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暖风融融。我路过那个小小的四角凉亭,从亭子里传来缠绵的曲调。舔舐着手中的糖葫芦,恍惚间,想起了一段旧人往事。
阳光微暖,那年初夏,我还是一个扎着丸子头的小女童。太爷牵着我,穿梭在巷子里。我手上还有一串糖葫芦,红艳艳的,在阳光下折射着亮光,将一层糖衣映得很好看。
青石小巷的尽头,是一条水泥路。路边是小河,河水清澈。河边有一座小小的四角凉亭,亭子里坐着几个老爷爷。他们手中弹拨着各式各样的乐器,口中唱着悠扬而缠绵的曲调。因为他们唱得不甚清晰,我便也听不懂他们口中的词句。太爷却牵着我,久久伫立在那里,闭上了双目。长长的、白色的眉毛低垂着,干燥泛白的嘴唇翕动,却听不见声音。太爷的脑袋晃动着,似乎是沉醉其中。我摇了摇太爷的手臂,太爷却没有回应,浑浊的眸底一片湿润。
我又拉了拉太爷的手臂。太爷抬手揉了揉眼睛,拉着我继续沿着水泥路走着,声音有些哽咽地唱道:“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一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
我舔了舔糖葫芦,问道:“太爷,这是什么歌?”“这是板桥道情啊,丫头。”太爷抿了抿唇,继续道,“当初你太奶奶就是唱清曲的,声音可柔了。”我皱着眉头想了想说:“太奶奶画过大花脸?”太爷屈指弹了弹我的脑门儿,说道:“丫头啊,清曲演员是不化妆,素面朝天的。你太奶奶当年可是他们团里的台柱子呢。就是因为啊,她唱得好!”我暗自点了点头,下定决心,自己也要做个唱得好的台柱子。我把这个心思对太爷说了,太爷点点头,说道:“好!咱们丫头将来一定是个唱得好的台柱子!”
几年前,太爷走了。太爷临走前对我说着:“丫头啊,清曲练得怎么样啦?唱给太爷听听吧。”
“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一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
我看着太爷安静慈祥的面容,眼泪一滴一滴地滚了下来,太爷病床旁的心电图上的波纹逐渐变为平直,我转身面朝病房的房门,眼泪决堤。
又是一年清明,我独自路过那个四角凉亭,暖风依旧和煦,清曲依旧缠绵,手上的糖葫芦依旧红亮,只是,我身边的那个老人却成了口袋里的那张相片。
‖江苏省扬州市树人中学九龙湖校区‖指导教师:苏万马
清明时节追忆逝去的亲人,这是一个较为常见的作文题材。此文的出彩之处在于,画面感强烈,通过一首清曲串联起全篇,使几个故事成为一个关系密切的有机体。作者采用倒叙的方式,回忆自己与太爷生前的几个故事。故事的内容核心就是“清曲”,作者由不识清曲,到认识清曲,到最终能哼唱一段清曲,这是一条清晰的叙述脉络;而故事的关键人物就是太爷,他对清曲的沉醉,对唱清曲的太奶的回忆,以及对作者日后唱清曲的期待等,太爷的人物形象积极地推动着文章的故事情节发展。文章视角虽小,但关注的焦点却很严肃和重大,即作者透过亲情故事叙说了传统文化如何保持和传承的重大课题,这使此文超越了一般的清明纪事。
【适用文题】又是一年清明时;听清曲悠悠;温暖的约定……(小引)
阳光微暖,那年初夏,我还是一个扎着丸子头的小女童。太爷牵着我,穿梭在巷子里。我手上还有一串糖葫芦,红艳艳的,在阳光下折射着亮光,将一层糖衣映得很好看。
青石小巷的尽头,是一条水泥路。路边是小河,河水清澈。河边有一座小小的四角凉亭,亭子里坐着几个老爷爷。他们手中弹拨着各式各样的乐器,口中唱着悠扬而缠绵的曲调。因为他们唱得不甚清晰,我便也听不懂他们口中的词句。太爷却牵着我,久久伫立在那里,闭上了双目。长长的、白色的眉毛低垂着,干燥泛白的嘴唇翕动,却听不见声音。太爷的脑袋晃动着,似乎是沉醉其中。我摇了摇太爷的手臂,太爷却没有回应,浑浊的眸底一片湿润。
我又拉了拉太爷的手臂。太爷抬手揉了揉眼睛,拉着我继续沿着水泥路走着,声音有些哽咽地唱道:“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一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
我舔了舔糖葫芦,问道:“太爷,这是什么歌?”“这是板桥道情啊,丫头。”太爷抿了抿唇,继续道,“当初你太奶奶就是唱清曲的,声音可柔了。”我皱着眉头想了想说:“太奶奶画过大花脸?”太爷屈指弹了弹我的脑门儿,说道:“丫头啊,清曲演员是不化妆,素面朝天的。你太奶奶当年可是他们团里的台柱子呢。就是因为啊,她唱得好!”我暗自点了点头,下定决心,自己也要做个唱得好的台柱子。我把这个心思对太爷说了,太爷点点头,说道:“好!咱们丫头将来一定是个唱得好的台柱子!”
几年前,太爷走了。太爷临走前对我说着:“丫头啊,清曲练得怎么样啦?唱给太爷听听吧。”
“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一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
我看着太爷安静慈祥的面容,眼泪一滴一滴地滚了下来,太爷病床旁的心电图上的波纹逐渐变为平直,我转身面朝病房的房门,眼泪决堤。
又是一年清明,我独自路过那个四角凉亭,暖风依旧和煦,清曲依旧缠绵,手上的糖葫芦依旧红亮,只是,我身边的那个老人却成了口袋里的那张相片。
‖江苏省扬州市树人中学九龙湖校区‖指导教师:苏万马
清明时节追忆逝去的亲人,这是一个较为常见的作文题材。此文的出彩之处在于,画面感强烈,通过一首清曲串联起全篇,使几个故事成为一个关系密切的有机体。作者采用倒叙的方式,回忆自己与太爷生前的几个故事。故事的内容核心就是“清曲”,作者由不识清曲,到认识清曲,到最终能哼唱一段清曲,这是一条清晰的叙述脉络;而故事的关键人物就是太爷,他对清曲的沉醉,对唱清曲的太奶的回忆,以及对作者日后唱清曲的期待等,太爷的人物形象积极地推动着文章的故事情节发展。文章视角虽小,但关注的焦点却很严肃和重大,即作者透过亲情故事叙说了传统文化如何保持和传承的重大课题,这使此文超越了一般的清明纪事。
【适用文题】又是一年清明时;听清曲悠悠;温暖的约定……(小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