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杰:为11名特殊儿童撑起一个“家”

来源 :山西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o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她的儿子因先天脑发育不全被学校拒收,无奈之下,她自己接手爱心特教中心,一人撑起11名特殊儿童的“家”。她十年如一日悉心呵护着每一个孩子,赢得了家长的好评和社会的普遍赞誉。她就是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小北庄村的普通劳动者杨东杰。

家庭遭遇不幸


  1992年,23岁的杨东杰嫁到了小北庄村。婆婆早逝,年近七旬的公公,在外打工的妹妹和刚上初中的弟弟,一下子都成了杨东杰不得不特别关爱的亲人。她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帮丈夫买了辆农用三轮车赚钱养家,又把婚前父母给自己买的自行车送给丈夫的弟弟,方便他上学。
  日子虽然穷,却很温馨。但小儿子的出生却让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1997年小儿子出生后,一连好几个月昏昏沉沉、似睡非睡。杨东杰和丈夫的心都要碎了。他们抱着孩子四处寻医问药,效果却并不明显。一年后,小儿子被确诊为先天性脑发育不全,亲戚朋友都劝杨东杰夫妇放弃治疗,抱养一个女儿,但是杨东杰夫妇拒绝了。
  为了给儿子治病,杨东杰在壶关县城租了间房子。她抱着小儿子,拽着大儿子,乘公交车一周一次往返于壶关与长治之间,多年如一日,坚持着几乎看不到希望的治疗。
  在杨东杰夫妇的坚持和努力下,他们的小儿子在7周岁时基本上可以独立行走,并且认识了很多汉字。由于存在智力障碍,学校拒绝接收孩子上学。无奈之下,杨东杰领着孩子找到北河村助才特教中心。这是一所由3名大学生创办的特教学校,专门为一些残疾儿童、孤儿、贫困孩子提供教育服务。特教中心的孩子们,有的拄着双拐,有的拄着单拐,有的患有严重颅脑疾病,最小的一个只有6岁,因为身体原因只能坐婴儿车。这些跟自己小儿子一样的孩子们,深深地触动了杨东杰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因此,杨东杰加入了这个团队,经常给特教中心送自家地里种的菜,给孩子们买纸笔和生活用品,她成了特教中心的一名热心阿姨。

一人撑起11名特殊儿童的家


  2009年,三名大学生相继离开他們辛勤创办的特教学校,杨东杰不忍心看到这个学校就这样散了,于是独自一人扛起了特教中心的重担,并将学校搬迁至小北庄村一所闲置的小学院内,改名为壶关县光照特教中心。
  杨东杰根据孩子们的具体情况设立了自理班和自立班。自理班的孩子有智力障碍,但肢体健全,生活能自理,能认识简单的汉字和数字。自立班则是智力健全,但肢体残疾的孩子,需上文化课和进行康复训练。现在,学校长期住校的有11名孩子,杨东杰对待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每个孩子在身体、心理和学习行为上都有所改善。
  军今年12岁,是龙泉镇大山南村人,下肢残疾,有人把皮球递过来,他就会高兴地投出去。刚来时,他的双腿几乎不能移动,现在已经能自己慢慢走路了。为了锻炼他的双腿,杨东杰前后给他筹了四辆学步车和一副拐杖,现在已经用坏了三辆学步车。
  杨东杰的小儿子身高一米八,今年22岁。多年来,她坚持给孩子做康复锻炼,使原来连站立都做不到的儿子生活基本能自理了,还能认几千个汉字,喜欢听音乐,还可以唱歌。
  女孩梦露,来自壶关县城,13岁,聋哑,智力障碍,大小便不能自理。她喜欢倒挂在单杠上,双手放开,有时可以坚持半个小时。孩子们恶作剧,把门扣搭上,小梦露就硬要从门缝里往外挤。杨东杰说:“她最可怜,病情严重,最需要照顾。”小梦露喜欢让阿姨们抱,杨东杰便常常抱着她不放手。
  媛,13岁,癫痫,脾气暴躁。刚来学校时,用手抓人、咬人,不喜欢数学课,但很讲卫生。她离不开杨东杰,常常跟在她的屁股后面,拿着“杨妈妈”的手机玩。

爱心义举感动家长,引发关注


  来特教中心的孩子基本上都是贫困户,缺陷比较严重,在家里需要专门有人照顾,影响到家庭生计,无奈之下,家人才送到特教中心。多年来,杨东杰坚持利用假期到学生家里走访。因家里有个同样的孩子,她感同身受,因此,对于一些特困家庭她总是免收费用。
  尽管学校人不多,但开支不小,取暖、做饭用的都是天然气,成本很高,学校收取一些基本费用,但年年入不敷出,目前杨东杰已贴进好几万元,而自己在村里甚至连个家都没有。
  杨东杰的付出,感动了家长,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这些年来,她多次受到长治市妇联、长治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表彰,也得到了社会爱心人士和组织的关心和捐助。“大家的关心和关怀,给予了孩子们温暖,更给予了我信心和力量。”杨东杰说。
  “我们不求别的,只求学校能看着孩子,家里就能解放出一个劳动力,减轻家庭负担。这几年杨老师帮了大忙,我们特别感谢她!”一位孩子家长感激地说道。
  “目前,在我这调养教育差不多的孩子也走出去不少,他们刚来时都很费事,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训练,孩子们在身体、心理和行为上都有了较大改善。有的家长觉得孩子有长进,生活几乎能自理了,就把他们转到其他地方的特教学校了,说是那里条件好,还省钱。离别时我的心里总不是滋味,但只要孩子能开心成长我就高兴。”杨东杰说。
  杨东杰十年如一日,对这些特殊孩子视如己出。从早晨睁开眼开始,她就像陀螺一样不停地转。每到深夜,还要到孩子们的宿舍里检查,看看他们有没有蹬了被子。
  回忆这些年的经历,杨东杰说,她最感谢的是丈夫对自己的支持和帮助,还有这些孩子对自己的信任和依赖。“特教中心是一个特殊的大家庭,我有责任把它办好!”
  (作者单位:壶关县教科局)
其他文献
走进阳光灿烂的校园,最悦耳的声音就是那一声声“老师好”。看着孩子们一张张懵懂可爱的笑脸,听着他们真诚的问候,我的心里无比温暖,为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而感到自豪。在24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体验到了做班主任的幸福快乐,在学生教育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心得体会: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本需要仔细阅读的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耐心沟通,就能听到令人欣慰的回响。下面我就一个心
期刊
“好课低价,错过再等一年”“满减购物津贴”“先领券再买课,每门好课立减50元”……“双十一”的红火势头最近也燃烧到了校外培训领域,众多培训机构纷纷启动花式促销。在全网式的“双十一”促销和消费狂欢中,一些培训机构参与其中,并不太让人感到意外;对其利弊,还宜辩证看待。  一方面,参加“双十一”促销活动的绝大多数是市场化的培训机构,不管是卖课还是卖其他产品,其本质都是在做生意,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化机
期刊
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八部门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及重点任务分工方案。2019年3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關于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的通知》发布,明确提出了山西省防控儿童近视工作阶段性任务,并制定了省政府有关部门防控近视工作重点任务分工方
期刊
翼城县西街小学是一所五轨制小学,2018年以来,新一届校委会确立了“和谐教育”的办学理念,追求学校、教师、学生、家庭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并将其作为学校的工作目标和办学宗旨。全体教职工紧紧围绕“和諧”这一主线,以特色发展为根基,紧密结合“贴近学生、贴近课程、贴近教学”的原则,扎实开展了“课程建设”“诗书校园建设”“学生社团建设”“体育强校建设”“学校管理建设”“家校共筑共育建设”等特色创建工作。一、
期刊
陽泉市矿区平潭街小学建校于1895年,是一所名副其实的百年老校,现有教职工83人、学生1249人。近年来,在阳泉市矿区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学校秉持“立本求真,以爱育爱”的办学理念和“创一所教学质量一流、文化特色鲜明、在矿区乃至全市、全省富有影响力的名校”的办学愿景,深化课程改革,提升办学品位,先后获得了“山西省示范小学”“山西省优秀家长学校”“阳泉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矿区先进集体一等功”等荣誉
期刊
一、制定《通知》的背景是什么?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学生近视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学生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加强新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
期刊
临猗县临晋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始建于1906年。学校坚持把创建平安校园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始终以“教育发展,安全先行”为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源头遏制、过程监管”的管理宗旨,促进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抓责任,创新机制,编织校园安全防护网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树立安全意识,强化管理责任制,重点落实具体措施,
期刊
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着或踱着幻想一些不存在的事情,更喜欢浮想联翩地构建美好的未来生活。即便在教学上也不例外,常常想着怎样能把高一学生突然教成高三学生的样子,怎样能让学生一夜之间成长为能量无限的人,怎样把爱好文学的学生培养成作家、学者,怎样把语文课上得让所有学生都喜欢,并能考出绝佳的成绩……因为有着幻想未来的习惯,二十年的教学经历中,我总显得不怎么安分,总要弄出一些新鲜的事情来影响和推动工作。  1
期刊
6月是火热的季节。在全国上下开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题教育之际,太原市杏花岭区虹桥小学党总支于6月14日组织党员志愿者红烛先锋岗,与杏花岭区赛马场西社区工作人员、老党员们,一起来到山西国民师范旧址,开展“创文明城市,迎二青盛会”志愿服务暨主题党日活动,重温燃情岁月,传承革命精神。  在山西国民师范旧址,志愿者们两两一组地搀扶着每位老同志,一起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再次接受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灵魂洗
期刊
文化是学校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核心价值信念、科学发展观念、正确行动准则的统一,它是学校健康发展的精神力量,是学校持久发展的指导思想。作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基础教育的名校,六安路小学在传承与创新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汲取科学教育理念,提炼出具有六小特色的“融生文化”,并建构了“融生课程”,推动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一、根植校情,问题倒逼,促文化创生  名校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笔者以为不在于其占地面积及硬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