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的学校归属感问题研究有利于高校自身的发展。一方面,如果大学生对所就读大学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就可能对学校更有荣辱感和责任感,减少問题的产生,这样也便于学校的管理者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大学生对所就读大学拥有较强的归属感后,就会对这个学校有一定的忠诚度,不仅提高了在本校继续深造的机率,也可能会推荐其他人来此学校就读,这样口碑相传的效果非常有利于学校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吸引更多、更好的生源;最后,现在就读的大学生将来毕业后如果对学校拥有深厚的感情,那么他们还会反哺母校,为母校提供财力、物力方面的捐赠或者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就业信息等,鉴于这个价值,培养社招生源学生的校园归属感更为重要,因为他们的双重身份的特征。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生源;学校归属感;现状;特征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7.033
2019年李克强总理提出百万扩招,面向高等职业院校以更大的招生规模实现扩招,完善教育招生工作,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从多个角度提出解决措施。推动百万扩招,目的在于实现从多个方面深化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应对就业压力问题,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尤其是在工业信息化生产进程中,对高科技人才需求增大。
学校归属感基于校园环境,受到空间和人文环境影响,个体与群体之间存在相互关系,人与人之间固有互动体验,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个人价值得到体现,被群体接纳。在学校环境下对归属感定义,通过社会招生的学生,很多情况下会由于自身的来源属性,感到归属感低。最近几年大学校园里发生过一些不良事件,其中涉及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竞争、人际交往等,这些问题对大学生来说实际上是由于压力过大引起的不良事件。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对学校归属感过弱,缺乏对学校的情感寄托,没有形成归属感,导致系列事件爆发。所以,本文选择太仓市某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访谈观察方法,参照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从以下几个方面揭示和分析导致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对学校缺失归属感的原因,尤其是来源于社会招生的学生。
1 高职院校的硬件设备落后
根据相关研究发现,大学生归属感与生活满意度关系密切,二者存在显著关系。学校进行整体环境建设时,需要考虑学生的校园生活,同时保障其学习需求。构建完善的校园环境,为大学生顺利开展生活带来一定保障,提升大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很多学生在择校时,会考虑校园环境,对不同的学校,校园环境首先会影响学生的选择,学生和家长会根据学校的设备、环境等基础设施形成第一印象,可以认为,学生进入学校后,第一印象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归属感。
实现扩招后,很多学生来源社会招生,因此这部分学生大多数已经进入社会参加工作,部分学生选择继续学习,目的在于体验大学生活。因此社招学生更多重视学校能够为其带来的心理安慰,而这种心理安慰往往需要通过校园环境给予。本文在访谈中涉及部分问题,提到比如校内超市购物物价较高,学校周边购物场所较少,很多学生选择网购;学生在宿舍生活时,发现学校地住宿环境不理想,提出完善建议但没有得到改善,宿舍楼地基本配置和设施不完善,日常生活不便利;教学楼供暖设备、教学设备陈旧,出现设备、厕所常年失修等问题。上述这些问题对大学生活来说,直接会影响学生对生活满意度的评价,同时对学校表现得不够认同,没有归属感,也很难对学校构建情感连接,可以看出来,校园环境和基础设施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归属感,硬件设施好,大学生的归属感强,硬件设施差,大学生归属感弱。可以认为学校的环境如果落后,基础设施建设较差,环境建设缓慢,容易造成大学生缺失归属感。
2 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薄弱
习近平总书记对构建学校文化软实力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复兴中华伟大民族梦。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离不开对大学文化的构建,大学文化软实力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占据重要地位。本人从校园文化入手,基于学校环境,在其特殊条件下,分析师生共创下的人文精神,研究在校园环境下的精神文化;校园文化具有互动性,各个区域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传承和创新校园文化,能够为师生带来更多归属感,培养师生之间对学校的情感归属。提升大学文化软实力,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教学层面,培养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其次是安排更多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项目质量。
首先,学校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教书育人。在调查中本人发现,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大部分教学相对落后,使用的教材更新慢;教师在教学课堂中缺乏创新,使学生感到课堂枯燥,没有学习兴趣;一些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容易忽视与学生的互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缺乏关心,很难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来源于社会招生的学生很多是已经工作,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具有较高动手能力,然而高职院校的教学重视理论和实践结合,但是仅仅具备实践经验的社招学生,对理论学习容易出现迷茫的感觉。社会招生的学生偏重时间学习,所学知识更多关注与工作相关的理论,目的在于提升工作专业性,但是一些高职院校中,教学模式相对传统,按照原来的教学方式开设课程,尤其是对社招学生来说,通常是在网络开课,因此很多社招学生对学习兴趣不大,缺乏对学校的归属感。
其次,想要培养大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离不开优质的校园活动,大学生形成对校园的归属感,通常是在优质校园活动中提升学生对校园的认可和了解。然而,在实际的校园活动中,由于校园活动的开放情况不够,没有结合大学生关注的话题,忽视大学生对校园活动的需求,吸引力不足,没有完全挖掘大学生对校园活动的内在潜能,而且校园活动平台缺乏创造性,活动形式单一,大学生容易感觉到校园生活无趣,产生单调感,容易失落,对学校的期望值降低,尤其是,大多数社招生在学校的时间不多,但是需要学习的课程却很多,因此,参与校园活动的时间很少。 也就是说,校园文化软实力实际上会影响大学生的归属感,如果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没有投入足够的关注,相关政策文件忽视对校园文化软实力的培养,容易让大学生缺失学校归属感。
3 高职院校学生社交范围小
马克思认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体现在人的方面,人与人之间存在许多社会关系,人具有社会属性,这是人的本质。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能够满足人类日常生活,同时在感情和思想交流层面,良好的人际关系起到积极作用。
首先,在大学生活中,教师具有引导作用,教师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在一定的学习自愿基础上,鼓励学生善于运用学习资源,构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但在现实生活中,高职院校的老师在校时间短,通常是上完课就离开教室,师生之间互动不多,加上社会生源学生以网络课学习为主,大多数社招生甚至没有见过自己的专业课老师,师生之间没有形成觀点分享和沟通交流的环境,因此师生之间存在较大情感阻隔,没有太多师生情感,更不能传递彼此之间的关爱和理解,对学校的归属感培养困难。
其次,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与同辈交流更多,大学生的社会支持通常来自同辈。根据相关了解,发现大学生在宿舍中与舍友的交流以手机为主,处在同一空间的几个同学,都需要通过手机交流,增加交流隔阂,更不用说社招生了,社招生在校时间少,基本上很少与同学面对面交流,只有偶尔的班级群沟通,同学关系疏远,培养学校归属感难上加难。
最后,校友群体能够丰富校友间的精神交流,基于校友群可以进行有效的物质、精神资源分享,提升校友资源共享和利用效率,综合利用校友资源,为学校长远发展做好科学规划。一般情况下,如果学生对学校归属感强,那么毕业后通常会以各种方式回报母校,比如为同门师弟提供就业岗位、进行创业信息宣讲、捐赠物品等方式,这种反哺母校的方式能够为后辈树立良好榜样,增强在读大学生与校园的情感连接,有利于提升在读大学生的荣誉感,主动肩负起主人翁责任。
不过笔者调查发现,高职院校校友会在组织建设时,忽略校友会的组织搭建,没有拓展和完善组织,加上现阶段校友团体成员不多,校友组织名存实亡,校友之间关系疏远,没有定期联系,更无法为学校发展带来有效资源利用,导致校友归属感低,不利于提升学校知名度,由于很多校友来自社会招生,其在原有的企业有一定发展,因此,从学校招生情况看,社招生能够为学校带来更多生源,有利于提升学校归属感。
4 高职院校对提升学校归属感制度不健全
首先,如果学校品牌和形象良好,那么自然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自豪感,相应地大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和归属感也会提升。根据相关研究,很多学生在选择学校时会选择形象好、知名度高的学校,如果某个知名社会人员对学校的评价较高,那么该学校更能吸引学生,同时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也会提升,增加归属感。
其次,当学生所学专业知名度高,而且学校对该专业的投入大,那么学生在学习该专业时,就会有充足的自信,相反,如果学生所学专业相对边缘化,那么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和归属感不强,对所读的院系情感淡薄,因此也会对学校的没什么情感,甚至由于选专业和择校不满意,导致出现负面情绪,不愿意努力,找不到方向,失去前进动力,原地踏步,甚至逃学,出现混学历的行为。
访谈太仓某高职院校的学生,分析该校重点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对该专业的掌握情况、学习投入程度、专业满意度等进行分析,与非重点专业的学生进行对比,发现,重点专业由于是学校的重点关注专业,因此,不管是科研还是政策,教学还是环境,交流机会还是学生奖励等,学校都给予较大支持和关注,而非重点专业的各方面得到的资源相对较少,因而重点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就业率更高,能更顺利找到满意合适的工作,所以重点专业的学生,比非重点专业的学生,对学校的情感更深,也更愿意感恩学校。
5 结束语
本文对高职院校学生特别是社会生源学生的归属感现状和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本次调查,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归属感的提升,促进高职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学生应对高职院校有认同感、归属感和光荣感。通过培养有学校归属感、满意感的社会认可的人才,实现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同和赞誉。可以说,高职院校在改革道路上困难重重,需要相关部门给予更多重视,深刻反思整改。
参考文献
[1]李亚玲.高职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现状及特点[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
[2]汪雅霜,土芳.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数据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5,(8):110-114.
[3]蓝俊以,华盛.高职院校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与构建——以Q学院为例[J].品牌,2015,(6):293-294.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会生源;学校归属感;现状;特征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7.033
2019年李克强总理提出百万扩招,面向高等职业院校以更大的招生规模实现扩招,完善教育招生工作,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从多个角度提出解决措施。推动百万扩招,目的在于实现从多个方面深化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应对就业压力问题,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尤其是在工业信息化生产进程中,对高科技人才需求增大。
学校归属感基于校园环境,受到空间和人文环境影响,个体与群体之间存在相互关系,人与人之间固有互动体验,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个人价值得到体现,被群体接纳。在学校环境下对归属感定义,通过社会招生的学生,很多情况下会由于自身的来源属性,感到归属感低。最近几年大学校园里发生过一些不良事件,其中涉及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竞争、人际交往等,这些问题对大学生来说实际上是由于压力过大引起的不良事件。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对学校归属感过弱,缺乏对学校的情感寄托,没有形成归属感,导致系列事件爆发。所以,本文选择太仓市某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访谈观察方法,参照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从以下几个方面揭示和分析导致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对学校缺失归属感的原因,尤其是来源于社会招生的学生。
1 高职院校的硬件设备落后
根据相关研究发现,大学生归属感与生活满意度关系密切,二者存在显著关系。学校进行整体环境建设时,需要考虑学生的校园生活,同时保障其学习需求。构建完善的校园环境,为大学生顺利开展生活带来一定保障,提升大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很多学生在择校时,会考虑校园环境,对不同的学校,校园环境首先会影响学生的选择,学生和家长会根据学校的设备、环境等基础设施形成第一印象,可以认为,学生进入学校后,第一印象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归属感。
实现扩招后,很多学生来源社会招生,因此这部分学生大多数已经进入社会参加工作,部分学生选择继续学习,目的在于体验大学生活。因此社招学生更多重视学校能够为其带来的心理安慰,而这种心理安慰往往需要通过校园环境给予。本文在访谈中涉及部分问题,提到比如校内超市购物物价较高,学校周边购物场所较少,很多学生选择网购;学生在宿舍生活时,发现学校地住宿环境不理想,提出完善建议但没有得到改善,宿舍楼地基本配置和设施不完善,日常生活不便利;教学楼供暖设备、教学设备陈旧,出现设备、厕所常年失修等问题。上述这些问题对大学生活来说,直接会影响学生对生活满意度的评价,同时对学校表现得不够认同,没有归属感,也很难对学校构建情感连接,可以看出来,校园环境和基础设施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归属感,硬件设施好,大学生的归属感强,硬件设施差,大学生归属感弱。可以认为学校的环境如果落后,基础设施建设较差,环境建设缓慢,容易造成大学生缺失归属感。
2 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薄弱
习近平总书记对构建学校文化软实力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复兴中华伟大民族梦。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离不开对大学文化的构建,大学文化软实力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占据重要地位。本人从校园文化入手,基于学校环境,在其特殊条件下,分析师生共创下的人文精神,研究在校园环境下的精神文化;校园文化具有互动性,各个区域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传承和创新校园文化,能够为师生带来更多归属感,培养师生之间对学校的情感归属。提升大学文化软实力,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教学层面,培养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其次是安排更多校园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项目质量。
首先,学校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教书育人。在调查中本人发现,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大部分教学相对落后,使用的教材更新慢;教师在教学课堂中缺乏创新,使学生感到课堂枯燥,没有学习兴趣;一些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容易忽视与学生的互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缺乏关心,很难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特别是来源于社会招生的学生很多是已经工作,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具有较高动手能力,然而高职院校的教学重视理论和实践结合,但是仅仅具备实践经验的社招学生,对理论学习容易出现迷茫的感觉。社会招生的学生偏重时间学习,所学知识更多关注与工作相关的理论,目的在于提升工作专业性,但是一些高职院校中,教学模式相对传统,按照原来的教学方式开设课程,尤其是对社招学生来说,通常是在网络开课,因此很多社招学生对学习兴趣不大,缺乏对学校的归属感。
其次,想要培养大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离不开优质的校园活动,大学生形成对校园的归属感,通常是在优质校园活动中提升学生对校园的认可和了解。然而,在实际的校园活动中,由于校园活动的开放情况不够,没有结合大学生关注的话题,忽视大学生对校园活动的需求,吸引力不足,没有完全挖掘大学生对校园活动的内在潜能,而且校园活动平台缺乏创造性,活动形式单一,大学生容易感觉到校园生活无趣,产生单调感,容易失落,对学校的期望值降低,尤其是,大多数社招生在学校的时间不多,但是需要学习的课程却很多,因此,参与校园活动的时间很少。 也就是说,校园文化软实力实际上会影响大学生的归属感,如果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没有投入足够的关注,相关政策文件忽视对校园文化软实力的培养,容易让大学生缺失学校归属感。
3 高职院校学生社交范围小
马克思认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体现在人的方面,人与人之间存在许多社会关系,人具有社会属性,这是人的本质。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能够满足人类日常生活,同时在感情和思想交流层面,良好的人际关系起到积极作用。
首先,在大学生活中,教师具有引导作用,教师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在一定的学习自愿基础上,鼓励学生善于运用学习资源,构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但在现实生活中,高职院校的老师在校时间短,通常是上完课就离开教室,师生之间互动不多,加上社会生源学生以网络课学习为主,大多数社招生甚至没有见过自己的专业课老师,师生之间没有形成觀点分享和沟通交流的环境,因此师生之间存在较大情感阻隔,没有太多师生情感,更不能传递彼此之间的关爱和理解,对学校的归属感培养困难。
其次,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与同辈交流更多,大学生的社会支持通常来自同辈。根据相关了解,发现大学生在宿舍中与舍友的交流以手机为主,处在同一空间的几个同学,都需要通过手机交流,增加交流隔阂,更不用说社招生了,社招生在校时间少,基本上很少与同学面对面交流,只有偶尔的班级群沟通,同学关系疏远,培养学校归属感难上加难。
最后,校友群体能够丰富校友间的精神交流,基于校友群可以进行有效的物质、精神资源分享,提升校友资源共享和利用效率,综合利用校友资源,为学校长远发展做好科学规划。一般情况下,如果学生对学校归属感强,那么毕业后通常会以各种方式回报母校,比如为同门师弟提供就业岗位、进行创业信息宣讲、捐赠物品等方式,这种反哺母校的方式能够为后辈树立良好榜样,增强在读大学生与校园的情感连接,有利于提升在读大学生的荣誉感,主动肩负起主人翁责任。
不过笔者调查发现,高职院校校友会在组织建设时,忽略校友会的组织搭建,没有拓展和完善组织,加上现阶段校友团体成员不多,校友组织名存实亡,校友之间关系疏远,没有定期联系,更无法为学校发展带来有效资源利用,导致校友归属感低,不利于提升学校知名度,由于很多校友来自社会招生,其在原有的企业有一定发展,因此,从学校招生情况看,社招生能够为学校带来更多生源,有利于提升学校归属感。
4 高职院校对提升学校归属感制度不健全
首先,如果学校品牌和形象良好,那么自然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自豪感,相应地大学生对学校的认可度和归属感也会提升。根据相关研究,很多学生在选择学校时会选择形象好、知名度高的学校,如果某个知名社会人员对学校的评价较高,那么该学校更能吸引学生,同时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也会提升,增加归属感。
其次,当学生所学专业知名度高,而且学校对该专业的投入大,那么学生在学习该专业时,就会有充足的自信,相反,如果学生所学专业相对边缘化,那么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和归属感不强,对所读的院系情感淡薄,因此也会对学校的没什么情感,甚至由于选专业和择校不满意,导致出现负面情绪,不愿意努力,找不到方向,失去前进动力,原地踏步,甚至逃学,出现混学历的行为。
访谈太仓某高职院校的学生,分析该校重点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对该专业的掌握情况、学习投入程度、专业满意度等进行分析,与非重点专业的学生进行对比,发现,重点专业由于是学校的重点关注专业,因此,不管是科研还是政策,教学还是环境,交流机会还是学生奖励等,学校都给予较大支持和关注,而非重点专业的各方面得到的资源相对较少,因而重点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就业率更高,能更顺利找到满意合适的工作,所以重点专业的学生,比非重点专业的学生,对学校的情感更深,也更愿意感恩学校。
5 结束语
本文对高职院校学生特别是社会生源学生的归属感现状和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本次调查,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归属感的提升,促进高职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学生应对高职院校有认同感、归属感和光荣感。通过培养有学校归属感、满意感的社会认可的人才,实现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同和赞誉。可以说,高职院校在改革道路上困难重重,需要相关部门给予更多重视,深刻反思整改。
参考文献
[1]李亚玲.高职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现状及特点[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
[2]汪雅霜,土芳.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数据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5,(8):110-114.
[3]蓝俊以,华盛.高职院校学生学校归属感现状与构建——以Q学院为例[J].品牌,2015,(6):29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