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文章分析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进而探讨促进其有效性的策略和实施方法,希望能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179
数学的学习,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所以在分组的时候,要注意到每一个学生都要有自己所擅长的东西,这样可以很好的实现小组成员的互补,共同推进小组成员的进步。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时,组员间应做到各方面的互补,实现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1.1未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合理划分小组,学生缺乏实际合作
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不得当,学生合作是为了取长补短,一起努力进行某一个知识点的探究,或者是某道题不会同学与同学之间更好交流,更容易教会不懂的同学。但是很多学生自制力不强,会借此机会思想开小差,这就是教师的管理不得当。另外,教师在采用小组合作模式时划分形式单一,就近成组,学生缺乏实际合作。
1.2忽略了学生对数学合作的评价和反馈
教师传授知识,教给学生模板让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拓展训练,利用小组合作帮助学生慢慢互相帮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分组合作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大胆放心的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来主导课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传统的课堂教师干预太多,什么都不放心学生,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会让学生依赖教师从而没有办法进行自己的思考,更没有办法进行自主的学习。认识到学生主体的重要性,重视学生对初中数学合作的评价和反馈,才可以判断分组是否合理,是否帮助了教学更顺利的进行。
2如何做到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1不断探索如何做到分组更合理
(1)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们自主结合,教师首先应根据班级里的人数规定好每一个小组的人数,然后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合作模式的前提是合理分配小组,教师可以想出多种方案来进行合理的分配。但是这样有个弊端就是,学生的玩心比较重,能够选择一起成立小组的一定是比其他同学关系更好的,因此有可能不利于教师对小组之间的管理。但是这个小组的关系一定是特别好的,内部磨合期花费的时间很少。
(2)教师随机分配,“S型”排列法假如50个人,分成10组,那么就是每个小组5个人,“S型”排列就是先按照成绩排列出来,前10个人一个档次,第11名到第20是第二个档次,第21名到第30名是第三个档次,第31名到第40名是第四个档次,剩下的为一个档次。然后第一个档次里的第一位、第二个档次里的最后一位、第三个档次里的第一位、第四个档次里的最后一位,这四位同学成立为一个小组,由第一个档次的同学担任组长。就这样依次排列出来10个小组,这样的小组是整体程度都差不多的,由第一个档次的同学多多带动其余的同学。这样分出来貌似不合理,但是确实有带动作用,对学生整体学习有帮助作用。同时教师应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2.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初中的数学学习当中,用数学的思维去看待生活现象,发现生活当中的数学知识能够有效的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只是一种辅导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的新型教育方式,更需要老师配合开展小组活动来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课堂教学前要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整体的了解,在进行一些数学知识的原理讲解时,老师可以适当的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以开放性的方式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学生通过自身的知识水平来思考问題,通过发言来表达自身的观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式,最后再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认识到不同的想法,这样会比直接给出答案,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探究能力。
2.3合理的进行课堂管理计划
每个小组为单位,既然是小组合作,就要以小组的进步为目标,共同努力让小组有一个更好的成绩,这样落实到个人就需要小组成员中每一个人的努力了。教师可以采用积分制度,在上课的时候有些问题可以让小组之间先讨论,讨论过后进行回答,没有固定答案的话,那么前几组回答的都可以加分,如果是有固定的答案,那么就是第一组和回答对的一组加分。为的就是鼓励同学们起来回答问题。提问一方面可以提高课堂的气氛,另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思考,也方便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2.4多设置一些创新型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
多设置一些创新型问题,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见解,可以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小组内进行纠正和补充,在小组讨论时间结束后,各组的发言也是各个小组之间一个交流的机会,学生们可以取长补短,听听别人的问题出在哪里,听听别人的想法好在哪里。教师也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能够及时找到学生答案中的不足和优点,及时反馈给学生。
2.5完善评价机制
评价对于教学任务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评价可以很直观的表现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能通过数据分析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同时老师对学生进行合理正确的学习评价能够更加指向性的帮助学习学生解决学习中的一些困难,一些积极正面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这方面,老师可以以积极的方式,鼓励学生互相交流与评价,让学生互评的方式比老师观察更为直接,更能清晰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以小组的方式进行互评,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团队意识,也能提高合作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学习与共同进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3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3.1分组模式一定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做到最优
教师通常会按照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来安排他们的座位,相对好的位置都是成绩较好的同学。合作学习开展时,应优劣互补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应该对全班同学们的个人学习情况和总数都纳入考虑范围,将每个组的同学都把控在4-8个左右,混合分配,使好学生带差生,以此使组内每个同学都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3.2根据小组合作的特性,安排学习内容,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知识
教学课堂上,老师应该科学合理地设置学习内容,并且将同学们的实际情况考虑进去,使学习内容可以被同学们真正的吸收消化。同学们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因为教学方法的单调,内容的枯燥,都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加上家长与老师对成绩的过于注重,进一步使其对学习感到厌倦。老师积极将合作学习运用到课堂上,根据小组合作的特性,安排学习内容,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知识。
4结束语
总的来说,要想促进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有效的开展,教师必须要明确小组学习中组员的学习特点进行合理的调控,才能够使小组资源更加优化,在学习方式的探索当中教师要不断地采用新的方式去优化课堂氛围,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合理进行分组,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最终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俊寿.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应注意的问题分析[J].新课程导学,2019(15).
[2]冯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应注意的问题[J].中华少年,2019(3).
关键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179
数学的学习,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所以在分组的时候,要注意到每一个学生都要有自己所擅长的东西,这样可以很好的实现小组成员的互补,共同推进小组成员的进步。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时,组员间应做到各方面的互补,实现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1.1未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合理划分小组,学生缺乏实际合作
教师对学生的管理不得当,学生合作是为了取长补短,一起努力进行某一个知识点的探究,或者是某道题不会同学与同学之间更好交流,更容易教会不懂的同学。但是很多学生自制力不强,会借此机会思想开小差,这就是教师的管理不得当。另外,教师在采用小组合作模式时划分形式单一,就近成组,学生缺乏实际合作。
1.2忽略了学生对数学合作的评价和反馈
教师传授知识,教给学生模板让学生按部就班的进行拓展训练,利用小组合作帮助学生慢慢互相帮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分组合作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大胆放心的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来主导课堂,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传统的课堂教师干预太多,什么都不放心学生,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会让学生依赖教师从而没有办法进行自己的思考,更没有办法进行自主的学习。认识到学生主体的重要性,重视学生对初中数学合作的评价和反馈,才可以判断分组是否合理,是否帮助了教学更顺利的进行。
2如何做到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1不断探索如何做到分组更合理
(1)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们自主结合,教师首先应根据班级里的人数规定好每一个小组的人数,然后让学生自由组合。小组合作模式的前提是合理分配小组,教师可以想出多种方案来进行合理的分配。但是这样有个弊端就是,学生的玩心比较重,能够选择一起成立小组的一定是比其他同学关系更好的,因此有可能不利于教师对小组之间的管理。但是这个小组的关系一定是特别好的,内部磨合期花费的时间很少。
(2)教师随机分配,“S型”排列法假如50个人,分成10组,那么就是每个小组5个人,“S型”排列就是先按照成绩排列出来,前10个人一个档次,第11名到第20是第二个档次,第21名到第30名是第三个档次,第31名到第40名是第四个档次,剩下的为一个档次。然后第一个档次里的第一位、第二个档次里的最后一位、第三个档次里的第一位、第四个档次里的最后一位,这四位同学成立为一个小组,由第一个档次的同学担任组长。就这样依次排列出来10个小组,这样的小组是整体程度都差不多的,由第一个档次的同学多多带动其余的同学。这样分出来貌似不合理,但是确实有带动作用,对学生整体学习有帮助作用。同时教师应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2.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初中的数学学习当中,用数学的思维去看待生活现象,发现生活当中的数学知识能够有效的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只是一种辅导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的新型教育方式,更需要老师配合开展小组活动来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在课堂教学前要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整体的了解,在进行一些数学知识的原理讲解时,老师可以适当的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以开放性的方式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学生通过自身的知识水平来思考问題,通过发言来表达自身的观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式,最后再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认识到不同的想法,这样会比直接给出答案,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探究能力。
2.3合理的进行课堂管理计划
每个小组为单位,既然是小组合作,就要以小组的进步为目标,共同努力让小组有一个更好的成绩,这样落实到个人就需要小组成员中每一个人的努力了。教师可以采用积分制度,在上课的时候有些问题可以让小组之间先讨论,讨论过后进行回答,没有固定答案的话,那么前几组回答的都可以加分,如果是有固定的答案,那么就是第一组和回答对的一组加分。为的就是鼓励同学们起来回答问题。提问一方面可以提高课堂的气氛,另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思考,也方便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2.4多设置一些创新型问题,进行小组合作讨论
多设置一些创新型问题,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见解,可以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小组内进行纠正和补充,在小组讨论时间结束后,各组的发言也是各个小组之间一个交流的机会,学生们可以取长补短,听听别人的问题出在哪里,听听别人的想法好在哪里。教师也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能够及时找到学生答案中的不足和优点,及时反馈给学生。
2.5完善评价机制
评价对于教学任务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评价可以很直观的表现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能通过数据分析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同时老师对学生进行合理正确的学习评价能够更加指向性的帮助学习学生解决学习中的一些困难,一些积极正面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这方面,老师可以以积极的方式,鼓励学生互相交流与评价,让学生互评的方式比老师观察更为直接,更能清晰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以小组的方式进行互评,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团队意识,也能提高合作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学习与共同进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3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3.1分组模式一定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做到最优
教师通常会按照同学们的学习成绩来安排他们的座位,相对好的位置都是成绩较好的同学。合作学习开展时,应优劣互补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应该对全班同学们的个人学习情况和总数都纳入考虑范围,将每个组的同学都把控在4-8个左右,混合分配,使好学生带差生,以此使组内每个同学都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3.2根据小组合作的特性,安排学习内容,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知识
教学课堂上,老师应该科学合理地设置学习内容,并且将同学们的实际情况考虑进去,使学习内容可以被同学们真正的吸收消化。同学们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因为教学方法的单调,内容的枯燥,都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加上家长与老师对成绩的过于注重,进一步使其对学习感到厌倦。老师积极将合作学习运用到课堂上,根据小组合作的特性,安排学习内容,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知识。
4结束语
总的来说,要想促进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有效的开展,教师必须要明确小组学习中组员的学习特点进行合理的调控,才能够使小组资源更加优化,在学习方式的探索当中教师要不断地采用新的方式去优化课堂氛围,培育学生的数学思维,合理进行分组,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最终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俊寿.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应注意的问题分析[J].新课程导学,2019(15).
[2]冯巍.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应注意的问题[J].中华少年,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