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绿色经济”发展理念在我国的兴起,使得上市公司甚至是中小企业更加注重对社会责任的履行,企业自主提供社会责任报告数量开始井喷式增长。本文着重于收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质量现状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评价方法相关的研究文献。总结我国当前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展水平,提出了我国社会责任报告披露质量披露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经济的迅猛增长,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成为衡量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代表和委员会成员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讨论社会责任这一话题。从2014年“社会责任立法”的出现到2018年两会正式提议设立“社会责任日”;从生态保护到扶贫,这些“声音”越来越具体。但目前我国企业对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大多还停留在任务式阶段。为了更直观、全面地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实际情况,探索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各种评价方法十分迫切。
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质量状况
据统计,2018年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2097家,其中上市公司1779家,占报告总数的84.8%。并且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首次占报告总数的50%以上。民营企业成为我国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主力军。然而,(王聪聪,2017)分析了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发现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感不强、意识淡薄、经营过程屡次发生失信行为等。
在2018年发布的所有报告中,只有719份社会责任报告有外部评估或内部承诺。仍有65.7%的社会责任报告没有任何外部评估或内部承诺,从侧面证明大多数企业提供的社会责任报告的可靠性有待提高。针对这种情况,国内许多学者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例如,(蒋玉明和郑莹,2015)将2009~2013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发现样本公司在披露信息的意图、时间、层次和模仿对象方面表现趋同特征,且存在明显的羊群效应。(张晓英等)以2009~2014年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媒体监督的强度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水平成正比,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差异较大,社会责任报告总体水平较低。
总体来说,找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各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建立了标准化规范社会责任报告质量评价体系,规范我国社会责任报告尤为重要。因此文章将着重整理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社会责任报告的评价体系的不同见解,以期能为之后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提供参考。
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评价方法
目前,国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估体系相对成熟,国际公认的社会责任报告标准如下。
ISO14000: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结合了许多发达国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经验,是企业站在社会公众的角度对本身提出的环境管理要求。
AA1OOO:旨在帮助组织通过提高社会责任与伦理责任的会计、审计和报告质量来敦促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C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角度出发,报告企业的业绩,旨在向利益相关团体披露企业用以管理和改善经济、环境和社会业绩的行动。
SA8000: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皆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
与此同时,国内许多学者也对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评价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早期,(宋献忠,2007)利用多维框架评估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年度报告中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然而,该评估仅对收集的信息进行了捕述性分析,并未进行定量研究。(龚明晓等,2009)综合社会责任报告审查标准(AA1OOO)和G3相关内容后,构建出3R评价体系,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决策价值评估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实践框架。(张川等,2011)以物流企业为例,初步构建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李正,2012)根据CSR信息的不同用户,设定了CSR报告的三个约束条件,四个主要质量特征和十一个二级信息质量特征。(尹开国等人,2013)提出了一个基于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清晰度和完整性五个指标的质量评估标准体系。(齐丽云等人,2016)研究采用专家评分法和熵权法对2009~2014年交通行业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超过80%的报告被评为不合格,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迫切需要得到提升。(刘婉立、宋一凡,2017)构建了涵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目标和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特征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评估体系,包括完整性、可靠性、可比性、二分性、可读性5个一级指标以及15个二级指标。
三、研究述评与展望
通过对上述文献的分析和梳理,发现现有文献存在以下三个不足。
1.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最重要的是规范内容和评估体系。但是现有的文献中每个学者的研究都有自己的侧重点,社会责任报告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今后可从众多学者提出的指标中加以提炼,找出指标的共性与不同之处,形成了符合我国企业要求,完整统一的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评价体系。
2.实证研究的数量很多,但研究内容和范围较局限。今后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评判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如考虑政治、社会影响的角度来看待报告的可靠性。
3.研究的各个方面都表明,我国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的质量不佳,主要表现在报告所披露的信息质量和真实性上。形式主义问题严重,公众无法从报告中了解社会责任的实际执行情况。如何引导企业真正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将成为未来社会责任报告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王聪聪.我国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现状分析[J].纳税,2017(29):154-155.
[2]蒋尧明,郑莹.“羊群效应”影响下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同形性研究[J].当代财经,2015(12):109-117.
[3]张晓盈,杨榛,钟锦文.媒体监督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基于重污染行业的经验数据[J].财会月刊,2017(27):9-14.
[4] Abbott J G,Thurstone F L.Acoustic speckle: Theory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J].Ultrason Imaging, 1979,1(4):303-324.
[5] Trotman K.T.,Bradley C.W. Associations BetweenSocial Responsihility Disclos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mpa-nies[J].Accounting Organizations&Society, 1981(6).
[6]宋獻中,龚明晓.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与决策价值评价[J].会计研究,2007(2).
[7]张川,林玲,甘甜.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价[J].财会月刊,2011(5).
[8]李正.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2012(3).
[9]尹开国,刘小芹,李晖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价观及质量标准构建[J].会计之友,2013:57-61.
[10]齐丽云,张碧波,李腾飞.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评价研究[J].科研管理,2016,37(SI):644-651.
[11]刘婉立,宋一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商业会计,2017( 4):24-27.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经济的迅猛增长,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成为衡量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代表和委员会成员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讨论社会责任这一话题。从2014年“社会责任立法”的出现到2018年两会正式提议设立“社会责任日”;从生态保护到扶贫,这些“声音”越来越具体。但目前我国企业对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大多还停留在任务式阶段。为了更直观、全面地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的实际情况,探索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各种评价方法十分迫切。
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质量状况
据统计,2018年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2097家,其中上市公司1779家,占报告总数的84.8%。并且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首次占报告总数的50%以上。民营企业成为我国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主力军。然而,(王聪聪,2017)分析了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发现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感不强、意识淡薄、经营过程屡次发生失信行为等。
在2018年发布的所有报告中,只有719份社会责任报告有外部评估或内部承诺。仍有65.7%的社会责任报告没有任何外部评估或内部承诺,从侧面证明大多数企业提供的社会责任报告的可靠性有待提高。针对这种情况,国内许多学者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例如,(蒋玉明和郑莹,2015)将2009~2013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进行研究,发现样本公司在披露信息的意图、时间、层次和模仿对象方面表现趋同特征,且存在明显的羊群效应。(张晓英等)以2009~2014年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媒体监督的强度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水平成正比,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差异较大,社会责任报告总体水平较低。
总体来说,找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各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建立了标准化规范社会责任报告质量评价体系,规范我国社会责任报告尤为重要。因此文章将着重整理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社会责任报告的评价体系的不同见解,以期能为之后形成统一的评价标准提供参考。
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评价方法
目前,国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估体系相对成熟,国际公认的社会责任报告标准如下。
ISO14000: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结合了许多发达国家在环境管理方面的经验,是企业站在社会公众的角度对本身提出的环境管理要求。
AA1OOO:旨在帮助组织通过提高社会责任与伦理责任的会计、审计和报告质量来敦促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C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角度出发,报告企业的业绩,旨在向利益相关团体披露企业用以管理和改善经济、环境和社会业绩的行动。
SA8000: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皆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
与此同时,国内许多学者也对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评价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早期,(宋献忠,2007)利用多维框架评估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年度报告中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然而,该评估仅对收集的信息进行了捕述性分析,并未进行定量研究。(龚明晓等,2009)综合社会责任报告审查标准(AA1OOO)和G3相关内容后,构建出3R评价体系,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决策价值评估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实践框架。(张川等,2011)以物流企业为例,初步构建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李正,2012)根据CSR信息的不同用户,设定了CSR报告的三个约束条件,四个主要质量特征和十一个二级信息质量特征。(尹开国等人,2013)提出了一个基于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清晰度和完整性五个指标的质量评估标准体系。(齐丽云等人,2016)研究采用专家评分法和熵权法对2009~2014年交通行业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超过80%的报告被评为不合格,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迫切需要得到提升。(刘婉立、宋一凡,2017)构建了涵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目标和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特征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评估体系,包括完整性、可靠性、可比性、二分性、可读性5个一级指标以及15个二级指标。
三、研究述评与展望
通过对上述文献的分析和梳理,发现现有文献存在以下三个不足。
1.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最重要的是规范内容和评估体系。但是现有的文献中每个学者的研究都有自己的侧重点,社会责任报告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今后可从众多学者提出的指标中加以提炼,找出指标的共性与不同之处,形成了符合我国企业要求,完整统一的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评价体系。
2.实证研究的数量很多,但研究内容和范围较局限。今后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评判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如考虑政治、社会影响的角度来看待报告的可靠性。
3.研究的各个方面都表明,我国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的质量不佳,主要表现在报告所披露的信息质量和真实性上。形式主义问题严重,公众无法从报告中了解社会责任的实际执行情况。如何引导企业真正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将成为未来社会责任报告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王聪聪.我国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现状分析[J].纳税,2017(29):154-155.
[2]蒋尧明,郑莹.“羊群效应”影响下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同形性研究[J].当代财经,2015(12):109-117.
[3]张晓盈,杨榛,钟锦文.媒体监督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基于重污染行业的经验数据[J].财会月刊,2017(27):9-14.
[4] Abbott J G,Thurstone F L.Acoustic speckle: Theory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J].Ultrason Imaging, 1979,1(4):303-324.
[5] Trotman K.T.,Bradley C.W. Associations BetweenSocial Responsihility Disclos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mpa-nies[J].Accounting Organizations&Society, 1981(6).
[6]宋獻中,龚明晓.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与决策价值评价[J].会计研究,2007(2).
[7]张川,林玲,甘甜.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价[J].财会月刊,2011(5).
[8]李正.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2012(3).
[9]尹开国,刘小芹,李晖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评价观及质量标准构建[J].会计之友,2013:57-61.
[10]齐丽云,张碧波,李腾飞.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评价研究[J].科研管理,2016,37(SI):644-651.
[11]刘婉立,宋一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商业会计,2017( 4):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