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朋自远方来,带着朋友一家人去了一趟闽南故事文化园,烈日当空照,人暴晒在太阳底下,大汗淋漓,像洗桑拿一般。回来后,休整,喝绿豆汤,下午三点钟左右出发往南靖,两个多小时才到,下过雨的天空是清爽的,到了游客服务中心,导游也上车,姓陈,一个四岁孩子的母亲。第一站是塔下村,石龙旗杆,必走的景点,此处十年前我来过,现已分不清具体是哪个景点的哪处景物,在陈导游简洁明了的介绍下,这次总算整明白了。为纪念文臣武官及长寿老人而树立的旗杆,高矮不一,所代表的等级也不一样。
从旗杆处出来,天空开始飘雨,后来转成瓢泼大雨,村道太窄,只能通行两部车,糟糕的是路的一道被用餐的游客占据了,他们把车停在饭店门口,也不管别人就自顾钻进饭馆享用美食,谁也分不清车是谁的车。雨越下越大,堵车也越发厉害。我坐在朋友一家人的车子上,足足等了半个小时,无奈之下,我选择报警,电话刚放下,就有人出来疏导交通,后来据说此人是当地的村长,他指挥朋友的车子往前,其实朋友的车子前面早已经有一条别人让出的路,不过对方的车尾巴横在路上左边一些,使得道路一边是汹涌洪水的河道,一边是对方的车尾,朋友无论如何也不敢冒这个险,车外引导的人不停地挥手示意朋友往前开,朋友才小心慢慢地開出来,转出来,前方一片开阔,原来整条道的堵塞之处就是我们开的这辆车,很惭愧我们之前还在车上不断地咒骂天气、村道和别人。这人呵,往往就是身在其中,看不清更远的地方,浑然不知自己在全局中所处的位置,而总是一味地对周遭的环境心怀不满,怨天尤人,实在不该。
开出塔下村经过东歪西斜的裕昌楼,不过天色太迟,没有进去,车子直接到达田螺坑观景台。起雾时的“四菜一汤”的确美不胜收,所有人都举起手机拍照。白云自左边的树丛中升起,一丝一缕,悠哉游哉缓慢移动、扩散,越来越浓,笼罩在“四菜一汤”的头上,直至把土楼团团抱住。我们十三个人在这个地方合了一张照。吃饭的地方正好在“四菜一汤”土楼那儿,据说在我们来之前,因为空前的暴雨,使得饭店进水。进门后,果然看到地板湿淋淋的,大概此前经历了一场与洪水的殊死搏斗。家庭式的饭店,老公端菜,老婆炒菜,小孩在客厅看电视,后来小孩被派遣去便利店买可乐。鸡啊,鸭啊,竹笋,河虾,火蕨菜等,非常丰盛,非常适合出身山乡之家的我的口味,但对来自海边的游客来说,恐怕就得挑着吃。吃完饭已经晚上八点了,土楼却依旧处处灯火通明,所到之处皆有小卖部和热情好客的村民。
终于抵达住宿之处,一座位于山顶的旅馆,让我想起黄山那儿的旅馆,白云环绕,与山融入一体,真正的神仙居住之处啊。旅馆主人,夫妻两个,三十出头,老板曾经在当地任过一届村长,对周边的环境和人文了如指掌。啼笑皆非的一幕出现了,当我们通过支付宝转账给老板时,发现对方的账号居然是唐丽,朋友说太奇怪了,我有一个同学也是这个名字。朋友小声对我们说,可是这个男的不是以前见过的唐丽的老公啊。我见老板带着狐疑的神情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们,我赶紧向他打听,请问这个唐丽是哪里人啊。老板倒是爽快,立马说出一个村名。呀,同一个村子的,真是朋友的同学啊。我以前也见过唐丽,知道这是一个奇女子,在厦门开了好多家门店。我的脑中第一反应,难道唐丽生意做大了,全省都有,连老公也这么多。这时,从转角处走出一个女人,她就是唐丽,大家才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此唐非彼唐,典型的江南清秀美女,一问,原来是唐炳的侄女,唐炳和朋友是世交,没想到在偏远的景区,也能撞上从同村走出来的人啊,可见老家人在外面是多么吃得开啊。唐丽已经是两个儿子的妈妈,皮肤光洁,身材苗条,笑容可掬,与这个雅静的地方十分般配。
已经晚上十点多了,一楼的旅馆大厅仍然飘出阵阵歌声,老板用吉它自弹自唱,掌声不断。老板还请我们喝小酒,说是老婆的娘家人,尽尽地主之宜。我因为带娃,没有机会参与他们的狂欢。
在久违的自然风中,枕着蟋蟀的歌声入睡。醒来,六点整,朋友准时叫醒孩子,他们带着相机一起到观景台拍“四菜一汤”,清晨的景色和空气都是别有一番风味,暗藏在体内的勃勃生机立刻被唤醒。早餐十分简单,一人一个馒头一个蛋,稀饭配咸菜笋、花生、笋干。稀饭供不应求,那味道着实好,糯米般软香。
告别了旅馆老板娘,要了土楼画家林某的电话,这个也是同乡人,旅馆的油画大部分出自他之手。他长期租住在“四菜一汤”里,专心从事画业,在方圆一带十分有名气,随便在观景台碰上个当地人,都认识他熟知他。朋友给他打了一个电话,他们以前是老邻居了。
到东歪西斜的裕昌楼,这座由五姓族人合资兴建的土楼,一层是仓库,二、三、四层是住宿的,五层则是用于放棺材的,意义升官发财。人口最鼎盛时住了三百多人。楼中央正对大门的屋子是祠堂,以前是私塾。我想,古人真是十分高明利索,就近办学,幼儿园小学初中一体,都在自家门前的学堂就读,无须考虑接送,交通安全之类的事。不像现代人这么烦恼,老是搬家,老是为房子发愁,读幼儿园还得摇号,还得买学区房读小学,到了初中勒紧腰带读私立,整天折腾这些个事,人生能有多少时间经得起这般捣鼓呢?
其实这座裕昌楼,我几年前曾经和同事来过,可是却一点印象也没有,走马观花的游玩,其实很多人就是我这种状态,旅行状态,生活状态都是这样盲目,不经过大脑加工,被生活推着往前走,在人海里随波逐流。
到了云水谣,大中午的烈日把地板烤得冒烟,因为今年四月才来过,我不再想往前走,只在水车和有着云水谣石牌的地方逗留。这里每一处都可以入画,入相机,参天的古榕树在微风里细诉着光阴的故事,潺潺的流水就像小提琴手一般,永不停歇地向游人奏响优美的曲调。典型的美丽江南水乡,像一个静坐的优雅仙女一样,不为人知地深藏了几百年,一朝向世人开放,它的美无时不刻地感染着、熏陶着慕名而来意欲一睹其芳容的人们。
带着孩子坐在石板凳上吃冰激凌、水果,凉风夹杂流水声扑腾在脸上,十分惬意。到车场开车的时候,路边卖香蕉的老伯送了香蕉,本来是给孩子的,孩子一直摇头不要,我自己吃了,很香。这儿的饭香,水果也好吃,怪不得百岁老人出现在这里最多,山好水好,空气好,吃的也干净可口。
朋友一家往高速方向,我们沿国道回家。约定下次去厦门玩,仍旧是一群娃,一群大人。这样难得的出行,真该把照片洗出来印成册,否则记忆又会很快在岁月里褪色风干。
从旗杆处出来,天空开始飘雨,后来转成瓢泼大雨,村道太窄,只能通行两部车,糟糕的是路的一道被用餐的游客占据了,他们把车停在饭店门口,也不管别人就自顾钻进饭馆享用美食,谁也分不清车是谁的车。雨越下越大,堵车也越发厉害。我坐在朋友一家人的车子上,足足等了半个小时,无奈之下,我选择报警,电话刚放下,就有人出来疏导交通,后来据说此人是当地的村长,他指挥朋友的车子往前,其实朋友的车子前面早已经有一条别人让出的路,不过对方的车尾巴横在路上左边一些,使得道路一边是汹涌洪水的河道,一边是对方的车尾,朋友无论如何也不敢冒这个险,车外引导的人不停地挥手示意朋友往前开,朋友才小心慢慢地開出来,转出来,前方一片开阔,原来整条道的堵塞之处就是我们开的这辆车,很惭愧我们之前还在车上不断地咒骂天气、村道和别人。这人呵,往往就是身在其中,看不清更远的地方,浑然不知自己在全局中所处的位置,而总是一味地对周遭的环境心怀不满,怨天尤人,实在不该。
开出塔下村经过东歪西斜的裕昌楼,不过天色太迟,没有进去,车子直接到达田螺坑观景台。起雾时的“四菜一汤”的确美不胜收,所有人都举起手机拍照。白云自左边的树丛中升起,一丝一缕,悠哉游哉缓慢移动、扩散,越来越浓,笼罩在“四菜一汤”的头上,直至把土楼团团抱住。我们十三个人在这个地方合了一张照。吃饭的地方正好在“四菜一汤”土楼那儿,据说在我们来之前,因为空前的暴雨,使得饭店进水。进门后,果然看到地板湿淋淋的,大概此前经历了一场与洪水的殊死搏斗。家庭式的饭店,老公端菜,老婆炒菜,小孩在客厅看电视,后来小孩被派遣去便利店买可乐。鸡啊,鸭啊,竹笋,河虾,火蕨菜等,非常丰盛,非常适合出身山乡之家的我的口味,但对来自海边的游客来说,恐怕就得挑着吃。吃完饭已经晚上八点了,土楼却依旧处处灯火通明,所到之处皆有小卖部和热情好客的村民。
终于抵达住宿之处,一座位于山顶的旅馆,让我想起黄山那儿的旅馆,白云环绕,与山融入一体,真正的神仙居住之处啊。旅馆主人,夫妻两个,三十出头,老板曾经在当地任过一届村长,对周边的环境和人文了如指掌。啼笑皆非的一幕出现了,当我们通过支付宝转账给老板时,发现对方的账号居然是唐丽,朋友说太奇怪了,我有一个同学也是这个名字。朋友小声对我们说,可是这个男的不是以前见过的唐丽的老公啊。我见老板带着狐疑的神情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们,我赶紧向他打听,请问这个唐丽是哪里人啊。老板倒是爽快,立马说出一个村名。呀,同一个村子的,真是朋友的同学啊。我以前也见过唐丽,知道这是一个奇女子,在厦门开了好多家门店。我的脑中第一反应,难道唐丽生意做大了,全省都有,连老公也这么多。这时,从转角处走出一个女人,她就是唐丽,大家才大大地松了一口气,此唐非彼唐,典型的江南清秀美女,一问,原来是唐炳的侄女,唐炳和朋友是世交,没想到在偏远的景区,也能撞上从同村走出来的人啊,可见老家人在外面是多么吃得开啊。唐丽已经是两个儿子的妈妈,皮肤光洁,身材苗条,笑容可掬,与这个雅静的地方十分般配。
已经晚上十点多了,一楼的旅馆大厅仍然飘出阵阵歌声,老板用吉它自弹自唱,掌声不断。老板还请我们喝小酒,说是老婆的娘家人,尽尽地主之宜。我因为带娃,没有机会参与他们的狂欢。
在久违的自然风中,枕着蟋蟀的歌声入睡。醒来,六点整,朋友准时叫醒孩子,他们带着相机一起到观景台拍“四菜一汤”,清晨的景色和空气都是别有一番风味,暗藏在体内的勃勃生机立刻被唤醒。早餐十分简单,一人一个馒头一个蛋,稀饭配咸菜笋、花生、笋干。稀饭供不应求,那味道着实好,糯米般软香。
告别了旅馆老板娘,要了土楼画家林某的电话,这个也是同乡人,旅馆的油画大部分出自他之手。他长期租住在“四菜一汤”里,专心从事画业,在方圆一带十分有名气,随便在观景台碰上个当地人,都认识他熟知他。朋友给他打了一个电话,他们以前是老邻居了。
到东歪西斜的裕昌楼,这座由五姓族人合资兴建的土楼,一层是仓库,二、三、四层是住宿的,五层则是用于放棺材的,意义升官发财。人口最鼎盛时住了三百多人。楼中央正对大门的屋子是祠堂,以前是私塾。我想,古人真是十分高明利索,就近办学,幼儿园小学初中一体,都在自家门前的学堂就读,无须考虑接送,交通安全之类的事。不像现代人这么烦恼,老是搬家,老是为房子发愁,读幼儿园还得摇号,还得买学区房读小学,到了初中勒紧腰带读私立,整天折腾这些个事,人生能有多少时间经得起这般捣鼓呢?
其实这座裕昌楼,我几年前曾经和同事来过,可是却一点印象也没有,走马观花的游玩,其实很多人就是我这种状态,旅行状态,生活状态都是这样盲目,不经过大脑加工,被生活推着往前走,在人海里随波逐流。
到了云水谣,大中午的烈日把地板烤得冒烟,因为今年四月才来过,我不再想往前走,只在水车和有着云水谣石牌的地方逗留。这里每一处都可以入画,入相机,参天的古榕树在微风里细诉着光阴的故事,潺潺的流水就像小提琴手一般,永不停歇地向游人奏响优美的曲调。典型的美丽江南水乡,像一个静坐的优雅仙女一样,不为人知地深藏了几百年,一朝向世人开放,它的美无时不刻地感染着、熏陶着慕名而来意欲一睹其芳容的人们。
带着孩子坐在石板凳上吃冰激凌、水果,凉风夹杂流水声扑腾在脸上,十分惬意。到车场开车的时候,路边卖香蕉的老伯送了香蕉,本来是给孩子的,孩子一直摇头不要,我自己吃了,很香。这儿的饭香,水果也好吃,怪不得百岁老人出现在这里最多,山好水好,空气好,吃的也干净可口。
朋友一家往高速方向,我们沿国道回家。约定下次去厦门玩,仍旧是一群娃,一群大人。这样难得的出行,真该把照片洗出来印成册,否则记忆又会很快在岁月里褪色风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