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用融聚力量迎接未来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24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64位处理器、多核处理器到APU,在PC快速发展的过程中,AMD以其处理器技术推动着着整个计算机产业的发展。跨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整个计算机产业面临着一场激烈的变革,AMD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终端、新的应用和新的商业模式对处理器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技术、应用、产业链构建环环相扣,每一环的缺失都会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一直以来以技术创新能力著称的AMD,在其他环节做出了充分的准备么?它将如何应对新的挑战?
  新计算需要新引擎
  李树翀:今年是PC诞生30周年,在这30年里,PC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技术创新是PC发展的主导力量,其中起决定性因素的就是半导体企业和操作系统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AMD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现在,处理器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甚至一个手机的计算性能就超过10年前的一台PC。您觉得,未来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会不会有变化,对高性能的追逐是否还是主要趋势?
  邓元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它涉及到未来PC的发展方向。最早,PC是专业人士的工作工具;今天,PC是一般消费者的娱乐工具。未来,人人都会拥有一个智能化的计算工具,其形态不限于计算机,还涵盖了电视机、平板电脑,乃至包括手机在内的更多终端设备等各种电子产品。将影响的人群从专业人士扩展到每个人,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方向。今天,数十亿人都在使用手机。实际上,今天的智能手机已经演变为小型计算机。这个过程是通过处理器的体积不断变小实现的。未来,处理器会越来越小。它将不仅在计算机上,而且在很多嵌入式产品中发挥作用,让计算无处不在。
  李树翀:那么,AMD认为,在向计算无处不在发展的过程中,处理器所追求的目标会发生何种变化?在人们所使用的日常应用不再发生大的变化的时候,处理器的发展趋势又是什么呢?
  邓元鋆:这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事实上,现在很多用户已经放弃了对处理器性能的盲目追逐。AMD推出APU,也正是策略的改变。在APU的发展过程中,AMD追求的是将用户的应用体验放在第一位。
  在今天的应用中,处理器的核心数和绝对性能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今天大部分的应用对计算的需求是在人机界面、多媒体内容方面,计算的比重将以从CPU为中心的计算能力需求转变到能够用上百个核心处理大量的图形数据的GPU上来。
  未来的应用改进主要集中在人机界面方向。人们输入数据的方式从原始的敲击键盘发展到手写、语音输入,甚至发展到利用人们的动作、表情来输入,让计算机更易用、更普及,不需要懂得各种指令就能使用。处理器的发展也需要满足人机界面改变的需要。
  李树翀:APU是AMD整合了CPU和GPU两个最核心的计算芯片所带来的。那么,APU除了功能上的优势之外,在功耗,以及对整体解决方案设计的简易度方面有哪些改进呢?
  邓元鋆:APU的发展的几个重点之一就是在功耗方面。如果想让它更普及,就需要它的功耗越来越低。APU与独立的CPU和GPU相比,其整体功耗会低很多,未来还会向更低方向发展,几乎每一代都可以降低一半。
  另外,未来的能够快速处理大量的图形数据的个人超级电脑并不是单纯增加CPU核心数就能诞生的,它需要CPU、GPU的配合运作,这方面APU也有其独到之处。
  当所有功能融合在一个单芯片方案上之后,由于系统的复杂度降低,芯片本身体积缩小、功耗降低,APU可以应用在游戏机、机顶盒、电视等各种各样的家电中。我们也通过开放的标准让开发者能够基于APU开发各种各样的应用,扩大APU的应用范围。
  APU把各种功能真正融合在一个芯片里,它体积小、功耗低、性能强大,具有无与伦比的视觉表现力,能够大幅提升用户在上网、高清、游戏等方面的应用体验。
  抓住终端变革的机遇
  李树翀:今年是PC诞生30周年,也是非常关键的一年。由于平板电脑市场的爆炸性增长,有些专家预言Pad市场将冲击PC市场,这两种产品会逐渐融合。您怎样看待这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对AMD意味着什么?
  邓元鋆:Pad的发展带来两个最直接的好处,一方面,它让计算机更加普及化;另一方面,它让产业链的概念也更加普及化。iPad的商业模式使得应用开发这个产业链发展得非常蓬勃,这个概念也会在各个领域发扬光大,这对整个行业的创新有很大影响。对AMD来说,这意味着未来有更多平台能用到我们的处理器,我们的用户群也越来越大。
  PC今天非常普及。平板电脑也是一种计算机,它未来会更加普及。平板电脑的人机界面让各个层次的用户群都能够使用,他们不需要学习任何知识,只需点击图标。这让我们的发展空间大大扩展了。
  这些个性化互联终端的发展,为大家的数字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同时也对PC的应用提出更多、更广的要求,成为PC的延伸和补充。对AMD来说,面对这么广大的市场,我们也要积极应对。AMD认为,正是因为这种应用需求的改变,让GPU的作用愈发的重要,所以GPU与CPU的协同配合也成为这种融合需求的关键和重点。我们“真融合”的APU的体积和功耗都大大下降,就会更好地满足移动产品的需求,市场也会扩大。
  与此同时,移动产品的需求也向我们提出了挑战。我们需要大跨步地降低产品的功耗。今天,已经有基于AMD的平板电脑推出。但我们希望它更加普及,就需要进一步满足移动产品低功耗的需求。我们的产品也会向这个方向前进。
  这里要澄清一个观点。x86架构事实上是有能力将功耗降低到与ARM架构相当的水平的,并不是先天就无法将功耗降低,只是之前的技术走向不是这个方向而已。
  李树翀:AMD在产品层面的布局已经完成。但是,在这一领域,商业模式发生了一些改变,终端厂商不但需要好的产品,还需要完整解决方案方面的更多支持。OpenCL这样的开放性开发平台也是非常重要的。AMD是否会在这些方面加大对合作伙伴的支持力度?
  邓元鋆:这正是我们的战略。AMD正在将它的力量投入到支撑产业链发展上去,产业链的发展基于开放的平台。OpenCL就是这样一个适合异构计算的开放行业标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今天,企业要发展不能单靠自己的力量,而是要靠产业链的支持。我们也不能只提供处理器,而要提供用户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这要靠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合作伙伴一同来完成。今年,我们也加大了和合作伙伴一同推动开放平台发展的力度,也得到了很多合作伙伴的支持。我们看到,未来产品是用开放的平台、更多的应用来赢得用户。正像人们购买游戏机、电视机时,不会考虑它里面用的是什么处理器一样。只要产品整体的功能、功耗、性价比让用户能够接受,并且有足够的应用,用户就会购买。这对AMD也是很大的机遇。
  适应云时代需求
  李树翀:近年来,云计算成为一个非常热的领域。云计算更多的是由软件厂商推动。作为一个半导体企业,AMD如何制定自己的云计算战略,让自己加入到云计算发展大潮中?
  邓元鋆:AMD确实将云计算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事实上,云这一概念在20年前已经出现,那时有人已经提出,在个人终端上不需要太多计算,计算可以集中起来。在当时的带宽等因素制约下,这一理念无法实现,但其方向是对的。今天,我们看到,各方面条件都在逐渐成熟,云计算一定会快速发展。
  云计算发展中,AMD扮演什么角色?AMD要看到不同的行业、企业用云来提供什么服务,这种服务需求什么样的服务器、什么样的终端。所以我们的角色,就是提供从云服务器到云终端的全线产品解决方案,并不断推动云产业链的发展。
  例如,云服务器需要庞大的数量来提供计算能力,处理器的功耗、核心数非常重要,对虚拟化也有较高要求。这方面,AMD的产品特点刚好与用户需求吻合,这就是我们的优势。
  终端方面,未来用户主要利用终端来消费内容。这些内容就是由图像和多媒体构成的。我们的APU具有的良好图形处理能力刚好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今天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现在很多运算都要交给GPU来执行。我们也在大力推动GPU在云计算中的发展。今天,大量的AMD产品已经被应用在云计算领域,实现了突破。
  李树翀:近年来,云计算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很快,各地已经建立了很多云计算的发展基地。AMD在这方面有什么举措?
  邓元鋆:2010年,AMD与北京市政府签订了一个合作备忘录,北京将成为AMD全球第二大中心。基于北京市政府支持,我们也和北京云基地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共同成立了一个云应用联合实验室。AMD希望通过这个联合实验室,推动整个云计算产业链的发展,把北京的云产业链打造得更成功、更成熟。在全国各地,AMD也会积极参与到云计算的发展中。
  面向未来的AMD
  李树翀:今天,AMD在PC、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方面都有了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布局。您提到,未来一段时间内,产业发展将由应用主导,或者由技术和应用共同主导。那么,您在诺基亚、苹果等终端企业的工作经验会对您在AMD的工作带来哪些可参考和借鉴的?AMD如何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需求?
  邓元鋆:企业的发展要靠整个团队的力量。我加入AMD,也是看到了AMD未来的发展前景。我们如何让我们的工作在社会上、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作用?今天,计算技术已经越来越普及,处理器在各种各样的设备上得到应用。因此,我在AMD的工作重点将是让AMD更贴近用户,提供更完整的解决方案。我们在背后提供处理器、我们的合作伙伴在前端面对用户的模式还将继续,但是,我们也要把更多的资源放到前端,直接面对消费用户和商业用户。
  对消费用户来说,我们已经谈到,他们已经不再追求CPU的性能有多高,而是转向追求用户体验。所以我面对消费用户时,都会询问他们的应用是什么。高清视频、游戏、互联网浏览、办公基本上涵盖了大部分消费用户的需求。因此,我们会用APU来满足他们更快地处理内容的需求。同时,我们和众多的合作伙伴合作,例如和暴风影音合作让视频播放更流畅、清晰度更高。在这一方面,我们还要利用APU,利用OpenCL,寻求更多合作伙伴,给用户带来更好的应用体验。
  在商业用户方面,我们要关注行业的需求,了解快速发展的行业需要的应用,例如针对云计算的需求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我们也要针对行业进行应用推动,让我们的处理器的性能得到更好发挥。
  李树翀:您心中,AMD大中华区的发展目标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才符合您的心理预期?
  邓元鋆:AMD大中华区目前制定了一个三年计划。一方面,继续在研发领域保持投入,让AMD中国以比市场平均增速更快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中国AMD要成为打造产业链的主要引擎,这一产业链的建立将帮助我们在各个领域,包括PC领域、嵌入式领域、云计算领域有更好的发展,开展更多促进本地市场增长的合作等,从而让AMD大中华区成为全球AMD增长最重要的引擎。
  
  记者手记
  融合的力量
  “融合”这个词,无论是对AMD,还是对邓元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AMD来说,融合是APU这一创新性产品的特征,是从2006年收购ATI开始,AMD整合CPU与GPU的战略布局的结晶。对邓元鋆来说,融合意味着从通信设备、计算终端到核心处理器等产业链不同环节的经验的整合,是厘清未来AMD大中华区发展战略的宝贵参考。
  今天的信息技术产业,正面临着一场融合的革命。众多电子产品从未像今天一样具备同一个核心要素:计算。作为计算的核心,处理器也从未拥有像今天一样广阔的舞台。要在如此广阔的舞台上颠倒众生,需要更丰富的才艺和经验。这正是AMD和邓元鋆的融合力量发挥的最佳时机。这种力量成为AMD创造更好的未来,改变人们的生活的利器。
其他文献
2003年,Netezza在业界最早提出一体机(Appliance)的概念。这种集成了存储、服务器和数据库软件的设备,主要针对有高密度数据分析需求的客户。“很多厂商,其中也包括我们的竞争对手都在谈论数据仓库一体机。这些厂商谈论的一体机的概念最初就源于我们在2003年推出的第一款Netezza。”IBM Netezza产品管理和产品市场营销副总裁 Phil Francisco说。  Oracle数据
新一代信息技术渐行渐近,ICT技术变革迎来新曙光。  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成为重要的代表。“创新”、“成就”成为中国计算机行业发展的关键词。  企业只有抓住机遇,创新技术,才能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2012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大会暨第二届中国计算机行业发展成就奖颁奖典礼”告诉你,  如何才能驶上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的快行道。  形势不容乐观!  虽然没有人真正相信“2012年12月
创新并不是孤立的,我们需要建立创新的生态系统,实施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的战略。在构建创新体系方面,东软立足全球化的市场,建立了全球化的创新网络:在中国市场,以智能电脑、移动通信、医疗产品、汽车电子、智能家电和软件产品为主要业务创新方向;在日本市场,以信息家电和金融为核心;在北美市场,以移动通信、智能家电和医疗设备为核心;在欧洲市场,东软汽车电子和医疗设备已经打拼多年,赢得了用户的信任。  当前,我们正
上世纪80 年代起的桌面电脑、互联网革命,以技术进步为前导激发人民的潜在需求,创造出来更多的市场和商业模式,成就了微软、甲骨文、Sun和雅虎等公司。如今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已经成为最常被提及的三个关键词,这三个热门领域从技术层面和业务层面给产业带来了全新的变革。  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变革之后,2010年,云计算被看作第三次IT浪潮,它成为了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带来生活、生产
去年底,在京东商城和当当网打响价格战后,卓越亚马逊也高调入局。不过,这次卓越亚马逊并不打算只打一时的战役,用该公司副总裁郭朝晖的话来说,他们要将此次促销活动的时间放得更长,力度放得更大。而在这一长时间促销策略的背后,卓越亚马逊有着自己的盘算。    让价格战的子弹飞更久    “尽管卓越亚马逊从本质上不赞成价格战,但是别人敢降价,我们就敢跟。”郭朝晖向《中国计算机报》记者表示。  去年12月15日
“在基础软件领域,美国领先很多,这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近日,顶天立地(北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顶天立地公司”)第一次向媒体整体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和云数据背景下公司的基本规划。顶天立地公司董事长、总裁孙柏林谈及国产基础软件的现状时说:“顶天立地扮演的角色,并不是要战胜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而是要给用户提供一个全新的、节省成本的选择。”  毋庸置疑,在数据库、中间件领域,国际巨头的竞争优
1月3日中国计算机报IT成分指数为104.46,比2010年3月29日的基准指数上涨4.46%。  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的再次加息对市场形成较大压力。年底资金面紧张,股指长时间在2700至2900点的狭窄空间中运行,面临着方向的选择。银行、地产、钢铁等权重股不支持大盘的向上运行,加息打破了短暂的平衡从而使大盘形成较大的调整。上证指数半年线的失守使中线向淡的趋势明朗,会加快中长线资金的流出。目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厦门钨业)以制造业为主,涉及多个产业:矿山、冶炼、粉末冶金、精密机械加工、房地产等,共有十几家公司。2006年厦门钨业用了7个月的时间成功部署了微软AX3.0 ERP,当时还是针对一个单体企业而非集团部署的。发展到2011年,厦门钨业从整个集团的角度已经集流程制造、离散制造、精益制造等生产形态及多行业于一身,其分子公司大部分是合资公司,分布在全国多个省份,如何实现集团
“‘不动’的内容就是令人恐怖的死成本,只有‘动起来’的内容才会产生价值。” 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企业内容管理(ECM)总经理顾世山首先解释了ECM的新口号“content in motion”。  内容即是非结构化数据,包括单证、合同、影像、票据、书籍等。在沈阳这个东北老工业基地,IBM ECM巡展沈阳站进一步解读了ECM的内涵和外延,并结合多个行业,展示了ECM行业解决方案的成效。  ECM新
近年来,KVM(多电脑切换器)市场在数据中心建设的带动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机。作为KVM领域唯一的上市企业,宏正近日大幅调整其渠道布局,取消了总代理制度。其子公司北京宏正腾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维贤表示:“渠道策略调整之后,宏正将形成由子公司、授权代理商、经销商和系统集成商、终端客户组成的全新垂直渠道体系。”    三年布局    近年来,宏正的布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先是2008年在北京成立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