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诗歌是用形象说话的。“形象思维”贯穿在诗人感受生活、提炼素材、抒情言志的全过程,具体表现为形象的感受、形象的提炼和形象的言志。从形象入手鉴赏诗歌,具体可抓,简便易行。
【关键词】形象思维 诗歌鉴赏 抒情言志
形象,是诗歌情感的载体,是作者言志的语汇,是诗人与读者心灵相通的桥梁。从形象入手鉴赏诗歌,具体可抓,简便易行。本文试图给你一把钥匙,打开诗歌神秘的大门。
一、形象的感受
诗人要用形象思维对生活进行体验和感受,即看世界有爱有恨,看万物有情有意,把浓烈的情感寄托、融注于生活的一草一木、一枝一叶上。
如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运用拟人,移情于物,这里的“花”、“鸟”本是无情之物,在诗人的形象感受之下,都成了有情之物,传达出诗人对国家危难、家人离散的伤感。“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等经典名句,无不是诗人对生活形象感受的产物,一“闹”字、一“弄”字境界全出。
再如艾青的《旷野》:“不驯服的山峦,/像绿色的波涛一样/横蛮地起伏着;/黑色的岩石,/不可排解地纠缠在一起;/……那些村舍/卑微的,可怜的村舍,/各自孤立地星散着;/……远远近近的野林啊,/也像非洲土人的浓密的卷发,/茸乱的卷发,/在可怕的沉默里/在莫测的阴暗的深处,/蕴藏着千年的忧郁。”山峦、村舍、野林,本是无情之物,诗人以有情之眼观无情之物,使它们承载了旧中国的苦难,表现了劳苦大众痛苦的生活和悲苦的命运。
又如2000年高考题,鉴赏郑敏的《金黄的稻束》。“稻束”本是无情之物,诗人却说:“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了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这里的“稻束”,像哺育了无数孩子的母亲那样善良、疲惫、欣慰,这是一种博大深厚的爱情,一种忍受苦难无私奉献的精神。
歌词也是诗,同样体现了形象的感受这一特点。如《再见吧,大别山》:“清风牵衣袖,一步一回头。山山岭岭唤我回,一石一草把我留。……缤纷的山花啊,不要摇落你惜别的泪;挺秀的翠竹啊,不要举酸你送行的手。”一山一石、一枝一叶无不负载了作者浓浓的真情。
二、形象的提炼
诗人要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将生活中的许多形象捕捉过来、积累起来,并选择取舍、加工提炼,以便抒情言志。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精心捕捉并选取了一系列形象,来点染凄凉萧索的秋景,表现天涯旅人的愁思。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作者以画家的眼、诗人的笔,捕捉到并提炼出一幅幅清新优美的画面,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安于隐居的心境。
再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几乎全部是一组组典型形象的铺陈排列。第四节如果没有厚大的手掌、搭好的灶火、围裙上的炭灰、乌黑的酱碗、被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就不能表现大堰河的贫穷和劳苦,不能表现她对乳儿无私的爱。第五节如果没有红漆雕花的家具、天伦叙乐的匾、丝的和贝壳的钮扣、安了火钵的炕凳、白米饭,就不能与大堰河的贫穷形成对比,就不能诅咒“不公道的世界”。下面节节如此,愈写愈动人肺腑,直到最后把赞美诗呈给大堰河,仍是通过一系列典型形象来实现的。如果不是作者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形象的体验、辛勤的积累、精心的提炼,就不会有这首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绝唱。
又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诗人精选了簇新的理想、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等一系列典型形象,准确地展现了刚刚从压抑中解放出来的祖国的希望,表达了对祖国真挚的爱和坚定的信念。
三、形象的言志
《尚书》云:“诗言志。”“言志”就是表达思想,抒发情感。诗言志要用形象言志。
如宋代诗人李纲的《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看似句句写牛,实则字字写人,以牛自况,托物言志,表现自己甘心奉献、无怨无悔的高尚情怀。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是写石灰吗?这是在写一种不屈不挠的力量、至大至刚的魂魄、舍生取义的抱负、披肝沥胆的德行。
再如臧克家的《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此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直往肚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来望前面。”诗人借忍辱负重的老马形象,来言“九·一八”事变后,苦难深重的北方农民之志。
又如1999年高考题,鉴赏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该诗写于1938年,中国正处于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时期。诗人借“鸟”这个主要形象来表达自己热爱祖国、誓为祖国母亲歌唱到死亡的挚情。围绕中心形象派生的一系列形象,也都言有内涵:“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暗示我们民族正在遭受苦难,“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暗示人民的悲愤和激怒,“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暗示光明和希望。所有这些形象,都渗透着诗人的赤子之情。
总之,从形象入手去阅读鉴赏诗歌,简便易行,并且能迅速准确地把握诗的内涵。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关键词】形象思维 诗歌鉴赏 抒情言志
形象,是诗歌情感的载体,是作者言志的语汇,是诗人与读者心灵相通的桥梁。从形象入手鉴赏诗歌,具体可抓,简便易行。本文试图给你一把钥匙,打开诗歌神秘的大门。
一、形象的感受
诗人要用形象思维对生活进行体验和感受,即看世界有爱有恨,看万物有情有意,把浓烈的情感寄托、融注于生活的一草一木、一枝一叶上。
如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运用拟人,移情于物,这里的“花”、“鸟”本是无情之物,在诗人的形象感受之下,都成了有情之物,传达出诗人对国家危难、家人离散的伤感。“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等经典名句,无不是诗人对生活形象感受的产物,一“闹”字、一“弄”字境界全出。
再如艾青的《旷野》:“不驯服的山峦,/像绿色的波涛一样/横蛮地起伏着;/黑色的岩石,/不可排解地纠缠在一起;/……那些村舍/卑微的,可怜的村舍,/各自孤立地星散着;/……远远近近的野林啊,/也像非洲土人的浓密的卷发,/茸乱的卷发,/在可怕的沉默里/在莫测的阴暗的深处,/蕴藏着千年的忧郁。”山峦、村舍、野林,本是无情之物,诗人以有情之眼观无情之物,使它们承载了旧中国的苦难,表现了劳苦大众痛苦的生活和悲苦的命运。
又如2000年高考题,鉴赏郑敏的《金黄的稻束》。“稻束”本是无情之物,诗人却说:“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了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这里的“稻束”,像哺育了无数孩子的母亲那样善良、疲惫、欣慰,这是一种博大深厚的爱情,一种忍受苦难无私奉献的精神。
歌词也是诗,同样体现了形象的感受这一特点。如《再见吧,大别山》:“清风牵衣袖,一步一回头。山山岭岭唤我回,一石一草把我留。……缤纷的山花啊,不要摇落你惜别的泪;挺秀的翠竹啊,不要举酸你送行的手。”一山一石、一枝一叶无不负载了作者浓浓的真情。
二、形象的提炼
诗人要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将生活中的许多形象捕捉过来、积累起来,并选择取舍、加工提炼,以便抒情言志。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精心捕捉并选取了一系列形象,来点染凄凉萧索的秋景,表现天涯旅人的愁思。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作者以画家的眼、诗人的笔,捕捉到并提炼出一幅幅清新优美的画面,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安于隐居的心境。
再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几乎全部是一组组典型形象的铺陈排列。第四节如果没有厚大的手掌、搭好的灶火、围裙上的炭灰、乌黑的酱碗、被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就不能表现大堰河的贫穷和劳苦,不能表现她对乳儿无私的爱。第五节如果没有红漆雕花的家具、天伦叙乐的匾、丝的和贝壳的钮扣、安了火钵的炕凳、白米饭,就不能与大堰河的贫穷形成对比,就不能诅咒“不公道的世界”。下面节节如此,愈写愈动人肺腑,直到最后把赞美诗呈给大堰河,仍是通过一系列典型形象来实现的。如果不是作者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形象的体验、辛勤的积累、精心的提炼,就不会有这首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绝唱。
又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诗人精选了簇新的理想、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等一系列典型形象,准确地展现了刚刚从压抑中解放出来的祖国的希望,表达了对祖国真挚的爱和坚定的信念。
三、形象的言志
《尚书》云:“诗言志。”“言志”就是表达思想,抒发情感。诗言志要用形象言志。
如宋代诗人李纲的《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看似句句写牛,实则字字写人,以牛自况,托物言志,表现自己甘心奉献、无怨无悔的高尚情怀。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是写石灰吗?这是在写一种不屈不挠的力量、至大至刚的魂魄、舍生取义的抱负、披肝沥胆的德行。
再如臧克家的《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此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直往肚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来望前面。”诗人借忍辱负重的老马形象,来言“九·一八”事变后,苦难深重的北方农民之志。
又如1999年高考题,鉴赏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该诗写于1938年,中国正处于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时期。诗人借“鸟”这个主要形象来表达自己热爱祖国、誓为祖国母亲歌唱到死亡的挚情。围绕中心形象派生的一系列形象,也都言有内涵:“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暗示我们民族正在遭受苦难,“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暗示人民的悲愤和激怒,“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暗示光明和希望。所有这些形象,都渗透着诗人的赤子之情。
总之,从形象入手去阅读鉴赏诗歌,简便易行,并且能迅速准确地把握诗的内涵。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