件决定,靠拼成本的比较优势发展方式在云浮也走不通。无论是土地成本、人力成本还是政策成本,云浮都没有明显优势。所以,靠拼成本招商的方式是拼不过别人的。
第三,国家环保政策门槛的提高,使昔日珠三角“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建设方式在云浮也不可能。
人民论坛记者:那么,怎样扬长避短,使云浮的比较优势可以成为具有爆发力的经济增长点?
王蒙徽:第一,我们国家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促使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从过去追求经济总量变为现在强调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游戏规则变了,过去的劣势可能转化为现在的优势。
第二,整体发展环境的改善,使云浮后发优势凸显。比如我们优良的生态环境,使我们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南广铁路的开通,云浮成为广州的郊区,可以坐享广州“半小时经济圈”的巨大市场蛋糕;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巨大变化,催生了健康消费的巨大市场,这使坐拥内生性资源的云浮完全有条件走出自己的路子,有可能由后队变前队,昔日的“欠发达”恰恰变成了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
人民论坛记者:鉴于云浮的客观条件,市委市政府用什么样的思路和举措来走出与珠三角不同的路子,实现“后队变前队”?
王蒙徽:我们把云浮放到全省发展的大局中去定位,凸显自己的后发优势,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做到“好字当头,快在其中”。
一是做珠三角难以做的。如打健康、生态牌,这是珠三角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是做珠三角需要的。珠三角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健康、生态、幸福是他们所需要的,而云浮凭借天然的生态资源成为这一市场需求中颇具竞争力的供给者。这都给后续发展带来巨大增值空间。能否招来金凤凰,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培育美丽的梧桐树。
打造云浮名片——健康、生态、幸福的宜居城市
人民论坛记者:打造宜居城市是否就是培育“梧桐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王蒙徽:是的。我们将“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共同缔造”当作抓手,将云浮建成“健康、生态、幸福的宜居城市”,建成“值得作为故乡的城市”。2010年我们将以实干交出一份让群众满意的答卷:
一是打造健康、生态、幸福、宜居的中心城区。逐步完善慢行系统“上山”和“进城”工程;积极推进绿地网络建设和亚热带特色风貌示范区建设;突出特有的自然山水风貌,塑造独具个性和文化品位的城市景观,建设“山水相映”的山水城市。
二是尽快推进生态文化旅游慢行绿道建设并连接珠三角绿道网。以市区为中心,加快连接5个县(市、区)的慢行绿道线路,逐步形成禅宗六祖文化、南江文化和石艺文化融合和贯穿各自然、人文旅游景点。
三是加快规划建设生态循环经济园区、现代农业园区、六祖惠能禅宗文化博览园区建设。
四是加快和谐宜居示范村(社区)规划建设。按照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原则编制村庄总体规划,统筹和谐宜居示范村(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