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le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当前创新创业课程开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运用OBE教育理念,提出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确立了课程体系基本框架,形成了课程支撑体系,提出了课程评价和持续改进方法。
  关键词: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成果导向教育;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近年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全社会特别是高等教育界的普遍共识。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高等学校承担着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的重要任务。科学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OBE)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对于以素质教育为主题,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一、当前创新创业课程开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1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见》,将创新教育和创业机遇结合,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并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理念和模式。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各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創业基础”必修课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1]。
  2015年,国务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把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求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改革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把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改革的着力点,把完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改革的支撑点[2,3]。为此,如何构建全程化、全方位、全员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从而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双创”背景下,各高等学校根据要求并结合学校实际开设了一批创新创业课程,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对促进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纵观这些课程的设置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3,5,6,7,8]。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度有待加强
  大部分高校虽然开设了创业基础课程,并与职业生涯设计和就业指导课程进行了融合,但还是没有真正把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与整个人才培养目标有机融为一体,人才培养目标中没有体现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等素质方面的要求,也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体现为学生的毕业要求,创业教育课程仅仅作为一门课程而存在。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严重脱节,呈现“两张皮”现象,有时候甚至呈现出对立。在专业教育中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不重视创新创业理念在专业教育中的融入,远没有形成创新创业导向的专业教育,更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之中,挖掘专业教育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元素。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脱节
  创新创业教育还停留在完成课堂理论教授和参加几项赛事上面,没有形成具有梯度的创新创业指导体系,更没有形成具有维度的创新创业实践,学生对创新创业实践缺乏信心、缺乏指导的情况仍然存在,尚未构建起相应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
  (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备
  大部分高校尚未形成科学合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构建原则、目标不明确,与专业结合和实践带动的逻辑关系不明确,且不能满足不用年级、不同专业背景学生创业的需要。
  (五)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严重不足
  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是组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主导力量,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优秀师资的教育和引导。当前,大部分高校仍然缺乏具有良好创新创业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在教授创新创业知识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尚没有建立起来
  科学有效的评价是衡量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重要尺度,单纯用考试分数不能较好地评价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而创新创业实践由于没有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评价的有效性信度较低,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更不能形成完备的制度体系和改进措施。
  二、OBE的基本理念及要素
  OBE,亦称能力导向教育、目标导向教育或需求导向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于1981年由Spady等人提出后,很快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与认可,并已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美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A-BET)全面接受了OBE的理念,并将其贯穿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始终。2013年6月,我国被接纳为《华盛顿协议》签约成员。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工程教育改革,具有现实意义[4]。
  OBE是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Learning outcomes),OBE强调如下五个问题: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我们如何保障学生有效地取得这些学习成果[4]?
  这里所说的成果是学生最终取得的学习结果,是学生通过某一阶段学习后所能达到的最大能力。OBE应用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有三个基本要素,“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它是依照“反向设计、正向施工”来设计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构建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支撑强度及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影响,并通过形成性评价度量学生的学习结果。   三、基于OBE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意义和构建原则
  基于OBE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从理念上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哲学;在实践上聚焦于学生受教育后获得什么能力和能够做什么的培养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有本质的区别,是以学生素质教育为核心对教育模式的重构。OBE理念所涉及的一切教育活动、教学过程和课程设计都是围绕预期的学习效果来开展的。与传统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相比,OBE着眼于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育教学工作,构建课程体系,首先要确定的是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是OBE的基础,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关键,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需要得到利益相关方,比如学生、政府、社会的认可,并可以通过政府或第三方的评估认证,以确认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认同度和绩效评价。
  基于OBE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课程为中心
  OBE理念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一切围绕学生获得了什么知识、能力和素质为目标进行设计,而人才培养方案中必须科学合理地设置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内容,即了解创新创业知识、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能够解决创新创业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具备解决本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对教育教学反向设计而不是教师主导课程
  OBE理念下的课程与教学设计以学生最终学习成果为起点,反向进行课程设计,以确定达成最终学习成果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提高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契合度,而不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
  (三)聚焦核心目标成果而不是面面俱到
  OBE理念下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和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进行设计,在评价的基础上调整、充实、迭代部分课程,改进教学方法,课程难度可随核心目标和学生学习效果具有梯度递增的趋势,实际是一种精益教育理念,更好地體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四、基于OBE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和支撑体系
  基于OBE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是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来确立的,这又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密切相关。因此围绕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科学合理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基于OBE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如图1所示: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培养目标是学生毕业五年后所能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而毕业要求是围绕培养目标所设定的学生毕业时达到的标准要求。基于OBE理念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要与此相匹配,对于学生的创新创业核心素质,从时间维度来讲可以划分为在校期间、毕业时和毕业后五年,从能力构成梯度可以划分为掌握基础知识、融入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元素、参与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具备能力成功创业。由于新常态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体系,要使学生根据培养目标,实现毕业要求的达成,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具有层次性,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科学合理。
  确定基于OBE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图,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构成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有四类课程:一是创新创业基础类课程,必须列入必修环节,主要是创新创业知识、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创业环境分析、新创企业的流程等基本课程;二是专业类融入课程,必须列入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主要是在专业课程中深入挖掘创新创业元素,这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需要专业课教师提升创新创业素养;三是实践类课程,亦称隐性课程,必须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各部门齐心协力完成,包括创新创业专题报告、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创业经验分享、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教育文化氛围营造等;四是创新创业提升课程,这是在专业教育中融入交叉学科和跨学科教育内容,根据学生创新创业需求可以替代部分专业课程,也就是作为成功开创新企业所需要的经营管理和危机分析等课程,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企业文化、企业战略、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的发展与转型等,这类课程的融入是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最高目标,也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必然选择[2,3,7,8,9,10,11,12]。
  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确定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后,就要通过相应的体制机制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果的落实,首先就要确定好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所需要的支撑体系,主要由以下八个方面构成,如图3所示。
  五、基于OBE的创新创业课程评价与持续改进
  OBE理念在落实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先进教学手段,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编写和运用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教材,并对专业课程和教材挖掘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评价机制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和评价。掌握不同学生学习需求和规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对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通过形成性评价保证学生达到毕业要求,进而达成与培养目标的契合。通过第三方调查进行验证,在下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时予以改进,形成逻辑上的精益闭环,保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宋之帅.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
  [2]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2015
  [3]赵会利.“双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6,(22):100-103
  [4]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7-10
  [5]彭文博,尹新明,李冠峰,张留湛,宛新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1(04):55-57
  [6]胡剑锋,江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7(04):107-109
  [7]林晓玲.创新创业视角下高校跨学科创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探析[J]大学教育,2017,(01):1-5
  [8]刘卫东,雷轶.基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08):8-14
  [9]孙婷,赵晏鹤.美国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及其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17,(08):82-86
  [10]丁波,郗婷婷.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视角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体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33(03):39-41
  [11]高志刚,战燕,王刚.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体系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3):93-95
  [12]林雪治.进阶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策略[J]教师教育学报,2016,3(01):65-70[2017-09-27]
  [13]李慧清.创业环境约束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基于GEM和百森商学院创业教育的协同研究[J]高教探索,2015,(11):83-87
  [14]林雪治.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国外高校成功经验的借鉴与启示[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17(05):52-54 59
其他文献
功能定位、管理规范、组织认同、行事风格,这四种特质从不同方面决定了大学生社团的成熟度。为保障社团活动的有效开展,社团管理者常依据情感沟通、参与合作推进社团成长发展
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实施,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技术壁垒,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者从农
主要介绍了我国水乳剂农药特点、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并呼吁农药剂型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国家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对水乳剂登记工作给予大力度支持。
摘 要:习近平青年观是全球化浪潮中孕育出来的理论成果,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产生的宝贵财富。习近平青年观意蕴深厚,涵盖了青年认知、青年成长、青年教育、青年工作等多个方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立足新时代新起点,探究习近平青年观对培育时代新人的指导价值,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关键词:习近平青年观; 时代新人; 指导价值中图分类号
目的探讨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特点及临床护理。方法选取136例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依据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临床护理
本文试从智能时代的变化,作为农村的中职学校,学校德育在“虚与实两个空间、协作与需求两个能力、信息交互与智能评价两个模块”等方面提出思考,期望对农村中职德育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