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民办外语院校学习型寝室建设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高校班级管理日益淡化,学生在校期间有一半的时间在寝室度过,学生寝室既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场所,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阵地。因此,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营造寝室成员之间团结互助、比学赶帮的学习生活氛围,调动寝室各成员的积极性,使寝室成为管理的重心,为班级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依托。创建“学习型”文明寝室不仅开辟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更有利于培养优良的校风、学风,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学习型寝室内涵、学习型寝室建设现状的研究,分析民办外语院校学习型寝室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 外语院校 学习型寝室 寝室建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不断创新,特别是大学生公寓化管理模式的兴起,学生寝室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作用也日益明显,寝室在大学生成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在班级管理模式日益淡化的今天,“寝室效应”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增强。学生在校期间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寝室中度过的。学生寝室既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场所,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阵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营造寝室成员之间团结互助、比学赶帮的学习生活氛围,调动了寝室各成员的积极性,使寝室成为管理的重心,为班级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依托。因此,创建“学习型”文明寝室不仅开辟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更有利于培养优良的校风、学风,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极为重要。
  一、学习型寝室的内涵
  学习型寝室的提出源于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将西方学习型组织理论和我国当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书中指出: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充分培养每个员工创造性的能力,努力营造一種弥漫于群体与组织的学习气氛,凭借学习,个体价值得到体现,组织绩效得以大幅度提高。形成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我超越、品质;改善心智模式、策略;支持性的气氛;团队合作;系统思考;共同愿景;共同创新、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
  关于学习型寝室,没有确切含义,综合学者们的观点,笔者认为学习型寝室是寝室成员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追求个人的幸福,自觉地将学习融入寝室生活之中,共同学习、相互学习、自我改变、自我完善、最终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它包括以下几个构成要素: (1)寝室成员具有共同的发展远景,并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努力;(2)寝室成员具有不断学习的内在需求,并将之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学习贯穿于寝室生活的始终,时时学习、处处学习、事事学习; (3)寝室作为一个学习的团体,团体成员能够相互分享经验、方法。群体成员通过共同学习和交流,及时铲除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不断突破群体成长的极限,从而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
  二、学习型寝室建设现状
  在学习型社会大环境下,学习型寝室文化是高校寝室文化的主流。从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寝室文化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随着教育的大众化、高校在校学生规模的扩大,学习型寝室文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及缺乏必要的正确导向,在实际建设中难免存在着诸多不良现象与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寝室学习氛围不浓。
  学生寝室学习氛围不浓,个别寝室成员沉迷于网络游戏、观看影视等,厌学情绪严重;一些学生因为没有明确的生涯目标,在相对宽松的大学学习环境中开始懈怠、不思进取、虚度光阴;部分学生因基础差、专业课程跟不上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将网络作为消遣手段或精神寄托的不在少数;一部分有学习愿望但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受以上环境的影响也转为不关心学习,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寝室是休息娱乐的场所。
  2.行为存在一定偏差。
  大学生行为偏差主要表现在卫生习惯差、作息紊乱及过度依赖网络等三方面。现在90后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褊狭,团队意识缺乏,有的同学不仅从不打扫寝室卫生,而且不爱护寝室的卫生和整洁;有的同学作息时间与大家不太一致,其中有的过度迷恋网络,夜里打游戏或者语音聊天到凌晨一两点还不肯关机,甚至有时通宵达旦,严重影响到了其他同学的正常休息。
  3.寝室团队凝聚力不强。
  现在高校学生寝室的硬件设备配置基本完善,网络设备先进,学生基本人手一台电脑,回到寝室都手捧电脑,与寝室成员间的交流减少,现有的学分制也导致了同寝室成员不可能保持步调一致;同时主观上大学生个体差异大,价值观和个人目标倾向都不尽相同,而且,90后学生思想非常活跃、个性比较张扬、行为比较自由,致使学生寝室成员之间缺乏足够的团队凝聚力。
  4.人际关系复杂,适应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各个阶层,因此,南北文化差异,城市和农村间的差异等致使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些都成为引发寝室中人际冲突的原因。大学寝室里亟待建立起互相信任、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谐共处的寝室人际关系,以便培养他们关爱他人和自尊自信自强的品质,使他们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学习型”寝室的构建策略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是一所民办外语院校,现有在校生13800余人,学生公寓实行社区化管理。学生以学院为单位,按照班级住宿,这为学习型寝室的构建提供了便利。按照结构功能主义观点,系统的每一个部分都有一种功能,或是积极的,即有助于那一系统的持续运作;或是消极的,即造成系统的解体和变迁。寝室作为学校。这个系统的一个单元,每个寝室的良好运转将优化学校这个整体。高校学习型寝室是高校学生管理的主体。结合学习型寝室建设的特点和学校自身的特点,笔者提出了学习型寝室构建的策略。
  1.加强英语“学习型”文明寝室的建设。
  根据“外语文明寝室”的建设目标,制定寝室外语文化建设、寝室安全文明建设、寝室制度机制建设和寝室专业特色建设四大模块的评价体系,其中寝室英语学习评价标准要与英语的“第一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寝室安全文明建设和寝室制度机制建设评价与社区义工“自我服务”、教官队“自我教育”有机结合;寝室专业特色建设评价标准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2.英语“学习型”文明寝室试行“三自一包”建设机制。
  所谓“三自一包”,是指在“英语文明寝室”建设中既要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学生“三自管理”的作用,又要实行以英语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一起联动的“英语文明寝室”建设承包责任制。英语文明寝室”建设“三自一包”的组织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探索公寓社区化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公寓自管会”和“楼长、层长、寝室长”等“三长”的作用,创新学生社区自治管理结构和模式。建立英语教师、辅导员、班主任联合组成的承包组,对英语“学习型”寝室建设实行承包管理,承包的总量和达标率与承包组的业绩挂钩。通过采用承包的办法,以充分发挥机制作用。
  3.以导师进宿舍为依托,加强团队学习。
  导师进寝室是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全员育人的特色工作,每个导师联系三至五個寝室,对学生的思想、生活、习惯、态度等方面进行指导,义务帮助学生全面成长。在构建大学生学习型寝室中,必须发挥导师的作用。每个导师,在这个群体中充当着设计师、服务者和教师的角色,帮助寝室成员规划发展的基本理念、共同愿景,促进每个人的学习。这就进一步加强了学生与学院、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联系,增进了感情,让学生随时可以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看法、疑惑,能更及时地解决学生反馈的问题。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能进行有效的个性化教育,让学生觉得被尊重和关心。
  4.创建寝室内外环境,营造学习英语氛围。
  学校应提供最佳的寝室环境,为建设学习型寝室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在学生生活区建立自主学习教室、党团活动室、师生谈心室等,这样学生可以在这些场所和导师见面咨询,也可以申请在这些场所学习,为寝室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各幢楼张贴的制度、须知等都采用双语,学生寝室环境布置都要突出外语特色,通过创建环境营造英语氛围。
  5.开展寝室英语文化活动,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开展以英语为主的寝室文化活动,主要分书法大赛、口语大赛、英语角活动、词汇竞赛、外语话剧、英语配音等来增强寝室成员的凝聚力和各寝室之间的交流,营造良好的寝室文化氛围。在活动申报的安排上,都以寝室为单位开展,由此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总而言之,寝室既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场所,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阵地。创建以外语为主的学习型文明寝室不仅开辟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更为外语院校培养国际化、高水平的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程丽.大学生宿舍学习型群体的意义及构建[J].中国教育创新,2010,(7).
  [2][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M].上海:三联书店,1998.
  [3]邵泽斌.国内学习型组织研究综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3).
  [4]刘鹤成.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结构模式及其管理建设[J].鄂州大学学报,2004,(03).
  [5]杨新颖.学习型宿舍的创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探索[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09).
其他文献
摘 要: 《湖畔旅馆》是英国当代女作家阿妮塔·布鲁克纳问鼎布克奖的力作。文章通过对文本的细致解读,层层深入地将蕴含于文本内部的叙事伦理做了挖掘和阐释,力图说明布鲁克纳在小说中呈现的大龄知识女性面临艰难处境做出的伦理抉择背后的必然性。  关键词: 《湖畔旅馆》 叙事伦理 回归  阿妮塔·布鲁克纳是活跃于英国当代文坛的著名女作家,凭借《湖畔旅馆》、《下一件大事》两度入围曼布克奖短名单。其中,《湖
摘 要: 贾平凹作为当代文坛不可忽视的一位作家,其语言风格独特,带有浓重的地域性特征,其代表作《秦腔》和《废都》更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其非凡的语言天赋和深厚的语言运用功底。本文将把这两部作品结合,从神秘荒诞主义、诙谐幽默、符号化语言和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四个方面对其语言风格进行整体把握、分析。  关键词: 神秘荒诞 诙谐幽默 符号化语言 传统 现代  当代作家中,贾平凹作品语言独特,蕴含极大的本土性和民
摘 要: 记叙文要精妙,可以在行文构思上下工夫:文章叙事从“最富于包蕴性的瞬间”切入,或用“动情物”挈领全文。此二法可以让学生作文细节生动,结构精巧,情感真挚,从而摆脱平淡,增加亮色。  关键词: 记叙文 行文思路 构思二法  生活和阅读是写作的奠基石,要写好作文,自然要多读多看多思,有米才有炊。与此同时如何把饭做得好吃,香糯适中,则又是一门学问。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我们往往“神思方运,
摘 要: 随着国际交流的逐渐密切,中俄两国之间的教育合作应运而生。合作办学慢慢在各高校发展起来。这是一种新的办学模式,旨在有效利用两国间的优势资源,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合作办学模式下的俄语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教训,摸索出合适的教学方法,不断推进合作办学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 合作办学 俄语教学 问题分析 应对策略  一、引言  随着国际局势的变换
摘 要: 清末状元张謇是一位典型的实业家、教育家和慈善家。他所形成的职业教育思想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独具特色,有与现代教育思想相一致的成分,具有极其显著的现代特征,对中国当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张謇 职教思想 现代特征  张謇(1853—1926),清末状元,是一位从鸦片战争至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前最典型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和慈善家。他对中国早期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并未拘泥
摘 要: 作者以温州市某高校为例,从当前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二级学院反腐倡廉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加强二级学院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设想,即“四不为”机制,这对于增强二级学院反腐倡廉建设效果,保障二级学院自身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关键词: 校院两级管理模式 二级学院反腐倡廉建设 完善机制  二级学院反腐倡廉建设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是二级学院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重要政治
摘 要: 為进一步增强办学活力,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部分行业特色高校启动了省部共建高校建设项目。作者结合其他共建高校的经验,以及对相关文献的学习心得,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就省部共建契机下的行业地方高校定位和发展战略进行思考。  关键词: 省部共建 地方行业高校定位 发展战略    2011年7月23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签署了《共建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协议》,
摘 要: 西晋,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唯一统一的王朝,历史短暂却尤显重要。其一大特色是吸纳居住于关中、并州、幽州一带的五族内迁。然因民族矛盾突出,江统承袭前人加以系统著述《徙戎论》,但不为当政者采纳。介于此,通过追溯江统《徙戎论》的背景及渊源,透视“迁戎理论”的不切实际,观民族大融合之必然。  关键词: 西晋 “徙戎论” 民族融合  所谓“徙戎论”,即反对华夷杂居,将少数民族迁回原居地,倡导华夷之别。
摘 要: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运用西方哲学、美学观点系统诠释中国文学作品的著作。以叔本华和康德为代表的西方哲学固然对其产生重大影响,但以老庄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功不可没。本文以《红楼梦评论》中对“利害”的讨论以及纯粹艺术论和伦理功用价值说的联结为例,来体验叔、康的美学框架与老庄“无用之用”的圆融相交杂的美感。  关键词: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 纯粹艺术论 利害 伦理功用价值说
摘 要: 在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下,“作文教学该向何处去”的问题摆在了每一位语文教师的面前。在吸取传统作文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倡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体验中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感,让作文真正回归生活。文章试图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出发,力图扩大学生的生活范围,拓展学生的写作源泉,构建丰富的写作空间,让学生由“无东西可写”转变为“有内容可述”,让写作的素材由“点滴的生活小事”转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