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林家铺子》通过叙述江南水乡小镇上的一处普通的日用品杂货铺,由艰难挣扎求生到最后困顿失败破产的全过程,向我们展示了中国1930年代广大百姓生活的悲惨境况。小说成功地塑造了林老板的经典形象,自从小说发表之后,学术界对林老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比较多见的形象分析是侧重于把他归为小资产阶级,从阶级分析出发,剖析他身上的弱点和缺陷,我对此有不同看法,为此,对于这一人物形象,我做了一点新的探究。
关键词:林家铺子;林老板;形象;新探
作者简介:沈梦媛(1989-),女,河南省信阳市人,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硕士,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9-0-02
回顾以往,很多学者在分析《林家铺子》中林老板的形象中时,把林老板归为小资产阶级,认为他身上暴露了小资产阶级的缺点,懦弱、自私,目光短浅,政治觉悟低,既有绵羊的软弱,又有恶狗的险恶。王鹏飞在《‘恶狗’亦‘绵羊’,可恶又可怜——评电影<林家铺子>之林老板的形象》中强调林老板既有被剥削的“绵羊”的一面,又有剥削其他穷人的“恶狗”的一面,认为林老板“可恶又可怜”。[1]还有孙中田的《沉渣的浮泛——批判影片<林家铺子>的人性论思想》, 说《林家铺子》 “违反了阶级论的原理”。[2]认为作品把林老板“罩上了虚伪的‘人性美’的外衫”。[2]以及李华在《可怜的‘两面人’——<林家铺子>中的林先生》也这样写道:“作为小商人的林先生还有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思想”,[3]甚至林先生的精明的生意头脑也被作者批判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3]以上这些分析林先生形象的论断在我看来,都过于阶级化了,陷入了庸俗社会学的俗套里了,没有把他作为个体的“人”来进行评判。
在我看来,林老板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杂货铺老板,他从父辈的手中继承了这家杂货铺,不敢浪费,老老实实,并且仰仗这小小的杂货铺也勉强维持了一家人的生计。他有善良的妻子,有可爱的女儿,还有三个伙计,他们相处融洽,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林老板其实是一个善良勤快的老好人,这些,从他对他的女儿、伙计以及对待他的顾客中都不难发现。
一、作为父亲
在对待自己的女儿时,他是非常疼爱甚至于宠溺的。文中的很多细节都体现出这一点。
比如文章一开头就是林小姐烦乱的在自己的闺房中脱下被同学们嘲笑的东洋旗袍,想找点别的衣服来穿,“她撩开这件驼绒旗袍,从床下拖出那口小巧的牛皮箱来,赌气似的扭开了箱子盖,把箱子底朝天向床上一撒,花花绿绿的衣服和杂用品就滚满了一床!” [4]125还有“她那只常为同学们艳羡的化妆皮夹以及自动铅笔”。[4]126这些表明他平时非常娇惯女儿,尽自己所能给她创造一个好的物质生活。
不仅在物质条件好的时候对女儿宠爱,就算在生意冷清的时候,他也只是一人承担压力。因为生意清淡,没有挣到什么钱,他想到家里的开销,又想到女儿想要的新衣也没有着落,他觉得对老婆和女儿有愧疚,他“心里的难受,比刀割还厉害” [4]130,但是不管自己是怎样的难受,他却还是勉强安慰这自己的妻儿“还只半天呢!不要着急。”[4]130他宁愿自己一个人硬扛,也不愿意让家人一起担心。
虽然这个女儿丝毫没有节约意识,但是他也从来不对女儿生气。店里做了一天的生意,一共售出货物十六元,其中欠账八块,并且都是“大放盘”照本出卖,根本就没有赚到什么钱,而林先生的小女儿却并不知道,还以为家里生意很好,私自到绸缎庄去赊了四块二角的“大绸”想做一件新衣服。林先生呢,听到女儿去赊“大绸”,虽然心里焦急,却也只是“叹一口气,轻轻埋怨道:‘那么性急!过了年再买岂不是好!’”。[4]133他对女儿的任性行为虽然也有不满,但是并没有严厉训斥,也没有刻板说教,甚至都没有告诉女儿店里生意的实际情况。对待女儿,他温柔而且呵护,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个父亲的尽职尽责。
二、作为老板
对待自己店里的伙计时,他温和善良,大方体恤。
在熬过了凄惨的年关之后,林先生的铺子在年初五要开市了,纵然在这么艰难的处境中,他还是想着他的伙计们,并且“勉强筹措了三块钱,办一席酒请铺子里的‘相好’吃照例的‘五路酒’”。[4]143他知道家中困难,苛捐杂税已经让他不堪重负,但是也不会因为这困难而亏待了他的伙计们。当他意识到店铺已经快要支撑不下去时,他想节约家用,动了裁员的念头,因为此时只有裁员才能够节约家用,使家里多维持一段时间,他自己也思忖道:“惟一的办法是减省开支……裁去一两个店员罢,本来他只有三个伙计,寿生是左右手,其余的两位也怪可怜见的,”。[4]143本来又要面对捐税派响,又要支撑一家老小开支,林先生自己已经是自身難保了,他明白可以通过裁员的方式来节约开支,可又同情他的伙计,所以最后还是把他们留了下来,他的伙计们不至于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失去工作,没有活路。也正是因为他素日对待店员亲切和蔼,所以大家在林家铺子面对危难之际,才会同心协力。
不仅如此,他跟店里的伙计,寿生的关系也是非常好的。店铺里的所有的收账都是由寿生去跑的。这说明林老板非常信任寿生,同时也表明寿生对林老板是非常忠心的。在那样战乱的年代,如果寿生拿着收回来的帐跑掉了,林老板也没有丝毫办法,可是寿生长途跋涉,冒着各种风险,躲过了大兵和土匪,还能把钱带回来,这不能不说是林老板平时待人以诚,他的伙计才会在任何时候都对他忠心耿耿。文章中用了很多笔墨去描写寿生和林老板之间的沟通对话,让人看后就觉得他们不像雇主和学徒那么冷冰冰,纯粹的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在那样的年代里,人与人之间能有这样的信任实在是难能可贵的。而且故事发生到最后,他和林大娘把自己的宝贝女儿、掌上明珠——林小姐许配给了寿生。
三、作为商人
在面对上门的顾客时,他也是察言观色,百般讨好。只要有顾客上门,他都特别会揣摩顾客的心思,例如,当农村来的年轻人“歪着头看那些挂着的洋伞”时,他立马“猛转过脸来,一对嘴唇皮立刻嬉开了”并且亲切的称呼人家为“阿弟”,他心里明白这位年轻的小弟是看中了自己的洋伞,赶忙叫卖自己的洋伞“便宜货,一只洋伞卖九角!看看货色去”。 [4]129 另外他也是一位对顾客热情,服务也特别周到的生意人,并且他为了促成生意的成交,还让自己的女儿出来叫顾客“伯伯”,在遇到还价的客人时,也是笑嘻嘻的让步,这些都让他的“商业交易蒙上了人情的面纱和色彩”。[5]
而且,林先生还是一位特别精明的生意人,文中多次提及到。他虽然身在农村,但是他的生意经却随时跟随大城市的潮流,当店里的生意不好做时,林先生“摹仿上海大商店的办法,写了许多‘大廉价照码九折’的红绿纸条,贴在玻璃窗上。”[4]128当寿生提议把店里的日用品大批量卖给来乡下逃难的上海人时,林先生立马“又摹仿上海大商店卖‘一元货’的方法,把脸盆,毛巾,牙刷,牙粉配成一套卖一块钱,广告上就大书‘大廉价一元货’。” [4]144这样的方法果然奏效,在镇上的大小铺子倒闭了二十八家的背景之下,林家铺子居然一天就卖了一百多元,创下了小镇十多年来的历史新高。由此可见,林老板精明能干,头脑灵活。
四、“好商人”失败的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林老板其实是一个忠厚善良、精明能干的老好人。他是一个对家庭负责任,对员工体恤,也颇有生意头脑的一个人。他始终都在努力琢磨市场,靠着自己的劳动赚钱。而且他待人真诚,办事周到。按理说,这样的一个人理应是生活圆满幸福的,可是,他生活的时代和环境却给与不了他幸福的生活。所以他才不得不苦心经营他的小店铺,才会想到“先拉些主顾来再慢慢儿想法提高货码”。[4]132有学者认为他的这种经营方式是纯粹的小资产阶级压榨农民的血汗钱,我却觉得这恰恰是他头脑精明的表现,他懂得他拉拢顾客,然后再才是挣钱。也有人指出,他在政治上的懦弱胆小,不敢反抗。这也是不客观的,在当时那个社会,“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他不仅被官僚压榨,时不时要“斋斋那些闲神野鬼”,[4]126而且還饱受同行的恶性打压,同时农民的购买力十分低下,他的生意十分难做。所以他不得不步步为营,在恶霸面前低头。在这样的情况下,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哪里还顾得上什么政治觉悟呢?他就跟茅盾笔下的老通宝是一样的,苦苦挣扎求生,只是想执着的活下去。只不过老通宝是农民,所以大家对他抱以同情,而林老板是商人,就被定性为小资产阶级了。很多人指出他没有反抗精神,但其实到最后,他的铺子倒闭,他带着女儿出逃,“实际上也是一种反抗的形式。” [6]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重农抑商的,提倡的是耕读传家,大部分人想到商人就会联想到“无商不奸”,在革命时代,也是有“工农兵学商”这样的排序,商人的政治身份是很低下的,直到市场经济时代,商人的地位和劳动价值才得到认可。所以这也关于这篇文章真正的核心内涵,茅盾先生自己曾说过:“他们(指国民党)自己大卖日货,当民众自发起来抵制日货时,他们却又借抵制日货之名来敲诈勒索小商人,或没收他们的日货,转手之间,勾通了大商户,又把日货充作国货大卖而特卖。国民党的腐败已到了这步田地!这就是《林家铺子》的主题。” [6]而一些学者却仅仅盯着林老板是商人,商人等同于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就是自私懦弱,这样对林老板盖棺定论。这既不客观,也不真实。实际上也对茅盾先生创作这篇小说的初衷产生了误读,把一些先入为主或强加的政治观念强加到作品本身,这样对作品进行牵强附会的政治学和社会学解读,在我看来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
而对于林老板这一人物形象,最重要最根本的还是要把他放到特定的时代和环境中,把他当作一个个体的“人”来看待。看到他的善良热情,精明能干,同时也看到他生存的艰辛与不易,他只是一名在绝望中求生的普通民众而已。
参考文献:
[1]王鹏飞,《‘恶狗’亦‘绵羊’,可恶又可怜——评电影<林家铺子>之林老板的形象》[J].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12月.
[2]孙中田,《沉渣的浮泛——批判影片<林家铺子>的人性论思想》[J].吉林师大学报,1965年1期.
[3]李华,《可怜的‘两面人’——<林家铺子>中的林先生》[J].咸宁学院学报,2003年第期.
[4]丁尔纲,选编,《现当代名家作品精选 矛盾作品》[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4月.
[5]周婧,《林家铺子的倒闭原因再认识》[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6月第7期.
[6]茅盾,《<春蚕>、<林家铺子>及农村题材的作品回忆录(十四)》[M].新文学史料,1982年2月22.
关键词:林家铺子;林老板;形象;新探
作者简介:沈梦媛(1989-),女,河南省信阳市人,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硕士,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9-0-02
回顾以往,很多学者在分析《林家铺子》中林老板的形象中时,把林老板归为小资产阶级,认为他身上暴露了小资产阶级的缺点,懦弱、自私,目光短浅,政治觉悟低,既有绵羊的软弱,又有恶狗的险恶。王鹏飞在《‘恶狗’亦‘绵羊’,可恶又可怜——评电影<林家铺子>之林老板的形象》中强调林老板既有被剥削的“绵羊”的一面,又有剥削其他穷人的“恶狗”的一面,认为林老板“可恶又可怜”。[1]还有孙中田的《沉渣的浮泛——批判影片<林家铺子>的人性论思想》, 说《林家铺子》 “违反了阶级论的原理”。[2]认为作品把林老板“罩上了虚伪的‘人性美’的外衫”。[2]以及李华在《可怜的‘两面人’——<林家铺子>中的林先生》也这样写道:“作为小商人的林先生还有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思想”,[3]甚至林先生的精明的生意头脑也被作者批判为“唯利是图、见利忘义”。[3]以上这些分析林先生形象的论断在我看来,都过于阶级化了,陷入了庸俗社会学的俗套里了,没有把他作为个体的“人”来进行评判。
在我看来,林老板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杂货铺老板,他从父辈的手中继承了这家杂货铺,不敢浪费,老老实实,并且仰仗这小小的杂货铺也勉强维持了一家人的生计。他有善良的妻子,有可爱的女儿,还有三个伙计,他们相处融洽,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林老板其实是一个善良勤快的老好人,这些,从他对他的女儿、伙计以及对待他的顾客中都不难发现。
一、作为父亲
在对待自己的女儿时,他是非常疼爱甚至于宠溺的。文中的很多细节都体现出这一点。
比如文章一开头就是林小姐烦乱的在自己的闺房中脱下被同学们嘲笑的东洋旗袍,想找点别的衣服来穿,“她撩开这件驼绒旗袍,从床下拖出那口小巧的牛皮箱来,赌气似的扭开了箱子盖,把箱子底朝天向床上一撒,花花绿绿的衣服和杂用品就滚满了一床!” [4]125还有“她那只常为同学们艳羡的化妆皮夹以及自动铅笔”。[4]126这些表明他平时非常娇惯女儿,尽自己所能给她创造一个好的物质生活。
不仅在物质条件好的时候对女儿宠爱,就算在生意冷清的时候,他也只是一人承担压力。因为生意清淡,没有挣到什么钱,他想到家里的开销,又想到女儿想要的新衣也没有着落,他觉得对老婆和女儿有愧疚,他“心里的难受,比刀割还厉害” [4]130,但是不管自己是怎样的难受,他却还是勉强安慰这自己的妻儿“还只半天呢!不要着急。”[4]130他宁愿自己一个人硬扛,也不愿意让家人一起担心。
虽然这个女儿丝毫没有节约意识,但是他也从来不对女儿生气。店里做了一天的生意,一共售出货物十六元,其中欠账八块,并且都是“大放盘”照本出卖,根本就没有赚到什么钱,而林先生的小女儿却并不知道,还以为家里生意很好,私自到绸缎庄去赊了四块二角的“大绸”想做一件新衣服。林先生呢,听到女儿去赊“大绸”,虽然心里焦急,却也只是“叹一口气,轻轻埋怨道:‘那么性急!过了年再买岂不是好!’”。[4]133他对女儿的任性行为虽然也有不满,但是并没有严厉训斥,也没有刻板说教,甚至都没有告诉女儿店里生意的实际情况。对待女儿,他温柔而且呵护,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个父亲的尽职尽责。
二、作为老板
对待自己店里的伙计时,他温和善良,大方体恤。
在熬过了凄惨的年关之后,林先生的铺子在年初五要开市了,纵然在这么艰难的处境中,他还是想着他的伙计们,并且“勉强筹措了三块钱,办一席酒请铺子里的‘相好’吃照例的‘五路酒’”。[4]143他知道家中困难,苛捐杂税已经让他不堪重负,但是也不会因为这困难而亏待了他的伙计们。当他意识到店铺已经快要支撑不下去时,他想节约家用,动了裁员的念头,因为此时只有裁员才能够节约家用,使家里多维持一段时间,他自己也思忖道:“惟一的办法是减省开支……裁去一两个店员罢,本来他只有三个伙计,寿生是左右手,其余的两位也怪可怜见的,”。[4]143本来又要面对捐税派响,又要支撑一家老小开支,林先生自己已经是自身難保了,他明白可以通过裁员的方式来节约开支,可又同情他的伙计,所以最后还是把他们留了下来,他的伙计们不至于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失去工作,没有活路。也正是因为他素日对待店员亲切和蔼,所以大家在林家铺子面对危难之际,才会同心协力。
不仅如此,他跟店里的伙计,寿生的关系也是非常好的。店铺里的所有的收账都是由寿生去跑的。这说明林老板非常信任寿生,同时也表明寿生对林老板是非常忠心的。在那样战乱的年代,如果寿生拿着收回来的帐跑掉了,林老板也没有丝毫办法,可是寿生长途跋涉,冒着各种风险,躲过了大兵和土匪,还能把钱带回来,这不能不说是林老板平时待人以诚,他的伙计才会在任何时候都对他忠心耿耿。文章中用了很多笔墨去描写寿生和林老板之间的沟通对话,让人看后就觉得他们不像雇主和学徒那么冷冰冰,纯粹的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在那样的年代里,人与人之间能有这样的信任实在是难能可贵的。而且故事发生到最后,他和林大娘把自己的宝贝女儿、掌上明珠——林小姐许配给了寿生。
三、作为商人
在面对上门的顾客时,他也是察言观色,百般讨好。只要有顾客上门,他都特别会揣摩顾客的心思,例如,当农村来的年轻人“歪着头看那些挂着的洋伞”时,他立马“猛转过脸来,一对嘴唇皮立刻嬉开了”并且亲切的称呼人家为“阿弟”,他心里明白这位年轻的小弟是看中了自己的洋伞,赶忙叫卖自己的洋伞“便宜货,一只洋伞卖九角!看看货色去”。 [4]129 另外他也是一位对顾客热情,服务也特别周到的生意人,并且他为了促成生意的成交,还让自己的女儿出来叫顾客“伯伯”,在遇到还价的客人时,也是笑嘻嘻的让步,这些都让他的“商业交易蒙上了人情的面纱和色彩”。[5]
而且,林先生还是一位特别精明的生意人,文中多次提及到。他虽然身在农村,但是他的生意经却随时跟随大城市的潮流,当店里的生意不好做时,林先生“摹仿上海大商店的办法,写了许多‘大廉价照码九折’的红绿纸条,贴在玻璃窗上。”[4]128当寿生提议把店里的日用品大批量卖给来乡下逃难的上海人时,林先生立马“又摹仿上海大商店卖‘一元货’的方法,把脸盆,毛巾,牙刷,牙粉配成一套卖一块钱,广告上就大书‘大廉价一元货’。” [4]144这样的方法果然奏效,在镇上的大小铺子倒闭了二十八家的背景之下,林家铺子居然一天就卖了一百多元,创下了小镇十多年来的历史新高。由此可见,林老板精明能干,头脑灵活。
四、“好商人”失败的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林老板其实是一个忠厚善良、精明能干的老好人。他是一个对家庭负责任,对员工体恤,也颇有生意头脑的一个人。他始终都在努力琢磨市场,靠着自己的劳动赚钱。而且他待人真诚,办事周到。按理说,这样的一个人理应是生活圆满幸福的,可是,他生活的时代和环境却给与不了他幸福的生活。所以他才不得不苦心经营他的小店铺,才会想到“先拉些主顾来再慢慢儿想法提高货码”。[4]132有学者认为他的这种经营方式是纯粹的小资产阶级压榨农民的血汗钱,我却觉得这恰恰是他头脑精明的表现,他懂得他拉拢顾客,然后再才是挣钱。也有人指出,他在政治上的懦弱胆小,不敢反抗。这也是不客观的,在当时那个社会,“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他不仅被官僚压榨,时不时要“斋斋那些闲神野鬼”,[4]126而且還饱受同行的恶性打压,同时农民的购买力十分低下,他的生意十分难做。所以他不得不步步为营,在恶霸面前低头。在这样的情况下,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哪里还顾得上什么政治觉悟呢?他就跟茅盾笔下的老通宝是一样的,苦苦挣扎求生,只是想执着的活下去。只不过老通宝是农民,所以大家对他抱以同情,而林老板是商人,就被定性为小资产阶级了。很多人指出他没有反抗精神,但其实到最后,他的铺子倒闭,他带着女儿出逃,“实际上也是一种反抗的形式。” [6]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重农抑商的,提倡的是耕读传家,大部分人想到商人就会联想到“无商不奸”,在革命时代,也是有“工农兵学商”这样的排序,商人的政治身份是很低下的,直到市场经济时代,商人的地位和劳动价值才得到认可。所以这也关于这篇文章真正的核心内涵,茅盾先生自己曾说过:“他们(指国民党)自己大卖日货,当民众自发起来抵制日货时,他们却又借抵制日货之名来敲诈勒索小商人,或没收他们的日货,转手之间,勾通了大商户,又把日货充作国货大卖而特卖。国民党的腐败已到了这步田地!这就是《林家铺子》的主题。” [6]而一些学者却仅仅盯着林老板是商人,商人等同于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就是自私懦弱,这样对林老板盖棺定论。这既不客观,也不真实。实际上也对茅盾先生创作这篇小说的初衷产生了误读,把一些先入为主或强加的政治观念强加到作品本身,这样对作品进行牵强附会的政治学和社会学解读,在我看来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
而对于林老板这一人物形象,最重要最根本的还是要把他放到特定的时代和环境中,把他当作一个个体的“人”来看待。看到他的善良热情,精明能干,同时也看到他生存的艰辛与不易,他只是一名在绝望中求生的普通民众而已。
参考文献:
[1]王鹏飞,《‘恶狗’亦‘绵羊’,可恶又可怜——评电影<林家铺子>之林老板的形象》[J].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12月.
[2]孙中田,《沉渣的浮泛——批判影片<林家铺子>的人性论思想》[J].吉林师大学报,1965年1期.
[3]李华,《可怜的‘两面人’——<林家铺子>中的林先生》[J].咸宁学院学报,2003年第期.
[4]丁尔纲,选编,《现当代名家作品精选 矛盾作品》[M].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4月.
[5]周婧,《林家铺子的倒闭原因再认识》[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6月第7期.
[6]茅盾,《<春蚕>、<林家铺子>及农村题材的作品回忆录(十四)》[M].新文学史料,1982年2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