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定于11月5日14:00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高峰论坛以“互联网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邀请部委及省级领导、院士、业内专家解读国家有关政策文件、展望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交流“互联网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介绍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创新技术与应用成果等。
出席嘉宾:农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屈冬玉;云南省副省长张祖林;江西省副省长尹建业;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陈萍、刁新育;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张兴旺;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农业监测预警团队首席科学家许世卫等。
[主持人:張兴旺]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10月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要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随着党中央、国务院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 ”行动计划、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总体部署的逐步实施,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发展环境和崭新工具。汪洋副总理在今年9月6-7日在苏州召开的全国“互联网 ”现代农业工作会议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上强调,要把信息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制高点,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任务,推进“互联网 ”现代农业健康发展。为此,我们今年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的主题确定为:“互联网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出席今天论坛的主要领导和嘉宾有:农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屈冬玉,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祖林,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尹建业,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陈萍、刁新育,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宋雷鸣,江西省农业厅党委书记陈日武,湖南省农业委员会主任刘宗林,天津市农委副主任毛科军,山西省农业厅副厅长赵志杰,江西省农业厅副厅长唐安来,江西省农业厅副厅长程关怀,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张桂华,广西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谢东,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副主任陈勇,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涂建华,西藏自治区农牧厅副厅长金文成,青海省农牧厅副厅长马清德,山东省农业厅副巡视员姜卫良,云南省农业厅副厅长文雅芹,北京市农业局总农艺师陶志强,湖南省农业委员会总农艺师唐建初,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农业监测预警团队首席科学家许世卫,上海农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占锦川,深圳农产品有限公司总裁胡翔海,中共洛川县县委常委、副县长陈耀忠,九次方大数据信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叁寿,宝象金融联合创始人、宝象资产CEO冯德东,农信通集团董事长李勇等也将与大家分享不同视角下的“互联网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今天参加论坛的还有,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口厅局领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IT界、企业界以及科研教育机构的同事、朋友们。在此,我谨代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组委会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代表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云南省副省长张祖林——开幕致辞
尊敬的屈冬玉副部长、尹建业副省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下午好! 初冬时节,春城昆明依然繁花似锦。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十二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隆重举办之际,我们非常高兴在这里迎来了参加“全国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共同交流农业信息化创新发展。在此,我谨代表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对本次高峰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对长期关心、支持、帮助云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位领导、专家和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
云南,意即"彩云之南",地处云贵高原西部,是全球少见的低纬高原,位于中国和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结合部,与越南、老挝、缅甸3国接壤,边境线长4060公里,拥有国家级和省级口岸21个,出境公路20多条。全省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辖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全省总人口4714万人,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是全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云南瑰丽的民族文化和绝美的自然景观在这里交织汇集,使云南成为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宜居之地。
同时,这片美丽的红土高原也为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云南省充分发挥独特的地理优势、气候优势、物种优势、生态优势和开放优势,打高原牌、走特色路,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经过不懈努力,“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六大板块欣欣向荣,“云系”农产品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四张名片蜚声海内外。2015年,云南烟叶、鲜切花、咖啡、核桃、橡胶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茶叶、甘蔗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蚕桑面积居全国第三,产量居全国第五;马铃薯面积居全国第四,产量居全国第五;农产品远销116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达40.6亿美元。2015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视察云南时,肯定了我省“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的做法。2014年4月,农业部韩长赋部长在我省调研时提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已与东北大农业、江浙集约农业和京津沪都市农业一起,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近年来,云南抢抓国家实施"金农工程"及云南省实施"数字乡村"工程的良好机遇,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先后投入专项资金约1.7亿元,建立了省级农业农村数据存储容中心和覆盖全省的农业信息采集体系;开发应用农产品成本物价管理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等农业专业性应用系统;积极发展农业物联网,引导农业企业与信息行业企业合作,围绕普洱茶和三七等特色产业启动建设了一批"互联网 农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打造云南农业品牌、拓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截止2016年6月底,全省累计开展电子商务相关培训358万人次,登记在册的电子商务企业达1900余家,在淘宝网、天猫网、聚划算等网站上组织开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专题营销活动,通过线上销售拉动提升线下销售,取得了良好成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经历着信息技术的深刻革命。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与农业全面深入融合,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正在形成历史交汇,农业信息化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农业信息化是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先导力量,没有农业信息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对农业生产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这次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在云南昆明召开,对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是一个重要契机。我们将牢牢把握这次机遇,紧紧围绕中央、农业部等部委关于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政策要求,充分调动和整合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各类企业的积极性和各自优势,在信息采集、数据挖掘分析和成果产业化应用上积极探索,加快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农业的各环节、各领域,发挥好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的作用,努力提升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农业新型资源要素的功能与地位,为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农业部将本次论坛放在云南举办,是对我们的极大支持,也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我们热切地期望与会领导、專家以及各界朋友积极为云南农业信息化建设献计献策,帮助推动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以产业互联网思维和路径加快实现跨越发展,让云南的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在此,诚挚邀请各位领导和专家在展会期间和展会之后,深入云南各地考察指导,为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提出更多宝贵建议。 谢谢大家!
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统筹线上线下农业发展 大力推动互联网与“三农”工作融合
尊敬的张副省长、尹副省长,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信息化越来越热,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有前途,越来越有挑战。在全党全国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高潮之际,我们再次利用农交会平台,齐聚四季如春的昆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有关网信事业的重要指示精神,交流研讨加快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实践经验和思路措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昨天晚上各位省部长推介农产品表现很精彩,我们用信息化的手段来打造大平台,通过微信等新媒体来宣传和扩大各地特色农产品、美誉度、知名度、影响力。在这个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如果农业跟不上信息化这个步伐,我们就彻底OUT了。
我今天的题目是“统筹线上线下农业发展 大力推动互联网与“三农”工作融合”。互联网需要与“三农”融合。互联网要与农业生产、农业手段、农业生产方式、农业市场开拓相融合。互联网要给农民带来信息化的利处。互联网要与农村的社会管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村文化、旅游相融合。这里,我们来共同思考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特别是要通过互联网的手段来实现线上线下农业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近年来实施的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 ”行动都把农业农村作为重要内容摆在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连续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和主持中央政治局第36次集体学习时,都对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以及“互联网 ”现代农业指明了方向。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就加快推进互联网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汪洋副总理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互联网 ”现代农业工作会议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上,对加快推进"互联网 "现代农业作出了全面系统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我们要尽快形成统筹线上线下农业发展的推进思路,大力推动互联网与“三农”工作融合。一个是历史的推进。人类发展到现在,经历过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正在进行的信息革命。信息革命最主要的标志是互联网的发明和全球的普及。互联网是科学家在军事上的发明,但是它现在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产生活。最近有一个段子,离开手机,找不到一天的感觉。可能在一、二十年前大家没有这样对手机的依赖,手机是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形成的人们对它的依赖性。我们一定要用乐观的精神,看待互联网产生的不利影响,所以要统筹线上线下,这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统筹线上线下农业发展,推动互联网与“三农”工作融合,是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需要。因为农村量大、面广、壁垒多,它是跨越式的,它的工业化没有完成,包括水电路都是比较差的,所以信息社会肯定来得更慢。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落后的地方反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快。从线上来看农业现代化处于明显的增长。
当前,互联网正在加速向农业农村延伸、渗透和融合,在农业技术推广、市场信息服务、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方面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增强现实、深度学习、区块链、农业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也正在向我们走来。可以说,网络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发展形成了历史性交汇,互联网必将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生产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从现实看,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的任务十分繁重。国内外的实践表明,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的新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促使数据信息成为基础性战略资源。互联网与“三农”的融合,可以引领技术流、物资流、资金流、人才流向农业农村集聚,激发内生动力;可以聚合分散的小生产,实现规模效益;可以精准对接产销,促进总量结构平衡;可以加速现代科技、管理的应用,实现节本提质增效;可以推动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辟农民就业增收新渠道;可以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有效缩小城乡差距。
总之,我们要敏锐地看到,“互联网 ”现代农业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要看到,线下农业是线上农业发展的基础,线下农业有物联网的运用,还有一个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等问题。线上农业不是一个手段,不是一个简单地商贸流通。刚开始的商务部门开实体店、网店是这样,但是现在所有线上农业是从生产到供给的全过程。一个经济形态必须有生产过程,有供给过程,有目标去克服,完成经济周期。线上农业又能带动线下农业转型升级,线上农业与线下农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所以这个时候,怎么统筹?第一,规划要统筹。特别是现在中国是以县为单位,以县为单位来统筹,这是最好统筹的。像北方的省份以省来统筹,因为它的作物种类、产物种类单一。但是云南比较麻烦,挑战多一点,物种多样、产业多样、小批量,说得好是零库存。建议以县为单位来统筹。第二,产业要统筹。可以按某一个单一品种来做,一个品种为一个单位,像云南有特色的是月季、玫瑰、橘子等等,从产业发展规划到市场营销,到实体店怎么开、网店怎么开等等,要借助市场力量。第三,要用新的发展理念来统筹。不能按传统来做,先种起来再说,按订单来做,我们要按新的发展理念来统筹,按互联网来统筹。这样可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真正实现农业的定制生产、农产品的精准对接,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从而提高效率,而且可以针对目标客户。客户分为高端客户、中端客户、一般客户,可能未来要涉及到更细。汪洋副总理在苏州有一个精彩的讲话,来回答谁种地?怎么种地?这个文章要靠大家,产学研要靠政府、市场等三家来合作,根本动力是市场化。政府是一个顶层设计、政策引导。为此,我们要把统筹推进线上农业与线下农业协同发展作为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创新举措来谋划和推进。 统筹线上线下农业发展,推进“互联网 ”现代农业,要准确把握互联网发展规律,主动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充分运用互联网创新、跨界、融合、泛在的思维,推动互联网与农业、农村、农民全面深度融合,助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愿景目标。要加出一个新农业,瞄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推动农业互联网由消费型为主向生产型与消费型并重转变,大力推进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装备的应用,加快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重塑现代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水平,做大做强农业数字经济,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要加出一个新农村,瞄准农村社会管理服务新要求,由线下为主向线上线下互动融合转变,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电子村务、便民服务,强化农村“三资”管理,发展农村分享经济,提升农村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要加出一个新农民,瞄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由传统农民种地为主向新型职业农民种地为主转变,加快培育既懂农业又懂互联网的新农民,加强农民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培训,鼓励支持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等积极投身农村创业创新,提升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能力,让农民成为一种令人羡慕的职业。
推动互联网与“三农”工作融合,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以应用成效引领发展。关于当前和"十三五"时期的重点工作,在苏州会上汪洋副总理和韩长赋部长都作了部署,《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和《"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已作出安排,我们要齐心协力,切实抓好贯彻落实。需要指出的是,推进"互联网 "现代农业的根本动力是市场化,企业和农民是市场主体,农业部门主导的信息进村入户、农业电子商务、农业物联网、农业农村大数据和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等重点工作,都要充分调动企业和农民参与投资、建设、运营的积极性;推进"互联网 "现代农业的核心动力是科技创新,要把农业信息化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研究制定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目录,加快形成产学研用协同攻关的创新机制,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强化试验示范,加快成果转化应用,切实把科技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各位来宾,朋友们,信息化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头戏,统筹推进线上线下农业发展、推动互联网与“三农”工作融合面临诸多新挑战。希望业界各位同志,可以做一个系统性的阐述,发表两三千字,把它论述透了,我觉得那篇文章在互联网时代应该推广得更广。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勇于创新,敢于担当,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努力在“互联网 ”现代农业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辉煌,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谢谢大家!
江西副省长尹建业——以智慧农业引领农业发展新时代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彩云之南,四季如春。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美丽的春城昆明,共同探讨“农业信息化”这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话题。如果说,个人体力劳动是农业1.0模式,农业机械化是农业2.0模式,高度自动化机械生产是农业3.0模式,那么,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智慧农业就是农业的4.0模式。
美好生活源于智慧。习近平同志强调: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和智慧农业转型带来强劲动力。2008年,IBM公司原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先生,首先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他认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将会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从而提供全新的发展思路。智慧农业4.0模式,将建立起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桥梁,对接小生产与大市场,进而改变生产方式、流通模式,为人们的智慧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多的可能。
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必须智能化。江西省委省政府把这一理念深深根植于推进农业强省战略的进程中,从2015年开始,以“生产智能化、经营电商化、应用数据化、信息便捷化”为总体目标,创新性地应用PPP模式,借助专业力量,融合三大电信运营商及电商巨头等各方优势,发挥省财政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整省推进智慧农业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智慧农业“123 N”建设构架初具雏形,江西农业数据云、农业指挥调度中心、12316资讯服务中心已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农产品电商平台、农业物联网云平台均已上线运行,正邦集团、双胞胎集团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率先应用农业物联网,有30家现代农业园区建成农业物联网示范区,55家县级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建成营业,建成村级益农信息社687家。2015年,江西省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增长163%。前不久,我省智慧農业建设项目成为国家PPP示范项目,这在全国“互联网 ”农业领域是第一家。
当前,我省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加速期,一只脚迈进了现代农业,另一只脚仍然停留在传统农业的门槛里。几年来,我们推进智慧农业的实践表明:没有信息化引领,农业转型升级就是空谈。只有把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重构传统农业,才能真正促使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真正创新农产品流通的业态。今后几年,我们将以智慧农业为抓手,利用“互联网 ”这条高速公路,将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步伐,着力从四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坚持生产智能化,确保“种得更好”。“物物相连、互联互通”是物联网的最显著特征。通过应用农业物联网,地里的蔬菜可以“说话”,大棚温度高了会“提醒”,土壤湿度低了会“通知”,指尖上的农业将取代传统农业劳作。我们将全力打造全省农业物联网云平台,全面提升数据采集、环境监测、远程控制、智能分析等功能,重点打造15个物联网示范区、20家物联网示范企业,加快建设一批“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和“农业物联网示范企业”,形成“集成应用、示范推广、服务带动”效应。同时,我们将以设施农业等为重点,按照需求牵引、技术驱动、因地制宜、突出实效的原则,在生态环境监测、农产品质量溯源等方面,在种苗培育、水肥控制等农艺环节,在规模化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设施蔬菜园艺、工厂化育秧等领域,积极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示范应用点,培育一批示范应用典型,打造可复制的智慧农业新标杆。 第二,坚持经营电商化,确保“卖得更好”。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农村电商已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我们将加快建立优势特色农产品运营体系,支持快递企业扩大农产品代购代销服务,激活农村电商生态体系,重点打造“赣农宝”农产品电商平台;我们将加大产品推介、网上交易、产品溯源等服务力度,引导O2O、众筹、认领、私人定制等新型流通业态发展,逐步建立最少环节、最短距离、最低费用、最快速度、最透明信息的新型农产品营销方式,让农民种得出、存得住、卖得掉、赚得到,让消费者吃得便宜、吃得新鲜、吃得放心;我们出台了加快农产品电商建设的指导意见,着力建立县乡农业电商创业服务中心,融创客、孵化功能为一体,开展农民网上创业全程辅导和全程跟踪,深入实施“农业电商人才培训计划”,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形成完备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第三,坚持应用数据化,确保“管得更好”。上个月,马云在百万政法干警讲座上谈到,数据时代是预测未来的时代,大数据将成为各行各业的核心资源。在美国,只有2%的人是农民,却养活了3亿多的国民,靠的是以大数据为支撑的高度机械化农业。因此,可以这样说,未来农业的发展,将以是否拥有大数据定成败。基于这种思路,我们将统筹国内外农业各种数据,以智慧农业“123 N”为总构架,采取PPP模式,运用社会资本,投资2.18亿元建设江西农业数据云和近80个子系统。同时,我们将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加强农业基础数据的整理、开发和应用,以农业部将我省列入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省份为契机,以水稻、柑橘、茶叶、生猪、水产等大宗农产品为支点,逐步形成以农业数据云为中枢、各平台为展示窗口、各子系统为终端的,面向“三农”的大数据收集、流动、处理和决策链,不断提高运用大数据开展决策、指挥和调度的能力,提高农业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实现宣传立体化、服务优质化和监管标准化。
第四,坚持信息便捷化,确保“服务更好”。俗话说,信息灵通,生意兴隆;信息不准,生意亏本。尤其是在农业领域,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市场风险高,必须大力提升农业公益性服务信息化水平。从今年开始,我们将以农业部将我省列入全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省份为契机,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主动对接电商平台,为农民提供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体验服务。我们将继续加强与电信、邮政、京东等市场主体的合作,构建“政府、服务商、运营商”三位一体的推进机制,今年底前,将建成一批县级农产品运营服务中心和益农信息社,力争到2020年,益农信息社等农村电商模式基本覆盖全省大部分行政村。同时,我们将加强农业政务门户网站建设,推进行政权力阳光运行和公共服务事项在线办理,完善政务微博、微信等信息服务发布,提高农业信息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加强市场价格监测点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做好市场价格信息监测预警工作,提升12316信息服务,力争到2020年,农业信息化综合水平达到60%以上。
女士们、先生们,智慧农业,致惠万家。智慧农业已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关键词。让我们携起手来,紧跟互联网时代潮流,勇于创新、奋力拼搏,扎实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奋力开启农业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谢谢大家!
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许世卫——加强新阶段的农业展望信息分享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在这里我想以“加强新阶段的农业展望信息分享”,从三个方面分享:第一,为什么要做农业展望?第二,过去的经验和启示。第三,农业展望如何分享。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做农业展望?今年3月8日习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时候讲了这样的话:推进农业新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现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是明确的,要以问题为导向“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要问的是:以什么手段来进行农业结构性改革?这些问题涉及的是更广泛的生产端、市场端、消费端。首先从生产端来说,现在生产力水平非常高。“互联网 ”时代,线上取得了蓬勃发展,可以说电子商务发展得非常快。但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线下的农业也就是传统农业加入“互联网 ”“物联网 ”的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也就是说线上线下的协调挑战是非常大的。
在农产品市场方面,为加强农产品市场风险的防范,有关机构发布了国际农产品指数,在过去九个月中,世界的农产品价格指数同比下降了10.1%,稻米同比下降了8.7%,小麦同比跌了14.4%,粗粮同比跌了5.6%,奶类同比跌了12.8%,水产品同比跌了1.6%。玉米临时储备政策取消后,市场价格的波动幅度明显增加。
农业管理系统复杂性难题积聚,政府农业管理风险显著增加。信息的引导很重要,怎么样破解这些难题?要靠农业展望来解决供给端、解决消费和管理等领域的问题。在座很多同仁也都知道,展望是什么。再给大家一个定义,展望就是利用现代信息,通过运算、通过专家共商,研究未来的形势,引导营销。这是发达国家和组织普遍的做法。农业展望有固定的流程,从数据到运算、到会商、到发布。为什么要农业展望?预测未来变化,辅助农业主体科学生产和有效经营,有效引导市场预期,推动消费理念升级和政府宏观政策,发布中国展望报告,提升农业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国外现代市场经济依托信號释放、预期管理和市场引导,来实现对现代农业市场的有效调控。欧美发达国家很早就将这种市场理念运用到农业管理实践中,形成了农业展望这一高端工具。美国、澳大利亚、欧盟等发达国家利用农业展望,来引导世界农业走向。首先,谈一下美国,美国是农业展望起步最早、最成熟的国家。美国从1923年开始举办农业展望大会,至今已经举办了92届。正是依靠这种规范性、权威性和持续性的释放市场信号、发布产品报告、显示权威预期,成就了美国主导世界农业发展的地位。其召开的方式包括发布主题报告及分论坛报告。来自全世界的管理者、生产者参加大会。第二,澳大利亚的农业展望,是国家和地区并行发展。除召开全国的展望会之外,还召开地区的展望会议,以全国带动区域,以区域支撑全国,确保农业信息有效。2016年澳大利亚展望会议举办的形式也是以报告和论坛的形式来开展。第三,欧盟(EU)农业展望,区域视角的农业管理实践。从2015年开始,欧盟在布鲁塞尔开始召开农业展望会议。第四,OECD-FAO农业展望,寻求客观公正的全球判断。自2005年开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开展农业展望活动,目前是第12届,2013年在中国举办世界农业展望大会(中国第一次),它有严格的布展和流程。2016年在罗马发布,FAO总干事和OECD秘书长亲自发布。从2013年中国举办世界农业展望大会开始,基于中国经验,OECD-FAO的展望报告开始每年增加一个国家和区域章节,并在该地区举办展望大会,扩大影响力。2013年是中国,2014年是印度,2015年是巴西等。第五,二十国集团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G20-AMIS)大大增强了粮食市场透明度,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AMIS)于2011年由20国集团农业部长发起。中国积极参与AMIS工作,增强中国声音,同时得到国际的理解。 主要启示是把农业展望作为提升农业综合能力的有效工具,尊敬并利用市场的力量,保持对生产者、经营者和需求者决策的影响力。利用数据的力量和信息的价值,通过倡导公开透明影响世界农业市场的走向。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形成了规范的数据机制,研发了先进的模型分析系统,积聚了各方面的专家人才队伍,采用大联合、小分工的方式,保障了展望工作的规范性、权威性和可持续性。普遍的做法是,数据的采集是高度统一的,数据分析是分散的,可发挥各自的优势,但是数据的发布是统一的。而过去数据采集、分析、发布是分散的。这些经验给我们很好的启示。严格规范的机制是保证结果权威性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实践,各国、国际组织均建立起一整套严格规范的农业展望工作机制。
第二,加强农业展望信息分享。如何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一个结论是,中国具备了定期发布农业展望报告的能力。新形势下农业问题日趋复杂化、系统化,基于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的经验,中国主办了首届(2014年)中国农业展望大会,2015年中国农业展望大会、2016年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开启了中国提前发布农产品市场信号、主动应对市场变化的现代市场管理新篇章,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积极影响,初步建立了中国农业展望制度。
中国农业展望大会是怎样召开的?召开时间是每年4月份。参会人员包括部委、地区农业主管部门领导、科研专家及学者,行业协会及涉农企业、生产者、国际组织专家与政府管理者等。主要内容是发布中国农产品展望报告,进行农业经济热点专题研讨,交流农业展望、农业监测预警理论与方法的最新技术成果,连续3年发布中国农业展望报告(中英两版)。
中国农业展望结论的科学性支撑是什么?首先是基础数据支撑。我们现在模仿别人,从基础做好,中国的数据基础是丰富的,广泛、权威的数据来源,标准化的数据采集体系,海量的基准数据支撑着农业展望工作的展开。其次是模型系统支撑。我们有基于统一性、关联性、平衡性原理构建的中国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第三是专家团队支撑。层次合理、专业成熟的分析预警团队为中国农业展望提供了智力支持。
应用价值在于最新报告信息与以往的差异。2015年展望报告中羊肉、水产品2个品种误差控制在1%以内。以奶制品为例,最新的考虑是中国-澳大利亚自贸协定及欧盟奶业配额制的取消,展望期的进口量测算是高于去年的预期。
如何加强农业展望信息分享?第一,提高数据意识和互联网意识,引导创新性思维方式。开展互联网涉农数据智能采集、智能分类、可视化分析等等。第二,突破新型工具研制和模型方法研究,增强技术支撑力量。中国农业展望水平的大幅提升,提升农业展望信息分享能力,有待一批关键技术的突破,包括农产品市场价格短期预测技术、农产品市场价格传导模拟技术、农产品信息标准化技术、生产风险因子早期识别技术、农产品消费与生产协调度测定技术等。第三,培育信息分享与服务主导模式,完善农业信息服务机制。构建权威、统一的农业信息发布窗口,完善农业展望信息的发布内容、发布时间、会商形式,解读机制等规范;针对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主导模式,解决我国农业信息发布渠道不集中、发布时间不统一、解读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第四,探索信息分享新模式,实现各主体的数据众筹和资源共享。重新利用传统媒体以及手机报、多媒体机视频、微博、微信、手机APP、网络直播等新媒体技术。探索信息分享的新模式,将有偿专业信息服务和无偿数据共享结合起来,使每一个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同时共享。
2016年农业展望情况是,2016年及“十三五”期间:水稻、小麦供需基本平衡;玉米面积将大幅调减,库存将得到进一步的消化。农业展望将为生产者、经营者、决策者提供一份力量,提供一种选择。农业展望的进步是我国农业市场化信息化进步的一种新表现、新方式。提升中国农业展望能力,是农业信息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上海农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占锦川——农业大数据探索与实践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非常荣幸可以跟大家分享《农业大数据探索与实践》,大家都知道,现在在一个大数据的时代,一分钟可以产生90万次的搜索查询等等。大家知道数据资源现在变成了国家新型的资源,数据已经成为国家的竞争力。目前,我国大数据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多种商业模式得到市场印证,新产品和服务不断推出,细分市场走向差异化竞争。在这样的大数据发展时代,全球七大重点领域,教育、交通、消费、电力、能源、大健康(含农业)以及金融,大数据的应用价值預计在32200-53900亿美元之间。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为什么有挑战?59%的数据是无效的,85%的数据企业无法运用,无法接近企业的需求,98%的数据无法准确为业务提供准确的信息。其实很多信息是无效和无用的。所以要提出大数据、产业链,农业大数据链包括以数据产品为中心的纵向结构与以大数据技术为中心的横向结构。大数据领域核心技术包括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数据储存与管理、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展现与应用四个方面。大数据产业市场主体包括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以及华为、联想等等。今天我跟大家分享农业大数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大数据促进农业电商发展、上农信农业大数据实践、上海农业大数据下一步工作。
第一,大数据促进农业电商发展。我们有一个菜管家,自2009年上线以来,依托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和广泛的农业基地联盟,已发展成为中国知名的优质农产品第三方电子商务订购平台。走了七年的历程,凭什么我们可以生存?后面是一些数据,可以看到对客户的分析,我们对订单消费产品的分析,包括订单价格分析、会员年龄段、消费产品的分类。可以看到,上海是一个消费型的城市,收入比较高的行业更适合农产品电商。网上男女比例差别不大,在整个消费商品中,蛋类、蔬菜、水果比重较大,说明大家对常规的农产品是有需求的。最近发现,网上购物、网上买菜的人群年龄正在增长,以前50岁以上在网上购买的比较少,但是现在越来越多。这是大数据指导电商怎么发展,我们可以知道哪个产品销售更好,可以调整供应商供应量。 第二,“上农信”农业大数据实践。大数据 农业=智慧农业。在这里有三个方面的分享:一是一套设备能够带动一种应用,二是一个互联网示范点可以带动一个地域,三是一个数据带动一批产业。我们把为农民的服务整合在一个平台上,手机APP、新媒体等等打通线上线下服务平台,我们在上海郊区1391个涉农行政村完成了这个农产品链。
我们的大数据应用之一是农产品价格监测,从分析到发布有一整套的模式,这里初步形成了地头价、批发价的平台,采集数据的平台,有一个分析报告,每个月有一些分析报告和分析数据。应用之二是土地承包流转管理,把全要素、全流程进行信息化的管理,有大数据可视化的分析决策。应用之三是农产品追溯平台,它应用了互联网的设备。应用之四是农用无人机,有固定翼和八旋翼无人机。建立一个物联网示范点,辐射周边一片同类区域。我们做了农机、水产、大田、生猪、大棚物联网示范点,从传感器、数据传输,到智能控制等等。积累并开展一批大数据应用,带动一个产业智能化发展。这是我们在绿叶菜大数据上做的实验,从品种到采集点到录入,最后到整个绿叶菜的价格体系。上海作为大型消费城市,我们对绿叶菜整个安全和管控都是非常的严格。平台—农用地GIS一张图,基于地理网格的农用地统一编码技术。我们希望一张图可以把信息全部传达。平台—农用地GIS,核心信息,唯一的地块编码,用地类型、面积地理位置坐标等等。平台—农产品追溯平台,我们把省市县到使用者,在这里大家都可以分享,老百姓都可以查询,从生产者到老百姓做到全产业的追溯系统,整个数据非常完整。这个从2003年做到今天,做了十几年的追溯系统。
第三,上海农业大数据下一步工作。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方案》的通知,任务一:大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推进涉农数据共享,开展省级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通过软硬件资源整合,形成上下联动、覆盖全面的省级农业农村大数据共享平台。任务二:绿叶菜大数据建设。上海有本地的特色,依托农产品价格信息监测平台和蔬菜园艺场田间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绿叶菜生产管理、投入品监管等等。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大数据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加快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在这里特别强调农业,其中体现出市场监测等智慧农业的发展。也就是說上海的大数据、城市的数据离不开农业产业信息的支撑。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中的应用日渐深入,截至2016年8月底,我们先后建设了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三个涉农监管平台、农业物联网云平台。第一个目标,大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推进涉农数据共享。开展上海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通过软硬件资源整合和构架重建,形成上下联动,覆盖全面的上海农业农村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完善农业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以共享促共建。做了几项工作:一是,全面梳理本市涉农数据资源;二是,不断夯实上海“农业云”基础设施;三是,重点构建上海农业农村大数据共享平台等工作。
第二个目标,绿叶菜大数据建设。开展上海绿叶菜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依托上海农产品价格信息监测平台。做了几个事情:一是,完成绿叶菜大数据基础平台建设。二是,完成绿叶菜生产经营地图建设。三是,完成绿叶菜全产业链的搭建等等。重点突出小青菜、鸡毛菜、杭白菜、生菜等重点品种。
大数据技术与农业领域的深入结合,将深刻影响我国农业市场监测预警、智慧农业生产管理。我们一直坚持在农业领域做信息化,经历了很多波折,但是现在我们正在发展,相信未来更好。2014年我们建立了与国内的很多合作,未来我们还在筹建农业物联网的实验室,自动化设备的实验室等等。成立了上海农业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这几张图是我们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农业云计算的合作、与以色列农业部农业研究组织的合作。我们也希望这么多年的努力,能够为农业信息化、为未来农业大数据的发展做一些贡献。谢谢!
深圳农产品有限公司总裁胡翔海——“互联网 ”时代的农产品流通及电商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下午好!非常荣幸受邀参加“2016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并发表主题汇报演讲。首先,我谨代表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向大家致以诚挚的问候。我的汇报分四个部分。近年来中国的农产品流动工业链经过了重要的发展和变革,越来越多引进了互联网概念和商业模式,深圳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批发市场的网络,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到了35个市场,35个城市,50个市场。这50个市场包含了43个实体农产品批发市场和7个线上电子交易市场。整个集团所有市场的年度交易总额超过1500亿元,占全国批发市场交易额总额的10%。2015年3月,李克强首次提出“互联网 ”行动计划,至此“互联网 ”上升为国家级的战略。互联网积极向其他行业跨界、渗透与融合,帮助所有行业转型和升级,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支有力杠杆。“互联网 ”农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如火如荼的展开。关于中国农业市场化的价值,业内人士认为大约有10万亿的规模,分别在产品链条上的产前、流通、分销的各个环节。出现在农业互联网点上平台的模式顶层分两类:一类是传统互联网行业出身的技术性创业者,打破行业的壁垒,完成对该领域的行业模式的优化和整合,这即为我们常说的电子商务。第二类是在农产品行业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以线下资源为核心,反映信息化的运用,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商务电子。这两种模式最终结果是一样的,核心是线上、线下融合。
批发市场在流通中的作用。首先,批发市场连接着分散的产地和消费渠道,在区域中承担定价、交割、分解、信息撮合等多种功能,成为了流通的中心,客观上也成为了整个链条信息更好的环节。随着市场类网络环境的不断改善,电商平台的成熟,线下场景已经形成,这些场景一方面成为线上平台的数据来源,另一方面也成为线上产品在线下的具体运用。批发市场的管理也在不断提供信息。用更开阔的视野去看互联网与批发市场的融合,这也是批发市场行业升级的必然路径。 我们公司的“互联网 ”路径,也和大家一样,不断地做尝试。整体对外方面,开设了农产品电商孵化园,在上海、在成都、在长沙、在深圳都开设了许多农产品电商孵化园,方便我们利用线上线下进行活动。深农的互联网路径“大白菜 ”生态圈方面,首先是数据基层做大、产品应用做前端、供应链为血液。我们管理经营了43家综合市场和网上市场,为更好收集这些庞大的市场网络和7个网络市场,沉淀了很多数据,如产前、产中等交易监测数据。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是通过主要市场,布置统一版本的信息一体化的方式,将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归结,并通过数据分析形成“大白菜 ”生态圈的数据基层。在这个基层上,从生产到运销、到批发全系统,最后到了饭堂、食堂,以及到小区、到家庭。通过引进工业链,将前端流量和后端数据相结合,形成线上线下互联的网络。以规模化效应辐射行业,通过应用侧集成创造更高效流通链条,让产销供求两端信息更充分地完成更有效的信息对称。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的酝酿,通过消费的末端,回过头去定义生产的标准,建立并运用统一的标准,包括食品追溯的标准、物流网络的标准等,解决目前中国农产品流通信息不对称、商品非标准化、线下线上融合难的问题。在具体的运用上,从农产品的田间地头各个环节,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了基地的经营,跨境的电商,大宗的物流,加工包装,城市陪送、创业孵化、食品监测等一系列的增值服务。
下面,我为大家简要地介绍我们的七个网上交易市场。第一个网上交易是“大白菜 ”。基于公司的所有农产品的批发商、生产商和运销商,合计7万多批发商单位和多家电商平台,多元化、全方位的数据分析,联合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实现全国产销信息的精准发布,逐步建立并完善科学、公平、开放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以及批发商征信体系、互联网监测体系等。第二个网上交易是“浅海农产品交易所”。这是在4个直辖市26个市的基础上发布的浅海农产品价格指数,并在这个基础上,为农业部信息中心提供农产品价格指数。并在此基础上,为农业企业推出限货挂牌等产品体系,提高农业生产交易融资流通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第三个网上交易是“中农管”。第四个网上交易是“盟卖天下”。目前在全国已经做了104个基地,为广大新农人和商家提供全方位的现代流通平台服务。第五个网上交易是“海鸡商城”。是线上线下互动的B2B的交易平台。第六个网上交易是“易乌网”,是B2C的平台。第七个网上交易是“有种网”。主要包括两大块业务:一是我们在云南滇东的高原特色的一个基地结合“有种网”,打造农产品从种子到化肥到生产到销售到物流的线上线下O2O的模式。这七个网上交易平台贯穿从生产到餐桌的环节,加上金融、加上食品监测形成生态圈。我们欢迎各位同行朋友,一起参与、共同面对行业转型的机会,共同推进、共同發展,我们愿意与大家进一步加强互动,在“互联网 ”新形势下,共同努力,为广大农民生产商、批发商以及城市居民的“菜篮子”工程保持有效、快捷的衔接做好服务。最后,祝2016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圆满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
[主持人:张兴旺]
实际上谈起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变化,谈起生产领域的格局,我们会非常自信地述说,围绕农业品牌的规划是如何实施?围绕特色地区、特色农产品是如何发展生产的?围绕都市的发展如何布局?中国与生产格局相对应的农产品格局,是不是已经建立起来了?我相信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可以推进中国农业生产与市场衔接,尤其会推进农产品流通格局的革新。信息化电子商务对于现实的意义是,它消除了距离,我们拭目以待。或许农产品电子商务会成为整个农产品流通格局创新中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力量。
中共洛川县县委常委副县长陈耀忠——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助推洛川苹果走向世界
尊敬的各位来宾,先生们、女士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相聚在春城昆明,参加“2016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我深感荣幸。在此,我谨代表中共洛川县委、洛川县人民政府及22万果乡人民,向与会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企业家、各新闻媒体单位以及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洛川苹果产业发展的各界人士、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洛川苹果,实际上有四个苹果的理论:第一个是亚当和夏娃偷吃的苹果,叫生命果。第二个苹果,砸在牛顿的脑袋上的,叫灵感的苹果;第三个是乔布斯的苹果,改变了科技,我们叫科技果。第四个苹果是长在黄土高原的洛川,是健康之水果。今天我就洛川的苹果给大家做一些分享。
洛川地处陕西北部,延安市南部,因境内洛河而得名,因洛川会议而著名,因洛川苹果而驰名。全县辖7镇1乡1街道办,总人口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1万,总面积18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万亩,其中苹果面积50万亩,人均3.1亩,居全国之首。关于平台建设,从几个角度来讲:洛川苹果经过70多年的生产,去年的产量是85万吨,农村的人均纯收入今年达到了5584元,90%来自苹果,苹果已经在洛川成为农民致富的“摇钱树”。以前说打造品牌,大家可能都认为是市场和企业的事,但是我认为特别是农产品品牌,必须要政府担起这个责任,政府的投入要通过品牌建设带领企业闯市场。
我从五个方面给大家分享:第一,以果品质量安全为重点,着力构建洛川苹果品牌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标准化生产是提升苹果品质,实施品牌化营销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我们因地制宜,先后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制定出台了《洛川苹果基地建设标准》、《洛川苹果质量标准》、《洛川苹果储藏、加工标准》、《洛川苹果包装、运输、直销窗口建设标准》等16个全产业链的系列标准,使洛川苹果从生产、贮藏、加工、营销等各个环节有标可依,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加大投入品监管,成立苹果农资品监管机构--农安办,建立县、乡、村投入品配送中心和村级直营店160多个。制定并实施了投入品的宣传、培训、审核备案制度,严格市场准入,对违禁农资不准卖、不准买、不准用。强化果品质量监测,成立县级果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乡级检测站,在企业、协会、村设立352个农残监测点,聘请安全监管信息员,负责采集和记录农户农业投入品和生产信息,形成县有中心、乡有站、企业有室、户有记录的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建立果品质量追溯制度,设立追溯平台,完善果园生产档案管理手册,推广使用二维码,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同时,创新监管手段,实施智慧果园建设,依托中国农科院信息研究所技术支持,在重点区域安装了气象指标测试装置,实时监控果园动态,开展大气、土壤以及日照等11项气象因子的精准监测,为科学指导果园生产和病虫害防治提供实时预测预警预报。有的农产品现在农民自己种,自己不敢吃,但是洛川苹果,走到哪里,随便摘下一个,就可以吃,这个可以负责任地给大家说。凡是经过产业协会授权,有质量安全二维码才是真正的洛川苹果。下面讲一些洛川苹果故事,免费为澳门50万名中小学生每天赠送一个苹果,有153项监测指标,我们全部符合。出口欧盟,5项监测指标,我们全部符合。我们的洛川苹果还被美国农业部认证,出口美国。外交部把我们的苹果赠送给国外领导人,包括德国总统、荷兰总理、俄罗斯总统普京都吃过我们的苹果。我们通过绿色认证,在全国和世界上,苹果绿色基地规模最大。 第二,以扶优扶强龙头企业为重点,着力构建梯次分明、数量充足的营销组织体系。我们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我们为企业建立冷藏体系,截至目前已经建立了38万吨,占到总产量的43%,实现了洛川苹果保险储存、全年供应。我们依照“大企业引领,中小企业支撑,合作社为纽带,营销大户和经纪人员为基础”的思路,采取项目支持、财政奖补、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等手段,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通过项目补贴1.2亿元支持68家企业(合作社),建设国家级批发市场,集中建成冷气调库12万吨,占全县冷气库总贮量的32%。财政出资1400万元,设立了洛川苹果产业园区融资担保、中小企业财政担保、新型农业经济主体担保贷款等三个融资担保平台,每年为重点龙头企业融资贷款1.5亿元以上。同时,对购置选果线、冷藏车的企业,县上给予以奖代补。千方百计扶优扶强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现代果业发展梯次分明、数量充足的营销队伍。截止目前,全县从事苹果营销的企业150余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17家,具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15家,专业合作社393个,经销大户269个,经纪人员2200余人。先后建成冷气库669座,总贮藏量达38万吨,占总产量的43.2%,拥有选果线28条,每小时选果能力150吨,购置冷藏车6辆。
第三,以品牌营销渠道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洛川苹果品牌营销网络体系。按照“争创一个品牌,联结一个企业,带动一片基地,开拓一方市场”的思路,支持企业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积极开拓国内市场,财政每年列资200万元,先后在国内28个大中城市建成洛川苹果专卖店78个、批发门店45个;支持重点企业在北、上、广等主销城市与当地运营商合作,建立洛川苹果连锁销售网点330多个;以“一路一带”建设为契机,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迪拜成立了洛川苹果叁浩咨询贸易公司,洛川苹果成为澳门中小学生餐桌用果。目前,洛川苹果远销东南亚、中东、欧洲、美洲、大洋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达10万吨(含边贸)。抓住电商发展重要机遇,积极实施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成立了洛川苹果电子商务协会,注册会员40多户,与阿里、京东、1号店、无界等电商平台合作,建立农村淘宝等农村电商服务网点188个,企业和个人网上建店258家,微店4500家,这些都是经过我们授权的。同时开展了瞄准中高端市场,推动洛川苹果论个卖。开展专家品牌果园、旅游观光采摘园、采摘認领果园创建活动,建立万亩抗氧化苹果、富硒高钙苹果等基地,开展网络众筹、果树认领、特色苹果预售活动。使洛川苹果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销售网络不断完善,逐步建立起了国际国内、线上线下中、高、低端的品牌营销网络体系,可以给大家送到家。
第四,以区域品牌塑造和宣传为重点,着力提升洛川苹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近年来,我们积极顺应绿色健康发展潮流,将苹果与生命健康深度融合,挖掘苹果文化内涵,塑造苹果品牌形象。成立了洛川苹果文化研究会和北京、上海等8个洛川苹果文化研究分会,先后编辑出版了《金土地 红苹果》、《魅力洛川》、《洛川苹果红了》等10余部苹果文化丛书,邀请国内书画名家来洛创作以苹果为主题的书画作品,并在北京举办“洛川苹果红了”书画展,创作拍摄了“蹩鼓小子”、“情系洛川红苹果”影视作品,普及宣传苹果食疗保健知识,全面开展品牌文化研究。采取"开门办节"与"走出去推介"相结合的办法,加大品牌宣传推介,连续9年由农业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国家级各行业协会承办,成功举办了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使洛川成为中国唯一的苹果博览会永久会址。先后在咸阳国际机场、西安北客站、高速公路沿线设置洛川苹果广告牌,在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播发宣传广告。与京东合作开展洛川苹果网上专题,在淘宝乡甜频道设洛川苹果专场,不断提升洛川苹果网上宣传热度。每年与陕西旅游集团、华商传媒集团合作,先后组织多家旅行社12000余人次来洛进行苹果旅游观光采摘。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展览展销活动,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开展洛川苹果宣传推介活动,有力提升了洛川苹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以文化来引领,建设了一个以苹果为主题的专题博览馆,世界上第一的。我们还拍了以洛川苹果为主题的电影,还开展了书画展等等活动,成功举办了九届中国陕西洛川苹果节,今年和世界苹果大会合办,国内外影响很大。
第五,以品牌保护为重点,着力构建品牌危机管理机制。品牌一出名以后,仿冒得很多,到处可以看到挂着洛川苹果,其实好多都是假的苹果。所以我们必须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制订了很多的管理办法,规范我们当地的企业,能够把真正的最好的洛川苹果给大家。推进了专业包装、授权包装,有统一的包装。实现了经营授权许可。在专卖店都有政府授权,没有授权的我们不予以承认,大家也不可信。经常在市场上开展维权打假活动,来确保洛川苹果市场的影响力和品牌美誉度。
我想在座的各位嘉宾、各位领导,当下什么最重要?或者大家最重视的是什么?我想是健康。现在最流行的是什么?绿色。“一日一苹果,疾病远离我”这个谚语来自欧洲。所以洛川苹果就是健康绿色的象征。最后我欢迎大家每天可以吃一个苹果,永葆青春,也欢迎大家到洛川做客投资,谢谢大家!
九次方大数据信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叁寿——大数据,改变世界的第四次产业革命
很高兴有这样交流的机会,很多人可能会问,大数据为什么是第四次产业革命?大家都知道,我们经历了一个农耕时代,也经历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时代,也经历了信息时代。我们说农耕时代经历了大概有上千年,工业时代大概经历了300多年,信息时代大概经历四五十年。我们马上要进入互联网时代。我们一直在提农业基础,我一直坚信大数据创造的价值会超过其他价值。它到底有什么特点?一是预警、二是预测、三是决策、四是智能。
预警是什么?现在农民很关心天气的问题,很多人认为天气预报可以支持农民进行有效的生产。这是错的。现在天天看天气预报,跟大气云有关系。像美国气象大数据,它完全可以从今年1月份对7、8、9、10月份天气情况做出初步的判断,这对农业有什么帮助?农民在1月份、2月份选种子的时候,可以分析,如黑龙江这个地方可能雨水多,所以农民选种子就可以选喜水的种子。所以农民现在很幸福,大数据让农业变成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如果没有大数据的支持,农民想快乐是快乐不起来的。 为什么现在中国加大力度扶持大数据?我们比美国整整晚了30多年,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信息都在美国人手上,只有大数据是中国可以赶超的。从去年两会到今年为止,国务院有9个文件与大数据有关,这还不包括各个部委出台的大数据政策。我认为全球的互联网公司将会变成一家大数据公司。今天说的谷歌、阿里巴巴,最重要的资产就是数据。假如有一天淘宝不存在了,阿里巴巴集团的整个业务是否还可以持续下去?它产生了很多的数据,这些数据将变成它的核心资产。不管是农业口也好,民生也好,只要提到大数据就涉及到隐私的问题。国家对大数据是战略性的,也不是不出台大数据安全法律,也不是不保护大数据隐私。中国和美国目前采取的策略是一样的,2000年出现电子商务,到2004年才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
国家农业数据分为红、黄、蓝三色。红色数据是国家联动的数据,是很难向社会开放的。黄色数据是有架子的数据,有偿开放。传统农业信息化与农业大数据有什么区别?现在很多人总会混淆农业信息化和农业大数据,因为推动农业信息化也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我认为农业信息化没有这个“0”,就没有今天讨论的大数据。下面用几个小故事跟大家分享。农业如何借助气象大数据?美国气象公司一年收入有几亿美金,主要赚了三类客户的钱,一是农民,现在美国很多农民手机上都有APP,可以通过APP实时了解整个气象的情况。APP不仅了解气象,还可以给你提供一些信息,比如种的是玉米,它可以告诉你施肥的计划.美国开发的这个APP是非常先进的,一年只需要付一百美元。第二类是农业期货的公司。现在中国的一部分期货公司都希望得到气象大数据,比如说今年分析发现巴西和黑龙江地区,整个天气情况都非常差,所以炒期货的公司不会买涨。第三类客户是保险公司,目前美国的保险公司基本上是这家气象公司的客户。
我们在四川德阳的精准扶贫大数据得到四川省委书记的高度评价,因为可以节省不少扶贫资金。现在很多扶贫方式是送一些种子。如果我们以农业大数据分析当地的土壤状况,养殖环境状况,就知道在那里种植某些作物会非常非常差,就不用送种子。通过这些农业相关数据,来判断扶贫的策略不合适。这就是我们说的一个案例。如何借助POS机大数据重新定义农产品价格?提供一个简单的思路,现在国内很多POS机的数据,可以对中国真正终端的农产品价格进行监控,我们汇集了全国100多个城市一万家POS机的数据,聚集之后可以精准计算到今天鸡蛋一斤多少钱,土豆一斤多少钱。超市里POS机的数据是非常精准的,而且可以一两个小时更新一次。以色列农业大数据如何做到极致?以色列农业地灌溉技术非常发达,农业种植技术非常精准。以色列七家农业大数据公司,用大数据汇集了全球种子品种,分析了种子的产量。通过大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汇集了中国的很多玉米的品种、大豆的品种等,能分析到不同种子土壤的适用性。最后我想提三个建议。第一个建议,国家相关主管单位牵头,做一年一度的农业大数据创客大赛。第二个建议,建立全球农业灾害及事故预警大数据平台。第三个建议,建立全国唯一的农产品溯源大数据中心。最后用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演讲:大数据将彻底终结传统农耕时代!谢谢各位!
宝象金融联合创始人冯德东——“互联网 ”农村金融的实践与思考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今天的演讲主要围绕五个问题来展开:第一,互联网发展的业态;第二,农村金融发展中的问题;第三,互联网金融助力农业发展;第四,宝象金融的探索与实践;第五,关于农村金融的几点建议。 第一个问题,互联网发展的业态。互联网是未来的趋势,在移动端网民的规模超过6个亿。截止到2016年6月,我国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网民规模达1.01亿,较2015年底增加1113万人,增长12.34%。在APP端,去年投资人数增长12.5%,今年突飞猛进,移动端的投资人群占到54%,远远超过PC端的用户数。“互联网 ”产业联动发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产业业态的发展。互联网就像电力一样,当你根本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的时候,就已经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我们认为“互联网 ”产业,是农村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可以落实产业融合的最好实践。互联网是农业产业发展的未来的趋势,国家也做了大量的推广。
第二个问题,农村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传统金融机构对农业信貸支持力度有待加强。金融机构存贷比不能很好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农村金融资源主要向农村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集中,由于村镇银行存款转存人民银行的利润高,相当于无风险收益,因此银行只存不贷现象突出。农村经济中还存在其他的问题。农村经济没有一些抵押物,到农村银行贷款非常难。在农户营销中,发现资源分散。
第三个问题,互联网金融助力农业发展。国家政策给农村也有了一些支持,推动农村资源更多地向农村倾斜,降低农村成本,全面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条,又要引导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发展。同时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也对这方面进行了一些要求、出台了一些措施。农业信息化打破区域限制,通过信息的传递打通了“最后一公里”。互联网金融为农业提供新的信贷途径,现在的银行不愿意在这方面提供更多的贷款,一是风险大,二是没有担保、没有抵押。“互联网 ”农业提高了效率的优势,降低了融资难,提升了农业效率,实现了金融优化配置,将资源引向了需要的地方,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第四,保险金融的探索与实践。讲一个案例。宝象金融农业全产业链布局,包括生产资料供应、农副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到家等等。讲个宝象金融的明星产品,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对资金流、信息流、物流进行有效控制,将单个企业的不可控融资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讲一个合作模式介绍。有个农牧企业集团旗下子公司作为核心企业,宝象金融经过对核心企业严格审批、进行最高额度授信,授信期一般为一年。这是工业链贸易融资流程,是工业链贸易融资的核心部分,是我们和企业进行系统、完全的连接,和数据完全的共享。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供应商、养殖户和他真实的账期是完全匹配的。助农贸易贷是我们的一个产品。它对市场进行了一些尝试,解决了农贸商户贷款、余额抵押等问题,弥补了农贸商户的资金缺口,突破了传统金融的理念,根据农贸产品的不同,做出不同的产品分类,根据不同的交易查阅和客户的真实需求,建立了数据与需求的模型。作为设计新产品,所有的客户都是自助的,到了12点可能是还款的时间,他可以自助的进行。在整个管理流程中,实际上跟真实的贸易流程是紧密结合在一起。宝象金融的成长,也离不开合作伙伴的支持,我们一定会达成共赢,建立一些更多的合作伙伴关系,让整个事业茁壮成长。
第五,关于农村金融的几点建议:第一,积极鼓励对农业的各类信贷创新,包括互联网农业金融、保险、众筹等形式,从政策面加以引导和支持。第二,对新兴的农业信贷形式提供经济扶持,例如提供农业信贷补贴,从国家财政方面提供支持,帮助各类农业信贷形式的发展壮大。第三,对各类进入农业信贷渠道的资金进行引导和监管。第四,确保充裕的资金流向农业,推动农业发展。第五,增设并发放农村金融牌照,确保涉农金融企业持牌经营。谢谢大家!
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张兴旺——闭幕致辞
总体上来看,我国“三农”发展正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转型期,“互联网 ”正处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融合期,网络信息技术全面融入“三农”领域,并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继政策、科技、投入等要素以外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深刻改变了农村治理方式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我们必须把握这一发展趋势和历史机遇,通过“互联网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农业信息化培育农业发展新动力,以新动能推进“三农”事业实现新发展。我们必须更加努力,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让农业因为“互联网 ”而更强,让农民因为“互联网 ”而更富,让农村因为“互联网 ”而更美!
(编辑:温婧)
2016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定于11月5日14:00在云南省昆明市举办。高峰论坛以“互联网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邀请部委及省级领导、院士、业内专家解读国家有关政策文件、展望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交流“互联网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介绍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创新技术与应用成果等。
出席嘉宾:农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屈冬玉;云南省副省长张祖林;江西省副省长尹建业;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陈萍、刁新育;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张兴旺;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农业监测预警团队首席科学家许世卫等。
[主持人:張兴旺]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10月9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要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随着党中央、国务院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 ”行动计划、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等总体部署的逐步实施,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发展环境和崭新工具。汪洋副总理在今年9月6-7日在苏州召开的全国“互联网 ”现代农业工作会议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上强调,要把信息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制高点,紧紧围绕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任务,推进“互联网 ”现代农业健康发展。为此,我们今年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的主题确定为:“互联网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出席今天论坛的主要领导和嘉宾有:农业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屈冬玉,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祖林,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尹建业,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陈萍、刁新育,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宋雷鸣,江西省农业厅党委书记陈日武,湖南省农业委员会主任刘宗林,天津市农委副主任毛科军,山西省农业厅副厅长赵志杰,江西省农业厅副厅长唐安来,江西省农业厅副厅长程关怀,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张桂华,广西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谢东,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副主任陈勇,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涂建华,西藏自治区农牧厅副厅长金文成,青海省农牧厅副厅长马清德,山东省农业厅副巡视员姜卫良,云南省农业厅副厅长文雅芹,北京市农业局总农艺师陶志强,湖南省农业委员会总农艺师唐建初,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农业监测预警团队首席科学家许世卫,上海农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占锦川,深圳农产品有限公司总裁胡翔海,中共洛川县县委常委、副县长陈耀忠,九次方大数据信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叁寿,宝象金融联合创始人、宝象资产CEO冯德东,农信通集团董事长李勇等也将与大家分享不同视角下的“互联网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今天参加论坛的还有,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口厅局领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IT界、企业界以及科研教育机构的同事、朋友们。在此,我谨代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组委会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代表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云南省副省长张祖林——开幕致辞
尊敬的屈冬玉副部长、尹建业副省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下午好! 初冬时节,春城昆明依然繁花似锦。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十二届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隆重举办之际,我们非常高兴在这里迎来了参加“全国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共同交流农业信息化创新发展。在此,我谨代表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对本次高峰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对长期关心、支持、帮助云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位领导、专家和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
云南,意即"彩云之南",地处云贵高原西部,是全球少见的低纬高原,位于中国和东南亚、南亚次大陆结合部,与越南、老挝、缅甸3国接壤,边境线长4060公里,拥有国家级和省级口岸21个,出境公路20多条。全省土地面积39.4万平方公里,辖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全省总人口4714万人,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是全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云南瑰丽的民族文化和绝美的自然景观在这里交织汇集,使云南成为了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宜居之地。
同时,这片美丽的红土高原也为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云南省充分发挥独特的地理优势、气候优势、物种优势、生态优势和开放优势,打高原牌、走特色路,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经过不懈努力,“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六大板块欣欣向荣,“云系”农产品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四张名片蜚声海内外。2015年,云南烟叶、鲜切花、咖啡、核桃、橡胶面积产量均居全国第一;茶叶、甘蔗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蚕桑面积居全国第三,产量居全国第五;马铃薯面积居全国第四,产量居全国第五;农产品远销116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额达40.6亿美元。2015年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视察云南时,肯定了我省“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的做法。2014年4月,农业部韩长赋部长在我省调研时提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已与东北大农业、江浙集约农业和京津沪都市农业一起,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
近年来,云南抢抓国家实施"金农工程"及云南省实施"数字乡村"工程的良好机遇,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先后投入专项资金约1.7亿元,建立了省级农业农村数据存储容中心和覆盖全省的农业信息采集体系;开发应用农产品成本物价管理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等农业专业性应用系统;积极发展农业物联网,引导农业企业与信息行业企业合作,围绕普洱茶和三七等特色产业启动建设了一批"互联网 农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打造云南农业品牌、拓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截止2016年6月底,全省累计开展电子商务相关培训358万人次,登记在册的电子商务企业达1900余家,在淘宝网、天猫网、聚划算等网站上组织开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专题营销活动,通过线上销售拉动提升线下销售,取得了良好成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经历着信息技术的深刻革命。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与农业全面深入融合,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正在形成历史交汇,农业信息化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农业信息化是创新驱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先导力量,没有农业信息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对农业生产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这次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在云南昆明召开,对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是一个重要契机。我们将牢牢把握这次机遇,紧紧围绕中央、农业部等部委关于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政策要求,充分调动和整合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各类企业的积极性和各自优势,在信息采集、数据挖掘分析和成果产业化应用上积极探索,加快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农业的各环节、各领域,发挥好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的作用,努力提升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农业新型资源要素的功能与地位,为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农业部将本次论坛放在云南举办,是对我们的极大支持,也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我们热切地期望与会领导、專家以及各界朋友积极为云南农业信息化建设献计献策,帮助推动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以产业互联网思维和路径加快实现跨越发展,让云南的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在此,诚挚邀请各位领导和专家在展会期间和展会之后,深入云南各地考察指导,为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提出更多宝贵建议。 谢谢大家!
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统筹线上线下农业发展 大力推动互联网与“三农”工作融合
尊敬的张副省长、尹副省长,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信息化越来越热,越来越重要,越来越有前途,越来越有挑战。在全党全国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高潮之际,我们再次利用农交会平台,齐聚四季如春的昆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有关网信事业的重要指示精神,交流研讨加快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实践经验和思路措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昨天晚上各位省部长推介农产品表现很精彩,我们用信息化的手段来打造大平台,通过微信等新媒体来宣传和扩大各地特色农产品、美誉度、知名度、影响力。在这个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社会发展时期,如果农业跟不上信息化这个步伐,我们就彻底OUT了。
我今天的题目是“统筹线上线下农业发展 大力推动互联网与“三农”工作融合”。互联网需要与“三农”融合。互联网要与农业生产、农业手段、农业生产方式、农业市场开拓相融合。互联网要给农民带来信息化的利处。互联网要与农村的社会管理、农村的经济发展和农村文化、旅游相融合。这里,我们来共同思考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特别是要通过互联网的手段来实现线上线下农业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近年来实施的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 ”行动都把农业农村作为重要内容摆在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连续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小岗村农村改革座谈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和主持中央政治局第36次集体学习时,都对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以及“互联网 ”现代农业指明了方向。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就加快推进互联网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汪洋副总理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互联网 ”现代农业工作会议暨新农民创业创新大会上,对加快推进"互联网 "现代农业作出了全面系统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我们要尽快形成统筹线上线下农业发展的推进思路,大力推动互联网与“三农”工作融合。一个是历史的推进。人类发展到现在,经历过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正在进行的信息革命。信息革命最主要的标志是互联网的发明和全球的普及。互联网是科学家在军事上的发明,但是它现在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产生活。最近有一个段子,离开手机,找不到一天的感觉。可能在一、二十年前大家没有这样对手机的依赖,手机是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形成的人们对它的依赖性。我们一定要用乐观的精神,看待互联网产生的不利影响,所以要统筹线上线下,这是历史发展的需要。
统筹线上线下农业发展,推动互联网与“三农”工作融合,是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需要。因为农村量大、面广、壁垒多,它是跨越式的,它的工业化没有完成,包括水电路都是比较差的,所以信息社会肯定来得更慢。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落后的地方反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快。从线上来看农业现代化处于明显的增长。
当前,互联网正在加速向农业农村延伸、渗透和融合,在农业技术推广、市场信息服务、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方面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增强现实、深度学习、区块链、农业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也正在向我们走来。可以说,网络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发展形成了历史性交汇,互联网必将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生产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从现实看,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的任务十分繁重。国内外的实践表明,互联网是信息时代的新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促使数据信息成为基础性战略资源。互联网与“三农”的融合,可以引领技术流、物资流、资金流、人才流向农业农村集聚,激发内生动力;可以聚合分散的小生产,实现规模效益;可以精准对接产销,促进总量结构平衡;可以加速现代科技、管理的应用,实现节本提质增效;可以推动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辟农民就业增收新渠道;可以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有效缩小城乡差距。
总之,我们要敏锐地看到,“互联网 ”现代农业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要看到,线下农业是线上农业发展的基础,线下农业有物联网的运用,还有一个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等问题。线上农业不是一个手段,不是一个简单地商贸流通。刚开始的商务部门开实体店、网店是这样,但是现在所有线上农业是从生产到供给的全过程。一个经济形态必须有生产过程,有供给过程,有目标去克服,完成经济周期。线上农业又能带动线下农业转型升级,线上农业与线下农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所以这个时候,怎么统筹?第一,规划要统筹。特别是现在中国是以县为单位,以县为单位来统筹,这是最好统筹的。像北方的省份以省来统筹,因为它的作物种类、产物种类单一。但是云南比较麻烦,挑战多一点,物种多样、产业多样、小批量,说得好是零库存。建议以县为单位来统筹。第二,产业要统筹。可以按某一个单一品种来做,一个品种为一个单位,像云南有特色的是月季、玫瑰、橘子等等,从产业发展规划到市场营销,到实体店怎么开、网店怎么开等等,要借助市场力量。第三,要用新的发展理念来统筹。不能按传统来做,先种起来再说,按订单来做,我们要按新的发展理念来统筹,按互联网来统筹。这样可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真正实现农业的定制生产、农产品的精准对接,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从而提高效率,而且可以针对目标客户。客户分为高端客户、中端客户、一般客户,可能未来要涉及到更细。汪洋副总理在苏州有一个精彩的讲话,来回答谁种地?怎么种地?这个文章要靠大家,产学研要靠政府、市场等三家来合作,根本动力是市场化。政府是一个顶层设计、政策引导。为此,我们要把统筹推进线上农业与线下农业协同发展作为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创新举措来谋划和推进。 统筹线上线下农业发展,推进“互联网 ”现代农业,要准确把握互联网发展规律,主动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充分运用互联网创新、跨界、融合、泛在的思维,推动互联网与农业、农村、农民全面深度融合,助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愿景目标。要加出一个新农业,瞄准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推动农业互联网由消费型为主向生产型与消费型并重转变,大力推进农业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装备的应用,加快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重塑现代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水平,做大做强农业数字经济,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要加出一个新农村,瞄准农村社会管理服务新要求,由线下为主向线上线下互动融合转变,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电子村务、便民服务,强化农村“三资”管理,发展农村分享经济,提升农村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要加出一个新农民,瞄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由传统农民种地为主向新型职业农民种地为主转变,加快培育既懂农业又懂互联网的新农民,加强农民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培训,鼓励支持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等积极投身农村创业创新,提升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的能力,让农民成为一种令人羡慕的职业。
推动互联网与“三农”工作融合,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以应用成效引领发展。关于当前和"十三五"时期的重点工作,在苏州会上汪洋副总理和韩长赋部长都作了部署,《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和《"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已作出安排,我们要齐心协力,切实抓好贯彻落实。需要指出的是,推进"互联网 "现代农业的根本动力是市场化,企业和农民是市场主体,农业部门主导的信息进村入户、农业电子商务、农业物联网、农业农村大数据和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等重点工作,都要充分调动企业和农民参与投资、建设、运营的积极性;推进"互联网 "现代农业的核心动力是科技创新,要把农业信息化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研究制定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目录,加快形成产学研用协同攻关的创新机制,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强化试验示范,加快成果转化应用,切实把科技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各位来宾,朋友们,信息化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头戏,统筹推进线上线下农业发展、推动互联网与“三农”工作融合面临诸多新挑战。希望业界各位同志,可以做一个系统性的阐述,发表两三千字,把它论述透了,我觉得那篇文章在互联网时代应该推广得更广。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勇于创新,敢于担当,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努力在“互联网 ”现代农业的新征程上创造新的辉煌,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谢谢大家!
江西副省长尹建业——以智慧农业引领农业发展新时代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彩云之南,四季如春。很高兴与大家相聚在美丽的春城昆明,共同探讨“农业信息化”这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话题。如果说,个人体力劳动是农业1.0模式,农业机械化是农业2.0模式,高度自动化机械生产是农业3.0模式,那么,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智慧农业就是农业的4.0模式。
美好生活源于智慧。习近平同志强调: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和智慧农业转型带来强劲动力。2008年,IBM公司原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先生,首先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他认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将会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从而提供全新的发展思路。智慧农业4.0模式,将建立起连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桥梁,对接小生产与大市场,进而改变生产方式、流通模式,为人们的智慧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多的可能。
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必须智能化。江西省委省政府把这一理念深深根植于推进农业强省战略的进程中,从2015年开始,以“生产智能化、经营电商化、应用数据化、信息便捷化”为总体目标,创新性地应用PPP模式,借助专业力量,融合三大电信运营商及电商巨头等各方优势,发挥省财政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整省推进智慧农业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智慧农业“123 N”建设构架初具雏形,江西农业数据云、农业指挥调度中心、12316资讯服务中心已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农产品电商平台、农业物联网云平台均已上线运行,正邦集团、双胞胎集团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率先应用农业物联网,有30家现代农业园区建成农业物联网示范区,55家县级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建成营业,建成村级益农信息社687家。2015年,江西省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同比增长163%。前不久,我省智慧農业建设项目成为国家PPP示范项目,这在全国“互联网 ”农业领域是第一家。
当前,我省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加速期,一只脚迈进了现代农业,另一只脚仍然停留在传统农业的门槛里。几年来,我们推进智慧农业的实践表明:没有信息化引领,农业转型升级就是空谈。只有把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重构传统农业,才能真正促使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真正创新农产品流通的业态。今后几年,我们将以智慧农业为抓手,利用“互联网 ”这条高速公路,将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步伐,着力从四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坚持生产智能化,确保“种得更好”。“物物相连、互联互通”是物联网的最显著特征。通过应用农业物联网,地里的蔬菜可以“说话”,大棚温度高了会“提醒”,土壤湿度低了会“通知”,指尖上的农业将取代传统农业劳作。我们将全力打造全省农业物联网云平台,全面提升数据采集、环境监测、远程控制、智能分析等功能,重点打造15个物联网示范区、20家物联网示范企业,加快建设一批“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和“农业物联网示范企业”,形成“集成应用、示范推广、服务带动”效应。同时,我们将以设施农业等为重点,按照需求牵引、技术驱动、因地制宜、突出实效的原则,在生态环境监测、农产品质量溯源等方面,在种苗培育、水肥控制等农艺环节,在规模化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设施蔬菜园艺、工厂化育秧等领域,积极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示范应用点,培育一批示范应用典型,打造可复制的智慧农业新标杆。 第二,坚持经营电商化,确保“卖得更好”。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农村电商已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我们将加快建立优势特色农产品运营体系,支持快递企业扩大农产品代购代销服务,激活农村电商生态体系,重点打造“赣农宝”农产品电商平台;我们将加大产品推介、网上交易、产品溯源等服务力度,引导O2O、众筹、认领、私人定制等新型流通业态发展,逐步建立最少环节、最短距离、最低费用、最快速度、最透明信息的新型农产品营销方式,让农民种得出、存得住、卖得掉、赚得到,让消费者吃得便宜、吃得新鲜、吃得放心;我们出台了加快农产品电商建设的指导意见,着力建立县乡农业电商创业服务中心,融创客、孵化功能为一体,开展农民网上创业全程辅导和全程跟踪,深入实施“农业电商人才培训计划”,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形成完备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第三,坚持应用数据化,确保“管得更好”。上个月,马云在百万政法干警讲座上谈到,数据时代是预测未来的时代,大数据将成为各行各业的核心资源。在美国,只有2%的人是农民,却养活了3亿多的国民,靠的是以大数据为支撑的高度机械化农业。因此,可以这样说,未来农业的发展,将以是否拥有大数据定成败。基于这种思路,我们将统筹国内外农业各种数据,以智慧农业“123 N”为总构架,采取PPP模式,运用社会资本,投资2.18亿元建设江西农业数据云和近80个子系统。同时,我们将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加强农业基础数据的整理、开发和应用,以农业部将我省列入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省份为契机,以水稻、柑橘、茶叶、生猪、水产等大宗农产品为支点,逐步形成以农业数据云为中枢、各平台为展示窗口、各子系统为终端的,面向“三农”的大数据收集、流动、处理和决策链,不断提高运用大数据开展决策、指挥和调度的能力,提高农业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实现宣传立体化、服务优质化和监管标准化。
第四,坚持信息便捷化,确保“服务更好”。俗话说,信息灵通,生意兴隆;信息不准,生意亏本。尤其是在农业领域,农产品价格波动大,市场风险高,必须大力提升农业公益性服务信息化水平。从今年开始,我们将以农业部将我省列入全国“信息进村入户”试点省份为契机,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主动对接电商平台,为农民提供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体验服务。我们将继续加强与电信、邮政、京东等市场主体的合作,构建“政府、服务商、运营商”三位一体的推进机制,今年底前,将建成一批县级农产品运营服务中心和益农信息社,力争到2020年,益农信息社等农村电商模式基本覆盖全省大部分行政村。同时,我们将加强农业政务门户网站建设,推进行政权力阳光运行和公共服务事项在线办理,完善政务微博、微信等信息服务发布,提高农业信息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加强市场价格监测点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做好市场价格信息监测预警工作,提升12316信息服务,力争到2020年,农业信息化综合水平达到60%以上。
女士们、先生们,智慧农业,致惠万家。智慧农业已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关键词。让我们携起手来,紧跟互联网时代潮流,勇于创新、奋力拼搏,扎实推进智慧农业建设,奋力开启农业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谢谢大家!
农业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许世卫——加强新阶段的农业展望信息分享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在这里我想以“加强新阶段的农业展望信息分享”,从三个方面分享:第一,为什么要做农业展望?第二,过去的经验和启示。第三,农业展望如何分享。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做农业展望?今年3月8日习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时候讲了这样的话:推进农业新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现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是明确的,要以问题为导向“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要问的是:以什么手段来进行农业结构性改革?这些问题涉及的是更广泛的生产端、市场端、消费端。首先从生产端来说,现在生产力水平非常高。“互联网 ”时代,线上取得了蓬勃发展,可以说电子商务发展得非常快。但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线下的农业也就是传统农业加入“互联网 ”“物联网 ”的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也就是说线上线下的协调挑战是非常大的。
在农产品市场方面,为加强农产品市场风险的防范,有关机构发布了国际农产品指数,在过去九个月中,世界的农产品价格指数同比下降了10.1%,稻米同比下降了8.7%,小麦同比跌了14.4%,粗粮同比跌了5.6%,奶类同比跌了12.8%,水产品同比跌了1.6%。玉米临时储备政策取消后,市场价格的波动幅度明显增加。
农业管理系统复杂性难题积聚,政府农业管理风险显著增加。信息的引导很重要,怎么样破解这些难题?要靠农业展望来解决供给端、解决消费和管理等领域的问题。在座很多同仁也都知道,展望是什么。再给大家一个定义,展望就是利用现代信息,通过运算、通过专家共商,研究未来的形势,引导营销。这是发达国家和组织普遍的做法。农业展望有固定的流程,从数据到运算、到会商、到发布。为什么要农业展望?预测未来变化,辅助农业主体科学生产和有效经营,有效引导市场预期,推动消费理念升级和政府宏观政策,发布中国展望报告,提升农业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国外现代市场经济依托信號释放、预期管理和市场引导,来实现对现代农业市场的有效调控。欧美发达国家很早就将这种市场理念运用到农业管理实践中,形成了农业展望这一高端工具。美国、澳大利亚、欧盟等发达国家利用农业展望,来引导世界农业走向。首先,谈一下美国,美国是农业展望起步最早、最成熟的国家。美国从1923年开始举办农业展望大会,至今已经举办了92届。正是依靠这种规范性、权威性和持续性的释放市场信号、发布产品报告、显示权威预期,成就了美国主导世界农业发展的地位。其召开的方式包括发布主题报告及分论坛报告。来自全世界的管理者、生产者参加大会。第二,澳大利亚的农业展望,是国家和地区并行发展。除召开全国的展望会之外,还召开地区的展望会议,以全国带动区域,以区域支撑全国,确保农业信息有效。2016年澳大利亚展望会议举办的形式也是以报告和论坛的形式来开展。第三,欧盟(EU)农业展望,区域视角的农业管理实践。从2015年开始,欧盟在布鲁塞尔开始召开农业展望会议。第四,OECD-FAO农业展望,寻求客观公正的全球判断。自2005年开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开展农业展望活动,目前是第12届,2013年在中国举办世界农业展望大会(中国第一次),它有严格的布展和流程。2016年在罗马发布,FAO总干事和OECD秘书长亲自发布。从2013年中国举办世界农业展望大会开始,基于中国经验,OECD-FAO的展望报告开始每年增加一个国家和区域章节,并在该地区举办展望大会,扩大影响力。2013年是中国,2014年是印度,2015年是巴西等。第五,二十国集团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G20-AMIS)大大增强了粮食市场透明度,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AMIS)于2011年由20国集团农业部长发起。中国积极参与AMIS工作,增强中国声音,同时得到国际的理解。 主要启示是把农业展望作为提升农业综合能力的有效工具,尊敬并利用市场的力量,保持对生产者、经营者和需求者决策的影响力。利用数据的力量和信息的价值,通过倡导公开透明影响世界农业市场的走向。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形成了规范的数据机制,研发了先进的模型分析系统,积聚了各方面的专家人才队伍,采用大联合、小分工的方式,保障了展望工作的规范性、权威性和可持续性。普遍的做法是,数据的采集是高度统一的,数据分析是分散的,可发挥各自的优势,但是数据的发布是统一的。而过去数据采集、分析、发布是分散的。这些经验给我们很好的启示。严格规范的机制是保证结果权威性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实践,各国、国际组织均建立起一整套严格规范的农业展望工作机制。
第二,加强农业展望信息分享。如何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一个结论是,中国具备了定期发布农业展望报告的能力。新形势下农业问题日趋复杂化、系统化,基于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的经验,中国主办了首届(2014年)中国农业展望大会,2015年中国农业展望大会、2016年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开启了中国提前发布农产品市场信号、主动应对市场变化的现代市场管理新篇章,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积极影响,初步建立了中国农业展望制度。
中国农业展望大会是怎样召开的?召开时间是每年4月份。参会人员包括部委、地区农业主管部门领导、科研专家及学者,行业协会及涉农企业、生产者、国际组织专家与政府管理者等。主要内容是发布中国农产品展望报告,进行农业经济热点专题研讨,交流农业展望、农业监测预警理论与方法的最新技术成果,连续3年发布中国农业展望报告(中英两版)。
中国农业展望结论的科学性支撑是什么?首先是基础数据支撑。我们现在模仿别人,从基础做好,中国的数据基础是丰富的,广泛、权威的数据来源,标准化的数据采集体系,海量的基准数据支撑着农业展望工作的展开。其次是模型系统支撑。我们有基于统一性、关联性、平衡性原理构建的中国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第三是专家团队支撑。层次合理、专业成熟的分析预警团队为中国农业展望提供了智力支持。
应用价值在于最新报告信息与以往的差异。2015年展望报告中羊肉、水产品2个品种误差控制在1%以内。以奶制品为例,最新的考虑是中国-澳大利亚自贸协定及欧盟奶业配额制的取消,展望期的进口量测算是高于去年的预期。
如何加强农业展望信息分享?第一,提高数据意识和互联网意识,引导创新性思维方式。开展互联网涉农数据智能采集、智能分类、可视化分析等等。第二,突破新型工具研制和模型方法研究,增强技术支撑力量。中国农业展望水平的大幅提升,提升农业展望信息分享能力,有待一批关键技术的突破,包括农产品市场价格短期预测技术、农产品市场价格传导模拟技术、农产品信息标准化技术、生产风险因子早期识别技术、农产品消费与生产协调度测定技术等。第三,培育信息分享与服务主导模式,完善农业信息服务机制。构建权威、统一的农业信息发布窗口,完善农业展望信息的发布内容、发布时间、会商形式,解读机制等规范;针对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主导模式,解决我国农业信息发布渠道不集中、发布时间不统一、解读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第四,探索信息分享新模式,实现各主体的数据众筹和资源共享。重新利用传统媒体以及手机报、多媒体机视频、微博、微信、手机APP、网络直播等新媒体技术。探索信息分享的新模式,将有偿专业信息服务和无偿数据共享结合起来,使每一个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同时共享。
2016年农业展望情况是,2016年及“十三五”期间:水稻、小麦供需基本平衡;玉米面积将大幅调减,库存将得到进一步的消化。农业展望将为生产者、经营者、决策者提供一份力量,提供一种选择。农业展望的进步是我国农业市场化信息化进步的一种新表现、新方式。提升中国农业展望能力,是农业信息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上海农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占锦川——农业大数据探索与实践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非常荣幸可以跟大家分享《农业大数据探索与实践》,大家都知道,现在在一个大数据的时代,一分钟可以产生90万次的搜索查询等等。大家知道数据资源现在变成了国家新型的资源,数据已经成为国家的竞争力。目前,我国大数据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多种商业模式得到市场印证,新产品和服务不断推出,细分市场走向差异化竞争。在这样的大数据发展时代,全球七大重点领域,教育、交通、消费、电力、能源、大健康(含农业)以及金融,大数据的应用价值預计在32200-53900亿美元之间。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为什么有挑战?59%的数据是无效的,85%的数据企业无法运用,无法接近企业的需求,98%的数据无法准确为业务提供准确的信息。其实很多信息是无效和无用的。所以要提出大数据、产业链,农业大数据链包括以数据产品为中心的纵向结构与以大数据技术为中心的横向结构。大数据领域核心技术包括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数据储存与管理、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展现与应用四个方面。大数据产业市场主体包括以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以及华为、联想等等。今天我跟大家分享农业大数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大数据促进农业电商发展、上农信农业大数据实践、上海农业大数据下一步工作。
第一,大数据促进农业电商发展。我们有一个菜管家,自2009年上线以来,依托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和广泛的农业基地联盟,已发展成为中国知名的优质农产品第三方电子商务订购平台。走了七年的历程,凭什么我们可以生存?后面是一些数据,可以看到对客户的分析,我们对订单消费产品的分析,包括订单价格分析、会员年龄段、消费产品的分类。可以看到,上海是一个消费型的城市,收入比较高的行业更适合农产品电商。网上男女比例差别不大,在整个消费商品中,蛋类、蔬菜、水果比重较大,说明大家对常规的农产品是有需求的。最近发现,网上购物、网上买菜的人群年龄正在增长,以前50岁以上在网上购买的比较少,但是现在越来越多。这是大数据指导电商怎么发展,我们可以知道哪个产品销售更好,可以调整供应商供应量。 第二,“上农信”农业大数据实践。大数据 农业=智慧农业。在这里有三个方面的分享:一是一套设备能够带动一种应用,二是一个互联网示范点可以带动一个地域,三是一个数据带动一批产业。我们把为农民的服务整合在一个平台上,手机APP、新媒体等等打通线上线下服务平台,我们在上海郊区1391个涉农行政村完成了这个农产品链。
我们的大数据应用之一是农产品价格监测,从分析到发布有一整套的模式,这里初步形成了地头价、批发价的平台,采集数据的平台,有一个分析报告,每个月有一些分析报告和分析数据。应用之二是土地承包流转管理,把全要素、全流程进行信息化的管理,有大数据可视化的分析决策。应用之三是农产品追溯平台,它应用了互联网的设备。应用之四是农用无人机,有固定翼和八旋翼无人机。建立一个物联网示范点,辐射周边一片同类区域。我们做了农机、水产、大田、生猪、大棚物联网示范点,从传感器、数据传输,到智能控制等等。积累并开展一批大数据应用,带动一个产业智能化发展。这是我们在绿叶菜大数据上做的实验,从品种到采集点到录入,最后到整个绿叶菜的价格体系。上海作为大型消费城市,我们对绿叶菜整个安全和管控都是非常的严格。平台—农用地GIS一张图,基于地理网格的农用地统一编码技术。我们希望一张图可以把信息全部传达。平台—农用地GIS,核心信息,唯一的地块编码,用地类型、面积地理位置坐标等等。平台—农产品追溯平台,我们把省市县到使用者,在这里大家都可以分享,老百姓都可以查询,从生产者到老百姓做到全产业的追溯系统,整个数据非常完整。这个从2003年做到今天,做了十几年的追溯系统。
第三,上海农业大数据下一步工作。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方案》的通知,任务一:大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推进涉农数据共享,开展省级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通过软硬件资源整合,形成上下联动、覆盖全面的省级农业农村大数据共享平台。任务二:绿叶菜大数据建设。上海有本地的特色,依托农产品价格信息监测平台和蔬菜园艺场田间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绿叶菜生产管理、投入品监管等等。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大数据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加快政务数据共享开放,在这里特别强调农业,其中体现出市场监测等智慧农业的发展。也就是說上海的大数据、城市的数据离不开农业产业信息的支撑。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中的应用日渐深入,截至2016年8月底,我们先后建设了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三个涉农监管平台、农业物联网云平台。第一个目标,大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推进涉农数据共享。开展上海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通过软硬件资源整合和构架重建,形成上下联动,覆盖全面的上海农业农村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完善农业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以共享促共建。做了几项工作:一是,全面梳理本市涉农数据资源;二是,不断夯实上海“农业云”基础设施;三是,重点构建上海农业农村大数据共享平台等工作。
第二个目标,绿叶菜大数据建设。开展上海绿叶菜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依托上海农产品价格信息监测平台。做了几个事情:一是,完成绿叶菜大数据基础平台建设。二是,完成绿叶菜生产经营地图建设。三是,完成绿叶菜全产业链的搭建等等。重点突出小青菜、鸡毛菜、杭白菜、生菜等重点品种。
大数据技术与农业领域的深入结合,将深刻影响我国农业市场监测预警、智慧农业生产管理。我们一直坚持在农业领域做信息化,经历了很多波折,但是现在我们正在发展,相信未来更好。2014年我们建立了与国内的很多合作,未来我们还在筹建农业物联网的实验室,自动化设备的实验室等等。成立了上海农业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这几张图是我们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农业云计算的合作、与以色列农业部农业研究组织的合作。我们也希望这么多年的努力,能够为农业信息化、为未来农业大数据的发展做一些贡献。谢谢!
深圳农产品有限公司总裁胡翔海——“互联网 ”时代的农产品流通及电商发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下午好!非常荣幸受邀参加“2016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并发表主题汇报演讲。首先,我谨代表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向大家致以诚挚的问候。我的汇报分四个部分。近年来中国的农产品流动工业链经过了重要的发展和变革,越来越多引进了互联网概念和商业模式,深圳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批发市场的网络,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到了35个市场,35个城市,50个市场。这50个市场包含了43个实体农产品批发市场和7个线上电子交易市场。整个集团所有市场的年度交易总额超过1500亿元,占全国批发市场交易额总额的10%。2015年3月,李克强首次提出“互联网 ”行动计划,至此“互联网 ”上升为国家级的战略。互联网积极向其他行业跨界、渗透与融合,帮助所有行业转型和升级,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支有力杠杆。“互联网 ”农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如火如荼的展开。关于中国农业市场化的价值,业内人士认为大约有10万亿的规模,分别在产品链条上的产前、流通、分销的各个环节。出现在农业互联网点上平台的模式顶层分两类:一类是传统互联网行业出身的技术性创业者,打破行业的壁垒,完成对该领域的行业模式的优化和整合,这即为我们常说的电子商务。第二类是在农产品行业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以线下资源为核心,反映信息化的运用,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商务电子。这两种模式最终结果是一样的,核心是线上、线下融合。
批发市场在流通中的作用。首先,批发市场连接着分散的产地和消费渠道,在区域中承担定价、交割、分解、信息撮合等多种功能,成为了流通的中心,客观上也成为了整个链条信息更好的环节。随着市场类网络环境的不断改善,电商平台的成熟,线下场景已经形成,这些场景一方面成为线上平台的数据来源,另一方面也成为线上产品在线下的具体运用。批发市场的管理也在不断提供信息。用更开阔的视野去看互联网与批发市场的融合,这也是批发市场行业升级的必然路径。 我们公司的“互联网 ”路径,也和大家一样,不断地做尝试。整体对外方面,开设了农产品电商孵化园,在上海、在成都、在长沙、在深圳都开设了许多农产品电商孵化园,方便我们利用线上线下进行活动。深农的互联网路径“大白菜 ”生态圈方面,首先是数据基层做大、产品应用做前端、供应链为血液。我们管理经营了43家综合市场和网上市场,为更好收集这些庞大的市场网络和7个网络市场,沉淀了很多数据,如产前、产中等交易监测数据。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情是通过主要市场,布置统一版本的信息一体化的方式,将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归结,并通过数据分析形成“大白菜 ”生态圈的数据基层。在这个基层上,从生产到运销、到批发全系统,最后到了饭堂、食堂,以及到小区、到家庭。通过引进工业链,将前端流量和后端数据相结合,形成线上线下互联的网络。以规模化效应辐射行业,通过应用侧集成创造更高效流通链条,让产销供求两端信息更充分地完成更有效的信息对称。通过这样的一个平台的酝酿,通过消费的末端,回过头去定义生产的标准,建立并运用统一的标准,包括食品追溯的标准、物流网络的标准等,解决目前中国农产品流通信息不对称、商品非标准化、线下线上融合难的问题。在具体的运用上,从农产品的田间地头各个环节,以客户为中心,提供了基地的经营,跨境的电商,大宗的物流,加工包装,城市陪送、创业孵化、食品监测等一系列的增值服务。
下面,我为大家简要地介绍我们的七个网上交易市场。第一个网上交易是“大白菜 ”。基于公司的所有农产品的批发商、生产商和运销商,合计7万多批发商单位和多家电商平台,多元化、全方位的数据分析,联合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实现全国产销信息的精准发布,逐步建立并完善科学、公平、开放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以及批发商征信体系、互联网监测体系等。第二个网上交易是“浅海农产品交易所”。这是在4个直辖市26个市的基础上发布的浅海农产品价格指数,并在这个基础上,为农业部信息中心提供农产品价格指数。并在此基础上,为农业企业推出限货挂牌等产品体系,提高农业生产交易融资流通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第三个网上交易是“中农管”。第四个网上交易是“盟卖天下”。目前在全国已经做了104个基地,为广大新农人和商家提供全方位的现代流通平台服务。第五个网上交易是“海鸡商城”。是线上线下互动的B2B的交易平台。第六个网上交易是“易乌网”,是B2C的平台。第七个网上交易是“有种网”。主要包括两大块业务:一是我们在云南滇东的高原特色的一个基地结合“有种网”,打造农产品从种子到化肥到生产到销售到物流的线上线下O2O的模式。这七个网上交易平台贯穿从生产到餐桌的环节,加上金融、加上食品监测形成生态圈。我们欢迎各位同行朋友,一起参与、共同面对行业转型的机会,共同推进、共同發展,我们愿意与大家进一步加强互动,在“互联网 ”新形势下,共同努力,为广大农民生产商、批发商以及城市居民的“菜篮子”工程保持有效、快捷的衔接做好服务。最后,祝2016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圆满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
[主持人:张兴旺]
实际上谈起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变化,谈起生产领域的格局,我们会非常自信地述说,围绕农业品牌的规划是如何实施?围绕特色地区、特色农产品是如何发展生产的?围绕都市的发展如何布局?中国与生产格局相对应的农产品格局,是不是已经建立起来了?我相信在农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可以推进中国农业生产与市场衔接,尤其会推进农产品流通格局的革新。信息化电子商务对于现实的意义是,它消除了距离,我们拭目以待。或许农产品电子商务会成为整个农产品流通格局创新中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力量。
中共洛川县县委常委副县长陈耀忠——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助推洛川苹果走向世界
尊敬的各位来宾,先生们、女士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相聚在春城昆明,参加“2016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我深感荣幸。在此,我谨代表中共洛川县委、洛川县人民政府及22万果乡人民,向与会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企业家、各新闻媒体单位以及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洛川苹果产业发展的各界人士、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洛川苹果,实际上有四个苹果的理论:第一个是亚当和夏娃偷吃的苹果,叫生命果。第二个苹果,砸在牛顿的脑袋上的,叫灵感的苹果;第三个是乔布斯的苹果,改变了科技,我们叫科技果。第四个苹果是长在黄土高原的洛川,是健康之水果。今天我就洛川的苹果给大家做一些分享。
洛川地处陕西北部,延安市南部,因境内洛河而得名,因洛川会议而著名,因洛川苹果而驰名。全县辖7镇1乡1街道办,总人口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1万,总面积180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万亩,其中苹果面积50万亩,人均3.1亩,居全国之首。关于平台建设,从几个角度来讲:洛川苹果经过70多年的生产,去年的产量是85万吨,农村的人均纯收入今年达到了5584元,90%来自苹果,苹果已经在洛川成为农民致富的“摇钱树”。以前说打造品牌,大家可能都认为是市场和企业的事,但是我认为特别是农产品品牌,必须要政府担起这个责任,政府的投入要通过品牌建设带领企业闯市场。
我从五个方面给大家分享:第一,以果品质量安全为重点,着力构建洛川苹果品牌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标准化生产是提升苹果品质,实施品牌化营销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我们因地制宜,先后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制定出台了《洛川苹果基地建设标准》、《洛川苹果质量标准》、《洛川苹果储藏、加工标准》、《洛川苹果包装、运输、直销窗口建设标准》等16个全产业链的系列标准,使洛川苹果从生产、贮藏、加工、营销等各个环节有标可依,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加大投入品监管,成立苹果农资品监管机构--农安办,建立县、乡、村投入品配送中心和村级直营店160多个。制定并实施了投入品的宣传、培训、审核备案制度,严格市场准入,对违禁农资不准卖、不准买、不准用。强化果品质量监测,成立县级果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乡级检测站,在企业、协会、村设立352个农残监测点,聘请安全监管信息员,负责采集和记录农户农业投入品和生产信息,形成县有中心、乡有站、企业有室、户有记录的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体系。建立果品质量追溯制度,设立追溯平台,完善果园生产档案管理手册,推广使用二维码,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同时,创新监管手段,实施智慧果园建设,依托中国农科院信息研究所技术支持,在重点区域安装了气象指标测试装置,实时监控果园动态,开展大气、土壤以及日照等11项气象因子的精准监测,为科学指导果园生产和病虫害防治提供实时预测预警预报。有的农产品现在农民自己种,自己不敢吃,但是洛川苹果,走到哪里,随便摘下一个,就可以吃,这个可以负责任地给大家说。凡是经过产业协会授权,有质量安全二维码才是真正的洛川苹果。下面讲一些洛川苹果故事,免费为澳门50万名中小学生每天赠送一个苹果,有153项监测指标,我们全部符合。出口欧盟,5项监测指标,我们全部符合。我们的洛川苹果还被美国农业部认证,出口美国。外交部把我们的苹果赠送给国外领导人,包括德国总统、荷兰总理、俄罗斯总统普京都吃过我们的苹果。我们通过绿色认证,在全国和世界上,苹果绿色基地规模最大。 第二,以扶优扶强龙头企业为重点,着力构建梯次分明、数量充足的营销组织体系。我们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我们为企业建立冷藏体系,截至目前已经建立了38万吨,占到总产量的43%,实现了洛川苹果保险储存、全年供应。我们依照“大企业引领,中小企业支撑,合作社为纽带,营销大户和经纪人员为基础”的思路,采取项目支持、财政奖补、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等手段,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通过项目补贴1.2亿元支持68家企业(合作社),建设国家级批发市场,集中建成冷气调库12万吨,占全县冷气库总贮量的32%。财政出资1400万元,设立了洛川苹果产业园区融资担保、中小企业财政担保、新型农业经济主体担保贷款等三个融资担保平台,每年为重点龙头企业融资贷款1.5亿元以上。同时,对购置选果线、冷藏车的企业,县上给予以奖代补。千方百计扶优扶强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现代果业发展梯次分明、数量充足的营销队伍。截止目前,全县从事苹果营销的企业150余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17家,具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15家,专业合作社393个,经销大户269个,经纪人员2200余人。先后建成冷气库669座,总贮藏量达38万吨,占总产量的43.2%,拥有选果线28条,每小时选果能力150吨,购置冷藏车6辆。
第三,以品牌营销渠道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洛川苹果品牌营销网络体系。按照“争创一个品牌,联结一个企业,带动一片基地,开拓一方市场”的思路,支持企业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积极开拓国内市场,财政每年列资200万元,先后在国内28个大中城市建成洛川苹果专卖店78个、批发门店45个;支持重点企业在北、上、广等主销城市与当地运营商合作,建立洛川苹果连锁销售网点330多个;以“一路一带”建设为契机,鼓励企业走出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迪拜成立了洛川苹果叁浩咨询贸易公司,洛川苹果成为澳门中小学生餐桌用果。目前,洛川苹果远销东南亚、中东、欧洲、美洲、大洋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达10万吨(含边贸)。抓住电商发展重要机遇,积极实施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成立了洛川苹果电子商务协会,注册会员40多户,与阿里、京东、1号店、无界等电商平台合作,建立农村淘宝等农村电商服务网点188个,企业和个人网上建店258家,微店4500家,这些都是经过我们授权的。同时开展了瞄准中高端市场,推动洛川苹果论个卖。开展专家品牌果园、旅游观光采摘园、采摘認领果园创建活动,建立万亩抗氧化苹果、富硒高钙苹果等基地,开展网络众筹、果树认领、特色苹果预售活动。使洛川苹果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销售网络不断完善,逐步建立起了国际国内、线上线下中、高、低端的品牌营销网络体系,可以给大家送到家。
第四,以区域品牌塑造和宣传为重点,着力提升洛川苹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近年来,我们积极顺应绿色健康发展潮流,将苹果与生命健康深度融合,挖掘苹果文化内涵,塑造苹果品牌形象。成立了洛川苹果文化研究会和北京、上海等8个洛川苹果文化研究分会,先后编辑出版了《金土地 红苹果》、《魅力洛川》、《洛川苹果红了》等10余部苹果文化丛书,邀请国内书画名家来洛创作以苹果为主题的书画作品,并在北京举办“洛川苹果红了”书画展,创作拍摄了“蹩鼓小子”、“情系洛川红苹果”影视作品,普及宣传苹果食疗保健知识,全面开展品牌文化研究。采取"开门办节"与"走出去推介"相结合的办法,加大品牌宣传推介,连续9年由农业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国家级各行业协会承办,成功举办了中国陕西(洛川)国际苹果博览会,使洛川成为中国唯一的苹果博览会永久会址。先后在咸阳国际机场、西安北客站、高速公路沿线设置洛川苹果广告牌,在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播发宣传广告。与京东合作开展洛川苹果网上专题,在淘宝乡甜频道设洛川苹果专场,不断提升洛川苹果网上宣传热度。每年与陕西旅游集团、华商传媒集团合作,先后组织多家旅行社12000余人次来洛进行苹果旅游观光采摘。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展览展销活动,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开展洛川苹果宣传推介活动,有力提升了洛川苹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以文化来引领,建设了一个以苹果为主题的专题博览馆,世界上第一的。我们还拍了以洛川苹果为主题的电影,还开展了书画展等等活动,成功举办了九届中国陕西洛川苹果节,今年和世界苹果大会合办,国内外影响很大。
第五,以品牌保护为重点,着力构建品牌危机管理机制。品牌一出名以后,仿冒得很多,到处可以看到挂着洛川苹果,其实好多都是假的苹果。所以我们必须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制订了很多的管理办法,规范我们当地的企业,能够把真正的最好的洛川苹果给大家。推进了专业包装、授权包装,有统一的包装。实现了经营授权许可。在专卖店都有政府授权,没有授权的我们不予以承认,大家也不可信。经常在市场上开展维权打假活动,来确保洛川苹果市场的影响力和品牌美誉度。
我想在座的各位嘉宾、各位领导,当下什么最重要?或者大家最重视的是什么?我想是健康。现在最流行的是什么?绿色。“一日一苹果,疾病远离我”这个谚语来自欧洲。所以洛川苹果就是健康绿色的象征。最后我欢迎大家每天可以吃一个苹果,永葆青春,也欢迎大家到洛川做客投资,谢谢大家!
九次方大数据信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叁寿——大数据,改变世界的第四次产业革命
很高兴有这样交流的机会,很多人可能会问,大数据为什么是第四次产业革命?大家都知道,我们经历了一个农耕时代,也经历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时代,也经历了信息时代。我们说农耕时代经历了大概有上千年,工业时代大概经历了300多年,信息时代大概经历四五十年。我们马上要进入互联网时代。我们一直在提农业基础,我一直坚信大数据创造的价值会超过其他价值。它到底有什么特点?一是预警、二是预测、三是决策、四是智能。
预警是什么?现在农民很关心天气的问题,很多人认为天气预报可以支持农民进行有效的生产。这是错的。现在天天看天气预报,跟大气云有关系。像美国气象大数据,它完全可以从今年1月份对7、8、9、10月份天气情况做出初步的判断,这对农业有什么帮助?农民在1月份、2月份选种子的时候,可以分析,如黑龙江这个地方可能雨水多,所以农民选种子就可以选喜水的种子。所以农民现在很幸福,大数据让农业变成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如果没有大数据的支持,农民想快乐是快乐不起来的。 为什么现在中国加大力度扶持大数据?我们比美国整整晚了30多年,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信息都在美国人手上,只有大数据是中国可以赶超的。从去年两会到今年为止,国务院有9个文件与大数据有关,这还不包括各个部委出台的大数据政策。我认为全球的互联网公司将会变成一家大数据公司。今天说的谷歌、阿里巴巴,最重要的资产就是数据。假如有一天淘宝不存在了,阿里巴巴集团的整个业务是否还可以持续下去?它产生了很多的数据,这些数据将变成它的核心资产。不管是农业口也好,民生也好,只要提到大数据就涉及到隐私的问题。国家对大数据是战略性的,也不是不出台大数据安全法律,也不是不保护大数据隐私。中国和美国目前采取的策略是一样的,2000年出现电子商务,到2004年才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
国家农业数据分为红、黄、蓝三色。红色数据是国家联动的数据,是很难向社会开放的。黄色数据是有架子的数据,有偿开放。传统农业信息化与农业大数据有什么区别?现在很多人总会混淆农业信息化和农业大数据,因为推动农业信息化也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我认为农业信息化没有这个“0”,就没有今天讨论的大数据。下面用几个小故事跟大家分享。农业如何借助气象大数据?美国气象公司一年收入有几亿美金,主要赚了三类客户的钱,一是农民,现在美国很多农民手机上都有APP,可以通过APP实时了解整个气象的情况。APP不仅了解气象,还可以给你提供一些信息,比如种的是玉米,它可以告诉你施肥的计划.美国开发的这个APP是非常先进的,一年只需要付一百美元。第二类是农业期货的公司。现在中国的一部分期货公司都希望得到气象大数据,比如说今年分析发现巴西和黑龙江地区,整个天气情况都非常差,所以炒期货的公司不会买涨。第三类客户是保险公司,目前美国的保险公司基本上是这家气象公司的客户。
我们在四川德阳的精准扶贫大数据得到四川省委书记的高度评价,因为可以节省不少扶贫资金。现在很多扶贫方式是送一些种子。如果我们以农业大数据分析当地的土壤状况,养殖环境状况,就知道在那里种植某些作物会非常非常差,就不用送种子。通过这些农业相关数据,来判断扶贫的策略不合适。这就是我们说的一个案例。如何借助POS机大数据重新定义农产品价格?提供一个简单的思路,现在国内很多POS机的数据,可以对中国真正终端的农产品价格进行监控,我们汇集了全国100多个城市一万家POS机的数据,聚集之后可以精准计算到今天鸡蛋一斤多少钱,土豆一斤多少钱。超市里POS机的数据是非常精准的,而且可以一两个小时更新一次。以色列农业大数据如何做到极致?以色列农业地灌溉技术非常发达,农业种植技术非常精准。以色列七家农业大数据公司,用大数据汇集了全球种子品种,分析了种子的产量。通过大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汇集了中国的很多玉米的品种、大豆的品种等,能分析到不同种子土壤的适用性。最后我想提三个建议。第一个建议,国家相关主管单位牵头,做一年一度的农业大数据创客大赛。第二个建议,建立全球农业灾害及事故预警大数据平台。第三个建议,建立全国唯一的农产品溯源大数据中心。最后用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演讲:大数据将彻底终结传统农耕时代!谢谢各位!
宝象金融联合创始人冯德东——“互联网 ”农村金融的实践与思考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今天的演讲主要围绕五个问题来展开:第一,互联网发展的业态;第二,农村金融发展中的问题;第三,互联网金融助力农业发展;第四,宝象金融的探索与实践;第五,关于农村金融的几点建议。 第一个问题,互联网发展的业态。互联网是未来的趋势,在移动端网民的规模超过6个亿。截止到2016年6月,我国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网民规模达1.01亿,较2015年底增加1113万人,增长12.34%。在APP端,去年投资人数增长12.5%,今年突飞猛进,移动端的投资人群占到54%,远远超过PC端的用户数。“互联网 ”产业联动发展,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影响着产业业态的发展。互联网就像电力一样,当你根本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的时候,就已经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我们认为“互联网 ”产业,是农村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可以落实产业融合的最好实践。互联网是农业产业发展的未来的趋势,国家也做了大量的推广。
第二个问题,农村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传统金融机构对农业信貸支持力度有待加强。金融机构存贷比不能很好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农村金融资源主要向农村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集中,由于村镇银行存款转存人民银行的利润高,相当于无风险收益,因此银行只存不贷现象突出。农村经济中还存在其他的问题。农村经济没有一些抵押物,到农村银行贷款非常难。在农户营销中,发现资源分散。
第三个问题,互联网金融助力农业发展。国家政策给农村也有了一些支持,推动农村资源更多地向农村倾斜,降低农村成本,全面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条,又要引导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发展。同时国家的“十三五”规划也对这方面进行了一些要求、出台了一些措施。农业信息化打破区域限制,通过信息的传递打通了“最后一公里”。互联网金融为农业提供新的信贷途径,现在的银行不愿意在这方面提供更多的贷款,一是风险大,二是没有担保、没有抵押。“互联网 ”农业提高了效率的优势,降低了融资难,提升了农业效率,实现了金融优化配置,将资源引向了需要的地方,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第四,保险金融的探索与实践。讲一个案例。宝象金融农业全产业链布局,包括生产资料供应、农副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到家等等。讲个宝象金融的明星产品,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对资金流、信息流、物流进行有效控制,将单个企业的不可控融资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讲一个合作模式介绍。有个农牧企业集团旗下子公司作为核心企业,宝象金融经过对核心企业严格审批、进行最高额度授信,授信期一般为一年。这是工业链贸易融资流程,是工业链贸易融资的核心部分,是我们和企业进行系统、完全的连接,和数据完全的共享。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供应商、养殖户和他真实的账期是完全匹配的。助农贸易贷是我们的一个产品。它对市场进行了一些尝试,解决了农贸商户贷款、余额抵押等问题,弥补了农贸商户的资金缺口,突破了传统金融的理念,根据农贸产品的不同,做出不同的产品分类,根据不同的交易查阅和客户的真实需求,建立了数据与需求的模型。作为设计新产品,所有的客户都是自助的,到了12点可能是还款的时间,他可以自助的进行。在整个管理流程中,实际上跟真实的贸易流程是紧密结合在一起。宝象金融的成长,也离不开合作伙伴的支持,我们一定会达成共赢,建立一些更多的合作伙伴关系,让整个事业茁壮成长。
第五,关于农村金融的几点建议:第一,积极鼓励对农业的各类信贷创新,包括互联网农业金融、保险、众筹等形式,从政策面加以引导和支持。第二,对新兴的农业信贷形式提供经济扶持,例如提供农业信贷补贴,从国家财政方面提供支持,帮助各类农业信贷形式的发展壮大。第三,对各类进入农业信贷渠道的资金进行引导和监管。第四,确保充裕的资金流向农业,推动农业发展。第五,增设并发放农村金融牌照,确保涉农金融企业持牌经营。谢谢大家!
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张兴旺——闭幕致辞
总体上来看,我国“三农”发展正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转型期,“互联网 ”正处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融合期,网络信息技术全面融入“三农”领域,并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继政策、科技、投入等要素以外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深刻改变了农村治理方式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我们必须把握这一发展趋势和历史机遇,通过“互联网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农业信息化培育农业发展新动力,以新动能推进“三农”事业实现新发展。我们必须更加努力,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让农业因为“互联网 ”而更强,让农民因为“互联网 ”而更富,让农村因为“互联网 ”而更美!
(编辑:温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