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特别节目,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全国亿万师生和家长们共同关注。中国农村有700多万教师,2亿学生。今年教师节特别节目题为《为了农村的孩子》。王宏甲先生参加了这台节目的策划,并担任总撰稿。我们请他就这台即将播出的晚会写篇文章。他说,或许正因为教育存在的困境和问题很多,那些发生在乡村的种种努力,才更加令人感动和敬佩。他透露说,晚会出现的第一支歌叫《深深地鞠躬》,他就以此为题写下了此文。
节目组要在700多万农村教师中选出不到10人向全国观众介绍,本身是一件很难的事。被特别介绍的教师,几近百万分之一。节目组极尽努力仍诚惶诚恐。节目时间限于90分钟左右,还有很多优秀而默默无闻的教师未被介绍。9月号《中关村》问世早于这台节目播出,我谨向《中关村》读者报告若干情节。
几千万留守孩子,长大了也漂泊异乡去打工吗?
你听说过“留守孩子”吗?我国农村有几千万孩子因父母外出打工,他们只能跟爷爷奶奶生活,被称为“留守孩子”。在晚会中,你看到“留守孩子”读给爸爸、妈妈的信,如果不被震撼,不会掉泪,你的心就是铁打的。
这读信的片段选自一部电影《留守孩子》,影片中读信的就是生活中真实的留守孩子。由于电影在信息时代遇到很大的挑战,当前有的大片因大制作、大炒作,你容易看到,而《留守孩子》这部没有大炒作却很有价值的片子,你不一定看得到。在教师节晚会上能看到一个催人泪下的片段便是机会。
不少贫困农村的小学,大部分是这样的“留守孩子”。他们普遍孤独、不说话,不会笑,也不会关心他人。老师绞尽脑汁逗他们笑,却往往把他们逗哭了,一旦有一个孩子哭开,全部留守孩子的哭声就像大河决口。那些没结婚的教师也不知不觉地要既给孩子师爱,还要给孩子母爱。更让老师惊讶的是,留守孩子很多不想学习,爷爷奶奶对他们的安慰是:读完这几年,长大点就跟爸爸妈妈去打工,你就能跟爸爸妈妈在一起了。留守孩子也多是这个理想。老师们惊讶了,如果这一代留守孩子长大了,继续漂泊异乡去打工,家乡谁来建设,更如何建设新农村?
安徽省肥东县六家畈镇小学的吴红军老师被请到了晚会现场,他所在的小镇周围都是典型的“留守孩子村”。作为青年男教师,面对留守孩子,也是他从未遇到过的“教育问题”。
他首创了全国第一个“留守孩子小分队”,把留守孩子们组织起来,使他们在远离父母的情况下,组成一个个如同有兄弟姐妹相聚的大家庭。在自愿结合的原则下,或一起住、一起吃,或一起做作业。重要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培养起相互关爱的情感,并得到快乐。
吴红军又用手机积极与孩子的家长联系,让孩子与家长通话。又在假期安排孩子们去探望父母。当孩子们看到父母打工其实非常辛苦,住的地方也很艰苦,他们就下决心回学校要好好读书,长大了不再重复漂泊异乡去打工的道路,于是写出了同样令人感动的作文。
晚会介绍“留守孩子”,不仅在于呼唤大家关怀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更在于,留守孩子群落的出现,给当前农村贫困地区教师们的深深启示是,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教育不仅要满足让农村孩子有学上,有书读,更大的责任在于,要如何把广大农村孩子培养成为建设家乡的人才,才能成为建设新农村的新生力量。
我心中的中国版“乡村女教师”
晚会向观众介绍的第一位教师叫王升英,她是河南省林州市衡水镇卸甲平村小学的老师。我少年时看过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那部电影让我感受到苏联教师构成了塑造俄罗斯民族灵魂的伟大群体。我在接触王升英的故事时,脑海里一直闪现着一部中国版的“乡村女教师”。
我想我还该写上,苏联《乡村女教师》让我们感动,就因为她把一生都投入在那么平凡的乡村教育生活中,不因为是否惊天动地,就因为平凡。平凡如清风明月,无需寻觅,无处不在。
王升英的教学生涯贯穿了从改革开放前夕至今农村教育3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首次以“农村”为主要关注对象做这台节目,深感不能忘记她在艰难时期走过的岁月,她的典型性就在于她其实是无数中国乡村教师的代表。
请回顾一下,“文革”结束后,不少农村学校的教室是危房,王升英所在的小学就是。每逢下雨,她担心不安全,就挨家挨户轮着到学生家里去上课。后来,一场暴风雨终于把学校摧毁了,她就带着学生在大树下上课。贫穷的乡村和孩子们的读书声,构成了文明与忧伤的交响。再后,在野外上课中经历了一场泥石流,虽然脱离了危险,但她感到再也不能这样在野外上课了。于是在建自己的房子时,建成了适合学生上课的样式。钱不够,就借钱负债。
我们常说要公私分明,但在王升英老师的一生中,我们看到她模糊了家与学校的界限,也分不出自己的孩子和学生们有什么区别。为了不让一个农村孩子失学,她管那些穷孩子的书本费。雨季到来,上学不便,她还管学生吃住。一度,她的丈夫非常苦恼,感到这日子没法过了。甚至提出离婚。王升英哭着说,如果你真要离婚,我也没有办法,但我不能离开这些孩子。
当然,她的丈夫被感动了。他看到了真正了不起的人是有的。这个人竟轮到出现在他的家里。他不知不觉地成为最支持王升英的人,有如这个村子里的“编外教师”,帮王升英做着许许多多不赚一分钱还不断贴钱的事。这些事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平凡如流水,但清泉般洗涤着我们这些都市生存者的灵魂,令我想起那个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我们不能不怀着至高的崇敬,把这潺潺流水、汩汩清泉,介绍给观众。
当摄制组问王升英的丈夫,你最想跟王升英说一句什么话时,她丈夫说:“我跟了她几十年了,就想对她说,让她对我温柔一点。”于是我们都听出来了,他羡慕甚至有点嫉妒他妻子的学生,因为王升英总是对她的学生那么温柔。
她家乡的中心小学建起来了,孩子们到条件更好的学校去了。摄制组在王升英的家中,看到那些仍然摆在她家,当年她用自己的钱做的许多课桌,她用手抚摸着它们,说:“嗨,什么时候,我还能再回到以前的日子,多好啊!”
说这话时,王升英的眼泪一串串掉下来。她当然知道,孩子们有了更好的学校,那也是她期望的。但是,从前的生活在她心中,不像是艰苦,更不是痛苦,而是幸福。即使在条件最匮乏的时期,她也没让山村停止过读书声。只要有老师在,通往文明的前途就在。那就是她的幸福,她的价值,她非常渴望再回到那样的时光。如今她感到失落。这是一种怎样动人心弦的失落呢!
一把二胡、一篇日记,就是让学生脱颖而出的秘密
汪来九老师35年“一人一校”,这样的故事在中国也并非个别。汪来九是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潭乡毛田村小学老师,全村只有200来人口,是个贫困村。几十年来,方圆百里除这个毛田村外,没出过一个大学生,唯独毛田村竟出了40多个大中专生,其中8个大学生。村里人都说这是汪来九老师的功劳,汪来九成了方圆百里最大的名人。
晚会上出现了汪老师的一把二胡,这二胡也随他到这个村庄35年了。为什么特意介绍这把旧迹斑斑的二胡?当城市里有的学校把体育和音乐课都取消的时候,汪来九的二胡却开启了学生对艺术和美的想象。大山里除了山还是山,没什么可看,他仍然把实践课搬到山上,还带学生走十里路,去遥望山那边还有什么?汪来九还有一个绝招,就是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让学生每天写日记。一年级学生,只要求你写一两句,二年级写三四句,三年级就要写到一二百字。山里教育资源本来就缺乏,也没什么书本可供抄袭,学生只能努力开掘自己的观察力。这非常有效地开启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一人坚守一校,老师太少,他让高年级学生帮助低年级学生,这培养了互助友爱,关怀他人的品格。汪来九的学生考进县一中后,县里的老师都很惊讶,这山里学生的作文怎么都写得这么好呢?
一把二胡,一篇日记,这似乎就是汪来九的学生能够出类拔萃的秘密。一个学生考上大学,其实还需要初中、高中老师的辛劳,但村里人就认定这是汪来九的功劳。夸张吗?不。汪来九向我们展示了基础教育的重要,而且他的教学充满了开启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实践。教育问题说起来很复杂,即便在大城市里也难倒学问深深的家长。但在汪来九这里却似乎简单,你只要不用应试教育去束缚孩子的想象力、好奇心,孩子的聪明才智就会蹭蹭地生长。
记住李元昌
人们普遍关心孩子能考上大学,而农村孩子大部分考不上大学。李元昌把毕生的努力,都用于为那大部分可能考不上大学的孩子能成为建设家乡的人才而奋斗。他确实是在奋斗。
李元昌1949年生于吉林省榆树县秀水乡腰围村,1966年开始在家乡当民办教师。1977年考入长春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即要求“回本县本公社本大队工作”。当时师范学院毕业生已是稀缺人才,学院不能同意他的要求,把他分配到榆树师范学校。但他仍坚持与一位同学调换了工作,踏上回乡的路。
可是腰围村没有中学,他只能在秀水一中任教。看到乡下学生因上学路远、食宿等困难因素,家庭承担不起,学生辍学。他去建议在乡下再办一所中学。1982年秀水乡终于决定在治江村建中学,在一个村里办中学是罕见的,李元昌终于在这所村中学当上了教员。
他是语文老师,竟把农机、农药、栽培、养殖等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入语文课中,开始了独创的“农村大语文”综合课程改革。他进行了非常艰辛的探索,概括出“三小三大”的核心理念:即把学校教育看成是“小学校”,把社会看成是“大学校”;把在校学习的课堂看成是“小课堂”,把当地广阔的社会看成是能力形成的“大课堂”;把在校学习的课本看成是“小课本”,把学生现在和未来的社会实践看成是终身学习的“大课本”。
美国在1983年发表《国家在危险中:迫切需要教育改革》,1985年启动《2061计划》,随即出现综合课程改革。李元昌的“大语文”综合课程改革实验,不仅是中国最早的,也是世界最早的。
虽然1982年的李元昌在乡下还没有接触到计算机,但信息时代的教育革新,精髓是,读书的课本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融会多种知识和信息为课程资源,就是信息时代新教育的典型特征之一。
在20世纪80年代后直至今天,在为了追求升学率而普遍抱着课本为应试而拼搏的全国大环境下,李元昌引入课本之外的大量内容作为课程资源,是需要勇士精神英雄气概的。李元昌坚信,“人生最大的光荣,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屡仆屡起。”
1988年,他的第一轮实验班学生在考试中以高出其他学校学生成绩的成绩而引人注目;第二轮实验班中有5名学生的作文,在全国获奖;第三轮实验班学生的作文由吉林文史出版社编成《田野上的小花》出版,并被省教材审定委员会定为吉林省初中选用教材。1993年,他的家乡腰围村考上7名大学生,有6名是李元昌当年实验班的学生。
李元昌的教学改革,原初目标是强烈地要把农村孩子培养成建设家乡的人才,结果不惟使农村孩子学到有用知识,也没有耽误学生考大学,而且使成绩优于农村其他学校的学生。
为什么?他的实践再次证明了,不仅仅抱着“小课本”的教学方式,有益于开启学生的聪明才智。
为使更多的农村孩子受益,他在全省9个市州创建了4个“教研教改基地”和20个“教研教改基地校”,覆盖了83所农村中学。培训农村教师缺资金,李元昌到处去筹钱给老师们做培训,不但不收取费用,还包吃包住。他的讲座连西藏、新疆等偏远地区的农村教师也来听课。他还创办了免费赠阅的《农村中学语文教育》,面向全国农村教师赠刊13000多册。
他至今家境清贫,本人患绝症,每天“吃的药比饭多”,仍抓住每一天奔走在各地农村中学。他力所不及而期望深深的心愿是,给农村老师和孩子设立一个基金会。1997年,他获香港孺子牛金球奖,从所获奖金10万元中拿出6万元,给了省里的中小学教师奖励基金会,专项用于奖励教改工作突出的农村教师。
李元昌老师两鬓苍苍,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都如同沟壑,刻写着乡村孩子跋涉的道路。他总以乐观迎接每一个学生,心中却有非凡的壮士情怀。他把战士战死疆场,马革裹尸看作是最高归宿。他把自己的一生彻底地献给了农村孩子。他曾在空旷田野里的哭泣,他的英雄泪下,使我们领略到何谓壮士情怀,如诉如泣!
李元昌所以如此彻底地把自己奉献出去,他随时都可能离开我们,并决心要如此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我想,实在是因为他的奋斗目标太大了。中国农村有两亿少年儿童!他不仅自己探索农村教育改革,更深感个人力量太渺小,所以竭尽全力去培训农村教师。这位农民的儿子,在那么长的时间中,以如此不屈不饶的勇气和实践,与“应试教育”作战,有如唐吉珂德而胜过唐吉珂德!因为他的教改实践代表着一个时代教育发展的先进方向。他所有的努力都目标明确,就是不肯让“应试教育”耽误孩子,要使农村孩子学到真才实学,并期望全中国农村孩子都能学到真才实学!他是国家倡导发展素质教育坚定不移的实践者!他是我所见的最为令我敬佩不已的农村教师。我深以为李元昌是中国人的骄傲!
一个民族的优秀品格和资质,毕竟是以其优秀人物的性格、情感、刚强、毅力和智慧来标志的,并必将影响同时代的人和后人,李元昌足堪国人为之骄傲!
限于篇幅,我无法一一介绍。节目组大家都尽了最大的努力,但限于我们的能力,难以把诸多教师们令人感佩不已的实践充分传达出来。节目组的每个人都是老师的学生,我们的缺憾,还请老师们见谅。再次向全国所有老师深深地鞠躬!
(作者系著名作家,著有《无极之路》、《智慧风暴》、《新教育风暴》、《贫穷致富与执政》等)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特别节目,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全国亿万师生和家长们共同关注。中国农村有700多万教师,2亿学生。今年教师节特别节目题为《为了农村的孩子》。王宏甲先生参加了这台节目的策划,并担任总撰稿。我们请他就这台即将播出的晚会写篇文章。他说,或许正因为教育存在的困境和问题很多,那些发生在乡村的种种努力,才更加令人感动和敬佩。他透露说,晚会出现的第一支歌叫《深深地鞠躬》,他就以此为题写下了此文。
节目组要在700多万农村教师中选出不到10人向全国观众介绍,本身是一件很难的事。被特别介绍的教师,几近百万分之一。节目组极尽努力仍诚惶诚恐。节目时间限于90分钟左右,还有很多优秀而默默无闻的教师未被介绍。9月号《中关村》问世早于这台节目播出,我谨向《中关村》读者报告若干情节。
几千万留守孩子,长大了也漂泊异乡去打工吗?
你听说过“留守孩子”吗?我国农村有几千万孩子因父母外出打工,他们只能跟爷爷奶奶生活,被称为“留守孩子”。在晚会中,你看到“留守孩子”读给爸爸、妈妈的信,如果不被震撼,不会掉泪,你的心就是铁打的。
这读信的片段选自一部电影《留守孩子》,影片中读信的就是生活中真实的留守孩子。由于电影在信息时代遇到很大的挑战,当前有的大片因大制作、大炒作,你容易看到,而《留守孩子》这部没有大炒作却很有价值的片子,你不一定看得到。在教师节晚会上能看到一个催人泪下的片段便是机会。
不少贫困农村的小学,大部分是这样的“留守孩子”。他们普遍孤独、不说话,不会笑,也不会关心他人。老师绞尽脑汁逗他们笑,却往往把他们逗哭了,一旦有一个孩子哭开,全部留守孩子的哭声就像大河决口。那些没结婚的教师也不知不觉地要既给孩子师爱,还要给孩子母爱。更让老师惊讶的是,留守孩子很多不想学习,爷爷奶奶对他们的安慰是:读完这几年,长大点就跟爸爸妈妈去打工,你就能跟爸爸妈妈在一起了。留守孩子也多是这个理想。老师们惊讶了,如果这一代留守孩子长大了,继续漂泊异乡去打工,家乡谁来建设,更如何建设新农村?
安徽省肥东县六家畈镇小学的吴红军老师被请到了晚会现场,他所在的小镇周围都是典型的“留守孩子村”。作为青年男教师,面对留守孩子,也是他从未遇到过的“教育问题”。
他首创了全国第一个“留守孩子小分队”,把留守孩子们组织起来,使他们在远离父母的情况下,组成一个个如同有兄弟姐妹相聚的大家庭。在自愿结合的原则下,或一起住、一起吃,或一起做作业。重要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培养起相互关爱的情感,并得到快乐。
吴红军又用手机积极与孩子的家长联系,让孩子与家长通话。又在假期安排孩子们去探望父母。当孩子们看到父母打工其实非常辛苦,住的地方也很艰苦,他们就下决心回学校要好好读书,长大了不再重复漂泊异乡去打工的道路,于是写出了同样令人感动的作文。
晚会介绍“留守孩子”,不仅在于呼唤大家关怀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更在于,留守孩子群落的出现,给当前农村贫困地区教师们的深深启示是,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发展,教育不仅要满足让农村孩子有学上,有书读,更大的责任在于,要如何把广大农村孩子培养成为建设家乡的人才,才能成为建设新农村的新生力量。
我心中的中国版“乡村女教师”
晚会向观众介绍的第一位教师叫王升英,她是河南省林州市衡水镇卸甲平村小学的老师。我少年时看过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那部电影让我感受到苏联教师构成了塑造俄罗斯民族灵魂的伟大群体。我在接触王升英的故事时,脑海里一直闪现着一部中国版的“乡村女教师”。
我想我还该写上,苏联《乡村女教师》让我们感动,就因为她把一生都投入在那么平凡的乡村教育生活中,不因为是否惊天动地,就因为平凡。平凡如清风明月,无需寻觅,无处不在。
王升英的教学生涯贯穿了从改革开放前夕至今农村教育3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首次以“农村”为主要关注对象做这台节目,深感不能忘记她在艰难时期走过的岁月,她的典型性就在于她其实是无数中国乡村教师的代表。
请回顾一下,“文革”结束后,不少农村学校的教室是危房,王升英所在的小学就是。每逢下雨,她担心不安全,就挨家挨户轮着到学生家里去上课。后来,一场暴风雨终于把学校摧毁了,她就带着学生在大树下上课。贫穷的乡村和孩子们的读书声,构成了文明与忧伤的交响。再后,在野外上课中经历了一场泥石流,虽然脱离了危险,但她感到再也不能这样在野外上课了。于是在建自己的房子时,建成了适合学生上课的样式。钱不够,就借钱负债。
我们常说要公私分明,但在王升英老师的一生中,我们看到她模糊了家与学校的界限,也分不出自己的孩子和学生们有什么区别。为了不让一个农村孩子失学,她管那些穷孩子的书本费。雨季到来,上学不便,她还管学生吃住。一度,她的丈夫非常苦恼,感到这日子没法过了。甚至提出离婚。王升英哭着说,如果你真要离婚,我也没有办法,但我不能离开这些孩子。
当然,她的丈夫被感动了。他看到了真正了不起的人是有的。这个人竟轮到出现在他的家里。他不知不觉地成为最支持王升英的人,有如这个村子里的“编外教师”,帮王升英做着许许多多不赚一分钱还不断贴钱的事。这些事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平凡如流水,但清泉般洗涤着我们这些都市生存者的灵魂,令我想起那个名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我们不能不怀着至高的崇敬,把这潺潺流水、汩汩清泉,介绍给观众。
当摄制组问王升英的丈夫,你最想跟王升英说一句什么话时,她丈夫说:“我跟了她几十年了,就想对她说,让她对我温柔一点。”于是我们都听出来了,他羡慕甚至有点嫉妒他妻子的学生,因为王升英总是对她的学生那么温柔。
她家乡的中心小学建起来了,孩子们到条件更好的学校去了。摄制组在王升英的家中,看到那些仍然摆在她家,当年她用自己的钱做的许多课桌,她用手抚摸着它们,说:“嗨,什么时候,我还能再回到以前的日子,多好啊!”
说这话时,王升英的眼泪一串串掉下来。她当然知道,孩子们有了更好的学校,那也是她期望的。但是,从前的生活在她心中,不像是艰苦,更不是痛苦,而是幸福。即使在条件最匮乏的时期,她也没让山村停止过读书声。只要有老师在,通往文明的前途就在。那就是她的幸福,她的价值,她非常渴望再回到那样的时光。如今她感到失落。这是一种怎样动人心弦的失落呢!
一把二胡、一篇日记,就是让学生脱颖而出的秘密
汪来九老师35年“一人一校”,这样的故事在中国也并非个别。汪来九是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潭乡毛田村小学老师,全村只有200来人口,是个贫困村。几十年来,方圆百里除这个毛田村外,没出过一个大学生,唯独毛田村竟出了40多个大中专生,其中8个大学生。村里人都说这是汪来九老师的功劳,汪来九成了方圆百里最大的名人。
晚会上出现了汪老师的一把二胡,这二胡也随他到这个村庄35年了。为什么特意介绍这把旧迹斑斑的二胡?当城市里有的学校把体育和音乐课都取消的时候,汪来九的二胡却开启了学生对艺术和美的想象。大山里除了山还是山,没什么可看,他仍然把实践课搬到山上,还带学生走十里路,去遥望山那边还有什么?汪来九还有一个绝招,就是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让学生每天写日记。一年级学生,只要求你写一两句,二年级写三四句,三年级就要写到一二百字。山里教育资源本来就缺乏,也没什么书本可供抄袭,学生只能努力开掘自己的观察力。这非常有效地开启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一人坚守一校,老师太少,他让高年级学生帮助低年级学生,这培养了互助友爱,关怀他人的品格。汪来九的学生考进县一中后,县里的老师都很惊讶,这山里学生的作文怎么都写得这么好呢?
一把二胡,一篇日记,这似乎就是汪来九的学生能够出类拔萃的秘密。一个学生考上大学,其实还需要初中、高中老师的辛劳,但村里人就认定这是汪来九的功劳。夸张吗?不。汪来九向我们展示了基础教育的重要,而且他的教学充满了开启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实践。教育问题说起来很复杂,即便在大城市里也难倒学问深深的家长。但在汪来九这里却似乎简单,你只要不用应试教育去束缚孩子的想象力、好奇心,孩子的聪明才智就会蹭蹭地生长。
记住李元昌
人们普遍关心孩子能考上大学,而农村孩子大部分考不上大学。李元昌把毕生的努力,都用于为那大部分可能考不上大学的孩子能成为建设家乡的人才而奋斗。他确实是在奋斗。
李元昌1949年生于吉林省榆树县秀水乡腰围村,1966年开始在家乡当民办教师。1977年考入长春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即要求“回本县本公社本大队工作”。当时师范学院毕业生已是稀缺人才,学院不能同意他的要求,把他分配到榆树师范学校。但他仍坚持与一位同学调换了工作,踏上回乡的路。
可是腰围村没有中学,他只能在秀水一中任教。看到乡下学生因上学路远、食宿等困难因素,家庭承担不起,学生辍学。他去建议在乡下再办一所中学。1982年秀水乡终于决定在治江村建中学,在一个村里办中学是罕见的,李元昌终于在这所村中学当上了教员。
他是语文老师,竟把农机、农药、栽培、养殖等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入语文课中,开始了独创的“农村大语文”综合课程改革。他进行了非常艰辛的探索,概括出“三小三大”的核心理念:即把学校教育看成是“小学校”,把社会看成是“大学校”;把在校学习的课堂看成是“小课堂”,把当地广阔的社会看成是能力形成的“大课堂”;把在校学习的课本看成是“小课本”,把学生现在和未来的社会实践看成是终身学习的“大课本”。
美国在1983年发表《国家在危险中:迫切需要教育改革》,1985年启动《2061计划》,随即出现综合课程改革。李元昌的“大语文”综合课程改革实验,不仅是中国最早的,也是世界最早的。
虽然1982年的李元昌在乡下还没有接触到计算机,但信息时代的教育革新,精髓是,读书的课本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融会多种知识和信息为课程资源,就是信息时代新教育的典型特征之一。
在20世纪80年代后直至今天,在为了追求升学率而普遍抱着课本为应试而拼搏的全国大环境下,李元昌引入课本之外的大量内容作为课程资源,是需要勇士精神英雄气概的。李元昌坚信,“人生最大的光荣,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屡仆屡起。”
1988年,他的第一轮实验班学生在考试中以高出其他学校学生成绩的成绩而引人注目;第二轮实验班中有5名学生的作文,在全国获奖;第三轮实验班学生的作文由吉林文史出版社编成《田野上的小花》出版,并被省教材审定委员会定为吉林省初中选用教材。1993年,他的家乡腰围村考上7名大学生,有6名是李元昌当年实验班的学生。
李元昌的教学改革,原初目标是强烈地要把农村孩子培养成建设家乡的人才,结果不惟使农村孩子学到有用知识,也没有耽误学生考大学,而且使成绩优于农村其他学校的学生。
为什么?他的实践再次证明了,不仅仅抱着“小课本”的教学方式,有益于开启学生的聪明才智。
为使更多的农村孩子受益,他在全省9个市州创建了4个“教研教改基地”和20个“教研教改基地校”,覆盖了83所农村中学。培训农村教师缺资金,李元昌到处去筹钱给老师们做培训,不但不收取费用,还包吃包住。他的讲座连西藏、新疆等偏远地区的农村教师也来听课。他还创办了免费赠阅的《农村中学语文教育》,面向全国农村教师赠刊13000多册。
他至今家境清贫,本人患绝症,每天“吃的药比饭多”,仍抓住每一天奔走在各地农村中学。他力所不及而期望深深的心愿是,给农村老师和孩子设立一个基金会。1997年,他获香港孺子牛金球奖,从所获奖金10万元中拿出6万元,给了省里的中小学教师奖励基金会,专项用于奖励教改工作突出的农村教师。
李元昌老师两鬓苍苍,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都如同沟壑,刻写着乡村孩子跋涉的道路。他总以乐观迎接每一个学生,心中却有非凡的壮士情怀。他把战士战死疆场,马革裹尸看作是最高归宿。他把自己的一生彻底地献给了农村孩子。他曾在空旷田野里的哭泣,他的英雄泪下,使我们领略到何谓壮士情怀,如诉如泣!
李元昌所以如此彻底地把自己奉献出去,他随时都可能离开我们,并决心要如此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我想,实在是因为他的奋斗目标太大了。中国农村有两亿少年儿童!他不仅自己探索农村教育改革,更深感个人力量太渺小,所以竭尽全力去培训农村教师。这位农民的儿子,在那么长的时间中,以如此不屈不饶的勇气和实践,与“应试教育”作战,有如唐吉珂德而胜过唐吉珂德!因为他的教改实践代表着一个时代教育发展的先进方向。他所有的努力都目标明确,就是不肯让“应试教育”耽误孩子,要使农村孩子学到真才实学,并期望全中国农村孩子都能学到真才实学!他是国家倡导发展素质教育坚定不移的实践者!他是我所见的最为令我敬佩不已的农村教师。我深以为李元昌是中国人的骄傲!
一个民族的优秀品格和资质,毕竟是以其优秀人物的性格、情感、刚强、毅力和智慧来标志的,并必将影响同时代的人和后人,李元昌足堪国人为之骄傲!
限于篇幅,我无法一一介绍。节目组大家都尽了最大的努力,但限于我们的能力,难以把诸多教师们令人感佩不已的实践充分传达出来。节目组的每个人都是老师的学生,我们的缺憾,还请老师们见谅。再次向全国所有老师深深地鞠躬!
(作者系著名作家,著有《无极之路》、《智慧风暴》、《新教育风暴》、《贫穷致富与执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