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说的是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要善于从一朵花中读懂整个世界,要善于从细微处获得更深层的感悟。而语文呢?字字词词、句句段段,甚至一个微不足道的标点符号,在表情达意上都有其自身的作用,都有细细品味、咀嚼的价值和意义,正所谓“一词一句总关情”啊!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用敏锐的触觉,抓住文本的关键所在,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语境中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品出词句间流淌着的情感,让我们的语文课堂闪现智慧与情趣的火花,洋溢浓浓的语文味。
《小摄影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因没带胶卷未能照成的故事。高尔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受记者的采访和照相。当得知一名少先队员要为自己照相时,高尔基欣然答应了孩子的请求。在拍照的准备过程中,高尔基尽力配合孩子的工作。在就要拍照的时候,孩子发现忘了带胶卷,拍照未能完成,尽管高尔基要为孩子提供胶卷,他还是哭着离开了。最后,高尔基交代秘书,他不接待杂志社的记者,但如果是那个少先队员,就一定让他进来。课文分15个自然段讲述这个动人的故事,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现出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心和爱护之情。故事并不复杂,但故事中所蕴含的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真挚的爱,却是刚刚升入二年级的孩子不容易体会到的。因此,教学这一课,应该紧紧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在读中揣摩,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一、抓“关键”词,体会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喜爱
细读文本会发现,作者虽然是要表现高尔基爱孩子,关心下一代,却用较多的笔墨来刻画孩子的表现,直接写高尔基的内容很少。由此可见,作者是想借孩子来表现高尔基。那么,我们的教学也就必须从孩子入手,借孩子来感悟高尔基的形象。
小男孩为高尔基照相的请求得到允许后,他就开始“吩咐”高尔基了——他“用手指了指沙发,说:‘请您坐在这儿看报纸。”’话语里没有商量,只有礼貌的安排。不仅如此,那小男孩还“摆弄了很久很久”。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像高尔基这样一位鼎鼎有名的文学家,为什么会非常合作地听从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的安排?为了让学生的体会更加深刻,我们不妨将“很久很久”与“很久”进行对比品味,再让学生想象一下,在这“很久很久”的时间里,小男孩还会要求高尔基怎样做?而高尔基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学生会想到,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小男孩可能会让高尔基多次调整坐姿,多次变换道具等。作家冯骥才说:“我想到的东西都会不由自主地变成画面。如果不出现画面,没有可视性,我仿佛就抓不住它们。”想象画面,能让单薄的文字丰满、立体起来,变干枯无味为有声有色。这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自己感受到的画面,情感真挚鲜活。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对话,移情体验。“小男孩啊,你看你,就为了照一张相,为什么要反反复复摆弄这么久?而且,你不担心高尔基会厌烦吗?”“亲爱的高尔基同志,你正在读书的时候,被眼前这个孩子打扰,孩子只是为了给他们班的墙板拍张照,就让您这样那样地配合他,您恼火了吗?”……这样的对话练习,让学生从文字中走出来,走到人物的心里去。让学生体会到时间对高尔基来讲是十分宝贵的,但对这个孩子却舍得花时间,而且十分慷慨。结合课文中的句子“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提问学生:“你从高尔基的笑里看到了什么?”“如果你是那个小男孩,此刻你的心里是怎样的感受?”即使小男孩占用了高尔基的很多时间,他仍然耐心地接待,任其“摆弄”,还对孩子“微笑”。此番铺陈渲染,也是为了学生更深切地体会高尔基对眼前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喜爱、宽容和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之隋。在此过程中,将个性感悟与个性朗读相融合,情感萌发和宣泄浑然一体,水到渠成。
二、思“矛盾”句。感悟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爱
“教学是挑起矛盾冲突的艺术”,语文如果能挑起有价值的“矛盾冲突”,借“矛盾”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那么这样的课堂将充满“情智”。
小男孩因为忘记带胶卷而失望地跑了后,杂志社的摄影师来找高尔基,高尔基却对秘书说:“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这句话集中体现了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心、爱护,并且这种情感是那样强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我们不妨巧设悬疑,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收拢,以激起他们探究的欲望。在学生读了这句话后,引导质疑:“你有什么疑惑?”学生自然会问:“高尔基到底是忙还是不忙?伟人为什么还要骗一个杂志社记者呢?”质疑是语文教学很重要的方法,也是教师掌握学情的基本途径。教师要教在学生真正的“疑惑”之处,这是课堂教学实现“以人为本”,实现有效性的基础。让学生带上疑问再度走进课文,通过朗读品味,与同伴讨论探究,结合高尔基的有关生平资料,学生会发现课文把高尔基热情接待小男孩和谢绝记者采访做了巧妙对比。高尔基很忙,那是实情,也可以看出高尔基对给自己拍照,进行宣传一点儿也不感兴趣;与对待记者不同的是对待孩子的热情耐心和“一定”要见的态度,孩子们给高尔基拍照是为了贴在墙报上,是为了学习,所以高尔基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来满足少年儿童的愿望。有了这种体验和感悟,“高尔基为什么不愿见记者而热切希望小男孩能再来”这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体现了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爱。此时,可以给学生留下这样一个问题:“在这篇文章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尔基?”在交流、对话中,学生的认识会进一步深化,情感也会得到升华,从而感悟到高尔基不仅仅是喜爱个别孩子,而且是对整个下一代充满了期待,充满了爱护。
课文写到此处戛然而止,却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小男孩还会再来吗?高尔基会一直等他吗?引导学生整合课文内容,循着贯穿于字里行间的线索,去思考故事将会怎样发展,进行合理“补白”,把故事续编出来,这是练写的好时机。语文课如果只是心头感动或只是习得语言,都不是成功的语文课,只有两者有机融合,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这样抓一词一句的版块式教学,使学生的读、思、悟、写等学习活动浑然一体,课堂环环相扣、螺旋向上,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感悟有赖于此。叶圣陶先生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一词一句总关情,作为语文教师,要在关注课文整体的基础上研读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悟出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
《小摄影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因没带胶卷未能照成的故事。高尔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受记者的采访和照相。当得知一名少先队员要为自己照相时,高尔基欣然答应了孩子的请求。在拍照的准备过程中,高尔基尽力配合孩子的工作。在就要拍照的时候,孩子发现忘了带胶卷,拍照未能完成,尽管高尔基要为孩子提供胶卷,他还是哭着离开了。最后,高尔基交代秘书,他不接待杂志社的记者,但如果是那个少先队员,就一定让他进来。课文分15个自然段讲述这个动人的故事,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展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现出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心和爱护之情。故事并不复杂,但故事中所蕴含的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真挚的爱,却是刚刚升入二年级的孩子不容易体会到的。因此,教学这一课,应该紧紧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在读中揣摩,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一、抓“关键”词,体会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喜爱
细读文本会发现,作者虽然是要表现高尔基爱孩子,关心下一代,却用较多的笔墨来刻画孩子的表现,直接写高尔基的内容很少。由此可见,作者是想借孩子来表现高尔基。那么,我们的教学也就必须从孩子入手,借孩子来感悟高尔基的形象。
小男孩为高尔基照相的请求得到允许后,他就开始“吩咐”高尔基了——他“用手指了指沙发,说:‘请您坐在这儿看报纸。”’话语里没有商量,只有礼貌的安排。不仅如此,那小男孩还“摆弄了很久很久”。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像高尔基这样一位鼎鼎有名的文学家,为什么会非常合作地听从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的安排?为了让学生的体会更加深刻,我们不妨将“很久很久”与“很久”进行对比品味,再让学生想象一下,在这“很久很久”的时间里,小男孩还会要求高尔基怎样做?而高尔基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学生会想到,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小男孩可能会让高尔基多次调整坐姿,多次变换道具等。作家冯骥才说:“我想到的东西都会不由自主地变成画面。如果不出现画面,没有可视性,我仿佛就抓不住它们。”想象画面,能让单薄的文字丰满、立体起来,变干枯无味为有声有色。这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自己感受到的画面,情感真挚鲜活。同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对话,移情体验。“小男孩啊,你看你,就为了照一张相,为什么要反反复复摆弄这么久?而且,你不担心高尔基会厌烦吗?”“亲爱的高尔基同志,你正在读书的时候,被眼前这个孩子打扰,孩子只是为了给他们班的墙板拍张照,就让您这样那样地配合他,您恼火了吗?”……这样的对话练习,让学生从文字中走出来,走到人物的心里去。让学生体会到时间对高尔基来讲是十分宝贵的,但对这个孩子却舍得花时间,而且十分慷慨。结合课文中的句子“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提问学生:“你从高尔基的笑里看到了什么?”“如果你是那个小男孩,此刻你的心里是怎样的感受?”即使小男孩占用了高尔基的很多时间,他仍然耐心地接待,任其“摆弄”,还对孩子“微笑”。此番铺陈渲染,也是为了学生更深切地体会高尔基对眼前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喜爱、宽容和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之隋。在此过程中,将个性感悟与个性朗读相融合,情感萌发和宣泄浑然一体,水到渠成。
二、思“矛盾”句。感悟高尔基对下一代的关爱
“教学是挑起矛盾冲突的艺术”,语文如果能挑起有价值的“矛盾冲突”,借“矛盾”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那么这样的课堂将充满“情智”。
小男孩因为忘记带胶卷而失望地跑了后,杂志社的摄影师来找高尔基,高尔基却对秘书说:“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这句话集中体现了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心、爱护,并且这种情感是那样强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我们不妨巧设悬疑,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收拢,以激起他们探究的欲望。在学生读了这句话后,引导质疑:“你有什么疑惑?”学生自然会问:“高尔基到底是忙还是不忙?伟人为什么还要骗一个杂志社记者呢?”质疑是语文教学很重要的方法,也是教师掌握学情的基本途径。教师要教在学生真正的“疑惑”之处,这是课堂教学实现“以人为本”,实现有效性的基础。让学生带上疑问再度走进课文,通过朗读品味,与同伴讨论探究,结合高尔基的有关生平资料,学生会发现课文把高尔基热情接待小男孩和谢绝记者采访做了巧妙对比。高尔基很忙,那是实情,也可以看出高尔基对给自己拍照,进行宣传一点儿也不感兴趣;与对待记者不同的是对待孩子的热情耐心和“一定”要见的态度,孩子们给高尔基拍照是为了贴在墙报上,是为了学习,所以高尔基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来满足少年儿童的愿望。有了这种体验和感悟,“高尔基为什么不愿见记者而热切希望小男孩能再来”这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体现了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爱。此时,可以给学生留下这样一个问题:“在这篇文章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尔基?”在交流、对话中,学生的认识会进一步深化,情感也会得到升华,从而感悟到高尔基不仅仅是喜爱个别孩子,而且是对整个下一代充满了期待,充满了爱护。
课文写到此处戛然而止,却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小男孩还会再来吗?高尔基会一直等他吗?引导学生整合课文内容,循着贯穿于字里行间的线索,去思考故事将会怎样发展,进行合理“补白”,把故事续编出来,这是练写的好时机。语文课如果只是心头感动或只是习得语言,都不是成功的语文课,只有两者有机融合,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这样抓一词一句的版块式教学,使学生的读、思、悟、写等学习活动浑然一体,课堂环环相扣、螺旋向上,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感悟有赖于此。叶圣陶先生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一词一句总关情,作为语文教师,要在关注课文整体的基础上研读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悟出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