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和批评学生的策略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jerr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平常的生活和教学活动中要率先规范自己的言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要适时适度地运用表扬鼓励和批评激励的策略,感化教育和扶持引导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地学习。
  
  一、表扬策略
  
  表扬是一门艺术,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集中学生注意力行之有效的教育策略,是促使学生进步的“加速器”。表扬对于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肯定正确、否定错误,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教育学生中恰当地运用表扬艺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但运用它也必须遵循适量、适度、适时、适宜的原则。
  1.表扬要适量。表扬都有一定的目的性,或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或针对其品德意识、纪律表现、作业书写、思维方式等。如果不重视表扬的针对性,信口开河、随心所欲地滥施表扬,非但起不到鼓舞激励的作用,反而会使表扬的效果大打折扣。只有恰当而准确的表扬,才能使学生明确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荣誉感,使其他学生产生一种羡慕向往的心理。
  2.表扬要适度。表扬要根据实际情况,恰如其分,不可言过其实。要本着激励先进、发挥典型的原则,准确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慎重考虑表扬的数和度,恰当地予以鼓励。廉价的表扬会助长华而不实的浮夸风气,弱化激励的效能,孤立一部分学生,使他们与同学疏远并背上无形的精神包袱。
  3.表扬要适时。表扬要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还须及时。当学生有了进步时,教师应适时作出反应,给予肯定和表扬,特别是对后进生的表扬更要及时。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细微进步,及时而适度地予以充分肯定,这样,会增强学生进步的动力。
  4.表扬要适宜。表扬要适宜,就是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符合客观实际。要善于区别不同情况,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不同个性,恰当地采取与之相适宜的表扬策略,或微笑示意,或口头赞扬,或掌声鼓励,或申报表彰。要使受表扬者真切地感知教师对自己的赏识和肯定,也让其他学生受到激励和触动。
  
  二、批评策略
  
  批评的目的是唤起学生的警觉和注意,以便帮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和克服缺点。批评要弄清学生错误的事实和原因,进行符合实际且恰如其分的善意批评,不应厉声斥责,更不应挖苦讽刺、恶语中伤,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破坏师生的良好情感。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掌握批评技巧,怀着爱心,含着理解,本着打开学生紧闭的心扉的良好愿望,以诚恳的、与人为善的态度,恰当地运用语言技巧,对学生实施批评。
  1.用微笑来暗示。用微笑的方式批评学生,实际上是动之以情的批评方式。如学生上课时思想偶尔开了小差,这时,教师对其微微一笑,学生就会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并能及时告诫自己:“老师注意我了,千万别再走神。”
  2.用表扬来反衬。多数学生都喜欢听表扬的话,不愿听批评的话,甚至一听到批评就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师在批评其不足之前,应真诚赞扬他的进步,营造积极进取的心理氛围,使其萌生愧疚感,促使其转入“正轨”。
  3.用沉默来责备。面对学生的不良表现,教师若以目光注视,微露不悦,且沉默不语,就会使学生领悟到教师内心的不满和责备。这种无声的批评也可以达到警醒学生的效果。
  4.用严词来说服。如果学生严重违反了课堂纪律,又并非初犯,教师就必须对其进行具有说服力的严厉批评,决不能姑息迁就,但也要注意方式和方法。批评的目标要明确,语言要明了,态度应诚恳严肃,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和人格,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教师的善意批评。
  表扬和批评是教师教育学生常用的两种策略,在教育实践中,须施之有法,用之得法,既要鼓励学生上进,又要让学生心悦诚服接受批评。
  作者地址
  辽宁省辽中县南门街6号
  ◇责任编辑:陈顺◇
其他文献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公共生活讲道德》。  教材简析:《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一主题包含“别大意”和“注意安全”两项内容。“别大意”重在了解忽视公共安全而造成的安全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的危害,体会注意公共安全的重要性;“注意安全”主要是增强学生“注意公共安全”的意识。  课堂实录及评析  一、激情导入  师:看到同学们很有秩序地走进课堂,老师非常高兴
期刊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选编了台湾散文家琦君的《桂花雨》,这篇课文散发着浓浓的桂花香,也氤氲缠结着挥之不去的思乡情。课文七次提到桂花香,并将“香”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不断升华成浓浓的思乡情。  文章第一次写桂花香——“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说到桂花,自古有记载。早在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的典籍《山海经·南山经》就提到“招摇之山多桂”。屈原在《九歌》中有“
期刊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之上。”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  在“1亿有多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33~34页)教学中,重点是要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理解“1亿有多大”,从而建立数感。但是,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数量获得直观感受。所以,要在学生对大数认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经历猜想、实验、推
期刊
教材简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1课《九色鹿》一文,讲述了美丽善良的九色鹿救了落水的调达,调达却背信弃义、恩将仇报,为了得到重金,竟然出卖了九色鹿,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调达最终受到了国王的严惩,九色鹿又过上了安宁平静的生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应当诚实守信、知恩图报、见利思义的道理。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能预见到课中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当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没有想到的预设时,教师必须沉着冷静,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问题纳入教学过程,有效地促进数学课堂中的生成,促使课堂精彩纷呈。笔者就数学课堂中出现“不经意”、“不注意”、“不如意”和“不满意”时应如何调控教学,展现教学风采,谈谈自己的看法
期刊
“解方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易方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九册也有这个内容。同一个内容,但编者的意图和思路不一样,解方程的方法也不一样。“老教材”是运用加减、乘除的关系作为解方程的依据,而新教材为了与中学数学接轨,则运用等式性质教学解方程。  新教材出现的方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ax=b和x±a=b(教材第58~61页例1~例
期刊
执教:刘丽珍? 评析:何家良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片段一:复习铺垫,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我们在二年级时认识了哪两个长度单位?回忆一下,谈谈你对这两位“老朋友”有哪些认识?  生1:米和厘米都表示物体的长度。  生2:1米比较长,约有这么长(边说边比画);1厘米很短,只有这么长。  生3:我知道1米=100厘米。  生4:要知道物体的长度,
期刊
一堂口语交际课——介绍家乡景物。课始,老师首先让孩子们说说家乡有什么景物能介绍,孩子们踊跃回答。第二步是分成四人小组相互介绍,交流也相当热烈。第三步是四人小组中推选一名同伴到讲台前介绍。  前两个环节进展都很顺利,但是当孩子们听说要到讲台前介绍时,一只只小手都缩回去了,本来热闹的课堂一下子安静了,面对这样的场面,老师只能“点将”了。点到第八小组,大家一致推选出来的是一男孩,可他就是不肯上来,同学们
期刊
目前,小学英语教师普遍采用课堂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学,改变了原来“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也有部分教师在设计和开展课堂活动时片面追求形式,教学实效不佳。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四个“结合”,使课堂活动服务于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课堂活动与教学目标相结合    课堂活动与教学目标相结合是增强教学有效性的前提,脱离了教学目标,课堂活动就是无的放矢
期刊
一阵鸟语,还有那满屋温暖的阳光,使我从睡梦中醒来,心情连同空气都是快乐的。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是快乐的。学生们把我当成姐姐一般,一直亲切地叫我“老师姐姐”,我也总会被他们的一些小举动所感动。我问他们:“你们为什么对老师这样好?”他们说:“因为你爱我们,所以我们爱你。”一名教师能够获得这样的学生之爱,是很幸福的,同时也说明,自己付出的爱没有白费。  教师,是神圣的事业。如果没有一颗爱心,如何担当得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