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方式应该进行系统地操作,要有方法,有步骤地进行。而实施合作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广泛参与意识,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和倾听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题目选择应恰当, 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合作式学习方式 广泛参与 积极参与
合作式学习方式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将从课堂独裁者真正变成一位合作者。我们今天倡导的合作学习是以一种学习方式出现的,它不仅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还是数学课中实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两大目标的有效途径。我们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更多地应该作为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培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方式应该进行系统地操作,要有方法,有步骤地进行。
一、实施合作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广泛参与意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任何学习方式的实施,都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基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更需要学生具有广泛的参与意识,它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效果。一般地讲学生只要能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中去,就能或多或少地取得一些知识经验。这取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合作学习中最容易出现大帮哄的现象,看似每位学生都在共同研究,而其中经常会出现浑水摸鱼的。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一些学生不愿意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当中,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参与合作学习。因此,合作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广泛参与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看到:对于一些知识的研究、成果的取得是需要每个合作者共同努力的;需要全组成员共同参与,缺一不可;意识到集体的荣誉和个人的努力息息相关。让学生认识到参与就是一种经历,就会有获得。我认为学生积极参与的标准不应该是统一的,要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达到:优生积极参与,中等生乐于参与,学困生能参与爱参与。同时还要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找到方法,找到乐趣。
二、实施合作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合作学习是集体行为,但是与个体的独立思考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合作学习往往是个体遇到困难或个人能力解决不了时才出现的,学生这时候的困惑使得他们想通过与别人交流、合作分担个体困难,形成合力解决问题;而合作学习的顺利完成又需要每一位成员的智慧结晶。一个人的智慧是狭窄的,多人的智慧却是宽广的。因此,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合作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代替的。只有在学生思考到达一定的程度开展合作学习,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也只有在此时,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这样才能找到最佳答案。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我让学生总结相遇问题的两种一般计算公式:“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甲速×相遇时间+乙速×相遇时间=相遇路程”学生能够较快的总结出第一个公式,可是在总结第二个公式的时候出现了问题,矛盾突出在怎么区分两种速度,有的用速度1和速度2,有的干脆就写上“速度×相遇时间+速度×相遇时间=相遇路程”有的用速度甲和速度乙来区分,这时我看大家意见不统一,有必要小组探讨一下找到最佳答案,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争论的很激烈,争论的焦点在于用不用区分两个速度,最终各小组都达成共识区分两种速度要比不区分好,用速度1和速度2或者速度甲和速度乙都行。教学中缺少必要的独立思考的合作学习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们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给于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机会。
三、实施合作学习应加强对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和倾听能力的培养
在数学课中合作学习更多地表现形式应该是语言的交流,小组成员通过语言的表述把自己的思维与其他成员沟通、交流以达到思维的共鸣。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因此,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将是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的重要工具,我们在数学课中,要有意识的去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对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起初可能是困难的,这时不妨让学生先自己说,怎么想就怎么说。学生在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清楚问题后,再让他们尝试着用规范的、严密的、有逻辑性的数学语言再讲述一遍。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时让学生总结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时有一名同学这样说的:“三个同样的圆锥跟这个圆柱一样大”;这显然是不规范的数学语言,在老师的提醒和鼓励下他又说了一遍:“三个圆锥同这个圆柱体积相同”我发现这位同学有一些明白了,我提醒她:能不能用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几分之几来说?通过这样的提醒这位学生终于完整的说来了。通过这样反复的强化,能增强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信心,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真谛。有了这样的信心学生会更愿意与他人交流了。同时也避免了在合作学习时一部分优生占据整个讨论时间。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这有助于学生学习他人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还能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自己要讲还要认真听取别人讲”也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培养的一个能力目标。
四、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题目选择应恰当
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合作学习是不是要面面俱到,每个问题都需要几个人共同商议合作解决呢?我认为不是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训练学生能力,培养合作精神集思广益的一套学习方式,在课堂中使用过滥,也会产生诸多负效应。因此,在选择合作学习之前首先要确定好合作学习题目,合作题目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合作效果及合作意义。我们认为合作题目要选择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挑战性,仅靠个人思考不全面时;个人学习遇到障碍时;需要采用合作学习。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学生在理解了“速度和”与“相遇时间”和“相遇路程”后概括、总结相遇问题一般计算公式:“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但是如果让学生试着总结、概括:“甲速×相遇时间+乙速×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较难!这时我们不妨让学生合作学习,用集体的智慧将公式概括完整。
五、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
合作学习作为系统的学习方式,必须具备相应的评价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突现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建立合理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能够把学生个体间的竞争,变为小组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依据,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孤立的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评价的对象包括评价自己、评价同学、评价老师等,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学习能力、团队合作、教学成功与不足等几个方面。评价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平、教师平、同学间互平、组际间互平等。
当然了,在系统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习惯的同时还要注意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组织、引导、合作的作用。还要注意与其它学习方式有机的配合灵活运用。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实际教学中,敢于沉下去,通过不断地指导、长期的熏陶、通过相互讨论、不断反思、校正、才能使合作学习走向成熟。
关键词:合作式学习方式 广泛参与 积极参与
合作式学习方式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将从课堂独裁者真正变成一位合作者。我们今天倡导的合作学习是以一种学习方式出现的,它不仅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还是数学课中实现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两大目标的有效途径。我们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更多地应该作为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培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方式应该进行系统地操作,要有方法,有步骤地进行。
一、实施合作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广泛参与意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任何学习方式的实施,都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基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更需要学生具有广泛的参与意识,它直接关系到合作学习效果。一般地讲学生只要能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中去,就能或多或少地取得一些知识经验。这取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合作学习中最容易出现大帮哄的现象,看似每位学生都在共同研究,而其中经常会出现浑水摸鱼的。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一些学生不愿意积极参与合作学习当中,或者是不知道如何参与合作学习。因此,合作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广泛参与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看到:对于一些知识的研究、成果的取得是需要每个合作者共同努力的;需要全组成员共同参与,缺一不可;意识到集体的荣誉和个人的努力息息相关。让学生认识到参与就是一种经历,就会有获得。我认为学生积极参与的标准不应该是统一的,要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达到:优生积极参与,中等生乐于参与,学困生能参与爱参与。同时还要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找到方法,找到乐趣。
二、实施合作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合作学习是集体行为,但是与个体的独立思考是密不可分的,他们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合作学习往往是个体遇到困难或个人能力解决不了时才出现的,学生这时候的困惑使得他们想通过与别人交流、合作分担个体困难,形成合力解决问题;而合作学习的顺利完成又需要每一位成员的智慧结晶。一个人的智慧是狭窄的,多人的智慧却是宽广的。因此,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合作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代替的。只有在学生思考到达一定的程度开展合作学习,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也只有在此时,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这样才能找到最佳答案。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我让学生总结相遇问题的两种一般计算公式:“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甲速×相遇时间+乙速×相遇时间=相遇路程”学生能够较快的总结出第一个公式,可是在总结第二个公式的时候出现了问题,矛盾突出在怎么区分两种速度,有的用速度1和速度2,有的干脆就写上“速度×相遇时间+速度×相遇时间=相遇路程”有的用速度甲和速度乙来区分,这时我看大家意见不统一,有必要小组探讨一下找到最佳答案,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争论的很激烈,争论的焦点在于用不用区分两个速度,最终各小组都达成共识区分两种速度要比不区分好,用速度1和速度2或者速度甲和速度乙都行。教学中缺少必要的独立思考的合作学习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们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给于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机会。
三、实施合作学习应加强对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和倾听能力的培养
在数学课中合作学习更多地表现形式应该是语言的交流,小组成员通过语言的表述把自己的思维与其他成员沟通、交流以达到思维的共鸣。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因此,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将是提高合作学习效率的重要工具,我们在数学课中,要有意识的去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对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起初可能是困难的,这时不妨让学生先自己说,怎么想就怎么说。学生在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清楚问题后,再让他们尝试着用规范的、严密的、有逻辑性的数学语言再讲述一遍。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积时让学生总结圆锥体积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时有一名同学这样说的:“三个同样的圆锥跟这个圆柱一样大”;这显然是不规范的数学语言,在老师的提醒和鼓励下他又说了一遍:“三个圆锥同这个圆柱体积相同”我发现这位同学有一些明白了,我提醒她:能不能用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的几分之几来说?通过这样的提醒这位学生终于完整的说来了。通过这样反复的强化,能增强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信心,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真谛。有了这样的信心学生会更愿意与他人交流了。同时也避免了在合作学习时一部分优生占据整个讨论时间。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这有助于学生学习他人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还能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自己要讲还要认真听取别人讲”也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培养的一个能力目标。
四、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题目选择应恰当
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合作学习是不是要面面俱到,每个问题都需要几个人共同商议合作解决呢?我认为不是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训练学生能力,培养合作精神集思广益的一套学习方式,在课堂中使用过滥,也会产生诸多负效应。因此,在选择合作学习之前首先要确定好合作学习题目,合作题目选择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合作效果及合作意义。我们认为合作题目要选择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挑战性,仅靠个人思考不全面时;个人学习遇到障碍时;需要采用合作学习。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学生在理解了“速度和”与“相遇时间”和“相遇路程”后概括、总结相遇问题一般计算公式:“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但是如果让学生试着总结、概括:“甲速×相遇时间+乙速×相遇时间=相遇路程”较难!这时我们不妨让学生合作学习,用集体的智慧将公式概括完整。
五、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
合作学习作为系统的学习方式,必须具备相应的评价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突现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建立合理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能够把学生个体间的竞争,变为小组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依据,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孤立的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评价的对象包括评价自己、评价同学、评价老师等,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学习能力、团队合作、教学成功与不足等几个方面。评价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平、教师平、同学间互平、组际间互平等。
当然了,在系统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习惯的同时还要注意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组织、引导、合作的作用。还要注意与其它学习方式有机的配合灵活运用。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实际教学中,敢于沉下去,通过不断地指导、长期的熏陶、通过相互讨论、不断反思、校正、才能使合作学习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