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金融怎么了?世界经济又怎么了?金融危机会给全球经济带来多大的影响?国家外专局、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中心组织了中国高级公务员赴美国学习培训,探讨个究竟。感触和直觉告诉学员们,凡事都有其背景原因,只有知己知彼方能转危为安。
根据国家外专局与美国威士国际服务组织(VISA)合作协议,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精心组织,由人民银行、银监会、财政部、国家外汇局等单位一行12人组成的中国高级公务员赴美培训团,在美国进行了为期21天的培训与考察活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达吨商学院和美国有关金融机构对培训给予了支持与配合。培训团对美国政治体制、金融危机、金融机构现状、全球贸易失衡等问题与培训教授和相关机构专家学者进行广泛的交流和讨论,学员们对美国金融机构、金融危机后的应对与态度有了直觉的感受,学员们认为,这场金融危机源于美国,只有知己知彼方能转危为安。
金融危机产生的真正原因
在培训考察中,学员们感受到,这次危机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一次大反思,是对过度金融创新和过度放松金融监管模式的一次清算。在与相关部门座谈以及听取专家教授的讲解后,感觉到美国正在对金融危机的原因进行反思,但学员们同时也感到,美国反思的角度及程度并没有中国人想象的深刻。在美国大多数人是从美国人消费的方式角度来阐述危机发生的原因,而对于美国经济发展模式、监管过松等方面检讨的不多。比如一些人甚至认为中国借钱给美国导致了危机。学员们认为,金融危机产生有其深刻的背景和以下原因。
激进的经营模式。美国的自由市场体系下,在逐利动机和市场导向的激发下,在信贷市场不断细化、信用中介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美国的金融机构形成独特的“发起——分散”(originate distribute)模式。这种模式对适应市场、分散风险具有很好的作用,但是,缺乏对整个链条参与者的激励和约束,所有人追求的只是高回报。按照国际惯例,购房按揭贷款是20%~30%的首付,然后是按月还本付息。但是,美国的按揭贷款机构从几年前就开始降低贷款门槛,甚至没有资产抵押也可得到贷款买房。银行机构围绕市场需求,买进按揭贷款,设计并推销“精美”的证券化产品和其他衍生产品以赚取巨额利润。处于链条末端的保险公司、对冲基金、商业银行、养老金等投资者一味追求高收益,过度相信银行机构的信誉和评级机构的操守,缺乏独立的分析判断,进行盲目投资。
不当的货币政策。在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911”事件、安然公司和世通公司丑闻等对美国经济造成严重打击。为防止经济走向衰退,美国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联邦利率从6.5%一路降到1%,直接促成了2001年至2005年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房价在5年多时间里大涨了64.41%。低利率造成通胀压力及大量经济泡沫。为稳定经济,美国政府从2004年底至2006年1月开始连续加息。到2006年6月,利率已高达5.25%,并维持14个月之久。利率的快速攀升又重挫美国楼市,购房者的还贷负担日渐加重,不少次贷的借款人每月月供增加50%以上,低信用阶层贷款违约率迅速增长,房地产泡沫破裂,次贷危机开始并逐步影响到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
过度放松的金融监管。进入新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奉行干预最小化、让市场决定价格、竞争将创造全球效率的理念。1999年,美国国会撤消了《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相继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和《商品期货交易现代化法案》,拆除了商业银行和证券业之间的“防火墙”,为投机猖獗、金融衍生品膨胀创造了条件。据统计,2006年美国的GDP是13.5万亿美元,而衍生品合约市值则是GDP的40倍。到了2008年该比值已达到50倍左右。与此同时,美国证监会于2004年取消了15倍杠杆比率的限制,又刺激了金融机构的投资冲动,导致美国五大商业投资银行2007年底的杠杆率达到了88.8倍。
失衡的宏观经济。在培训学习考察中,学员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美国的低储蓄率,许多人是在靠借贷超前消费。世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严重不平衡,使此次金融危机有别于任何一次金融危机。美国经济发展在战后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内部失衡,其核心问题是储蓄率迅速走低,2007年为-1.7%,创下1933年大萧条以来的历史最低纪录。为弥补自身储蓄的不足,美国凭借全球化和资本市场的金融创新手段吸纳全球资金,结果形成大量债务。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把大量的制造业转移到国外,把美国本土打造成贸易、航运和金融等服务业中心,利用专利、标准和品牌等手段,控制着产业的高端,并在信息技术助推下使美国的虚拟经济达到巅峰。但金融衍生产品不是出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是发自金融机构甚至单个机构、部门、个人逐利的动机,造成虚拟和实体经济严重失衡。
学员们认识到,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看,二战后,全球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三种模式:即“世界工厂”型,其中多数是资源相对贫乏的经济体;资源供给型经济体,主要是中东国家,其石油生产在全世界大约占1/3;低储蓄率的消费国家,尤其是美国,这些国家已成为所谓“最后消费人”(spender of last resort)。这种三角关系保持了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也造成了巨大的金融失衡: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储蓄率较高,汇率较低,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人口较少的资源出口国也累积了大量剩余流动性,为国际市场上各种形式的投资创造了条件。衍生产品为追逐高额利润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平台。但是当消费国家的消费动力不足时,必然会影响到另两类经济体。
美国金融制度和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启示
在美学习培训考察中,学员们身临其境,切身感受了金融危机对美国社会及全球经济金融产生的影响。金融市场剧烈波动,金融体系受到重创,实体经济受到冲击。为应对金融危机,美国采取了积极的货币、财政政策及经济刺激方案,但政策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巨额财政赤字风险的考验,货币和财政政策缺乏协调与配合,经济刺激计划重叠且不完善。
美国金融制度奠定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尽管美国历史只有200年,但由于继承了欧洲的金融体系成果,为其日后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打下了基础。
美国金融体系的发展经历尝试、反复和完善的过程。从1782年到19世纪末,美国先后出现过许多全国性和州立银行,银行可自行发钞,监管宽松,银行危机时有出现。为防范金融体系风险,美国1913年成立联邦储备体系,1929年成立证券交易委员会,1933年成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美国现代金融体系的雏形逐步显现。在不断的立法、危机和政策尝试过程中, 美国金融体系日趋完善。
美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影响了国际货币体系在不同时期的相关安排。在1913年美国成立联邦储备委员会之前,各国均采用黄金本位制,允许确定国内货币的官方金价,不对私人黄金的进出口和跨境使用进行限制,促进了稳定的汇率、共同的货币政策和跨境交易中稳定的购买力平价。1913年至1945年,金本位继续维持和部分瓦解,1945年至1973年以美元固定汇率为基准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1973年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促使世界进入了一个以美元浮动汇率为基准的时期,各国仍按照本国货币对美元的价格作为其汇率政策的主要调整目标,但汇率的波动性显著增加,美国及各国均无法定义务维持某一固定汇率。
从美国金融制度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史看,美国金融体系经历了历史上不同的发展阶段,积累了足够的抗风险能力和危机应对经验,使美元成为迄今历史上相对来说最为稳定和安全的货币;其次是美国在全球经济中迄今无法替代的领导地位,使美元凝聚了类似金本位时期各国对于黄金作为价值手段的信心。历史证明,能够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主要依靠货币发行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完善的金融体系,是多年优胜劣汰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
对金融危机的思考与建议
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不断完善经济金融监管体系。对待金融危机要着眼当前与未来的发展趋势,统筹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趋利避害,知己知彼,变危为机。
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要使我国经济尽快走出金融危机带来的困境,必须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重出口推动型经济转向拉动内需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以国内市场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如增加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的支出。借助调整的良机,引导资金投向知识和绿色经济。
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有助于金融机构抵御突如其来的风险。要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坚定不移地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走稳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金融市场的建立要以实体经济为基础,逐步完善市场的形式、机制和制度。
继续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健全金融监管法规,对于监管创新都要有很好的制度安排,只有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透明的产品,才能鼓励创新。对于不良资产不能进行资产证券化。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建立金融危机下的产品退出机制、高管履职评价、业绩考核、尽职免责机制等,实现银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积极发挥财政、货币政策的协同作用,有效渡过危机难关。密切关注美国经济政策走向。目前,美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大量发行国债。而在目前美元强势地位以及投资渠道缩减的情况下,美国国债仍然畅销。据统计,美国1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从2007年的6%下降至2.7%。大量发行国债为美国政府救市筹集资金的同时,也为新一轮的投资过热和经济膨胀埋下了伏笔。
在经济下行趋势下要发挥财政政策作用。信用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复杂多变的金融波动甚至危机,一国央行很容易陷入“放松、紧缩、被迫放松、被迫紧缩”的循环之中。特别是在经济下行过程中,货币政策往往难以发挥作用。以美国历次发生的经济衰退为例,主要采取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鲜有发挥。目前,要促进经济增长机制的调整与体制的优化。
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运作机制、政策时效和作用等方面的差异要求两者要加强协调与配合。既要发挥财政政策见效快的特点,同时又要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两者有效配合,才能产生乘数效用。美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实施政策的局限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通过国债与公开市场业务的协调,财政投资项目与银行配套贷款的协调配合等方式,使社会总需求和经济结构有效结合以带动经济的发展。
正确应对当前的新贸易保护主义。虽然G20峰会上各国对抵制贸易保护主义达成共识,但是在当前危机背景下,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所难免,要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外交等手段,积极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挑战。
积极参与博弈,力争主动权。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应旗帜鲜明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坚决倡导和主张自由贸易,广泛参与双边和多边政治协商和国际经济合作,增强对调整和改革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组织、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动权,增强国际谈判中的博弈能力。
苦练内功,提高市场适应力。贸易保护的抬头客观上加大了我国企业出口成本,增加了我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难度。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应着眼于长远发展,掌握更多的自主核心技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整体的素质水平,练好内功。
立足于扩大内需,从重视开拓国际市场转为内、外需协调发展。改变财富分配模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扩大内需奠定基础。要密切联系市场需求,加快管理创新步伐,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产品和产业升级,把进出口营销战略的重点从价格竞争转到质量竞争的轨道上,发挥好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
注重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利益的合理保护。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法律法规具有稳定金融消费者群体、夯实银行业务基础的作用,但是这些法律法规也加大了银行的责任,并增加了巨额成本和管理费用。
金融业务应持续遵循审慎经营原则。严格遵守法规,并审慎地开展业务,不仅能够平衡和管理各类业务风险以获得盈利,而且对稳定金融消费者信心和保护金融消费者获取金融机构服务的便利性和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规范产品与信息服务。推动金融机构简化各类金融服务和产品服务信息披露行为的规范,提高金融消费者对产品风险和服务问题的认知、判断和防范能力。加强征信系统建设和监管工作国际合作。
参加培训的学员们认为,这次国外培训不仅学习了美国金融制度和政策知识,还和许多官方机构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不仅对其较为先进的金融体系和市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对其不足和产生次贷危机的根源有了深入认识;既学习了解了其经济和政治环境有利的一面,也看到了其社会低效和浪费等不足的面。总之,收获是全面的,对吸取经验教训大有裨益。
根据国家外专局与美国威士国际服务组织(VISA)合作协议,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精心组织,由人民银行、银监会、财政部、国家外汇局等单位一行12人组成的中国高级公务员赴美培训团,在美国进行了为期21天的培训与考察活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达吨商学院和美国有关金融机构对培训给予了支持与配合。培训团对美国政治体制、金融危机、金融机构现状、全球贸易失衡等问题与培训教授和相关机构专家学者进行广泛的交流和讨论,学员们对美国金融机构、金融危机后的应对与态度有了直觉的感受,学员们认为,这场金融危机源于美国,只有知己知彼方能转危为安。
金融危机产生的真正原因
在培训考察中,学员们感受到,这次危机是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一次大反思,是对过度金融创新和过度放松金融监管模式的一次清算。在与相关部门座谈以及听取专家教授的讲解后,感觉到美国正在对金融危机的原因进行反思,但学员们同时也感到,美国反思的角度及程度并没有中国人想象的深刻。在美国大多数人是从美国人消费的方式角度来阐述危机发生的原因,而对于美国经济发展模式、监管过松等方面检讨的不多。比如一些人甚至认为中国借钱给美国导致了危机。学员们认为,金融危机产生有其深刻的背景和以下原因。
激进的经营模式。美国的自由市场体系下,在逐利动机和市场导向的激发下,在信贷市场不断细化、信用中介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美国的金融机构形成独特的“发起——分散”(originate distribute)模式。这种模式对适应市场、分散风险具有很好的作用,但是,缺乏对整个链条参与者的激励和约束,所有人追求的只是高回报。按照国际惯例,购房按揭贷款是20%~30%的首付,然后是按月还本付息。但是,美国的按揭贷款机构从几年前就开始降低贷款门槛,甚至没有资产抵押也可得到贷款买房。银行机构围绕市场需求,买进按揭贷款,设计并推销“精美”的证券化产品和其他衍生产品以赚取巨额利润。处于链条末端的保险公司、对冲基金、商业银行、养老金等投资者一味追求高收益,过度相信银行机构的信誉和评级机构的操守,缺乏独立的分析判断,进行盲目投资。
不当的货币政策。在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911”事件、安然公司和世通公司丑闻等对美国经济造成严重打击。为防止经济走向衰退,美国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联邦利率从6.5%一路降到1%,直接促成了2001年至2005年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房价在5年多时间里大涨了64.41%。低利率造成通胀压力及大量经济泡沫。为稳定经济,美国政府从2004年底至2006年1月开始连续加息。到2006年6月,利率已高达5.25%,并维持14个月之久。利率的快速攀升又重挫美国楼市,购房者的还贷负担日渐加重,不少次贷的借款人每月月供增加50%以上,低信用阶层贷款违约率迅速增长,房地产泡沫破裂,次贷危机开始并逐步影响到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
过度放松的金融监管。进入新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奉行干预最小化、让市场决定价格、竞争将创造全球效率的理念。1999年,美国国会撤消了《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相继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和《商品期货交易现代化法案》,拆除了商业银行和证券业之间的“防火墙”,为投机猖獗、金融衍生品膨胀创造了条件。据统计,2006年美国的GDP是13.5万亿美元,而衍生品合约市值则是GDP的40倍。到了2008年该比值已达到50倍左右。与此同时,美国证监会于2004年取消了15倍杠杆比率的限制,又刺激了金融机构的投资冲动,导致美国五大商业投资银行2007年底的杠杆率达到了88.8倍。
失衡的宏观经济。在培训学习考察中,学员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美国的低储蓄率,许多人是在靠借贷超前消费。世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严重不平衡,使此次金融危机有别于任何一次金融危机。美国经济发展在战后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内部失衡,其核心问题是储蓄率迅速走低,2007年为-1.7%,创下1933年大萧条以来的历史最低纪录。为弥补自身储蓄的不足,美国凭借全球化和资本市场的金融创新手段吸纳全球资金,结果形成大量债务。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调整经济发展方式,把大量的制造业转移到国外,把美国本土打造成贸易、航运和金融等服务业中心,利用专利、标准和品牌等手段,控制着产业的高端,并在信息技术助推下使美国的虚拟经济达到巅峰。但金融衍生产品不是出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是发自金融机构甚至单个机构、部门、个人逐利的动机,造成虚拟和实体经济严重失衡。
学员们认识到,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看,二战后,全球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三种模式:即“世界工厂”型,其中多数是资源相对贫乏的经济体;资源供给型经济体,主要是中东国家,其石油生产在全世界大约占1/3;低储蓄率的消费国家,尤其是美国,这些国家已成为所谓“最后消费人”(spender of last resort)。这种三角关系保持了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也造成了巨大的金融失衡: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储蓄率较高,汇率较低,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人口较少的资源出口国也累积了大量剩余流动性,为国际市场上各种形式的投资创造了条件。衍生产品为追逐高额利润的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平台。但是当消费国家的消费动力不足时,必然会影响到另两类经济体。
美国金融制度和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启示
在美学习培训考察中,学员们身临其境,切身感受了金融危机对美国社会及全球经济金融产生的影响。金融市场剧烈波动,金融体系受到重创,实体经济受到冲击。为应对金融危机,美国采取了积极的货币、财政政策及经济刺激方案,但政策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巨额财政赤字风险的考验,货币和财政政策缺乏协调与配合,经济刺激计划重叠且不完善。
美国金融制度奠定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尽管美国历史只有200年,但由于继承了欧洲的金融体系成果,为其日后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打下了基础。
美国金融体系的发展经历尝试、反复和完善的过程。从1782年到19世纪末,美国先后出现过许多全国性和州立银行,银行可自行发钞,监管宽松,银行危机时有出现。为防范金融体系风险,美国1913年成立联邦储备体系,1929年成立证券交易委员会,1933年成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美国现代金融体系的雏形逐步显现。在不断的立法、危机和政策尝试过程中, 美国金融体系日趋完善。
美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影响了国际货币体系在不同时期的相关安排。在1913年美国成立联邦储备委员会之前,各国均采用黄金本位制,允许确定国内货币的官方金价,不对私人黄金的进出口和跨境使用进行限制,促进了稳定的汇率、共同的货币政策和跨境交易中稳定的购买力平价。1913年至1945年,金本位继续维持和部分瓦解,1945年至1973年以美元固定汇率为基准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1973年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促使世界进入了一个以美元浮动汇率为基准的时期,各国仍按照本国货币对美元的价格作为其汇率政策的主要调整目标,但汇率的波动性显著增加,美国及各国均无法定义务维持某一固定汇率。
从美国金融制度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史看,美国金融体系经历了历史上不同的发展阶段,积累了足够的抗风险能力和危机应对经验,使美元成为迄今历史上相对来说最为稳定和安全的货币;其次是美国在全球经济中迄今无法替代的领导地位,使美元凝聚了类似金本位时期各国对于黄金作为价值手段的信心。历史证明,能够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主要依靠货币发行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完善的金融体系,是多年优胜劣汰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
对金融危机的思考与建议
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不断完善经济金融监管体系。对待金融危机要着眼当前与未来的发展趋势,统筹兼顾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趋利避害,知己知彼,变危为机。
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要使我国经济尽快走出金融危机带来的困境,必须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重出口推动型经济转向拉动内需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形成以国内市场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如增加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的支出。借助调整的良机,引导资金投向知识和绿色经济。
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有助于金融机构抵御突如其来的风险。要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坚定不移地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发展,走稳健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金融市场的建立要以实体经济为基础,逐步完善市场的形式、机制和制度。
继续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健全金融监管法规,对于监管创新都要有很好的制度安排,只有风险可控、成本可算、信息透明的产品,才能鼓励创新。对于不良资产不能进行资产证券化。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建立金融危机下的产品退出机制、高管履职评价、业绩考核、尽职免责机制等,实现银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积极发挥财政、货币政策的协同作用,有效渡过危机难关。密切关注美国经济政策走向。目前,美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大量发行国债。而在目前美元强势地位以及投资渠道缩减的情况下,美国国债仍然畅销。据统计,美国1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从2007年的6%下降至2.7%。大量发行国债为美国政府救市筹集资金的同时,也为新一轮的投资过热和经济膨胀埋下了伏笔。
在经济下行趋势下要发挥财政政策作用。信用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复杂多变的金融波动甚至危机,一国央行很容易陷入“放松、紧缩、被迫放松、被迫紧缩”的循环之中。特别是在经济下行过程中,货币政策往往难以发挥作用。以美国历次发生的经济衰退为例,主要采取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鲜有发挥。目前,要促进经济增长机制的调整与体制的优化。
加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在运作机制、政策时效和作用等方面的差异要求两者要加强协调与配合。既要发挥财政政策见效快的特点,同时又要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两者有效配合,才能产生乘数效用。美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实施政策的局限充分证明了这一点。通过国债与公开市场业务的协调,财政投资项目与银行配套贷款的协调配合等方式,使社会总需求和经济结构有效结合以带动经济的发展。
正确应对当前的新贸易保护主义。虽然G20峰会上各国对抵制贸易保护主义达成共识,但是在当前危机背景下,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所难免,要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外交等手段,积极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挑战。
积极参与博弈,力争主动权。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应旗帜鲜明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坚决倡导和主张自由贸易,广泛参与双边和多边政治协商和国际经济合作,增强对调整和改革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组织、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动权,增强国际谈判中的博弈能力。
苦练内功,提高市场适应力。贸易保护的抬头客观上加大了我国企业出口成本,增加了我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难度。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应着眼于长远发展,掌握更多的自主核心技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整体的素质水平,练好内功。
立足于扩大内需,从重视开拓国际市场转为内、外需协调发展。改变财富分配模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扩大内需奠定基础。要密切联系市场需求,加快管理创新步伐,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动产品和产业升级,把进出口营销战略的重点从价格竞争转到质量竞争的轨道上,发挥好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
注重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利益的合理保护。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法律法规具有稳定金融消费者群体、夯实银行业务基础的作用,但是这些法律法规也加大了银行的责任,并增加了巨额成本和管理费用。
金融业务应持续遵循审慎经营原则。严格遵守法规,并审慎地开展业务,不仅能够平衡和管理各类业务风险以获得盈利,而且对稳定金融消费者信心和保护金融消费者获取金融机构服务的便利性和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规范产品与信息服务。推动金融机构简化各类金融服务和产品服务信息披露行为的规范,提高金融消费者对产品风险和服务问题的认知、判断和防范能力。加强征信系统建设和监管工作国际合作。
参加培训的学员们认为,这次国外培训不仅学习了美国金融制度和政策知识,还和许多官方机构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不仅对其较为先进的金融体系和市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且对其不足和产生次贷危机的根源有了深入认识;既学习了解了其经济和政治环境有利的一面,也看到了其社会低效和浪费等不足的面。总之,收获是全面的,对吸取经验教训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