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几何时,高校的体育课成了很多学生的应付课,上体育课也成了“放羊”课,高校的特色体育课,给了我们更多借鉴和思考的内容。
2006年自治区高校学生体育协会会议以及自治区第三届高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第二届高校体育教学展示课活动1月9日在新疆大学召开。
在这次会议上一些让人无法乐观的数字刺激着人们的眼睛,权威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在校学生的速度、力量素质连续10年呈下降趋势;耐力素质连续20年呈下降趋势;视力不良比例大幅上升;学校超胖学生大幅上升,人才的身体素质亮起了黄灯。
而改变也在同时进行。在本次高校体育会议上记者了解到,2003年在我区各高校开始实施的“特色体育”教学已开始颠覆传统体育教学的“跑、跳、投”等老三样,“特色体育”的内涵是在高校学生中普及“终身体育”的健身概念。高校体育开始了自己的凤凰涅槃。
让学生叫“爽”的体育课
1月10日上午,在新疆大学新体育馆,该校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专业二年级的32个学生正在上一堂内容为拉丁健美操的体育课,为他们授课的老师是昌吉学院的都红梅。
在节奏感强烈奔放的音乐伴奏下,都老师将整节健美操分成3个小节在言传身教,这个课的内容是在健美操的基础上融入了拉丁舞的元素,新颖活泼。此前没有拉丁舞体验的学生们兴致盎然的认真模仿着,就连十几个男生也跳的有滋有味,50分钟的课时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很快就结束了,同学们的投入让都红梅有一种成就感,她欣喜的对学生们说:“你们表现的太棒了,领悟的这么快让我吃惊。”
而同学们有的还显得意犹未尽,还来不及擦去汗水的张银菡有些兴奋的说:“我真的是很喜欢这样的体育课,有趣活泼,还适合我们女孩子,感觉很爽。”在张银菡的记忆里,这么新鲜的体育课以前没有接触过:“上高中时上体育课,有时老师就抱来篮球,全班都打篮球,男生玩的很欢,我们笨拙的抱着篮球跑来跑去,男生看了感到滑稽,我们自己也不自在。”
现在真正喜欢体育课的学生是多了,在新疆大学的体育选修课上,近30名学生在优美动听的十二木卡姆音乐中跳着欢快的麦西来甫。他们在马惠敏老师的带领下一气跳了三种形式的麦西来甫,源自麦盖提县的刀郞麦西来甫,哈密的青苗麦西来甫,还有宫庭麦西来甫。一堂课跳下来,数学系3—2班的木汗·买提大汗淋漓,他畅快地对记者说:“这样上体育课很过瘾。”
新疆大学化工化学学院学生李婕告诉记者,中学时,她不喜欢上体育课,每到体育课就请病假或逃课。上大学后,对于体育选修课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轮滑和街舞。“轮滑感觉很酷,而街舞给人感觉是很动感、时尚,因为喜欢,所以上课时也投入,再也不觉得上体育课枯燥乏味。”
离健身渐行渐远的传统体育课
新疆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张兆是个体育迷,酷爱篮球,在大学“特色体育”选修课他选择的就是篮球,这让他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我觉得这才是我们学生真正喜欢的体育课,它将我们的兴趣爱好与体育课有机的结合起来了,非常受学生的欢迎。”
喜欢体育的张兆并不是喜欢所有的运动项目,“从前学校上体育课有时每个课时都是田径,所有人都在运动场上跑,感觉挺没劲的。”
有着30多年教学经验的新疆大学体育部副教授王天军说:“在过去的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学生们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为什么?就是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的兴趣之间严重不协调,教学大纲的这些内容却是学生们不感兴趣的项目,于是体育课有很多学生时常找借口请假,或者来了也是纯粹的应付,没有切身的投入感,如此一来,体育课本应起到的强身健体的作用被打了折,效果当然不好了。”
全国高校体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武杰教授用了这个形象的比喻:“传统的体育课课程设置不科学,一刀切,主要内容无外乎田径和三大球,被学生戏称为‘老三样’,设置的内容和奥运会的竞技体育设项重样,但健身体育和竞技体育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我们能想象平时大家去健身有谁是提着标枪、握着铅球、扛着跨栏架去锻炼的?没有用,于是,在学校里老师好不容易传授给大家的体育技能一离开学校就被丢弃了,大家的体育锻炼也就终止了,造成了学用严重脱节。”
“特色体育”绽芳吐艳
从2003年开始,自治区各高校全面将竞技体育教学变为兴趣体育教学,在学校里实现了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将来将进一步向学生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过渡。一个新鲜词汇在高校开始流行—特色体育。
轮滑、瑜伽、街舞、体育舞蹈、跆拳道、羽毛球、网球、台球等,这些在年青人的话语中具有“时尚”、“炫”、“酷”、“休闲”等特征的活动,作为大学体育选修课项目,在大学生当中受到欢迎,从2002年到现在,让武杰教授等高校教育工作者欣慰的是,“特色体育”正释放着巨大的能量。
新疆大学目前在全国高校“特色体育”教学中处在前沿地位,这方面的教学工作颇有成效,在全疆高校中首创了轮滑、梦踏舞、攀岩及跆拳道等体育项目,几年来,选修轮滑课的学生已达2000人以上,王珏瑞副教授骄傲的说:“我们学校的学生轮滑的水平在业余这个层面上是全疆最高的,2006年乌市轮滑比赛上,我们的学生包办了男女前6名。”
王天军副教授率先将民族特色体育引入到了校园,他也是这个领域在国内范围上的扛鼎人物,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目前,新疆大学已经将打毛线球(类似于垒球)、帕普孜球(类似于曲棍球)、麦西来甫、两人三足跑、“叼羊”、“赛马”、“姑娘追”、民族健身操(融入了木卡姆音乐、少数民族舞蹈、现代健身操三种元素)、趴地拔河、拔棍等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了课堂,非常受学生的欢迎。
化学化工学院化机专业的张晓兴,他从河北考入新疆大学,他说:“民族特色体育课很有意思,既了解了新疆少数民族的民俗民情,还煅炼了身体,自己还学会了新疆的少数民族舞蹈和传统的体育运动,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特色体育”在不经意间还做了其他的贡献,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友谊,新疆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张兆在选修的篮球课上认识了许多“球友”。木汗·买提幽默的说:“我在学校学的健身操,以后毕业参加工作,单位要是搞文体娱乐活动,这可以作为我的独门绝艺去展示,平白多了一份才艺,多好呀!”
让终身体育理念陪伴学生
新疆大学体育部主任刘全福副教授仔细解读了 “特色体育”的内涵,“喜欢就是最好的学习,学生自己主动选择的体育课程,一般都是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这样他们保持运动健身的主动性无疑是更强烈了。以前的传统体育课尽管有的学生不太喜欢,但因为有一个半强制性的属性,学生要考虑学分的问题,考虑不参加体育课能否顺利拿到毕业证的问题,多少有一些被动的应付。而我们现在所实施的‘特色体育’,实际上是在培养学生们的体育健身兴趣。学生们一旦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带有约束性质的体育健身有可能会被学生放弃,如此一来,体育锻炼会被终止。但我们把兴趣传输给学生后,他们有可能就会自然而然的主动去锻炼,‘终身体育’也就很容易得到保证。”
教育部门的良心用苦通过这种巧妙的方式潜移默化的传递给了学生,社会责任也在这个过程被传递。
武杰教授说:“目前各高校开始的‘特色体育’项目通常都是不需要专门的运动场地和复杂的运动器械就可以完成的,比如健身操、徒步、麦西来甫等,都是很容易在寻常的场地中完成的,这也是‘特色体育’设置的一个特点,实用性和适用性强。”
刘全福副教授说:“目前的‘特色体育’开展对我们的体育教师也提出了考验,以前,我们的体育老师属于全能战士型的,篮球也教、排球也教、足球也教,田径也教,应付教学大纲是绰绰有余,但现在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必须走向专业化,从这点来看,目前的师资力量出现了不足和不均衡,这是需要解决的。”但让这些体育教师高兴的是,“特色体育”如今已从学生受欢迎辐射到了课堂外,王珏瑞副教授在新疆大学的轮滑队伍已扩大到了好几百人,里面有退休的老者,还有幼儿园的孩子。刘全福副教授组织的羽毛球爱好者队伍也从学生延伸到了教工,还有扩大趋势。
2006年自治区高校学生体育协会会议以及自治区第三届高校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第二届高校体育教学展示课活动1月9日在新疆大学召开。
在这次会议上一些让人无法乐观的数字刺激着人们的眼睛,权威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在校学生的速度、力量素质连续10年呈下降趋势;耐力素质连续20年呈下降趋势;视力不良比例大幅上升;学校超胖学生大幅上升,人才的身体素质亮起了黄灯。
而改变也在同时进行。在本次高校体育会议上记者了解到,2003年在我区各高校开始实施的“特色体育”教学已开始颠覆传统体育教学的“跑、跳、投”等老三样,“特色体育”的内涵是在高校学生中普及“终身体育”的健身概念。高校体育开始了自己的凤凰涅槃。
让学生叫“爽”的体育课
1月10日上午,在新疆大学新体育馆,该校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专业二年级的32个学生正在上一堂内容为拉丁健美操的体育课,为他们授课的老师是昌吉学院的都红梅。
在节奏感强烈奔放的音乐伴奏下,都老师将整节健美操分成3个小节在言传身教,这个课的内容是在健美操的基础上融入了拉丁舞的元素,新颖活泼。此前没有拉丁舞体验的学生们兴致盎然的认真模仿着,就连十几个男生也跳的有滋有味,50分钟的课时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很快就结束了,同学们的投入让都红梅有一种成就感,她欣喜的对学生们说:“你们表现的太棒了,领悟的这么快让我吃惊。”
而同学们有的还显得意犹未尽,还来不及擦去汗水的张银菡有些兴奋的说:“我真的是很喜欢这样的体育课,有趣活泼,还适合我们女孩子,感觉很爽。”在张银菡的记忆里,这么新鲜的体育课以前没有接触过:“上高中时上体育课,有时老师就抱来篮球,全班都打篮球,男生玩的很欢,我们笨拙的抱着篮球跑来跑去,男生看了感到滑稽,我们自己也不自在。”
现在真正喜欢体育课的学生是多了,在新疆大学的体育选修课上,近30名学生在优美动听的十二木卡姆音乐中跳着欢快的麦西来甫。他们在马惠敏老师的带领下一气跳了三种形式的麦西来甫,源自麦盖提县的刀郞麦西来甫,哈密的青苗麦西来甫,还有宫庭麦西来甫。一堂课跳下来,数学系3—2班的木汗·买提大汗淋漓,他畅快地对记者说:“这样上体育课很过瘾。”
新疆大学化工化学学院学生李婕告诉记者,中学时,她不喜欢上体育课,每到体育课就请病假或逃课。上大学后,对于体育选修课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轮滑和街舞。“轮滑感觉很酷,而街舞给人感觉是很动感、时尚,因为喜欢,所以上课时也投入,再也不觉得上体育课枯燥乏味。”
离健身渐行渐远的传统体育课
新疆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张兆是个体育迷,酷爱篮球,在大学“特色体育”选修课他选择的就是篮球,这让他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我觉得这才是我们学生真正喜欢的体育课,它将我们的兴趣爱好与体育课有机的结合起来了,非常受学生的欢迎。”
喜欢体育的张兆并不是喜欢所有的运动项目,“从前学校上体育课有时每个课时都是田径,所有人都在运动场上跑,感觉挺没劲的。”
有着30多年教学经验的新疆大学体育部副教授王天军说:“在过去的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就是学生们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为什么?就是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的兴趣之间严重不协调,教学大纲的这些内容却是学生们不感兴趣的项目,于是体育课有很多学生时常找借口请假,或者来了也是纯粹的应付,没有切身的投入感,如此一来,体育课本应起到的强身健体的作用被打了折,效果当然不好了。”
全国高校体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武杰教授用了这个形象的比喻:“传统的体育课课程设置不科学,一刀切,主要内容无外乎田径和三大球,被学生戏称为‘老三样’,设置的内容和奥运会的竞技体育设项重样,但健身体育和竞技体育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我们能想象平时大家去健身有谁是提着标枪、握着铅球、扛着跨栏架去锻炼的?没有用,于是,在学校里老师好不容易传授给大家的体育技能一离开学校就被丢弃了,大家的体育锻炼也就终止了,造成了学用严重脱节。”
“特色体育”绽芳吐艳
从2003年开始,自治区各高校全面将竞技体育教学变为兴趣体育教学,在学校里实现了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将来将进一步向学生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过渡。一个新鲜词汇在高校开始流行—特色体育。
轮滑、瑜伽、街舞、体育舞蹈、跆拳道、羽毛球、网球、台球等,这些在年青人的话语中具有“时尚”、“炫”、“酷”、“休闲”等特征的活动,作为大学体育选修课项目,在大学生当中受到欢迎,从2002年到现在,让武杰教授等高校教育工作者欣慰的是,“特色体育”正释放着巨大的能量。
新疆大学目前在全国高校“特色体育”教学中处在前沿地位,这方面的教学工作颇有成效,在全疆高校中首创了轮滑、梦踏舞、攀岩及跆拳道等体育项目,几年来,选修轮滑课的学生已达2000人以上,王珏瑞副教授骄傲的说:“我们学校的学生轮滑的水平在业余这个层面上是全疆最高的,2006年乌市轮滑比赛上,我们的学生包办了男女前6名。”
王天军副教授率先将民族特色体育引入到了校园,他也是这个领域在国内范围上的扛鼎人物,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目前,新疆大学已经将打毛线球(类似于垒球)、帕普孜球(类似于曲棍球)、麦西来甫、两人三足跑、“叼羊”、“赛马”、“姑娘追”、民族健身操(融入了木卡姆音乐、少数民族舞蹈、现代健身操三种元素)、趴地拔河、拔棍等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了课堂,非常受学生的欢迎。
化学化工学院化机专业的张晓兴,他从河北考入新疆大学,他说:“民族特色体育课很有意思,既了解了新疆少数民族的民俗民情,还煅炼了身体,自己还学会了新疆的少数民族舞蹈和传统的体育运动,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特色体育”在不经意间还做了其他的贡献,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友谊,新疆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张兆在选修的篮球课上认识了许多“球友”。木汗·买提幽默的说:“我在学校学的健身操,以后毕业参加工作,单位要是搞文体娱乐活动,这可以作为我的独门绝艺去展示,平白多了一份才艺,多好呀!”
让终身体育理念陪伴学生
新疆大学体育部主任刘全福副教授仔细解读了 “特色体育”的内涵,“喜欢就是最好的学习,学生自己主动选择的体育课程,一般都是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这样他们保持运动健身的主动性无疑是更强烈了。以前的传统体育课尽管有的学生不太喜欢,但因为有一个半强制性的属性,学生要考虑学分的问题,考虑不参加体育课能否顺利拿到毕业证的问题,多少有一些被动的应付。而我们现在所实施的‘特色体育’,实际上是在培养学生们的体育健身兴趣。学生们一旦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带有约束性质的体育健身有可能会被学生放弃,如此一来,体育锻炼会被终止。但我们把兴趣传输给学生后,他们有可能就会自然而然的主动去锻炼,‘终身体育’也就很容易得到保证。”
教育部门的良心用苦通过这种巧妙的方式潜移默化的传递给了学生,社会责任也在这个过程被传递。
武杰教授说:“目前各高校开始的‘特色体育’项目通常都是不需要专门的运动场地和复杂的运动器械就可以完成的,比如健身操、徒步、麦西来甫等,都是很容易在寻常的场地中完成的,这也是‘特色体育’设置的一个特点,实用性和适用性强。”
刘全福副教授说:“目前的‘特色体育’开展对我们的体育教师也提出了考验,以前,我们的体育老师属于全能战士型的,篮球也教、排球也教、足球也教,田径也教,应付教学大纲是绰绰有余,但现在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必须走向专业化,从这点来看,目前的师资力量出现了不足和不均衡,这是需要解决的。”但让这些体育教师高兴的是,“特色体育”如今已从学生受欢迎辐射到了课堂外,王珏瑞副教授在新疆大学的轮滑队伍已扩大到了好几百人,里面有退休的老者,还有幼儿园的孩子。刘全福副教授组织的羽毛球爱好者队伍也从学生延伸到了教工,还有扩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