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观念理念强调课程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以及与相关因素的联系,將有限的、深层次的重要观念进行有意义的联结。基于大观念的小学语文整体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具有整体性思维和联系的思维,并将学习内容生活化,其教学设计的思路为注重内容的联系性、强调学习的整体性、关注学习的生活化。基于大观念的小学语文整体教学设计的途径如下:积累大量的前期资料;联系学科与内容,定位知识图标;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关键词:大观念;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整体教学
大观念是相对于微观念而言的,它注重课程的整体结构和内容的相互关联,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中体现为新旧知识的联结、相关知识的联系、单元整体教学、课程结构构件等。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在大观念的引领下,利用整体性思维设计教学内容,从而遵循此观念进行整体性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的知识结构。大观念引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具有整体性、关联性,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知识,进行深度学习。
一、语文教学中大观念的内涵
大观念中的“大”,是指视野广阔、思维缜密、结构清晰,能够从全局看问题,把握更全面。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上,是指教师用更广阔的视野看语文,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观念可以理解为从零散概念中统整或提炼出来的上位观念,将有限的、深层次的重要观念进行有意义的联结,共同构成学科的连贯整体。首先,语文学科的特性来看,大观念指向一种联结,让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让语文学科各阶段联系起来,从而定位语文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定位各阶段在整个语文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大观念是一种联系的观念、一种结构的观念、一种系统的观念。其次,从语文的学习内容方面来讲,大观念是一种整体思维,它强调学段整体教学和单元整体教学,让语文学科的内容相互联系起来,进行深度教学。最后,从语文教学的策略方面来讲,大观念思维旨在引导教师具有联系和整体的思维,从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来考虑语文教学内容,在语文教学设计上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某一主题的深度学习。
二、小学语文整体教学设计的思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这体现的是一种大观念的理念,指出了语文教学设计的整体性思路,在教学设计上要求教师进行整体教学设计。结合大观念的内涵以及《标准》的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语文整体教学设计的思路。
(一)注重内容的联系性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将语文学科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将语文学科中的各知识和各技能联系起来,还要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内容结构体系。在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实践中,教师要掌握大量的一手资料,具有丰富的相关知识,并能辨别和筛选出对语文教学有用的知识,从而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在资源利用中具有清晰的思路,明确语文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知识库中的位置。
(二)强调学习的整体性
听说读写技能是相互渗透的,如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说方面的能力,会间接地影响其他方面的能力。三维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习得也不是孤立的,一方面的学习总是影响另一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具有整体性思维,对一个知识点或者一方面内容的教学,要照顾到由此涉及的其他方面的学习,遵循语文教材的阶段整体性和单元整体性。统编语文教材各单元课文的编排遵循一定的规律,教师在教学时便可以抓住单元内部的结构层次,探求单元整体教学的结构化设计路径。
(三)关注学习的生活化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学科,语言文字应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语文教学内容也应具有生活化特征。大观念理念将语文置于学科体系中,置于学生的生活中,关注学生生活与语文知识的联系,要求教师进行生活化教学。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将学生的生活渗透进教学内容中,尤其是发生在学生身边并且学生深有感触的事件。另外,要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应用语文,将语文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拓展学生学习的范围。
三、基于大观念的小学语文整体教学设计途径
(一)积累大量的前期资料
教学设计“强调从把握学生、教师、学习内容与学习环境这四个教学系统构成要素的特征及相互联系进行教学设计,以使学与教的效果达到最优化”。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把握这些关系,就要掌握大量的相关资料,将教学资源有效地利用到教学中,才能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前需要用到的前期资料包括有关学生和教师的知识、有关学习内容的知识、有关学习环境的知识,如学生的学习基础、生活中发生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事情、到网络上查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性知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专业知识、其他学科中有关的知识、生活中有趣的与教学内容关联的知识等。例如,在进行《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在前期查阅有关植物种子传播的资料,多举例,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植物种子并对种子的传播方式进行分类总结,形成一定的思考。教师也可以先到校园中或公园中观察身边的植物,在观察的基础上查阅资料,丰富自己的认知,将这些资料运用到教学设计中,可以生成植物种子观察的活动。或者,教师可以学习《人与自然》《植物生活的秘密》中有关植物种子的片段,在教学设计时将其灵活渗透到教学方式中。这样,教师有大量有关植物种子的知识和经历,就可以将其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设计更丰富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进行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
(二)联系学科与内容,定位知识图标
联系学科与内容,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教学内容与单元中的其他内容联系起来,与这一学段中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与其他学科中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定位知识图标,是指定位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位置,找到教学内容在这一单元、这一学段、这一学科中的图标位置,从而更精准与深入地教学。 这就要求教师进行单元整體教学,“将教学单位设定为单元,教学理念为整合,而学习的基本方式则为自主探究”。例如,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有关狐狸的寓言,四篇文章展现了狐狸的多面性,它虽然奸诈,但也有可爱的一面。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将这一单元有关狐狸的主题与相关学科或学段、单元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整体设计。可以将道德与法治中的“观察小动物”的相关知识与这一课的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狐狸、老虎、小熊、小鸡;可以将这一课的内容与二年级整个学段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认识寓言故事的特点,习得寓言故事中的道理;可以对这一单元进行整体教学,让学生更立体、全面地看待狐狸这一角色,并联系自己认识的其他角色,学会更全面地分析和认识一个角色。这样,将这一单元的内容定位清楚,多角度连接,可以让学生形成整体性思维,进行知识、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学习。
(三)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的蓝图、教学的指向标,丰富立体的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教学情境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学习,更顺利地推进深度学习。因此,教学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内容,而是需要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和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以使教学设计更加立体化、生活化,适应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在大观念理念的引领下,教师要将学习设计视为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一个子内容,进而根据上位内容和下位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并根据实施中的反馈进行调整。及时调整教学设计还意味着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与完善,不断地填充知识、修改内容、更新材料等,对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进行重新评估,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总之,基于大观念的小学语文整体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具备联系的思维和整体性思维,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到相关的因素并根据变化不断调整。这样,语文教学才能更加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参考文献
[1]王蔷,周密,蒋京丽,闫赤兵.基于大观念的英语学科教学设计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1(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丁元林.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结构化设计[J].江苏教育,2020(89).
[4]高瑞利.美国教学设计理论从ID1到ID2的发展[J].比较教育研,2003(02).
[5]曾哲.目标·模块·评价: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12).
关键词:大观念;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整体教学
大观念是相对于微观念而言的,它注重课程的整体结构和内容的相互关联,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中体现为新旧知识的联结、相关知识的联系、单元整体教学、课程结构构件等。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在大观念的引领下,利用整体性思维设计教学内容,从而遵循此观念进行整体性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的知识结构。大观念引领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具有整体性、关联性,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知识,进行深度学习。
一、语文教学中大观念的内涵
大观念中的“大”,是指视野广阔、思维缜密、结构清晰,能够从全局看问题,把握更全面。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上,是指教师用更广阔的视野看语文,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大观念可以理解为从零散概念中统整或提炼出来的上位观念,将有限的、深层次的重要观念进行有意义的联结,共同构成学科的连贯整体。首先,语文学科的特性来看,大观念指向一种联结,让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让语文学科各阶段联系起来,从而定位语文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定位各阶段在整个语文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大观念是一种联系的观念、一种结构的观念、一种系统的观念。其次,从语文的学习内容方面来讲,大观念是一种整体思维,它强调学段整体教学和单元整体教学,让语文学科的内容相互联系起来,进行深度教学。最后,从语文教学的策略方面来讲,大观念思维旨在引导教师具有联系和整体的思维,从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来考虑语文教学内容,在语文教学设计上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某一主题的深度学习。
二、小学语文整体教学设计的思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这体现的是一种大观念的理念,指出了语文教学设计的整体性思路,在教学设计上要求教师进行整体教学设计。结合大观念的内涵以及《标准》的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语文整体教学设计的思路。
(一)注重内容的联系性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将语文学科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将语文学科中的各知识和各技能联系起来,还要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相互联系的内容结构体系。在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实践中,教师要掌握大量的一手资料,具有丰富的相关知识,并能辨别和筛选出对语文教学有用的知识,从而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在资源利用中具有清晰的思路,明确语文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知识库中的位置。
(二)强调学习的整体性
听说读写技能是相互渗透的,如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说方面的能力,会间接地影响其他方面的能力。三维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习得也不是孤立的,一方面的学习总是影响另一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具有整体性思维,对一个知识点或者一方面内容的教学,要照顾到由此涉及的其他方面的学习,遵循语文教材的阶段整体性和单元整体性。统编语文教材各单元课文的编排遵循一定的规律,教师在教学时便可以抓住单元内部的结构层次,探求单元整体教学的结构化设计路径。
(三)关注学习的生活化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学科,语言文字应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语文教学内容也应具有生活化特征。大观念理念将语文置于学科体系中,置于学生的生活中,关注学生生活与语文知识的联系,要求教师进行生活化教学。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将学生的生活渗透进教学内容中,尤其是发生在学生身边并且学生深有感触的事件。另外,要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应用语文,将语文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拓展学生学习的范围。
三、基于大观念的小学语文整体教学设计途径
(一)积累大量的前期资料
教学设计“强调从把握学生、教师、学习内容与学习环境这四个教学系统构成要素的特征及相互联系进行教学设计,以使学与教的效果达到最优化”。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把握这些关系,就要掌握大量的相关资料,将教学资源有效地利用到教学中,才能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前需要用到的前期资料包括有关学生和教师的知识、有关学习内容的知识、有关学习环境的知识,如学生的学习基础、生活中发生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事情、到网络上查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性知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专业知识、其他学科中有关的知识、生活中有趣的与教学内容关联的知识等。例如,在进行《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在前期查阅有关植物种子传播的资料,多举例,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植物种子并对种子的传播方式进行分类总结,形成一定的思考。教师也可以先到校园中或公园中观察身边的植物,在观察的基础上查阅资料,丰富自己的认知,将这些资料运用到教学设计中,可以生成植物种子观察的活动。或者,教师可以学习《人与自然》《植物生活的秘密》中有关植物种子的片段,在教学设计时将其灵活渗透到教学方式中。这样,教师有大量有关植物种子的知识和经历,就可以将其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设计更丰富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进行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学习。
(二)联系学科与内容,定位知识图标
联系学科与内容,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将教学内容与单元中的其他内容联系起来,与这一学段中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与其他学科中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定位知识图标,是指定位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位置,找到教学内容在这一单元、这一学段、这一学科中的图标位置,从而更精准与深入地教学。 这就要求教师进行单元整體教学,“将教学单位设定为单元,教学理念为整合,而学习的基本方式则为自主探究”。例如,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有关狐狸的寓言,四篇文章展现了狐狸的多面性,它虽然奸诈,但也有可爱的一面。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将这一单元有关狐狸的主题与相关学科或学段、单元内容联系起来,进行整体设计。可以将道德与法治中的“观察小动物”的相关知识与这一课的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狐狸、老虎、小熊、小鸡;可以将这一课的内容与二年级整个学段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认识寓言故事的特点,习得寓言故事中的道理;可以对这一单元进行整体教学,让学生更立体、全面地看待狐狸这一角色,并联系自己认识的其他角色,学会更全面地分析和认识一个角色。这样,将这一单元的内容定位清楚,多角度连接,可以让学生形成整体性思维,进行知识、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学习。
(三)及时调整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的蓝图、教学的指向标,丰富立体的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教学情境进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学习,更顺利地推进深度学习。因此,教学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内容,而是需要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和学生的反馈不断调整,以使教学设计更加立体化、生活化,适应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在大观念理念的引领下,教师要将学习设计视为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一个子内容,进而根据上位内容和下位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并根据实施中的反馈进行调整。及时调整教学设计还意味着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与完善,不断地填充知识、修改内容、更新材料等,对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进行重新评估,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总之,基于大观念的小学语文整体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具备联系的思维和整体性思维,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到相关的因素并根据变化不断调整。这样,语文教学才能更加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参考文献
[1]王蔷,周密,蒋京丽,闫赤兵.基于大观念的英语学科教学设计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1(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丁元林.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结构化设计[J].江苏教育,2020(89).
[4]高瑞利.美国教学设计理论从ID1到ID2的发展[J].比较教育研,2003(02).
[5]曾哲.目标·模块·评价: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