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豫章书院的路是父母铺就的

来源 :新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z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曹 林
  人们义愤填膺咬牙切齿地骂着豫章书院,用当年痛骂杨永信的方式狠狠地骂着。据当事人控诉和媒体曝光,这个号称“用国学精髓染化问题少年”的书院,以杨永信那种暴力治网瘾的方式“教育”少年,学生在里面都遭受过被戒尺、“龙鞭”打,被囚禁在黑屋中,吃难以下咽的食物等各种虐待。一个心理留下深重阴影、不堪折磨曾以吞饮半袋洗衣液自杀的少年向媒体讲述了他的可怕经历,父母以“到江西旅游”的方式把他骗到这个学校,然后开始了噩梦,在他眼里这儿是彻头彻尾的地狱。他现在恨周遭的所有人,害怕有人对他好。
  痛哭流涕的父母们对自己的选择追悔莫及,绝望地反思说,把孩子送到这样的学校是自己最后悔的决定,非常对不起孩子。—— 悲剧让人揪心,一点儿都不错,罪魁祸首确实并非作恶的豫章书院,而是这种不负责任的父母,把孩子当麻烦一样“甩”给了豫章书院,以“为了孩子好”这种堂皇却既自私又愚昧的方式把孩子送到了魔鬼手中,留下永远无法抹去的心理伤痕。
  豫章书院成为众矢之的,可有必要反思的是,这种把孩子当工具一样驯服的“黑屋化教育”是怎么出现的?是先有父母心中的黑屋,有社会化的黑屋思维,然后才有豫章书院的黑屋化教育。“问题少年”并非一个客观存在,而是失去教育能力的社会体制制造出来的,正像当下很多“疾病”都是方便规训而制造出来的一样。失去教育耐心和教育能力的父母和育人者,回避自身的问题,把问题都推给孩子,动辄认为孩子有问题,动辄把孩子的正常品性当成“需要治的病”,而不反省自身。
  平常越不关心孩子、越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的父母越容易焦虑,把自己的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没有耐心跟孩子交流,把爱动的孩子当成“麻烦”—— 然后就制造出了一种“病”。很多所谓问题,其实只是大人焦虑的一种投射。看看那个母亲的反思,“儿子当时不上学,老想上网,我作为母亲,心里又焦急又痛苦,已经没办法了,一心想让孩子走出这种消极情绪。”于是,她在网上键入“戒网瘾学校”,“这家豫章书院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看学校的宣传页面做得很好,提倡国学教育,我认为这是一家教育孩子向善的学校。”——其一,有没有反思过,“老想上网”的习惯是怎么养成的?是孩子的错吗?父母在家里在孩子面前整天盯着手机和电脑,给了孩子怎样的教育环境?没时间和耐心陪伴孩子,孩子稍微一闹,就玩手机、IPAD,孩子能不“老想上网”吗?父母的没有耐心使孩子养成上网习惯,又没有耐心帮孩子戒除网络依赖,于是想把孩子当“麻烦”甩给别人,到网上找专家,随便搜到个地方,都不仔细考察一下,竟就把孩子送过去了,可见是多么的焦虑多么的不负责任,家长这病,难道不比孩子的“老想上网”严重多了。
  一不反思孩子身上那是不是“问题”,二不反思所谓的“问题”是怎么来的,三没耐心帮着孩子去克服所谓“问题”,看到孩子“没有呈现出自己希望的那个孩子”,用成人的焦虑霸道地把孩子关进了一个他们无法挣脱的黑屋。—— 先有了心里这个黑屋,才会觉得自己孩子有病,把孩子当成问题和麻烦,送到那些乱七八糟的地方。豫章书院的“治病”方式,不过是那些愚昧父母“黑屋思维”的延续罢了。愚昧父母以“为孩子好”的名义把孩子送到那里,而那个书院,以那种残酷的方式对待孩子,用的名义不也正是“为孩子好”?父母“为孩子好”的焦虑有多沉重,黑屋里的暴力就有多可怕。孩子走向豫章书院黑屋的路是病态父亲铺就的,把孩子当成麻烦甩给了豫章书院这样的地方,期待他们有立竿见影的良方,最后要么是电击,要么是戒尺暴打,要么是黑屋。
  丑闻曝光后,这个豫章书院应该会关门了。但父母和舆论焦虑中的“黑屋化思维”更值得我们思索。
  2011年在南昌青山湖区复办的豫章书院,号称恢复的是一座“停办了113年的千年书院”。但是,直到清末受到西学影响更名以前,那座名列江西四大书院的机构,都代表着南宋乃至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高峰。不止是程朱理学成就了书院的名气,思想自由、学术探讨的风气和制度更是书院经久不衰的保障。而顶着所谓“国学”皮囊的“复办”书院,有的只是带着远古气息的戒尺、龙鞭,学生基本的人身权利都被丢在一边,更遑论自由和个性。
  千百年来中国教育的沉淀自有其灼灼放光之处。溯其根源,“因材施教”的古训中就包含了对待不同学生应有的态度。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这些曝光后让几乎全社会同仇敌忾的“学校”,为什么总能在聚光灯照不到的时候,找到一块适合生长的土壤,和一群愿意拿孩子的幸福、甚至性命來浇灌它们的家长?
其他文献
2019年6月7日,高考作文题目如约而至。几乎每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目都会引来一场大讨论。今年亦不例外从评价题目到审题立意,再到下水作文,无一不足。其实,对于考生来说,评价题目无太大的意义——不管什么样的题目,总要去写作,总要被审阅。真正对考生有用的思路之一,我认为是路过一些题目,即,题目的来处你有所目睹或耳闻,你在当时即有感触,然后能有所感慨。如此,人与文才能合一。  本期,我们邀请三位小编来谈谈,
期刊
记得中学时期,懵懂的我因为几篇作文被老师推荐,加入了学校的文学社团——“朝花”文学社,当时自己是社团中年龄最小的学生。  还记得每次活动大约有三四十人,有初中学生也有高中学生。我在社团里见识了很多意气风发、为文学执着,且文采卓然的学长,他们在谈吐、气质和作文中散发出的自信、乐观和缜密的气息,令我又惊叹又羡慕,同时也有自惭形秽之感:原来自己的作文不过只是一方自我、狭小的小天地,原来自以为是的骄傲、老
期刊
每年9月,都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期待的月份。开学的喜悦过后,各类社团就会向新生招手。  文学社团一直有一种特别的气质,它给予天生的写作者一个宣示主场的机会,也给文学爱好者一个提升自我的平台,更给旁观者一个傲然的眼神。可以说,无文学社,不校园。  有人说,文学的时代早已过去。真的吗?看看我们的各类媒体平台,看的都是文字。文字是不会消失的,而且一如既往地重要。文学社是文字跳动的天堂,当一个个方块字由字到词
期刊
现象:  技术让人们更容易享受孤独,传统社交模式逐漸发生转变。香港《南华早报》近日报道称,广大青年群体普遍存在的“孤独寂寞”感正在催生新的经济领域出现。  当今天人们通过手机、社交网络等方式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时,传统社交模式正悄悄发生变化。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年轻人必备的工具,而在微信平台上,他们无时不刻在与不同领域的朋友们交谈,工作与娱乐的世界交织混合在一起,形成一股他们随时随地都在追随的信息流。
期刊
现象:  《此去经年,谁许我一纸繁华》《一指流沙,我们都握不住的那段年华》《风弹琵琶,凋零了半城烟沙》……这些伤感莫名、匪夷所思的词句并非哪本网络言情小说的书名,恰恰相反,它们的作者分别是胡适、沈从文、鲁迅。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书并不是“挂羊頭卖狗肉”,或者打着名人旗号的伪作,而是货真价实的名家精品文集。  这套名为《那些路过心上的经典:民国大师经典书系(套装共9册)》的图书,早在2013年由北京
期刊
编辑按  近年来,一些高考作文或“满分作文”中大量充斥着生搬硬套的想象、似是而非的比喻、胡乱拼凑的排比——独立地看,表达颇有韵味,可言语内容既不与文题挂钩也不与前后文相连;以貌似深刻、深切、深情的言说来掩饰从内容到思想的苍白与乏力,以宏大叙事来遮挡内心的贫瘠;俏丽的言语之中隐藏一种取巧心态,以伪深沉来包裹真苍白,用空论道来替代实见解,连作者本人都云里雾里,作文只剩下貌似华美的躯壳。  高考作文以议
期刊
鹅毛般的雪,预告了他人生的冬天。当那位戍边归来的士兵唱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走在归途,他那葱绿的青春已经结束。  在轻柔的杨柳、轻盈的雪花的飞舞之下,这并非简单普通的痛楚被华丽地掩盖了。从戍边者思乡的悲歌中,感悟个体精神境界对于自然生命的超越。士兵为保家卫国而出征,出征前是“杨柳依依”的春天,惜别之情溢在心头。三年后,他历尽艰险生还归来后却是“雨雪霏霏”的冬天。无须多言,当
期刊
导读:  在江西南昌,有这样一个地方:在家长眼里,它是自己孩子能够彻底“戒掉恶习”,重新“走上正轨”的最后希望;在通过网页搜索的不知情人眼里,它是以国学文化精髓染化“问题少年”的好学校;而在里面的学生眼里,这里是彻头彻脑的“地狱”。它就是江西南昌豫章书院。据多家媒体公开报道,这是一所住读式学校,学生在里面都遭受过被戒尺、“龙鞭”打,被囚禁在黑屋中,吃难以下咽的食物等各种虐待。作者通过这篇文章,希冀
期刊
豫章书院是以培训国学的名义,在当地教育部门批准下成立的民办培训类学校,全名为南昌市青山湖区豫章书院德育文化专修学校。而历史上的豫章书院是江西四大书院之一,曾是江西省立最高学府。  安娜是“书院”的一名学生,因为“伪装”得好被老师看中,当上了学生干部。但对于她来说,真实的自己深深地隐藏在外壳下。  熄灯睡觉,女孩们总爱聊聊天,这是一天中真正开心的时候。一个宿舍的九个女孩总喜欢一起趴在窗户前,透过铁丝
期刊
语文命题要讲究“提问的艺术”  前不久,许多高中学生因答不对一道语文统考阅读理解题,纷纷在文章作者毕飞宇微博下留言:“题目说您这篇文章有‘厚重感’,究竟体现在哪里?”毕飞宇后来接受采访时认为:“让孩子们回答这个问题是不合适的。所谓的厚重感,可能是老师们的阅读感受,要知道,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感受能力与老师的差距是巨大的,用成人的感受去考孩子,这里头有失公平。”近几年,每逢中小学各类考试,就常常会看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