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嵩高维岳,峻极于天。……四国于蕃,四方于宣”,周朝尹吉甫《嵩高八章》首章,即道出了中岳嵩山地位的至尊; “飘渺神人宅,穹窿帝者宫。……杰阁翔威凤,修梁架彩虹”,明代傅梅之《恭谒中岳庙礼成赋十六韵》,更道出了中岳神祠——中岳庙的壮美。嵩岳,位九州之中,抚临四岳,自古为中国神圣之山岳;中岳庙,雄踞嵩岳主峰太室山南麓,规模宏大,建制庄严,古来繁盛之至,为诸岳庙之冠。
中岳神祠统领华夏文明发源核心区众山神祗之宗祠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山川之祭为代表的自然崇拜,占据了大部时段,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内涵。在远古,先民因山而居,各部落逐渐结为部落联盟,拥有共同的祭祀对象。因而,对祭祀对象分布范围的研究,是揭示一个文化单元所及范围的有效途径。被誉为中国最古老奇书的《山海经》,详细记载了上古时期中国大地上各个区域的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等,是揭示古文化类型分区的珍贵史料。其中,中岳嵩山二主峰太室、少室之山被列在中山经内,其中次七经文日:
“凡苦山之首,自休与之山至于大瑰之山,凡十有九山,千一百八十四里。其十六神者,皆豕身而人面……少室、太室皆冢也,其祠之:太牢之具,婴以吉玉。其神状皆人面而三首,其余属皆豕身人面也。” 今学者考证,中次七经所述的十九座山,其西端的休与山位于豫西卢氏、栾川二县之间,东端的大魂山位新郑市西。太室、少室二山位十九山之正中,如门似阙,雄峙于有“十二朝古都”之称的古都洛阳之南。这些山岳,分布于华夏文明发源地的核心区——黄河南岸的伊洛河流域。在这一区域,发达的农耕文化最终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嗣后,商周直至唐宋,在这片热土上,演出了一幕幕壮观的中华文明史诗。《山海经》中,这十九座山拥有共同的山神——猪身人面之神,其正是农耕文化的形象反映。“冢”者,嫡长也,即宗山或日首领,《山海经-中山经》中次七经中,太室、少室均为宗山,其祠神像为人面人身,统领之余属皆猪身人面。二山,居中次七经十九山之正中,同属嵩山,太室为主峰,以太室为其长。晋郭璞注《山海经》,于太室则日“即中岳嵩高山也”,于少室则否,是故自古岳庙建于太室而非少室,汉武帝礼登太室祭中岳,诏加增太室祠并置奉邑嵩高专事奉祀,即其证。该山系西部之苦山亦为其冢,应为西镇,以应对来自西部(周原方向)的威胁。故中岳嵩山为伊洛河流域众山之首,中岳神祠为统领中国古代文明发源地核心区众山神祗之宗祠,当为不争。
然而在上古时期,中岳神祠的地位可能要更高。案《山海经》,后世所定之五岳,除嵩山及其祠庙神主为一方宗主外,只有华山为西次一经之宗山,但却不明其神形,且西经诸山区域所奉之神灵,都是马、牛、羊等动物形象,当为其时游牧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反映;后世显赫的泰山,是时也仅为一般山岳之地位,享受着与同区十二山相同的祀礼。我们还看到,《山海经》中。中次七经中太室等宗山神祗之形不仅为人形,且一身三首,颇具君临天下之威仪,除此之外的所有山神,俱以兽、鸟等为其形,说明了伊洛河流域发达的农业文化必然也在政治上占据领导地位,古人所谓“嵩高峨峨,蟠亘千古。如毂处中,如日当午。远控伊洛,诞生申甫”,就是这一历史的真实写照。
汉武定五岳、制祀礼,中岳嵩山因其于五运为土,可润百谷,于五色为黄,可涵万象;于五德为信,可宰群动,于五位为中央,可总四方,故其地位高于其余四岳。又因其位于定鼎之郊,有镇兹京邑之作用,不惟汉武、孝文、武后、乾隆等帝王亲至封禅、祭拜,历代朝野更礼祀有加。唐朝的中岳庙建制中,已将东西南北四岳庙之神等作为中岳之神的从属对待,唐韦行俭《新修嵩岳中天王庙记碑》云修饰中岳庙:“中天王洎夫人……旁罗四岳、四渎,施以启母、少姨之伦……盖所以奉国典、尊君命也”即是。《大金承安重修中岳庙图碑》中反映的是钦命庙制,图中东西南北四岳殿作拱卫状分列中岳大殿前上三门外东西两侧。清乾隆皇帝幸中岳,钦命重修中岳庙,仍依宋金旧制,中岳大殿居中正位,四岳殿宇拱列揆之,是谓“作镇中土”。以上,均源自古制,也是古代“天子居中而处”思想的形象反映。
山水形胜古代勘舆学中至尊至赫的显贵格局
中国古代的勘舆学说,是建筑与环境、人与自然“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此中还包含了严格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至于宗教建筑设计,则更以利用环境,营造神秘、庄严的神权气氛为其要。在勘舆学中,中岳庙亦被赋予至尊的级别。
第一,循章守典,勘舆源流。典型的或日理想的风水模式,是建筑后(北)有高大主山可御冬季寒流;前(南)有低平如案之案山可迎接、和缓东南暖湿气流;建筑与案山之间有河流,既可提供生活、生产用水,又可为空气调节器;过强的东、西二风不利生命,故建筑的东西两翼亦须有体量介于主、案二山之间的东砂(青龙山)、西砂(白虎山)两山为屏,若主山后有连绵高大、连系昆仑的山脉为其祖山,则其环境更佳。考《嵩岳庙史》等古籍,中岳庙之山水形胜,其祖山嵩山西连昆仑,黄盖峰为其背靠之主山,牧子冈、望朝岭及懊来峰为其东、西二砂,其南玉案岭为其案山,庙前横亘奈河之水,不但为最符合古代勘舆学说、最典型的风水环境,且庙前有两重案山和砂山——以告成镇南部其形如箕、顶平如坻之箕山为其南部玉案,以箕山东西并峙之大、小熊山为其两砂,构成了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山水格局。尤其是中岳庙南之玉案岭,其名甚古,为勘舆学中“案山”一词之源流,更说明了中岳庙历史地位的尊显。
第二,庙位高耸,欲与天接。上古时期,祭祀之所多高踞一方高亢险要之地,寓意神居于天,同时亦使祀者有“沟通天意,上承天命”的神圣感。中岳庙亦然,《史记·武帝内传》载,汉武帝“翌日亲登嵩高,御史乘属在庙旁,吏卒成闻呼万岁者三。登礼罔不答,其令祠官加增太室祠……以山下户三百为之奉邑,名日嵩高”,说明中岳神祠原至少建于万岁峰之上。其后庙虽有数迁,但均在太室山东南麓上下移动,最终卜居于黄盖峰南阜,在五岳庙中,是保持山庙选址初始创意理念的范例。
第三,轴线绵长,益增庄严。中岳庙的轴线设计是中国五岳祠庙中最长的。今天的中岳庙,仅其核心区即建筑部分,自汉阙起至黄盖峰重檐八角琉璃亭止,南北轴线即达1,5公里,而汉武帝时中岳神祠在万岁峰上,至于汉阙,距离更长。以今庙制为例,其山水形胜之轴,自岳庙南案箕山,经岳庙至庙北庙之祖山嵩顶峻极峰,南北轴线达20公里左右,其间层峦叠嶂,神权彰显,蔚为天下之大观。尤其值 得注意的是,这一轴线正与中国古代“地中之轴”——洛阳至告成古观星台重合,这一“巧合”绝非偶然,当是对古代天地二轴(天之中——告成,地之中——洛阳)的有意连线设计,中岳神祠卜位、定向之谜应在于斯。其效正如《嵩岳庙史》所载, “丘阜排立星拱,高低起伏,远近浓丽,如蜿蜒之联。”“岳祠望之,遥遥青翠色如列画屏,虽去岳差远,如贵人前仪卫,森森壮哉大观矣!”
建筑布局中国古代祠庙建筑组群艺术的佳作
中岳庙的建筑布局,自古亘今,既是建筑心理艺术的佳作,更是古代建筑艺术的乐章。
中岳庙建筑布局是建筑心理艺术的佳作。与西方建筑不同,以木结构为主要结构体系的东方古代建筑,建筑的体量感和复杂程度是在沿着一区建筑纵轴方向行走的过程中完成的,而在这个行进过程中,建筑的庄严、神秘感甚至建筑的体量又得到了心理加强和放大,从而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了最大的艺术效果。这种设计用于宗教建筑,其效应会更加突出。中岳庙的建筑,前后计七进十一层院落,建筑的布置呈疏——渐密——渐疏的变化,庙南北地势相差37米之多;建筑的高度自南端四米余高的汉阙至北部二十多米高的大殿,相差六倍;建筑的级别,若以屋顶形式计,由单檐硬山顶至重檐庑殿顶,可巧妙排列、组合出达十几种级别的形式,若加上色彩由灰布瓦——绿琉璃瓦剪边——绿琉璃瓦——黄色琉璃瓦的变化,其分级数量更多。这些丰富多彩的建筑设计,与其说是功能上的需要,毋宁说是为导引游览者产生心理变化而为之。自汉代太室阙至遥参亭,漫长的神道是导引空间,意在为谒者进行心理准备,游览欲望也渐强。从遥参亭至大殿,随着山势的渐次升高,建筑的体量、密度越来越大,建筑的级别愈来愈高,建筑的色彩更加壮丽,建筑的形象也愈加凝重和庄严,谒者敬畏之感油然而生。途中,由各道牌楼、门厅柱楣之间形成的框景,产生了掩映美效果,既丰富了空间层次,又增加了游览欲望;高高耸立的大殿廊院前左右并峙的四岳殿,以及大殿前特意压缩了体量的牌楼与双亭,是对比与错觉组合艺术的杰作,使大殿愈加显得高大雄伟;而如烟似翠的峰峦被借入画,反衬着红墙、金瓦,使岳庙显得愈加威严壮观。自大殿到寝宫、御书楼,建筑密度、级别、体量渐向反向变化,谒者的心潮亦渐次回落。自御书楼至庙后黄盖峰顶重檐八角琉璃亭,是建筑的余声,使谒者心境渐平。中岳庙建筑的这一布局,为古今建筑心理学经典之作。
中岳庙建筑布局是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美乐章。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图解中岳庙的艺术构成,会发现它的平面布局基本以1/8为一个基本单元即模数组合而成,而其竖向则呈现出三组有节奏的高峰。当一件事物由一个基本单元的倍数组成的时候,和谐之美就产生了。若以中岳庙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间距为音节的长短,以其建筑体量为音阶的高低,以其山水环境为和声,将会得到一曲悠扬、美妙的旋律。若再将有序排列于轴线两侧的建筑及小品化为不同的器乐,则会成为一曲优美、庄严的交响乐章。
岳庙建筑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博物馆
中岳庙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文物种类保存最全的岳庙建筑。中岳庙的建筑,大部为清代乾隆年间钦颁所建。建筑仿清官式作法,沿中轴线布置,共七进十一层院落,自南而北,中轴线上建有太室阙、名山第一坊、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峻极门、嵩高峻极坊、拜台、峻极殿(中岳大殿)、寝殿、御书楼、黄盖亭等各类主体建筑,两翼辅以翁仲、神库与镇库铁人、四岳殿、厢房、回廊、御碑亭、掖门、仪门、垂花门等建筑与金石作品。中轴两侧另有火神宫、祖师宫、神州宫、小楼宫、位中四岳坊、秀毓三河坊、东西华门、九龙宫、无极殿、老君殿、明代古桥等建筑。总计建筑面积达10223.639平方米。钟鼓楼、东西朝房、太尉官、九龙井亭、乾隆行官、驿站等虽已被毁,但地面尚有清晰的遗迹。中岳庙现存金石铸器、石刻造像等金石文物101件,其中东汉、北魏及唐至清金石造像36座、碑碣83品。主要金石造像以汉代石雕翁仲、宋代铁人、金明铁狮、清代石狮最为珍贵。碑刻中,以《北魏中岳嵩高灵庙之碑》、唐碣与宋幢、《宋金四状元碑》《大金承安重修中岳庙图碑》《元代圣旨碑》《元代名道吴全节诗碑》《王铎中岳庙告文碑》《五岳真形之图碑》《清代乾隆御碑》《谒岳庙碑》《嵩高灵胜寄呈三十韵》《重修中岳庙碑》《五岳真形之图碑》《重修嵩山中岳庙碑记》《重修中岳庙碑》《无字碑》《乾隆御笔碑》《太室阙碑》等最具史料价值。庙内现存汉、唐、宋以来的古柏331株,其中,最高的古柏达14.5米,最粗的古柏周长达6.2米,为中国保存古柏最多的寺庙之一,使古岳庙尽显古拙沧桑之色。 中岳庙的建筑平面布局是中国古代早期祠庙建筑布局的典型代表。汉时太室神祠,其制虽浩渺,但从《史记·武帝内传》所记及山下现存石阙、翁仲等物,知其现庙之中轴线即为汉时太室祠庙之中轴线。唐时的中岳庙,从唐韦行俭《新修中岳中天王庙记碑》文知,唐时已出现主殿带大回廊,旁罗四岳、四渎等核心组合,其后此制一直未变。宋金时期,中岳庙发展又达鼎盛,其庙制之宏大华丽,从庙存《大金承安重修中岳庙图碑》可知一斑。今存岳庙,虽建筑多为清物,但其平面布局一如宋制,峻极殿、四岳殿之石础,亦多为宋物。中岳庙是研究中国早期祠庙建筑布局艺术的重要实例。
中岳庙的建筑类型丰富,制作规范,是研究中国清代仿官式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就屋顶形式而言,就有硬山式、四角攒尖、重檐八角攒尖、单檐歇山、重檐歇山、单檐庑殿、重檐庑殿等多种类型,其再辅以灰瓦、绿琉璃瓦剪边、绿琉璃瓦、黄琉璃瓦,组合成了生动灵活、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中岳庙的建筑中,明代所建的天中阁,宋创、清又重建的四岳殿及清代神州宫门,还保留着早期建筑的高台建筑特色,其形象巍峨壮观。除了木结构外,匠师们还以青砖创作出了诸如神库、无字碑亭等无梁殿式建筑,反映了古代发券技艺的水平。建筑檐下的斗拱,自三蹈至七蹈,又加以翘、昂配置变化,品类众多,等级繁复,极大地丰富了建筑的艺术形象。尤其是峻极大殿内,保留了早期建筑的金箱斗底槽的作法,为晚期建筑不多见的实例。为了营造出多变的艺术形象,古代匠师们极尽巧思,运用不同的梁架结构方式,使结构形式与建筑形象浑然一体,完美结合。中岳庙建筑中,几座造型优美、结构精巧的木牌楼,是北方古牌楼中之精品,在导引游者、丰富空间层次、框景与掩映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岳庙是中国古代建筑美学的经典之作。其单体建筑,无论是建筑空间,还是建筑构件,各部比例均美妙和谐,源自以和谐比例著称的古代营造制度,得益于古代匠师对建筑营造尺度、构造的熟练掌握。以中岳庙大殿为例:一方面,按照清代营造制度,以和谐的比例控制着建筑的开间与面阔、步架与进深、柱径与柱高、举折与出檐的宏观数据,另一方面,面对前代留下的与后世营造制度有别的建筑平面,根据特殊的功能需求,匠师们不囿法式,使用源自人体的丈尺模数,设计出了宜人的建筑空间;使用以寸为基本单位的斗口模数,设计出了坚固、美观的构件;砖与瓦,均以尺为单位度之;门与窗,均保持着统一的构造元素和艺术风格。用同一种和谐的比例尺度对建筑进行设计,以风格统一的艺术单元进行装饰,必然会达到建筑与结构、技术与艺术的完美和谐与统一,于是就产生了闻名于世的中国古代建筑之美。
中岳神祠统领华夏文明发源核心区众山神祗之宗祠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山川之祭为代表的自然崇拜,占据了大部时段,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重要内涵。在远古,先民因山而居,各部落逐渐结为部落联盟,拥有共同的祭祀对象。因而,对祭祀对象分布范围的研究,是揭示一个文化单元所及范围的有效途径。被誉为中国最古老奇书的《山海经》,详细记载了上古时期中国大地上各个区域的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等,是揭示古文化类型分区的珍贵史料。其中,中岳嵩山二主峰太室、少室之山被列在中山经内,其中次七经文日:
“凡苦山之首,自休与之山至于大瑰之山,凡十有九山,千一百八十四里。其十六神者,皆豕身而人面……少室、太室皆冢也,其祠之:太牢之具,婴以吉玉。其神状皆人面而三首,其余属皆豕身人面也。” 今学者考证,中次七经所述的十九座山,其西端的休与山位于豫西卢氏、栾川二县之间,东端的大魂山位新郑市西。太室、少室二山位十九山之正中,如门似阙,雄峙于有“十二朝古都”之称的古都洛阳之南。这些山岳,分布于华夏文明发源地的核心区——黄河南岸的伊洛河流域。在这一区域,发达的农耕文化最终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嗣后,商周直至唐宋,在这片热土上,演出了一幕幕壮观的中华文明史诗。《山海经》中,这十九座山拥有共同的山神——猪身人面之神,其正是农耕文化的形象反映。“冢”者,嫡长也,即宗山或日首领,《山海经-中山经》中次七经中,太室、少室均为宗山,其祠神像为人面人身,统领之余属皆猪身人面。二山,居中次七经十九山之正中,同属嵩山,太室为主峰,以太室为其长。晋郭璞注《山海经》,于太室则日“即中岳嵩高山也”,于少室则否,是故自古岳庙建于太室而非少室,汉武帝礼登太室祭中岳,诏加增太室祠并置奉邑嵩高专事奉祀,即其证。该山系西部之苦山亦为其冢,应为西镇,以应对来自西部(周原方向)的威胁。故中岳嵩山为伊洛河流域众山之首,中岳神祠为统领中国古代文明发源地核心区众山神祗之宗祠,当为不争。
然而在上古时期,中岳神祠的地位可能要更高。案《山海经》,后世所定之五岳,除嵩山及其祠庙神主为一方宗主外,只有华山为西次一经之宗山,但却不明其神形,且西经诸山区域所奉之神灵,都是马、牛、羊等动物形象,当为其时游牧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反映;后世显赫的泰山,是时也仅为一般山岳之地位,享受着与同区十二山相同的祀礼。我们还看到,《山海经》中。中次七经中太室等宗山神祗之形不仅为人形,且一身三首,颇具君临天下之威仪,除此之外的所有山神,俱以兽、鸟等为其形,说明了伊洛河流域发达的农业文化必然也在政治上占据领导地位,古人所谓“嵩高峨峨,蟠亘千古。如毂处中,如日当午。远控伊洛,诞生申甫”,就是这一历史的真实写照。
汉武定五岳、制祀礼,中岳嵩山因其于五运为土,可润百谷,于五色为黄,可涵万象;于五德为信,可宰群动,于五位为中央,可总四方,故其地位高于其余四岳。又因其位于定鼎之郊,有镇兹京邑之作用,不惟汉武、孝文、武后、乾隆等帝王亲至封禅、祭拜,历代朝野更礼祀有加。唐朝的中岳庙建制中,已将东西南北四岳庙之神等作为中岳之神的从属对待,唐韦行俭《新修嵩岳中天王庙记碑》云修饰中岳庙:“中天王洎夫人……旁罗四岳、四渎,施以启母、少姨之伦……盖所以奉国典、尊君命也”即是。《大金承安重修中岳庙图碑》中反映的是钦命庙制,图中东西南北四岳殿作拱卫状分列中岳大殿前上三门外东西两侧。清乾隆皇帝幸中岳,钦命重修中岳庙,仍依宋金旧制,中岳大殿居中正位,四岳殿宇拱列揆之,是谓“作镇中土”。以上,均源自古制,也是古代“天子居中而处”思想的形象反映。
山水形胜古代勘舆学中至尊至赫的显贵格局
中国古代的勘舆学说,是建筑与环境、人与自然“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此中还包含了严格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至于宗教建筑设计,则更以利用环境,营造神秘、庄严的神权气氛为其要。在勘舆学中,中岳庙亦被赋予至尊的级别。
第一,循章守典,勘舆源流。典型的或日理想的风水模式,是建筑后(北)有高大主山可御冬季寒流;前(南)有低平如案之案山可迎接、和缓东南暖湿气流;建筑与案山之间有河流,既可提供生活、生产用水,又可为空气调节器;过强的东、西二风不利生命,故建筑的东西两翼亦须有体量介于主、案二山之间的东砂(青龙山)、西砂(白虎山)两山为屏,若主山后有连绵高大、连系昆仑的山脉为其祖山,则其环境更佳。考《嵩岳庙史》等古籍,中岳庙之山水形胜,其祖山嵩山西连昆仑,黄盖峰为其背靠之主山,牧子冈、望朝岭及懊来峰为其东、西二砂,其南玉案岭为其案山,庙前横亘奈河之水,不但为最符合古代勘舆学说、最典型的风水环境,且庙前有两重案山和砂山——以告成镇南部其形如箕、顶平如坻之箕山为其南部玉案,以箕山东西并峙之大、小熊山为其两砂,构成了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山水格局。尤其是中岳庙南之玉案岭,其名甚古,为勘舆学中“案山”一词之源流,更说明了中岳庙历史地位的尊显。
第二,庙位高耸,欲与天接。上古时期,祭祀之所多高踞一方高亢险要之地,寓意神居于天,同时亦使祀者有“沟通天意,上承天命”的神圣感。中岳庙亦然,《史记·武帝内传》载,汉武帝“翌日亲登嵩高,御史乘属在庙旁,吏卒成闻呼万岁者三。登礼罔不答,其令祠官加增太室祠……以山下户三百为之奉邑,名日嵩高”,说明中岳神祠原至少建于万岁峰之上。其后庙虽有数迁,但均在太室山东南麓上下移动,最终卜居于黄盖峰南阜,在五岳庙中,是保持山庙选址初始创意理念的范例。
第三,轴线绵长,益增庄严。中岳庙的轴线设计是中国五岳祠庙中最长的。今天的中岳庙,仅其核心区即建筑部分,自汉阙起至黄盖峰重檐八角琉璃亭止,南北轴线即达1,5公里,而汉武帝时中岳神祠在万岁峰上,至于汉阙,距离更长。以今庙制为例,其山水形胜之轴,自岳庙南案箕山,经岳庙至庙北庙之祖山嵩顶峻极峰,南北轴线达20公里左右,其间层峦叠嶂,神权彰显,蔚为天下之大观。尤其值 得注意的是,这一轴线正与中国古代“地中之轴”——洛阳至告成古观星台重合,这一“巧合”绝非偶然,当是对古代天地二轴(天之中——告成,地之中——洛阳)的有意连线设计,中岳神祠卜位、定向之谜应在于斯。其效正如《嵩岳庙史》所载, “丘阜排立星拱,高低起伏,远近浓丽,如蜿蜒之联。”“岳祠望之,遥遥青翠色如列画屏,虽去岳差远,如贵人前仪卫,森森壮哉大观矣!”
建筑布局中国古代祠庙建筑组群艺术的佳作
中岳庙的建筑布局,自古亘今,既是建筑心理艺术的佳作,更是古代建筑艺术的乐章。
中岳庙建筑布局是建筑心理艺术的佳作。与西方建筑不同,以木结构为主要结构体系的东方古代建筑,建筑的体量感和复杂程度是在沿着一区建筑纵轴方向行走的过程中完成的,而在这个行进过程中,建筑的庄严、神秘感甚至建筑的体量又得到了心理加强和放大,从而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了最大的艺术效果。这种设计用于宗教建筑,其效应会更加突出。中岳庙的建筑,前后计七进十一层院落,建筑的布置呈疏——渐密——渐疏的变化,庙南北地势相差37米之多;建筑的高度自南端四米余高的汉阙至北部二十多米高的大殿,相差六倍;建筑的级别,若以屋顶形式计,由单檐硬山顶至重檐庑殿顶,可巧妙排列、组合出达十几种级别的形式,若加上色彩由灰布瓦——绿琉璃瓦剪边——绿琉璃瓦——黄色琉璃瓦的变化,其分级数量更多。这些丰富多彩的建筑设计,与其说是功能上的需要,毋宁说是为导引游览者产生心理变化而为之。自汉代太室阙至遥参亭,漫长的神道是导引空间,意在为谒者进行心理准备,游览欲望也渐强。从遥参亭至大殿,随着山势的渐次升高,建筑的体量、密度越来越大,建筑的级别愈来愈高,建筑的色彩更加壮丽,建筑的形象也愈加凝重和庄严,谒者敬畏之感油然而生。途中,由各道牌楼、门厅柱楣之间形成的框景,产生了掩映美效果,既丰富了空间层次,又增加了游览欲望;高高耸立的大殿廊院前左右并峙的四岳殿,以及大殿前特意压缩了体量的牌楼与双亭,是对比与错觉组合艺术的杰作,使大殿愈加显得高大雄伟;而如烟似翠的峰峦被借入画,反衬着红墙、金瓦,使岳庙显得愈加威严壮观。自大殿到寝宫、御书楼,建筑密度、级别、体量渐向反向变化,谒者的心潮亦渐次回落。自御书楼至庙后黄盖峰顶重檐八角琉璃亭,是建筑的余声,使谒者心境渐平。中岳庙建筑的这一布局,为古今建筑心理学经典之作。
中岳庙建筑布局是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美乐章。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图解中岳庙的艺术构成,会发现它的平面布局基本以1/8为一个基本单元即模数组合而成,而其竖向则呈现出三组有节奏的高峰。当一件事物由一个基本单元的倍数组成的时候,和谐之美就产生了。若以中岳庙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间距为音节的长短,以其建筑体量为音阶的高低,以其山水环境为和声,将会得到一曲悠扬、美妙的旋律。若再将有序排列于轴线两侧的建筑及小品化为不同的器乐,则会成为一曲优美、庄严的交响乐章。
岳庙建筑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博物馆
中岳庙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文物种类保存最全的岳庙建筑。中岳庙的建筑,大部为清代乾隆年间钦颁所建。建筑仿清官式作法,沿中轴线布置,共七进十一层院落,自南而北,中轴线上建有太室阙、名山第一坊、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峻极门、嵩高峻极坊、拜台、峻极殿(中岳大殿)、寝殿、御书楼、黄盖亭等各类主体建筑,两翼辅以翁仲、神库与镇库铁人、四岳殿、厢房、回廊、御碑亭、掖门、仪门、垂花门等建筑与金石作品。中轴两侧另有火神宫、祖师宫、神州宫、小楼宫、位中四岳坊、秀毓三河坊、东西华门、九龙宫、无极殿、老君殿、明代古桥等建筑。总计建筑面积达10223.639平方米。钟鼓楼、东西朝房、太尉官、九龙井亭、乾隆行官、驿站等虽已被毁,但地面尚有清晰的遗迹。中岳庙现存金石铸器、石刻造像等金石文物101件,其中东汉、北魏及唐至清金石造像36座、碑碣83品。主要金石造像以汉代石雕翁仲、宋代铁人、金明铁狮、清代石狮最为珍贵。碑刻中,以《北魏中岳嵩高灵庙之碑》、唐碣与宋幢、《宋金四状元碑》《大金承安重修中岳庙图碑》《元代圣旨碑》《元代名道吴全节诗碑》《王铎中岳庙告文碑》《五岳真形之图碑》《清代乾隆御碑》《谒岳庙碑》《嵩高灵胜寄呈三十韵》《重修中岳庙碑》《五岳真形之图碑》《重修嵩山中岳庙碑记》《重修中岳庙碑》《无字碑》《乾隆御笔碑》《太室阙碑》等最具史料价值。庙内现存汉、唐、宋以来的古柏331株,其中,最高的古柏达14.5米,最粗的古柏周长达6.2米,为中国保存古柏最多的寺庙之一,使古岳庙尽显古拙沧桑之色。 中岳庙的建筑平面布局是中国古代早期祠庙建筑布局的典型代表。汉时太室神祠,其制虽浩渺,但从《史记·武帝内传》所记及山下现存石阙、翁仲等物,知其现庙之中轴线即为汉时太室祠庙之中轴线。唐时的中岳庙,从唐韦行俭《新修中岳中天王庙记碑》文知,唐时已出现主殿带大回廊,旁罗四岳、四渎等核心组合,其后此制一直未变。宋金时期,中岳庙发展又达鼎盛,其庙制之宏大华丽,从庙存《大金承安重修中岳庙图碑》可知一斑。今存岳庙,虽建筑多为清物,但其平面布局一如宋制,峻极殿、四岳殿之石础,亦多为宋物。中岳庙是研究中国早期祠庙建筑布局艺术的重要实例。
中岳庙的建筑类型丰富,制作规范,是研究中国清代仿官式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就屋顶形式而言,就有硬山式、四角攒尖、重檐八角攒尖、单檐歇山、重檐歇山、单檐庑殿、重檐庑殿等多种类型,其再辅以灰瓦、绿琉璃瓦剪边、绿琉璃瓦、黄琉璃瓦,组合成了生动灵活、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中岳庙的建筑中,明代所建的天中阁,宋创、清又重建的四岳殿及清代神州宫门,还保留着早期建筑的高台建筑特色,其形象巍峨壮观。除了木结构外,匠师们还以青砖创作出了诸如神库、无字碑亭等无梁殿式建筑,反映了古代发券技艺的水平。建筑檐下的斗拱,自三蹈至七蹈,又加以翘、昂配置变化,品类众多,等级繁复,极大地丰富了建筑的艺术形象。尤其是峻极大殿内,保留了早期建筑的金箱斗底槽的作法,为晚期建筑不多见的实例。为了营造出多变的艺术形象,古代匠师们极尽巧思,运用不同的梁架结构方式,使结构形式与建筑形象浑然一体,完美结合。中岳庙建筑中,几座造型优美、结构精巧的木牌楼,是北方古牌楼中之精品,在导引游者、丰富空间层次、框景与掩映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岳庙是中国古代建筑美学的经典之作。其单体建筑,无论是建筑空间,还是建筑构件,各部比例均美妙和谐,源自以和谐比例著称的古代营造制度,得益于古代匠师对建筑营造尺度、构造的熟练掌握。以中岳庙大殿为例:一方面,按照清代营造制度,以和谐的比例控制着建筑的开间与面阔、步架与进深、柱径与柱高、举折与出檐的宏观数据,另一方面,面对前代留下的与后世营造制度有别的建筑平面,根据特殊的功能需求,匠师们不囿法式,使用源自人体的丈尺模数,设计出了宜人的建筑空间;使用以寸为基本单位的斗口模数,设计出了坚固、美观的构件;砖与瓦,均以尺为单位度之;门与窗,均保持着统一的构造元素和艺术风格。用同一种和谐的比例尺度对建筑进行设计,以风格统一的艺术单元进行装饰,必然会达到建筑与结构、技术与艺术的完美和谐与统一,于是就产生了闻名于世的中国古代建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