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教科室建设及教育科研课题的过程管理

来源 :教育探索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izih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的问题
  
  在“科研先导”、“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口号声中,各地中小学积极参与教育科研,也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为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反思我们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现状,我们会在繁荣背后发现许多不容忽视的现象。
  1.神秘化现象
  持这一观点的人片面强调教育科研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他们总认为教育科研有特定的规范,是高深莫测、高不可攀、不可捉摸的。认为教育科研是专家学者、专门研究人员的事,而教师是非专业人员,是没有能力搞教育科研的,这其实是教育科研意识淡薄的具体体现。基于这种认识的学校教育科研启动缓慢,规模很小,处处倚仗专家,研究通常是游离于教育实践活动之外。
  2.简单化现象
  持这一观点的人片面强调教育科研的实践性,片面强调工作即研究(“工作即研究”本来是针对神秘论者说的,但简单论者却片面地强调工作即研究),把教育科研泛化和混同为一般的教育教学活动。在他们看来,教育科研是及其平常的事情,所有的教育教学工作都有研究的特征,都可以冠之以某某研究之名(如教学计划可称为研究方案)。但他们很少对工作的优化和改进做深层次的思考和研究(例如规律性、前瞻性、理论性、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等方面思考和研究),真正的科学研究的含量少、研究的目标也不明确,它其实是教育科研缺乏理论支撑的最终结果。基于这种的认识的学校教育科研的态度是积极的,但研究总是在低层次徘徊,重复研究多,研究的成果和效果不明显,许多教师甚至把教育科研简单地归结为经验总结和写论文。
  3.虚无化现象
  持这一观点的人,他们把教育科研与教育实践割裂开来,把教育科研看作是教师在另外的时间作另外的事。他们对教育科研嗤之以鼻,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好书,只有教好书才是实在的。在他们眼里,所谓教育科研不过是花架子,对教育教学工作毫无意义,还耽误教师的时间,耗费教师的精力,劳民伤财。如果说神秘论者是不敢涉足教育科研的话,那虚无论者是不愿涉足教育科研。基于这种认识的学校开展教育科研态度消极,甚至有抵触情绪,工作最多是应付式,不可能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4.功利化现象
  这种认识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关注课题研究以外的东西。换句话说,研究是否能够促进问题的解决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研究所带来的功利性的东西。例如:有的学校把教育科研当成一种时髦,一种提升办学形象、装点学校门面的招牌;有的教师把教育科研当成获取既得利益的手段(例如:评优、晋级、评职、出名等)。因此,学校、教师总是忙忙碌碌,热衷于立项、结题、评奖。教育科研中的“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是中小学教育科研功利化的集中体现。
  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不正常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认识层面的;有管理层面的;也有研究者自身水平方面的。总之,教育科研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不利于中小学教育科研健康发展,我们要尽量的克服、纠正。如何克服,如何纠正,我个人认为,从管理的角度主要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学校教科室的建设;二是要加强教育科研课题的过程管理
  
  二、加强学校教科室的建设
  
  学校教科室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在“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学校教科室产生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已成基层开展教育科研的主力军。从教科室组建的情况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独立型,即教科室独立设置,成为与教导处平行的一个机构。这种单独设置的优点是符合分工原理,有利于规范管理,提高效益。但不足之处是科研难于与教学配合,易造成科研与教学的脱节,使教育科研流于形式。另一种是非独立型,即教科室主任由教导主任或副主任兼任,教科室从属于教导处。这种形式,有利于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易于组织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使科研工作落到实处,但不利于专业管理。实践证明,不管是独立型还是非独立型,凡是重视和加强了教科室建设的学校,其教育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在区域内的知名度也稳步攀升。
  1.学校教科室的性质和地位
  学校教科室的性质,简单地说:就是“三部一研”,即学校教科室是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教育科研做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参谋部;也是为学校领导和教师提供教育情报,宣传学习教育理论的信息部;也是指导学校各层次教改和教育科研的指挥部;除全面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的日常工作外,主要承担应用性、开发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
  学校教科室在教育科研的管理体制中是最基层的管理单位,直接面向教育对象,面向教育实践,对教育科研成果的研究和推广,既是探索者也是受益者。学校教科室在学校内部属中层机构,其主任和副主任应由上级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任命,专兼职教研员由校长直接挑选、安排或聘任。学校教科室与学校的教导处在教学业务方面相互支持,密切配合,使教导与科研工作两不误。教导处侧重进行教务管理,指导教学研究,对师生的教学效绩进行评价考核;教科室侧重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和科研素质,组织管理学校科研课题,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2.学校教科室的工作
  因为学校教科室是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参谋部、信息部和指挥部,决定了学校教科室应围绕“组织、指导、研究、评价”等几方面开展工作,为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服务,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服务,为“科研兴校”服务。具体应做好以下这些工作:制定计划、组织学习、实施课题、提炼成果、制定制度、推荐成果、推广成果、传播信息、管好经费、管理档案。
  其中档案管理是学校教科室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学校在教育科研运作中,要积累大量的资料,因此须作好资料的搜集、分类和归档。教科资料在形成、积累、归档时,应注意材料的真实性,也要注意材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建立档案时要注意科学性和适用性。一般地讲,学校教科室至少应把以下门类的材料归档:A、计划总结性资料 B、过程性资 C、专题性资D、效果性资料
  
  三、加强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的过程管理
  
  我们知道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的“应用性研究”(所谓“应用性研究”是指将先进的教育理论应用于中小学教育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得到发展并形成新理论,进而在新的教育实践中产生教育效益为目的教育研究),强调针对性、实效性,通过教育科研改善教育行为,提升教育水平。而课题研究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要模式,加强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的过程管理,就是要抓好课题研究的各个环节,让课题研究扎实有效的开展,避免教育科研工作中不正常现象的产生,使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课题研究主要有这些环节:选择课题、制定方案、申报立项、开题论证、实施研究、结题验收。在课题研究的这些环节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课题要遵循选题的原则。
  ⑴需要性:它是选题的重要依据和出发点。即根据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改革深化的需要确定课题,或者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来确定课题。
  ⑵科学性:科学性原则是指选题必须有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和教育规律,必须具有科学价值。
  ⑶创新性: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生命,所选课题研究形成的研究成果要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对教育科学要有所贡献。
  ⑷可行性:所谓可行性,一是对所选的课题看有无研究能力,占用的资料、试验经费、实验设备等条件能否保证课题的研究;二是看课题研究出的成果有无推广应用价值。如果既无研究条件,又无推广意义,就不应立题。
  2.研究方案,它是课题研究的实施蓝图,一般由以下栏目构成:
  ⑴课题名称——课题名称要求简洁明确具体(名称要包括三个要素:地域、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如农村高中教师研究性学习指导能力培养研究、城镇幼儿园园本教研教师主体性培养研究。
  ⑵正文:正文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A、课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的背景,课题名称关键词内涵、外延的界定,理论、政策、实践依据,现状综述,研究假说)
  B、研究目的(简述研究内容、研究效果)
  C、研究内容(即要研究的问题有哪些)
  D、研究对象、周期、方法
  E、研究措施(研究内容怎么操作)
  F、研究阶段(可按学期或学年划分,也可按准备、实施、总结阶段划分)
  H、成果预计(即内容的展开或物化)
  有那些怎么做是什么
   ↓↓↓
  研究内容研究措施 研究成果
  I、效果预测(学生、教师、学校通过研究产生的变化)
  J、组织与分工(顾问组、指导组、课题组)
  K、经费与条件准备(人、财、物、研究能力等方面的保障)
  参考文献——直接相关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刊号)
  3.开题论证是充分论证研究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开题的目的是充分论证研究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增强其计划的目的性,促使对课题进入实质性又符合学校教育科研特点的研究。从而避免以往一些课题由于未认真开题而在以后的研究中出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现象。因此开题时开题论证报告最重要,开题论证报告撰写重点就是要突出课题研究的科学性(研究内容合理、研究措施有力)、可行性(价值、保障)
  4.阶段总结即是对课题研究前阶段总结,又是对课题研究后阶段的安排。
  阶段总结既是对前一阶段的总结与反思,又是对后一阶段的目标、内容的分析和具体化,它和“开题”不同,因此阶段总结报告的撰写要侧重我们前阶段采用了哪些研究措施,开展了哪些研究工作,取得了哪些阶段成果、阶段效果,还存在什么问题,下阶段的研究目标、内容是什么等。
  5.研究报告要重视课题成果的总结与提炼,体现研究特色,突出研究亮点。
  研究报告的撰写要重视课题成果的总结与提炼,课题成果的总结与提炼要体现特色(个性),突出亮点(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但一定是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大多属于应用研究,不是纯理论研究,也不是纯学术研究,它强调的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因此,不能用脱离研究实际的理论“剪裁”实践,“框定”实践,我们反对“闭门造车”、“笔下生花”、“指鹿为马”、“反客为主”等弄虚作假的现象
  综上,只要我们加强了学校教科室的建设和教育科研课题的过程管理,就能有效的预防教育科研“四化”(神秘化、简单化、虚无化、功利化)现象的产生,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和效果,使课题研究有利于新课改的深入实施,有利于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有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有利于特色学校的建构,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
  
  收稿日期:2009-12-11
  
其他文献
摘 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生认识事物和学习其他学科的前提,是促进儿童思维和整体素质发展的重要环节。我们要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  关键词:识字; 兴趣  Stimulate interest in the creation of context,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happy——On the
期刊
摘 要:教师要熟练掌握和运用多种教学技巧,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去摸索、去创造、共同探索素质教育新路,我们的教育质量才会越来越高,学生的素质才会得到全面的提高。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质量  Quality education under the politics teaching  Zhang Lei  Abstract: teachers to master a
期刊
素质教育是按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其生理、心理素质,使其全面发展的教育。学校体育既要完成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又要注意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格、心理、良好的习惯、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此,我认为应做到:  一、改变观念,明确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转变观念是深化教改的先导,传统的体育教育观,是以体质
期刊
语文是一门应用广泛、接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有情趣的学科,也是学生容易产生兴趣的课程。然而,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知识技术之学,这种现状与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对教育的要求相距甚远。语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求知的乐园,正如特级教师于漪所说那样:“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
期刊
摘 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加强教学中的多向交流,能够有效地杜绝知识的灌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体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完美结合,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关键词:课堂教学结构;优化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classroom teaching to I see  Zhao Ming  Abstract: Teac
期刊
教育的改革在教师。语文新课程改革对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自觉运用新课标、新理念、新思路、新教法于课堂教学之中。我校是黔东南州较早使用新教材(人教版)的课改区之一。仅语文新课改四年多来本人的一点体验与各位同仁共讨。  一、构建创新的语文课堂,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活力  创新的语文课堂,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采用现代教学手段;
期刊
地理学是研究地表物质的区域变化规律的科学,它综合、动态深化多学科交叉等特点,决定了它将成为培养各类创新素质人才的良好载体之一。为了提高地理课堂的效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不可或缺的。  地理教学板书、板图、板画内容丰富,复杂多样,在有限的黑板上难以充分展示出来,而且教师在课堂上完成这些内容丰富的板图、板画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特别是对部分青年教师来说,图若画得正确、标准并不容易,这样就影响在规定的时间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一种主要方法,教师要善于引导,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并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several teaching methods  Li Gui-fen  Abstract: classroom teachi
期刊
清代教育家颜元说过:“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这句话强调的是课后作业的重要性。而我们传统教学中的课后作业正是以“习”为中心,紧密围绕着课上所学进行强化,效果固然不错,但学生对此的兴趣不高,也不利于新课程中所提出的“知识、能力、价值观”这个三维目标的实现。所以如何丰富学生课后作业的形式,并让这多种形式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带动学生的兴趣,进而带动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摘 要: 培养学习兴趣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本文作者从主客观角度分析如何运用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能力。  关键词:人格魅力; 情感; 沟通; 兴趣和能力  How to use non-intelligence factors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interest & ability of English study  Zhou Hui  Ab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