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检察调研工作“无用论”\“务虚论”者商榷

来源 :当代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1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检察调研是检察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是培养检察人才的重要途径,必须在工作中大力搞好检察调研工作,不断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关键词:检察调研;检察事业;检察人才
  
  常听干警说“检察工作就是办案,就是进行法律监督,写文章那是务虚,是作秀”,也曾听到这样的牢骚,“办一个大要案才加多少多少分,而写一篇文章,就加那么多分,上级考核标准不公平,照这样,我们不用办案写文章就行了”,更有甚者:“调研能顶啥,能抓贪官?还是能监督别人”。种种言论笔者归之为调研“无用论”、“务虚论”。这些论点,如不加于厘清,则于检察办案有害,于检察人才的培养有害,于检察队伍建设有害,最终将影响检察事业向前发展。笔者浅见,之所以出现上述论点,是由于论者没有真正弄清调研工作的内涵和作用。试提如下观点,与各位同仁商榷。
  写文章不等于调研。检察调研是就检察工作中带有普遍意义或突出性、倾向性、指导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以指导检察工作的活动,是一个学习、思考、实践,再实践,再思考、再学习的能动的、复杂的脑力(甚至包括体力)劳动过程,这个过程中有写(文章)、有说(如公诉人通过审查案卷,调查案件事实和证据,在法庭上以口头形式表现出来的质证、辩论等就是一个调查研究的过程。所谓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有做(检察工作办案过程就是一个实地调查、研究的过程,只不过有的表现为文章,有的为口头)。可见文章只是调查研究结果的书面表达形式,而不是检察调研的全部。
  调研工作不直接进行革命、生产、办案,却指导、促进革命、生产、办案,有时产生的能量甚至是直接革命、生产、办案所无法比拟的。毛泽东同志的调研成果——中国特色革命战争理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没有直接包围一个城市,甚至没击毙一个敌人,但你能说这一理论没有革命性?没有产生实际效果?恰恰相反,正是这一理论的指引下,我们的革命队伍取得了一个个战斗的胜利,包围夺取了一个个城市,乃至全中国,使“我们革命战争至少提前了30年”。邓小平同志的调研成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直接生产出一粒粮食,却使我国的粮食生产产量翻了几倍,几十倍,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同样,我们也不能否认这一调研成果的实际效果。或许有人会说那是领袖们调研文章所特有的作用,我们一个检察官,一个办案人员,写了文章指导谁,促进什么?果真如此,请看实例:武汉市武昌区检察院的调研成果——实行反贪专业化工作机制,干警减少45%,办案数增加50%,(检察日报2004年12月6日)。常州市检察院侦诉一体化办案机制研究课题组的调研成果——侦诉一体化办案机制,有力地促进了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开展,并取得明显实效:审查起诉周期由28天缩减为8天,法院判决的缓刑率下降了10%,案件的翻供翻证现象得到了有效控制(检察日报04年12月10日)。我院也有实例可鉴:侦查监督科立案监督一直是弱项,他们通过2009年调查研究,客观分析了我县立案监督的实际状况,总结了发现案件线索,拓宽案源渠道的方法、措施,使我院的立案监督一改往年的“零监督”,数量、质量明显提高,年均监督立案(应立不立与不应立而立)15起以上,公安、法院均已作撤案或有罪判决,一跃成为全市先进,去年还受到了省检察院表彰。还有“赃款下落”是反贪查案的难点,我院反贪干警通过总结两年查案的经验教训,提出了“重视间接证据的收集,运用谋略获取再生证据,锁定犯罪”的调研报告,调研成果用于指导反贪办案,发挥了其强大作用,实效明显:二年内已成功突破三起犯罪嫌疑人拒不认罪,极力狡辩、串供的“零口供”贪污案(均为“一把手”犯罪),直接运用证据锁定犯罪,法院均已作有罪判决。能说这些调研成果与检察办案无关、作用不大,是在“务虚吗”?不能,恰恰相反,其作用和影响已远远超出了单纯办一两个案件,抓一两个贪官,监督一两个违法行为的功效,是检察事业的务实之作,求真之路。
  人才兴,才能事业旺,“检察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检察事业成败兴衰的关键因素,检察人才的大量涌现必然可以增加我们的办案能力,法律监督能力,提高办案效率,走入才强检之路是推动检察事业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时代选择。人才里来?一靠培养,二靠引进。作为一个贫困县,受人事制度、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客观因素影响,短期内引进人才,实行“大换血”不可能,也不现实。而抓好现有检察人员培养、管理、使用,使“人员”成为“人才”,就当然地成为人才强检战略中的重要战役。如何造就人才,也即如何使“人员”成为“人才”,途径很多,可以岗位练兵,加强学习培训;也可以请外来人才传道授业解惑;还可以输出人员取经、学习。而众多途径中,通过调研培养人才,锻炼人才,造就人才,无疑是一条捷径。人才是有较强能力或有某种特长的人,检察人才是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创造性地完成检察工作任务,在检察机关各项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的人。归纳最高人民检察院《2004—2008年全国检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检察人才应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学习能力,能够适应检察事业发展的要求,不断学习,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二是执法能力,具有较高的法律水平和相关专业技能,并能将其充分运用于检察办案和综合管理之中。三是创新能力,能将所掌握的知识、经验加以融会贯通、综合提高,并产生新成果、新经验,具有创造性。其中学习能力是基础,创新能力是关键,执法能力是目标,“能力”是衡量一个检察人员是否为人才的重要标准。
  为什么说调研工作是造就人才的捷径?因为一个人要具备一定知识并不难,下点功多看书,多学习就可以达到目的,检察队伍目前经过教育、培训、自学,多数已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有的取得“本科”文凭。且不说文凭不等于知识,即使具备了实际的知识,是否转化成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即成为检察人才?不一定。具备了同样的理论知识,有的办案效率高、质量好,有的则相反。原因何在?能力不同,即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执法能力有差异。而调研工作是使理论知识向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转化的好措施,有其它任何学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优点:一是学习的自主性,搞调研必然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问题去思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二是学习的实践性。搞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围绕實践学,围绕实践思,在“游泳中学本领”。三是学习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学习内容等要紧贴检察工作发展的脉博,不断探索,创新,着眼于解决新问题,新情况。调研工作所集中反映和要求的以提高素质为宗旨,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重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必然要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执法能力,使“人员”向“人才”转化。
  随着我国司法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重视程序、保障人权、罪刑法定、无罪推定”等执法理念的植入,我们执法活动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日趋紧张、突出,传统的“坐堂式”办案已不能胜任现代司法工作,未来司法要求我们的检察官既要有执法技能,又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同时还要具备执法研究能力,能够主动对执法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通过不断的观察、反思、研究、实践,做出各种执法决策,解决执法中的实际问题。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执法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自己进行的执法实践,对新问题就会更敏感,更有创见;以研究者的身份,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执法效果必将随之提高。
  综上,笔者认为,检察办案的效果在于调研,检察监督的力度在于调研,检察人员素质的提高在于调研,检察人才的造就在于调研,检察队伍建设在于调研,一句话,检察事业的成败兴衰在于调研,调研不是“务虚”而是“务实”,不是“无用”而是“用处极大”。
其他文献
摘要:文化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是文化的反映。不同民族的语言既受到本民族社会文化的制约,又反映各自特定的文化内容。随着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对学习英语学习者来说日益明显,这就使得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教育不容忽视。因此,英语教学应加强跨文化意识教育,明确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了解中西文化的偶合与差异。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文化差异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把主要精力集中
期刊
缓刑,是附有一定条件,暂缓执行刑罚或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種制度。通常适用于判处短期剥夺自由的犯罪。最初采用缓刑的是1870年北美波士顿的缓刑法。该法规定只适用于少年犯罪,后为马萨诸塞州采用,扩大适用于一般犯人。1889年布鲁塞尔国际刑法会议通过决议,将缓刑作为适用于一切犯罪的制度,各国相继采用。缓刑有两種制度:一種是把缓刑权掌握在行政部门,称为行政制;一種是掌握在司法部门,称为司法制。司法制的又有两
期刊
摘要:虚拟世界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产物。它的诞生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等,并引起了人类思想深刻的变化。网络时代的到来,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必须认真研究和探索时代提出的新问题,积极应对时代的挑战。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哲学发展    计算机网络产生的虚拟世界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哲学研究的视角
期刊
摘要:最简单的、最平凡的往往是最难的、最有意义的。习惯是由一桩桩小事逐渐养成的,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幼儿亲近自然的习惯,为孩子塑造一个热爱生活的心灵。培养爱读小人书的习惯,引领幼儿走入历史文学宝库的殿堂。培养正确写字的习惯,为孩子的人生增添一份色彩。培养良好礼仪的习惯,为幼儿的交往合作开启一盏明灯。  关键
期刊
犯罪心理是指犯罪嫌疑人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包括犯罪故意与过失、犯罪目的与动机,与犯罪构成中的主观要件相辅相成。笔者在从事反贪污贿赂工作中感到,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各不相同,了解其心理发展变化轨迹,把握其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和案发后的心理状态,对于侦破案件,探索犯罪特点、规律,以及搞好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下仅就贪污贿赂犯罪预备、实施、
期刊
摘要:弱势群体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对弱势群体权益的维护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法律援助是保护弱势群体权利的重要途径。弱势群体的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我国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应当加强体系建设,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保护模式。    关键词:弱势群体;保护模式;自力救济  一、弱势群体的界定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已经逐步迈入现代化社会。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的社会分化和各种利益的重组不可避免的导
期刊
家庭暴力,特别是针对妇女的暴力,自古以来不论地域、人种、阶级或阶层,不论社会制度或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特点,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2001年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新婚姻法)中增加了“禁止家庭暴力”的规定,同时设有对社区、公安、法院、检察院关于制止家庭暴力职责的原则性规定,第一次将“家庭暴力”概念引人中国法律,并加以禁止性规定。然而,笔者认为,新的《婚姻法》以及最高人民
期刊
摘要: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包括社区组织、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环境和社区治安等六项内容。目前社区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亟待通过制度创新加以解决。现呈现出如下发展趋势:社区建设的发展将呈现渐次推进的梯度格局;社区居民将由“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社区自治组织和民间组织的能力和作用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政府将由直接参与、推动转向为引导、协助社区建设。  关键词:城市社区;社区建设;社
期刊
摘要:通过对海南省临高县人民法院2009年度136件离婚案件实证调查,而得出现行离婚主体呈现出的各种特点,并对其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法理评析,以期为揭示我国离婚率高发的原因提供离婚主体层面的数据。  关键词:离婚主体;临高法院   1980年《婚姻法》颁布至今,是我国三次离婚高潮中离婚率①上升速度最快并且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稳方能国固。家庭高离婚率的出现必然导致
期刊
摘要: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江苏、浙江两省在推进独立学院的发展中始终走在前列。本文通过回顾两省独立学院的发展历程,分析目前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独立学院的未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发展;启示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办学形式。据2009年教育事业统计,全国共有独立学院322所,在校生238万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