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郑汴一体化和西成一体化是陇海兰新经济带的重要组合城市,分别是中原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的核心。本文从区位优势、综合实力、产业结构、经济外向度、科技教育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并指出郑汴一体化应在增强集聚力和辐射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行制度创新、提高经济外向度等方面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组合城市郑汴一体化西成一体化区域比较
有关研究表明,以具有某种竞争优势的核心大城市为依托。具有密切内部垂直产业分工的城市群,是当前全球化趋势下最具竞争力的空间组织方式。在城市群内部,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展,都市区范围的不断延伸,都市区之间形成了首尾相连的都市连绵区。这就形成了集合城市,也就是组合城市,组合城市一般都是城市群的核心。
西安咸阳一体化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组合城市之一,而郑州开封一体化是中国中部重要的组合城市。二者同处于陇海兰新经济带。郑汴一体化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而西咸一体化是关中城市群的核心,随着各自一体化的推进和发展,将会形成陇海兰新经济带上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因此,将郑汴一体化与西咸一体化进行比较研究,对形成良性竞争局面,推进中原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的发展,乃至中国中部的崛起和西部的开发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区位优势比较
西安咸阳一体化是陕西省会西安与其相连的咸阳市构建的组合城市。西安、咸阳两市紧密相连,相距不过30公里,同处陕西关中产业开发带的核心位置。2002年签署了《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协议,西安、咸阳联体后,形成中国西部的一个大都市圈。
郑州开封一体化是河南省会郑州与其地域相连的开封市构建的组合城市。郑州、开封地域相接。两市城区相距40公里,处于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地带。2005年,郑汴一体化发展工作全面启动。2006年11月郑开大道建成通车,实现了两市建成区的直接对接。在此前后,建立了郑汴协调发展机制,以同城化服务为目标。实施了郑汴电信同城方案,启动了金融、邮政同城工作,全面加强了旅游、商务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利民互惠措施。2007年,《郑汴产业带总体规划》正式由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全面勾勒了郑汴一体化的骨架和核心区——郑汴产业带的未来和发展。随着郑汴一体化的推进和发展,郑州、开封新旧两个省会最终将变成一个“大都会”,成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增长极,成为中部地区极具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
西咸一体化拥有土地面积2.03万平方公里,占陕西省土地总面积的9.86%,郑汴一体化拥有土地面积1.39万平方公里,占河南省土地总面积的8.32%,西咸一体化为郑汴一体化的1.46倍。西成一体化市区建成区面积319平方公里,占陕西全省的50.55%,郑汴一体化市区建成区面积363平方公里,占河南全省的28.19%,西咸一体化为郑汴一体化的87.88%。其中,西安市建成区面积261平方公里,郑州市建成区面积282平方公里,西安市为郑州市的92.55%。2006年末,西咸一体化总人口1320万人,占陕西全省的35.34%,郑汴一体化总人口1137万人,占河南全省的11.58%,西咸一体化为郑汴一体化的1.16倍。其中,西安市总人口823万人,郑州市总人口657万人,西安市为郑州市的1.25倍。两市建成区面积基本相当,而西咸一体化和西安市的人口都多于郑汴一体化和郑州市。
二、综合实力比较
从经济总量来看,郑汴一体化经济实力较强。2006年,西咸一体化GDP总量1934亿元,占陕西省总量的42.75%,郑汴一体化GDP总量2488.8亿元,占河南省总量的19.92%。西咸一体化为郑汴一体化的77.71%。其中,西安市GDP总量1450亿元,郑州市GDP总量2013.5亿元,西安市为郑州市的72.01%。西咸一体化财政收入98.5亿元,占陕西省总量的27.21%;郑汴一体化财政收入182.3亿元。占河南省总量的26.84%;西咸一体化为郑汴一体化的54.03%。其中,西安市财政收入85.9亿元。郑州市财政收入176亿元,西安市为郑州市的48.81%。
从经济均量来看,郑汴一体化地均GDP达到1790.5万元/平方公里,西咸一体化达到952.7万元/平方公里,比郑汴一体化少837.8万元。其中,郑州市地均GDP达到2684.7万元/平方公里,西安市达到1435.6万元/平方公里,比郑州市少1249.1万元。郑汴一体化人均GDP达到20844元,西咸一体化达到14736元,比郑汴一体化少6108元。其中,郑州市人均GDP达到27965元,西安市达到17798元,比郑州市少10167元。郑汴一体化人均财政收入达到1609元,西咸一体化达到746元,比郑汴一体化少863元。其中,郑州市人均财政收入达到2687元,西安市达到1044元,比郑州市少1643元。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经济均量来看,西咸一体化与郑汴一体化都还存在较大差距。这说明郑汴一体化的经济产出效率或说集约化程度相对较高。而从占全省的比重来分析,西咸一体化和西安市所占比重较大,其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和集聚功能较强,郑汴一体化和郑州市在全省的核心地位不如西咸一体化和西安。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消费来看。郑汴一体化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999.7亿元,占河南省的25.76%,为西咸一体化的107.53%;其中,郑州市达到822.2亿元,为西安市的105.93%。从投资来看,郑汴一体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98.3亿元,占河南省的20.28%,为西咸一体化的95.83%,其中,郑州市达到1032.0亿元,为西安市的102.66%。从出口来看,郑汴一体化出口总额达到188324万美元,占河南省的28.12%,仅为西咸一体化的63.45%,其中,郑州市达到180763万美元,仅为西安市的66.25%。旺盛的消费、投资和出口需求有力地推动了两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从工业发展来看,郑汴一体化工业化程度较高,行业门类比较完整,产业集聚度较高。2006年郑汴一体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823.1亿元,占河南省的19.83%,为西咸一体的1.61倍。其中。郑州市达到723亿元,为西安市的1.94倍。
从人民生活水平来看,郑汴一体化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86元,比西咸一体化的10558高228元,其中,郑州市达到11822元,比西安市的10905元高917元。
三、产业结构比较
2006年,西咸一体化三次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依次为8.74:43.08:48.18,呈现“三二一”的发展模式,同期郑汴一体化为8.37:50.98:40.65,还停留在“二三一”发展阶段。对比各次产业的比重,二者第一产业 所占比重基本相同,关键在于二、三产业比重的变化。郑汴一体化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西咸一体化高7.9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西咸一体化低7.53个百分点。再来比较两个中心城市。2006年,西安三次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依次为4.88:42.43:52.69,同期郑州为3.83:53.19:42.98。郑州第一产业比西安低1.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西安高10.76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西安低9.71个百分点。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郑汴一体化和郑州市第二产业比重较高,而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较低,可以说,郑汴一体化和郑州市的产业结构落后于西成一体化和西安市。当然。也不能就此只专注于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忽视第二产业的发展。当前,郑汴一体化还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必须以第二产业的发展为基础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郑州市已经具备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同时还占有优越的区位优势,是最有条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尤其是发展科技、教育、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通过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协调发展,逐步扩大第三产业的比重,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目标。
四、外向程度比较
对经济外向度比较采用出口依存度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两个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一般而言,出口依存度越高,区域经济的外向度也越高,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和经济拉动力也越强。2006年,西咸一体化出口依存度为12.23%,比郑汴一体化高6.2个百分点,其中,西安出口依存度为15%,比郑州高7.84个百分点。西咸一体化2006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87274万美元,占陕西省的94.36%,是郑汴一体化的2.43倍,其中,西安直接利用外资82463万美元,是郑州市的2.46倍。
统计数据显示,西咸一体化及西安市的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出口依存度等各项指标均高于郑汴一体化及郑州市,这说明郑汴一体化及郑州市的经济外向度较低。西咸一体化与郑汴一体化同处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相比,经济外向程度本来就较低。相比之下,郑汴一体化及郑州市的经济外向程度就更低了。
五、科技教育比较
西安是我国著名的科技大市,科研机构集中,高等院校云集,科技力量雄厚,科技人才济济。西安、咸阳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6年实现总收入1463.6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69.76亿元,上交税费51.13亿元,出口创汇总额166865万美元。相比之下,郑州虽拥有一批科研机构和不少高等院校,但其科教资源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与西安都还存在差距。
六、结论
综上所述,郑汴一体化与西咸一体化占有比较相近的区位优势,构建组合城市的框架已基本形成,组合城市的轮廓正在显现。两地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各有优势,郑汴一体化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西咸一体化在产业结构方面占优,郑汴一体化经济外向程度较低。西咸一体化科技教育实力较强。同时各项指标表明,西咸一体化和西安的城市集聚力和辐射力也明显高于郑汴一体化和郑州,其在本省和城市群的核心地位也要高于郑汴一体化和郑州。针对郑汴一体化的现状,借鉴西咸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点,笔者认为,在推进郑汴一体化,构建郑汴组合城市的进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加快郑汴一体化的进程。提高郑汴组合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提升其在中原城市群和河南省的核心地位。二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改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要进行制度创新、完善制度建设,为地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进一步提高经济的外向度。地区制度环境的改变,能在相当程度上降低市场上企业的交易成本,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流入本区域,更多的区外资源进入区内。同时,制度建设也可以降低本土企业的交易成本。增强其竞争力,促使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原新,唐新平,都市圈化:一种新型的中国城市化战略,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7(1).
[2]高汝熹,罗守责,论都市圈的整体性、成长动力及中国都市圈的发展态势,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7(1).
[3]胡刚,共同开发:城市组合的途径,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7(4).
[4]刘勇,我国城市群演进轨迹与前瞻,改革,2009(4).
[5]司朝霞,陈小素,河南省区域发展水平测度研究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8(4).
关键词:组合城市郑汴一体化西成一体化区域比较
有关研究表明,以具有某种竞争优势的核心大城市为依托。具有密切内部垂直产业分工的城市群,是当前全球化趋势下最具竞争力的空间组织方式。在城市群内部,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展,都市区范围的不断延伸,都市区之间形成了首尾相连的都市连绵区。这就形成了集合城市,也就是组合城市,组合城市一般都是城市群的核心。
西安咸阳一体化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组合城市之一,而郑州开封一体化是中国中部重要的组合城市。二者同处于陇海兰新经济带。郑汴一体化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而西咸一体化是关中城市群的核心,随着各自一体化的推进和发展,将会形成陇海兰新经济带上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因此,将郑汴一体化与西咸一体化进行比较研究,对形成良性竞争局面,推进中原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的发展,乃至中国中部的崛起和西部的开发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区位优势比较
西安咸阳一体化是陕西省会西安与其相连的咸阳市构建的组合城市。西安、咸阳两市紧密相连,相距不过30公里,同处陕西关中产业开发带的核心位置。2002年签署了《西安——咸阳经济一体化》协议,西安、咸阳联体后,形成中国西部的一个大都市圈。
郑州开封一体化是河南省会郑州与其地域相连的开封市构建的组合城市。郑州、开封地域相接。两市城区相距40公里,处于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地带。2005年,郑汴一体化发展工作全面启动。2006年11月郑开大道建成通车,实现了两市建成区的直接对接。在此前后,建立了郑汴协调发展机制,以同城化服务为目标。实施了郑汴电信同城方案,启动了金融、邮政同城工作,全面加强了旅游、商务合作,推出了一系列利民互惠措施。2007年,《郑汴产业带总体规划》正式由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全面勾勒了郑汴一体化的骨架和核心区——郑汴产业带的未来和发展。随着郑汴一体化的推进和发展,郑州、开封新旧两个省会最终将变成一个“大都会”,成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增长极,成为中部地区极具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
西咸一体化拥有土地面积2.03万平方公里,占陕西省土地总面积的9.86%,郑汴一体化拥有土地面积1.39万平方公里,占河南省土地总面积的8.32%,西咸一体化为郑汴一体化的1.46倍。西成一体化市区建成区面积319平方公里,占陕西全省的50.55%,郑汴一体化市区建成区面积363平方公里,占河南全省的28.19%,西咸一体化为郑汴一体化的87.88%。其中,西安市建成区面积261平方公里,郑州市建成区面积282平方公里,西安市为郑州市的92.55%。2006年末,西咸一体化总人口1320万人,占陕西全省的35.34%,郑汴一体化总人口1137万人,占河南全省的11.58%,西咸一体化为郑汴一体化的1.16倍。其中,西安市总人口823万人,郑州市总人口657万人,西安市为郑州市的1.25倍。两市建成区面积基本相当,而西咸一体化和西安市的人口都多于郑汴一体化和郑州市。
二、综合实力比较
从经济总量来看,郑汴一体化经济实力较强。2006年,西咸一体化GDP总量1934亿元,占陕西省总量的42.75%,郑汴一体化GDP总量2488.8亿元,占河南省总量的19.92%。西咸一体化为郑汴一体化的77.71%。其中,西安市GDP总量1450亿元,郑州市GDP总量2013.5亿元,西安市为郑州市的72.01%。西咸一体化财政收入98.5亿元,占陕西省总量的27.21%;郑汴一体化财政收入182.3亿元。占河南省总量的26.84%;西咸一体化为郑汴一体化的54.03%。其中,西安市财政收入85.9亿元。郑州市财政收入176亿元,西安市为郑州市的48.81%。
从经济均量来看,郑汴一体化地均GDP达到1790.5万元/平方公里,西咸一体化达到952.7万元/平方公里,比郑汴一体化少837.8万元。其中,郑州市地均GDP达到2684.7万元/平方公里,西安市达到1435.6万元/平方公里,比郑州市少1249.1万元。郑汴一体化人均GDP达到20844元,西咸一体化达到14736元,比郑汴一体化少6108元。其中,郑州市人均GDP达到27965元,西安市达到17798元,比郑州市少10167元。郑汴一体化人均财政收入达到1609元,西咸一体化达到746元,比郑汴一体化少863元。其中,郑州市人均财政收入达到2687元,西安市达到1044元,比郑州市少1643元。无论从经济总量还是经济均量来看,西咸一体化与郑汴一体化都还存在较大差距。这说明郑汴一体化的经济产出效率或说集约化程度相对较高。而从占全省的比重来分析,西咸一体化和西安市所占比重较大,其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和集聚功能较强,郑汴一体化和郑州市在全省的核心地位不如西咸一体化和西安。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消费来看。郑汴一体化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999.7亿元,占河南省的25.76%,为西咸一体化的107.53%;其中,郑州市达到822.2亿元,为西安市的105.93%。从投资来看,郑汴一体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98.3亿元,占河南省的20.28%,为西咸一体化的95.83%,其中,郑州市达到1032.0亿元,为西安市的102.66%。从出口来看,郑汴一体化出口总额达到188324万美元,占河南省的28.12%,仅为西咸一体化的63.45%,其中,郑州市达到180763万美元,仅为西安市的66.25%。旺盛的消费、投资和出口需求有力地推动了两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从工业发展来看,郑汴一体化工业化程度较高,行业门类比较完整,产业集聚度较高。2006年郑汴一体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823.1亿元,占河南省的19.83%,为西咸一体的1.61倍。其中。郑州市达到723亿元,为西安市的1.94倍。
从人民生活水平来看,郑汴一体化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86元,比西咸一体化的10558高228元,其中,郑州市达到11822元,比西安市的10905元高917元。
三、产业结构比较
2006年,西咸一体化三次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依次为8.74:43.08:48.18,呈现“三二一”的发展模式,同期郑汴一体化为8.37:50.98:40.65,还停留在“二三一”发展阶段。对比各次产业的比重,二者第一产业 所占比重基本相同,关键在于二、三产业比重的变化。郑汴一体化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西咸一体化高7.9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西咸一体化低7.53个百分点。再来比较两个中心城市。2006年,西安三次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依次为4.88:42.43:52.69,同期郑州为3.83:53.19:42.98。郑州第一产业比西安低1.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西安高10.76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比西安低9.71个百分点。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郑汴一体化和郑州市第二产业比重较高,而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较低,可以说,郑汴一体化和郑州市的产业结构落后于西成一体化和西安市。当然。也不能就此只专注于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忽视第二产业的发展。当前,郑汴一体化还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必须以第二产业的发展为基础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郑州市已经具备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同时还占有优越的区位优势,是最有条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尤其是发展科技、教育、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通过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协调发展,逐步扩大第三产业的比重,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目标。
四、外向程度比较
对经济外向度比较采用出口依存度和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两个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一般而言,出口依存度越高,区域经济的外向度也越高,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和经济拉动力也越强。2006年,西咸一体化出口依存度为12.23%,比郑汴一体化高6.2个百分点,其中,西安出口依存度为15%,比郑州高7.84个百分点。西咸一体化2006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87274万美元,占陕西省的94.36%,是郑汴一体化的2.43倍,其中,西安直接利用外资82463万美元,是郑州市的2.46倍。
统计数据显示,西咸一体化及西安市的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出口依存度等各项指标均高于郑汴一体化及郑州市,这说明郑汴一体化及郑州市的经济外向度较低。西咸一体化与郑汴一体化同处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相比,经济外向程度本来就较低。相比之下,郑汴一体化及郑州市的经济外向程度就更低了。
五、科技教育比较
西安是我国著名的科技大市,科研机构集中,高等院校云集,科技力量雄厚,科技人才济济。西安、咸阳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6年实现总收入1463.6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69.76亿元,上交税费51.13亿元,出口创汇总额166865万美元。相比之下,郑州虽拥有一批科研机构和不少高等院校,但其科教资源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与西安都还存在差距。
六、结论
综上所述,郑汴一体化与西咸一体化占有比较相近的区位优势,构建组合城市的框架已基本形成,组合城市的轮廓正在显现。两地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各有优势,郑汴一体化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西咸一体化在产业结构方面占优,郑汴一体化经济外向程度较低。西咸一体化科技教育实力较强。同时各项指标表明,西咸一体化和西安的城市集聚力和辐射力也明显高于郑汴一体化和郑州,其在本省和城市群的核心地位也要高于郑汴一体化和郑州。针对郑汴一体化的现状,借鉴西咸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点,笔者认为,在推进郑汴一体化,构建郑汴组合城市的进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加快郑汴一体化的进程。提高郑汴组合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提升其在中原城市群和河南省的核心地位。二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改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拉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要进行制度创新、完善制度建设,为地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进一步提高经济的外向度。地区制度环境的改变,能在相当程度上降低市场上企业的交易成本,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流入本区域,更多的区外资源进入区内。同时,制度建设也可以降低本土企业的交易成本。增强其竞争力,促使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原新,唐新平,都市圈化:一种新型的中国城市化战略,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7(1).
[2]高汝熹,罗守责,论都市圈的整体性、成长动力及中国都市圈的发展态势,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7(1).
[3]胡刚,共同开发:城市组合的途径,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7(4).
[4]刘勇,我国城市群演进轨迹与前瞻,改革,2009(4).
[5]司朝霞,陈小素,河南省区域发展水平测度研究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