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197-01
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得到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能自己处理生活中的事情,正确的分析、认识社会,使自己更好地生存。小学科学课教学的突出特点就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倡导“真情实感,亲身体验”。
教师必须乐于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小组学习的机会,并给予积极的配合与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科学探究的效果才能得到增强。如在研究《土壤》一课时,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校园里的花坛内实地观察土壤,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的仔细,用的方法多,发现的问题多。之后,对学生自带的不同的土壤先在小组内进行观察、比较,再在班内进行比较、交流,找出每种土壤的特点。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不得不发挥集体的智慧,团结协作,才能胜过其他小组。同时也分享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倾听了他人的发现,交流了自己的观点,收获了大家的果实,体验了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长此以往,何愁学生的探究能力得不到提高,与人合作的意识又得不到加强呢!
学生有权获得、使用多种器材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特征。如《跷跷板》一课,我们首先让学生自己准备剪子、指甲刀、锤子,其次,我又为学生准备了杠杆尺、钳子、镊子、起钉锤等工具,学生通过讨论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又通过亲身体验,知道了这些工具都是杠杆原理的应用,其中镊子属于费力杠杆。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通过交流、实验等形式,认识了生活中杠杆原理的使用,为学生加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科学探究前先建立合作小组,将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不同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4人或6人的小组,促使合作学习小组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氛围。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各组进行制订计划、实验和调查、研讨和综合意见等合作学习,共同经历成功与失败,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但同时也应注意,合作小组内的成员必须注意男女生合理搭配,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也要进行协调,以防出现自认为“我能行”的学生越来越行,自认为“我不行”的学生越来越差的现象,不但合作意识没有培养好,反而出现了探究结果、探究能力上的两极分化。
科学探究要注重过程,注重学生的“体验”,学生只有在参与探究过程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真正探究了科学,真正实现了动手更动脑,即使探究失败了,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笔丰富的财富,同样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科学研究这么不容易,科学家真了不起”。
如:教学《关节》一课中研究关节的连接方式时,我们先引导学生对其连接方式进行猜测、讨论,联系生活中相似的结构,进而再让学生利用简笔画的形式把自己的猜想画出来,学生经历了这样逐步深入的探究过程,对关节连接方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初步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尽管这喜悦在心中是有些不踏实的。当老师利用大屏幕展示出六大关节真实的连接方式后,尤其又利用骨骼模型展示了立体的关节以后,学生通过对比,对自己画出的内容就有了一个明确的判断,画对的体验了成功,画的不对的体验了失败,在失败的基础上经过思考又获得了正确的认识。
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这样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开阔思路,同时也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求异的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教学《电磁铁》一课中,当学生探究电磁铁的磁极改变的原因是与线圈缠绕方向有关时,大部分学生都采用拆下导线重新缠绕的方法,惟独六年级五班的王金铭和王禹昆两位同学直接把铁芯抽出来,反方向插入线圈中,取得了同样的学习效果。这样做,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再如,学习了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之后,大部分学生在研究了“不同的土壤中植物生长情况的特点”之后,对种植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有个学生告诉我“老师,我种的土豆结了两个小土豆,而且还是绿色的”,明天又会有个学生把他种植的韭菜苗端进办公室,还大声地嚷着“这个韭菜叶怎么这么细呀!”后天就会有几篇观察日记放在了我的办公桌上……从这些现象看,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探究是每一个人天生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而发现是科学探究的开始。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体,成为一个个的“问题信息源”,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极大的激发出来。
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得到探究知识、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能自己处理生活中的事情,正确的分析、认识社会,使自己更好地生存。小学科学课教学的突出特点就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倡导“真情实感,亲身体验”。
教师必须乐于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小组学习的机会,并给予积极的配合与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科学探究的效果才能得到增强。如在研究《土壤》一课时,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校园里的花坛内实地观察土壤,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的仔细,用的方法多,发现的问题多。之后,对学生自带的不同的土壤先在小组内进行观察、比较,再在班内进行比较、交流,找出每种土壤的特点。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不得不发挥集体的智慧,团结协作,才能胜过其他小组。同时也分享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倾听了他人的发现,交流了自己的观点,收获了大家的果实,体验了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长此以往,何愁学生的探究能力得不到提高,与人合作的意识又得不到加强呢!
学生有权获得、使用多种器材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特征。如《跷跷板》一课,我们首先让学生自己准备剪子、指甲刀、锤子,其次,我又为学生准备了杠杆尺、钳子、镊子、起钉锤等工具,学生通过讨论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又通过亲身体验,知道了这些工具都是杠杆原理的应用,其中镊子属于费力杠杆。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通过交流、实验等形式,认识了生活中杠杆原理的使用,为学生加强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科学探究前先建立合作小组,将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不同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4人或6人的小组,促使合作学习小组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氛围。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各组进行制订计划、实验和调查、研讨和综合意见等合作学习,共同经历成功与失败,资源共享,共同提高。但同时也应注意,合作小组内的成员必须注意男女生合理搭配,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也要进行协调,以防出现自认为“我能行”的学生越来越行,自认为“我不行”的学生越来越差的现象,不但合作意识没有培养好,反而出现了探究结果、探究能力上的两极分化。
科学探究要注重过程,注重学生的“体验”,学生只有在参与探究过程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真正探究了科学,真正实现了动手更动脑,即使探究失败了,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笔丰富的财富,同样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科学研究这么不容易,科学家真了不起”。
如:教学《关节》一课中研究关节的连接方式时,我们先引导学生对其连接方式进行猜测、讨论,联系生活中相似的结构,进而再让学生利用简笔画的形式把自己的猜想画出来,学生经历了这样逐步深入的探究过程,对关节连接方式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初步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尽管这喜悦在心中是有些不踏实的。当老师利用大屏幕展示出六大关节真实的连接方式后,尤其又利用骨骼模型展示了立体的关节以后,学生通过对比,对自己画出的内容就有了一个明确的判断,画对的体验了成功,画的不对的体验了失败,在失败的基础上经过思考又获得了正确的认识。
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这样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开阔思路,同时也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求异的习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教学《电磁铁》一课中,当学生探究电磁铁的磁极改变的原因是与线圈缠绕方向有关时,大部分学生都采用拆下导线重新缠绕的方法,惟独六年级五班的王金铭和王禹昆两位同学直接把铁芯抽出来,反方向插入线圈中,取得了同样的学习效果。这样做,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再如,学习了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之后,大部分学生在研究了“不同的土壤中植物生长情况的特点”之后,对种植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天有个学生告诉我“老师,我种的土豆结了两个小土豆,而且还是绿色的”,明天又会有个学生把他种植的韭菜苗端进办公室,还大声地嚷着“这个韭菜叶怎么这么细呀!”后天就会有几篇观察日记放在了我的办公桌上……从这些现象看,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探究是每一个人天生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而发现是科学探究的开始。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问题”的主体,成为一个个的“问题信息源”,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被极大的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