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标提出要建设“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课程”,要求教师要对课程进行二次整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因班制宜地进行语文课程建设。教师不再是教科书的传声筒,应该是自我意识觉醒了的语文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完善者。学生不再是承载知识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本文拟从三个方面例谈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主要途径和策略。
一、教为主导,精心预设
正确的教学观应该是能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预测。因此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预设,不仅有其哲学基础,而且更能反映出教师的敬业精神和教学艺术。所以在备课活动中运用联系的观点,选择各种资源整合成教学课程,是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主要途径和策略。
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必修一诗歌《相信未来》时,课前下发精心挑选的一些“文化大革命”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十年浩劫,消除学生对那个时代的隔膜感。课上放映文革中被迫害的国家领导人以及文化名人的图片,目的是通过那些残忍狰狞的画面给学生形成强大的心灵震撼,感受到普通人在强大的政治运动面前的迷惘感、无奈感、无助感、渺小感。而知识青年则像狂风吹树叶一样被安排“上山下乡”,远离学校、远离城市,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青年诗人食指就是在那个群魔乱舞,不知道前路何在的情况下,依然执着的相信未来。教师精心铺设,为学习诗歌强力蓄势。然后引入诗歌,通过自由读、指名朗读、齐读、教师范读等多种朗读,理解诗歌先抑后扬的结构,赏析诗歌鲜明生动的意象,把握诗歌坚定乐观的信念。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精心开发和预设学习课程,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师应该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语文的外延是整个生活。因此,语文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应“基于文本,超越文本,面向真实世界;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复杂社会。”发扬拿来主义,选择最能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的资源,纳入“多元互动的教学生态系统”。
二、捕捉契机,即时生成
再周密的预设都不可能和学生的思维相吻合,鲜活的教学活动中会涌现出大量的“意外”,而这种“意外”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需求。富有教学机智的教师,非常善于捕捉这种“意外”,适时调整教学设计,因势利导,即时生成,开发出具有生命活力的课程资源,不断把课堂教学推向完美境界。
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必修四文言文《渔父》时,在“质疑问难”这一教学环节中,有学生认为屈原的死不值得。这是体现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的大问题,如果不深刻剖析正确引导,会影响学生人生方向。我及时抓住这一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暂时偏离教学预设,和同学展开讨论,质疑学生“屈原理想是什么?”、“这个理想和生命比较哪个更重要?”、“屈原认为他还有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吗?”“渔父和屈原哪一个对后世的影响大?”然后联系《鱼,我所欲也》,分析屈原的追求超过生命,所以面对死亡不回避;如果追求不超过生命,凡是可以求生无不为。最后进行拓展,分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分析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分析陈天华的投海自杀唤醒国人、分析老舍的投湖自尽……分析无数革命烈士,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死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操守、把个人的命运和民族国家就命运紧密结合的中国人。
一堂课别开生面,学生学生思维不断碰撞,道德情感不断升华,文道结合,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又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一成不变、按部就班的课堂教学是僵化的、封闭的,只有用开放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对待语文课堂,立足文本面向学生,为学而教、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全面养成,以生为本,不断开发生成出具有深刻生命体验的语文课程资源,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生机盎然、充满活力。
三、学为主体,自我设计
学生是主动的发展者、主动的学习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尊重和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充分挖掘学习潜力,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我设计学习过程,主动开发出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这一途径主要是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生成共享的语文课程资源。
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必修三文言文《五人墓碑记》时,提前一周宣布本课由学生代替老师教学,以大组为单位进行备课准备,具体分工大组自行决定,资料的打印、多媒体和硬盘则由老师负责。最终选定的上课的两个大组由六个大组长和老师评比决定。通过活动,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资料准备详实全面,环节设计精彩纷呈,知识拓展切实有序,教学仪态大方自然。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选取自己的学习成果呈现方式,人人参与,团队合作,开发出鲜活生命的语文课程。既学到了语文知识,更发展了各方面的能力。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资源,是对“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重新确认,任何偏执一隅都是错误的,都是不可取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高为师的优势,正确认识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多元互动过程,既精心预设,又不拘泥于预设,把握目标,随机应变,即时生成。面向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开发出最富有教学意义的语文课程资源来。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丰利中学。
一、教为主导,精心预设
正确的教学观应该是能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预测。因此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预设,不仅有其哲学基础,而且更能反映出教师的敬业精神和教学艺术。所以在备课活动中运用联系的观点,选择各种资源整合成教学课程,是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主要途径和策略。
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必修一诗歌《相信未来》时,课前下发精心挑选的一些“文化大革命”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十年浩劫,消除学生对那个时代的隔膜感。课上放映文革中被迫害的国家领导人以及文化名人的图片,目的是通过那些残忍狰狞的画面给学生形成强大的心灵震撼,感受到普通人在强大的政治运动面前的迷惘感、无奈感、无助感、渺小感。而知识青年则像狂风吹树叶一样被安排“上山下乡”,远离学校、远离城市,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青年诗人食指就是在那个群魔乱舞,不知道前路何在的情况下,依然执着的相信未来。教师精心铺设,为学习诗歌强力蓄势。然后引入诗歌,通过自由读、指名朗读、齐读、教师范读等多种朗读,理解诗歌先抑后扬的结构,赏析诗歌鲜明生动的意象,把握诗歌坚定乐观的信念。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精心开发和预设学习课程,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师应该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语文的外延是整个生活。因此,语文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应“基于文本,超越文本,面向真实世界;始于课堂,走出课堂,融入复杂社会。”发扬拿来主义,选择最能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的资源,纳入“多元互动的教学生态系统”。
二、捕捉契机,即时生成
再周密的预设都不可能和学生的思维相吻合,鲜活的教学活动中会涌现出大量的“意外”,而这种“意外”最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需求。富有教学机智的教师,非常善于捕捉这种“意外”,适时调整教学设计,因势利导,即时生成,开发出具有生命活力的课程资源,不断把课堂教学推向完美境界。
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必修四文言文《渔父》时,在“质疑问难”这一教学环节中,有学生认为屈原的死不值得。这是体现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的大问题,如果不深刻剖析正确引导,会影响学生人生方向。我及时抓住这一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暂时偏离教学预设,和同学展开讨论,质疑学生“屈原理想是什么?”、“这个理想和生命比较哪个更重要?”、“屈原认为他还有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吗?”“渔父和屈原哪一个对后世的影响大?”然后联系《鱼,我所欲也》,分析屈原的追求超过生命,所以面对死亡不回避;如果追求不超过生命,凡是可以求生无不为。最后进行拓展,分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分析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分析陈天华的投海自杀唤醒国人、分析老舍的投湖自尽……分析无数革命烈士,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死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操守、把个人的命运和民族国家就命运紧密结合的中国人。
一堂课别开生面,学生学生思维不断碰撞,道德情感不断升华,文道结合,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又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一成不变、按部就班的课堂教学是僵化的、封闭的,只有用开放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对待语文课堂,立足文本面向学生,为学而教、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全面养成,以生为本,不断开发生成出具有深刻生命体验的语文课程资源,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生机盎然、充满活力。
三、学为主体,自我设计
学生是主动的发展者、主动的学习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尊重和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充分挖掘学习潜力,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我设计学习过程,主动开发出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这一途径主要是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生成共享的语文课程资源。
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必修三文言文《五人墓碑记》时,提前一周宣布本课由学生代替老师教学,以大组为单位进行备课准备,具体分工大组自行决定,资料的打印、多媒体和硬盘则由老师负责。最终选定的上课的两个大组由六个大组长和老师评比决定。通过活动,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创造性。资料准备详实全面,环节设计精彩纷呈,知识拓展切实有序,教学仪态大方自然。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选取自己的学习成果呈现方式,人人参与,团队合作,开发出鲜活生命的语文课程。既学到了语文知识,更发展了各方面的能力。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资源,是对“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重新确认,任何偏执一隅都是错误的,都是不可取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高为师的优势,正确认识学习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多元互动过程,既精心预设,又不拘泥于预设,把握目标,随机应变,即时生成。面向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开发出最富有教学意义的语文课程资源来。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丰利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