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院作为事业单位,向来由政府和国有企业包办,该领域一直不允许外资涉足。直到1989年,我国卫生部、对外经济贸易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办外宾华侨医院、诊所和外籍医生来华执业行医的几条规定》,这才允许试办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这扇大门一开,外资医疗机构急忙跟进,如今,国内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数量平均以每年10多家的速度递增。
“外商独资”没有可能性
2000年7月1日,卫生部、外经贸部联合制订并正式施行《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办法》排除了“外商独资”的可能性。目前,全国共有中外合资医院约300家。世界上允许外资投资医疗市场的国家为数不多,中国是其中之一。根据《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美国斥资上亿元人民币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开办了好几所医院。这些洋医院、洋诊所的主要优势就在于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商务部《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补充规定:中国香港、澳门在内地设立的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其投资总额不得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规定自2008年元旦起开始施行。该《办法》规定,只能合资或合作,期限不超过20年。
中外合资医疗机构外方投资者主要来自美国、日本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投资额小于200万美元的约占50%,外国医疗机构、企业等在中国境内开办合资合作医疗机构要按新颁布的办法进行申请、执业和纳税,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总投资不少于2000万元人民币,中方在其中所占股权不能少于30%。
外籍病人不少
目前,我国的医院分赢利性和非赢利性两种,非赢利性医院的门诊挂号收费必须上报物价、工商等有关部门审批许可。赢利性医院一般则由其自身根据市场标准制定,不需要上报审批。有的高级诊所,门诊挂号费高达每次1100元。而上海一般医院的挂号费为10元,专家门诊的挂号费多的也只是100元。在一般医院,挂号、就诊、付费、取药,常常要排队等候,而在洋医院、洋诊所,每个病人的身旁都有一名医护人员陪同,进行全程服务。
中国承受着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压力,绿卡门槛较高。要获得中国永久居留资格,只有三类人员:一类是高级人才;一类是投资50万美元以上的人;一类是与中国配偶结婚5年以上的人。合资医院、诊所除了国内少部分有消费能力的病人之外,大多是外籍病人。外籍人士不在意天价挂号费的原因是,他们有国际保险公司的医疗保险服务,诊所也与多个国际保险公司签订有直接付费协议,不需要病人自己付费。
位于淮海中路领事馆区域的博爱医院,是国际救援组织SOS的亚洲成员、10多家保险公司的定点医疗机构。医院配备了国内外先进的诊疗设备和设施,汇聚了数百名包括美、日等国的国际国内医学专家,设有内科、外科等10多种科室,有普通病房和豪华病房。
医院办公室一位女士告诉我,因为医院地处上海领事馆区域,前来就诊的外交官特别多。来看病的外国人说的是外语,医院的翻译会亲切地上前询问。有时,那些老外会主动告诉医生,他是在领事馆工作的。来就诊的老外中,有不少美国领事馆的官员,他们对医护人员的态度十分友好,对医护人员的服务十分满意。
进口“人工心脏”病例引发争议
在上海,医保覆盖约700万人,就诊或买药能使用社会保障卡。一般情况下,病人只需付百分之十的医疗费用。不是医保定点单位的医院和药房,不能使用社保卡中的医疗费用。非定点医保医院,将目光看准了不属于医保范围的其他人群,其中有常住上海的数十万港澳台同胞和外籍人士。不少三级甲等医院的高级人才,被挖到合资医院工作。
改革开放后,上海在我国率先推出了第一个针对外国人、外籍人士的医疗保险计划。在中国,境外人士喜欢购买医疗保险,他们的医疗保险是几万元人民币,这在中国看病还可以对付,但他们回到自己的国家,这些费用就远远不够了。在一些发达国家,看一次感冒就要200美元,所以,大多数在华的外籍人士,是通过海外机构向海外保险公司购买医疗保险的。
与此相反,中国到境外工作的人员,则根据当地医疗福利水平,购买当地的医疗保险。这样,他们在境外发生的医疗费用,可以按照实际支出得到赔付,避免了保险不能满足医疗的问题。
在上海,已有少数医院与国外的一些知名保险公司合作,达成相互认可协议。外籍人员在国外购买保险,只要这个保险公司被这些医院认可,就可以在上海就医,医疗费用由相关保险公司支付。由于境外保险数额相对较高,因此,在大陆居民看来难以接受的诊疗费用,境外病人可以轻松用保险支付,不会成为负担。
就同几乎每一家医院的病床都发生过死亡一样,几乎每一家医院都发生过医疗纠纷。一些医疗纠纷被调解解决,而另一些医疗纠纷则闹得沸沸扬扬,甚至打起了官司。比较典型的有东方医院进口人工心脏的事件。有个病人患了严重的心肌病,上海东方医院决定进行人工心脏移植手术。手术一年后,病人还是离开了人世,家属得知东方医院用来移植的进口人工心脏,尚未在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认为院方使用未经国家批准的国外医疗用品,是医学试验。家属还认为,与东方医院医生一起为病人进行手术的德国医生,未取得《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许可证》而擅自为病人实施手术,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暂行管理办法》规定,是非法行医,应由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他们向医院提出了死亡赔偿、精神赔偿等数十万元。
东方医院则认为,为病人安装的进口人工心脏,是向德国一家公司购买的医疗产品,是经过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由海关合法进口的产品。只是当时,国家制定的《医疗器械管理条例》还没有出台。但是,医院的进口行为完全符合当时的国家规定。院方的手术,是对危重病人的一种积极抢救。根据病人当时的情况,如果不使用人工心脏,病情将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死亡。院方在征得病人家属同意后采取了安装人工心脏的紧急措施。植入心脏辅助装置后,病人的生命延长了1年3个月,说明手术是成功的。然而,医学上没有哪一种技术可以让人永生。
2007年5月1日,我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正式实施,对器官移植的批准和有关医院的资质做出了严格限制,东方医院于是停止了进口人工心脏移植手术。目前,关于进口人工心脏的调查还在进行中。
体验“伊利莎白医院”式的服务
如今,“中国医疗”变得越来越漂亮,越来越“豪华”。医护人员的医护服装除了白色,还出现了淡蓝、粉红等色彩。一些医院以前只能做血、尿、大便等三项常规检查,只能做常规心电图检查、常规肝功能检查,只能进行胸部透视、拍一般的X光片,只能做胃肠钡餐透视、一般直肠病变检查等。如今,大多数医院配备了高级医疗器械,检查手段繁多,如血液生化检查、动态心电图监测、十二指肠镜、纤维胆管镜、B超、彩超、X光断层摄影、脑CT、核磁共振等为诊断及治疗起到了巨大作用。可是过多地、频繁地使用这些医疗设备,不得不让有些病人认定医院是为了多收钱。
以前,医生在病历卡上书写病历,有的字迹潦草,有的字像“蟹爬”,过几天连自己都不认识了,还埋怨病人为什么不早点来问。医院病卡室里,堆满了病人资料,快速抽出病历卡成了某些医院的一项比赛项目。而一本本,一页页地翻找病历,费时费力。如今,医生用电脑储存病历,不仅大大节省了时间,查阅病历也十分方便。
以前,进医院住院部探望病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医院场地有限,病人又多,任意放行探望者,病房就更加显得拥挤不堪。上海一家医院的产科病房,又破又旧,地板都裂了大口子。有位老太在病房门口缠了半天,门卫凶巴巴的,就是不让进。突然,老太奋力推开门卫,门卫跟进去,一把没抓着,后来却夸奖起老太来。原来,老太看见一只老鼠正爬上病床,要啃婴儿的脚趾!现在,还是这家医院,早已鸟枪换炮,病房宽敞明亮,除了有许多产妇共挤一室的病房,还有三人房,两人房,单人房,甚至出现了单人套间。
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原址较小较旧,新院又大又漂亮。可是新院地处金桥,比较偏僻。开始,不少人担心,这样的妇幼保健院一定会大大减少就诊的孕妇及幼儿,可是没过多久,这家医院成了“现代化”,前来就诊的人络绎不绝。虽然病房费有便宜的,也有昂贵的,可不少产妇盯住600元一天的病房。她们认为,既然只生一个孩子,那就得对自己好一些。
医院划归大学管理后,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都有了自己的附属医院。医院里的博士、硕士、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很多。APEC首脑会议、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财富》国际论坛、《福布斯》全球总裁会议、金茂大厦国际跳伞等大型活动在沪举行时,东方医院承担医护保障;布什、李光耀、萨马兰奇等世界各国政要访问上海时,这家医院又承担起了应急医疗。上海的第一、第六、第九医院,华山医院、华东医院等闻名全国的医院,前来就诊的患者不计其数。全国各地包括我国台湾、香港、澳门以及欧美的病人常来光顾,各家医院每年的门、急诊量大大超过100万人次,其中外籍病人达数万人次。
电视剧《李小龙传奇》热播,观众见识了境外有名的伊利莎白医院。这家医院简直就像一家五星级宾馆,宽敞、大气,大堂里放有单人沙发、三人沙发,病人可以在这里接待访客。
在上海,已经出现了优质服务的医疗单位。在一些健康检查的地方,被检查者一进体检门诊部,填好有关表格,服务台就会给你一把钥匙,请你到更衣室换好洗得干干净净的衣裤。换好衣服出来,门外站着好几个穿着粉红色工作服的护士,她们笑容可掬地上前,指点你到哪一间房间就诊。内科、外科、透视、中医……一间间诊室看完,护士会仔细察看你拿着的表格,看看有没有遗漏的项目。检查完毕,你可以到餐厅,喝上一杯酸奶,嚼上两个面包,费用都已包含在检查费里了,不必另外付钱。
体检门诊先行了一步,一般门诊的优质服务也开始出现。进了医院,就有专人陪着病人完成各项检查、治疗及其他服务。有识之士认为,上海的医院、中国的医院今后发展的重要一个方面,就是深化优质服务。如何将优质服务的内容加以扩展和延伸,在这方面,中外合资的“中国医疗”仍然还有许多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