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是小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良好身体素质途径。但体育之所以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和其积极向上的拼搏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有着紧密联系。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和道德观、世界观形成时期。如果教师能借助体育教学及时渗透德育教育,既能指导学生锻炼身体,也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则从爱国、理想和集体三大方面引入分析,望给予体育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高年级;德育教育;教学
在小学生的认知中,体育教师相比于语文、数学等其他课程教师更为亲切,更喜欢在课后向体育教师倾诉自己的理想,师生共同语言较多。体育教材中也涵盖了很多德育知识,如篮球和足球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纪律性,田径运动能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和顽强拼搏的精神等,体育教师完全可以借助教师向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培养文化知识、身体素质和道德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1.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在小学高年级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要求的重点,更是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与体育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能有效激发学生内在学习体育动机。如果体育教师想让一堂课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就必须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到集中化和具体化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武术课上就可引用李小龙、王子平、孙禄堂、霍元甲等德高望重的武术名家事迹,这些优秀的武术家都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在擂台上挺身而出,运用高超的武技击败许多外国大力士, 发扬了中国人铁骨铮铮的傲气,更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在讲解排球一课时就可引用轰动2016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的奇迹逆轉,在小组赛快濒临出局的情况下凭着对祖国的热爱成功挺进决赛并拿下冠军,完全印证了“如果有一种奇迹,那就是中国红”的誓言,这种为国争光的精神值得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例如上述例子还有很多,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知识并利用当下学生熟知的人物和事件加以协调融合,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展开爱国主义教育,唤醒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除了结合教材知识外,体育教师还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关教育活动,一方面能锻炼学生身体,也能实现爱国主义教学目标。例如在投掷球教学中,教师就给学生分发提前准备好的工具让学生自行折叠小飞机,并比赛哪位学生的飞机飞得远,同时运用小布球做运送弹药和打坦克调的游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完全符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更在教学中发展学生上肢和投掷能力,最重要是教育学生学习保家卫国的解放军优良品质。此外学校每月组织德育工作,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发展规律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奥运户、亚运会和全运会期间就可在学校宣传栏宣传有关赛会知识和比赛情况,进一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也能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热爱我国体育事业。
2.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实施理想主义教育
理想是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它能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更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前小学体育教师除了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更要帮助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学习和生活,建立属于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不断奋斗。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贯彻理想教育时完全可以借助游戏,因为这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模式,因为小学阶段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兴趣容易被感兴趣的事物吸引,游戏教学完全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大部分学生会在游戏中玩起来,教师再顺势引入德育教育会获得比往常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师在讲解跳远后就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学生都排好队,学生在这个游戏中扮演小青蛙的角色,同时在学生20米外放置一块小黑板,中间空余部分可放置轮胎充当荷叶,当小青蛙在跳到终点过程中必须在经历荷叶,如果直接跨过则视为犯规。当学生顺利抵达重点后教师则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朵小花,那个小组取得小花数量越多,那么就可获得胜利。学生听到游戏后都兴趣高昂并积极为自己的小组胜利而努力。此时体育教师引导学生,在整个游戏中大家脑海中都会想到“胜利”二字,它就是大家理解,每位同学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所在小组取得胜利,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永不言弃。毫无疑问,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快乐,他们会以愉悦的心情不断挑战和突破自己,并在未来人生道路中以这种信念鼓励自己前行。
3.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实施集体主义教育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重视小学德育教育。该教育在学生成长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德育教育能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更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以更好地状态迎接生活和学习挑战。当前多数学生受传统应试教育体制影响,常常会在学习中出现焦躁和烦闷等情绪,再加上教师和家长过多关注成绩,忽略学生心理。德育教育在这种畸形的学习和教学方式方式下成为净化心灵的途径,教师也应创新德育教育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在讲解迎面接力跑时,这是一项团队项目,需要学生组成小组参与比赛。教师就可在教学中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之后以50m传递水瓶小游戏中展开教学,学生要在接力中保证水瓶不掉,一旦掉落则成绩无效。由于这是团体项目,部分学生因心理紧张而导致水瓶在接力过程中掉地,赛后情绪激动流泪,认为是自己的错误而导致没有成绩。此时体育教师顺势引入集体主义教育,明确告知学生只要参与其中,为团队奉献自己的一份能力就是最棒的,强化学生团队集体主义思想,更培养学生敢于竞争和积极进取的健全人格。
4.结语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实施的内容,要求学生在保证身体素质的前提下形成争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其中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全面重视德育教育,从多种途径加以渗透,真正促进学生德智体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健民.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大江周刊:论坛,2012(1):198-198
[2]吴明恩.浅析在小学体育中渗透德育教育[J].新课程导学,2013(3):82-82
[3]黄明.浅议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2(36):197-197
【关键词】小学体育;高年级;德育教育;教学
在小学生的认知中,体育教师相比于语文、数学等其他课程教师更为亲切,更喜欢在课后向体育教师倾诉自己的理想,师生共同语言较多。体育教材中也涵盖了很多德育知识,如篮球和足球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纪律性,田径运动能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和顽强拼搏的精神等,体育教师完全可以借助教师向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培养文化知识、身体素质和道德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1.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在小学高年级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要求的重点,更是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与体育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能有效激发学生内在学习体育动机。如果体育教师想让一堂课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就必须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到集中化和具体化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武术课上就可引用李小龙、王子平、孙禄堂、霍元甲等德高望重的武术名家事迹,这些优秀的武术家都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在擂台上挺身而出,运用高超的武技击败许多外国大力士, 发扬了中国人铁骨铮铮的傲气,更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在讲解排球一课时就可引用轰动2016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的奇迹逆轉,在小组赛快濒临出局的情况下凭着对祖国的热爱成功挺进决赛并拿下冠军,完全印证了“如果有一种奇迹,那就是中国红”的誓言,这种为国争光的精神值得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例如上述例子还有很多,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知识并利用当下学生熟知的人物和事件加以协调融合,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展开爱国主义教育,唤醒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除了结合教材知识外,体育教师还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关教育活动,一方面能锻炼学生身体,也能实现爱国主义教学目标。例如在投掷球教学中,教师就给学生分发提前准备好的工具让学生自行折叠小飞机,并比赛哪位学生的飞机飞得远,同时运用小布球做运送弹药和打坦克调的游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完全符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更在教学中发展学生上肢和投掷能力,最重要是教育学生学习保家卫国的解放军优良品质。此外学校每月组织德育工作,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发展规律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奥运户、亚运会和全运会期间就可在学校宣传栏宣传有关赛会知识和比赛情况,进一步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也能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热爱我国体育事业。
2.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实施理想主义教育
理想是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它能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更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前小学体育教师除了要注重学生身体素质,更要帮助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学习和生活,建立属于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不断奋斗。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贯彻理想教育时完全可以借助游戏,因为这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模式,因为小学阶段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兴趣容易被感兴趣的事物吸引,游戏教学完全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大部分学生会在游戏中玩起来,教师再顺势引入德育教育会获得比往常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师在讲解跳远后就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学生都排好队,学生在这个游戏中扮演小青蛙的角色,同时在学生20米外放置一块小黑板,中间空余部分可放置轮胎充当荷叶,当小青蛙在跳到终点过程中必须在经历荷叶,如果直接跨过则视为犯规。当学生顺利抵达重点后教师则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朵小花,那个小组取得小花数量越多,那么就可获得胜利。学生听到游戏后都兴趣高昂并积极为自己的小组胜利而努力。此时体育教师引导学生,在整个游戏中大家脑海中都会想到“胜利”二字,它就是大家理解,每位同学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所在小组取得胜利,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永不言弃。毫无疑问,游戏让学生感受到快乐,他们会以愉悦的心情不断挑战和突破自己,并在未来人生道路中以这种信念鼓励自己前行。
3.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实施集体主义教育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重视小学德育教育。该教育在学生成长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德育教育能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更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以更好地状态迎接生活和学习挑战。当前多数学生受传统应试教育体制影响,常常会在学习中出现焦躁和烦闷等情绪,再加上教师和家长过多关注成绩,忽略学生心理。德育教育在这种畸形的学习和教学方式方式下成为净化心灵的途径,教师也应创新德育教育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在讲解迎面接力跑时,这是一项团队项目,需要学生组成小组参与比赛。教师就可在教学中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之后以50m传递水瓶小游戏中展开教学,学生要在接力中保证水瓶不掉,一旦掉落则成绩无效。由于这是团体项目,部分学生因心理紧张而导致水瓶在接力过程中掉地,赛后情绪激动流泪,认为是自己的错误而导致没有成绩。此时体育教师顺势引入集体主义教育,明确告知学生只要参与其中,为团队奉献自己的一份能力就是最棒的,强化学生团队集体主义思想,更培养学生敢于竞争和积极进取的健全人格。
4.结语
总之,在小学高年级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实施的内容,要求学生在保证身体素质的前提下形成争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其中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全面重视德育教育,从多种途径加以渗透,真正促进学生德智体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健民.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大江周刊:论坛,2012(1):198-198
[2]吴明恩.浅析在小学体育中渗透德育教育[J].新课程导学,2013(3):82-82
[3]黄明.浅议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2(36):197-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