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慕课浪潮席卷而来,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领域也引发了一系列思考与探索。与其他学科相比,思想政治课教师对于慕课的冲击似乎抱着更为审慎的态度,但慕课逐渐渗透高校教育已是大势所趋,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做的是及时顺应形势,积极迎接挑战,提升自身能力,转变教学思路,调整教学模式,以迎接慕课这种教学形式给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带来的诸多挑战。
关键词:慕课;思想政治课教师;挑战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05-0068-02
技术的发展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各种可能,慕课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产物。慕课即MOOCs,是“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文简称,中文意译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发源于远程教育和视频课程,是一种基于网络和移动智能技术基础上的教学模式和学习行为,是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慕课从2008年发端,2012年开始呈现井喷式发展,到今天慕课平台已经拥有数百万用户。中国市场从2013年开始受到慕课的冲击,而随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相继加入各大慕课平台,标志着慕课开始正式融入中国教育,并将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形式与内容都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而对于中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说,慕课的兴起也让相关人士亦喜亦忧,其中欢欣鼓舞、摩拳擦掌准备共襄盛举者有之;忧心忡忡,认为教育的过度技术化冲淡了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者有之;冷眼旁观,认为事不关己,无论慕课潮如何汹涌我自岿然不动者亦有之。无论如何,慕课已经开始快速地渗透中国的高等教育领域,我们在增加对慕课了解的同时,更应该做的恐怕是直面慕课给思想政治课教师带来的挑战,积极应对挑战,也许就会转化为机遇,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成长找到新的契机。
一、思想政治课教师对于慕课的不同态度
相对于教育管理者与政策制定者,一些奋战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一线的教师从思想政治课本身的教学实际出发,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有的人认为慕课这一教学形式的出现,将会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颠覆性的教学改革,从而突破思想政治课长期以来的教学困境;也有人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跟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有其特殊性,不适宜用慕课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还有更多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并未对慕課的发展投注过多的目光,仅仅抱持观望态度。
观点一:慕课有希望带领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走出困境。
顾名思义,慕课具有一系列独有的、既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也有别于传统在线教育的新特点,包括:大规模、开放性、免费、互动性很强、课程质量高、学习不受时空限制等。抱持乐观态度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认为,慕课的这些特性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可以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一,可以利用慕课形式进行文化传播和更为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慕课平台开发一系列优良的思想政治公共课程,而且可以拓展更多的相关课程,让国内和国外的大学生都有可能通过这个平台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和政治,使他们在对东西方文化、价值观进行对比的过程中,更深刻地加强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这要比教师声嘶力竭地在讲台上宣讲更有说服力,也是我们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的一个有效途径。
第二,可以真正实现“翻转课堂”,突破思想政治课教学困境。在思想政治课的传统教学模式中,相比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往往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造成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被忽略,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得不到保证。而慕课以学生“学”为主的特点,使得“翻转课堂”成为可能,变“课上学课下做”为“课下学课上做”,或者说是“课下”以大规模视频教学为主,“课上”以小班级课堂讨论为主,采取这种混合教学模式来改变思想政治课长期以来班级人数较多、课时容量有限、互动环节较少的问题,从而突破思想政治课教学困境,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
第三,可以通过慕课的大数据分析,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我们可以利用慕课形成的海量数据信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思想动态进行分析研究,针对较为突出的共性问题,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观点二:慕课与思想政治课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这类观点认为,慕课的基因更适合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学科,而对于需要掌握学生动态,需要面对面交流和接触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说,则有些削足适履的意味。
首先,慕课形式的教学导致教学过程的不可控制。在脱离了面对面的沟通、互动、交流、反馈的情况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显得更加一厢情愿和形式主义,谁能保证学生坐在马桶上看微视频的时候还能够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景仰之情?
其次,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的建设而言,慕课也有阻碍教师成长的嫌疑。如果大量的慕课教学形式被采用,那么普通教师有可能沦为慕课名师的“助教”,缺乏系统性知识讲授经历的教师,其教学的质量与积极l生都可能受到打击,导致教师整体能力下降。
观点三:慕课只是名校名师的事情,与我无关。与一线大学积极探索慕课教学模式的情况不同,更多普通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由于支持经费的缺乏,以及教学改革探索的滞后性,对于慕课这一新兴事物仅仅抱持观望的态度,他们觉得我既不可能在短期内成为慕课的主导者,甚至没有必要一定成为慕课的使用者,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自有其生存的时间和空间,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二、慕课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五大挑战
(一)慕课在挑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与理论功底
思想政治课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尽管已经越来越多地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但是由于思想政治课课时容量有限,授课班级容量较大,导致仍然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的“主动学习”为辅。平时,教师仅仅忙于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点就已经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课堂知识讲授难以纵深化,对于教师的知识结构与理论功底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是在慕课形式下,理论学习的重点可以被安排在课下完成,翻转课堂将向着“课下学习课上讨论”的模式发展,当学生已经完成了基本理论的学习,需要的就是更多的答疑解惑,和一些有难度有争议的问题的讨论,这个时候对于教师而言,如果缺乏更加广博的知识结构和更加深厚的理论功底,就可能面临在上课的时候下不来台的尴尬。 (二)慕课在挑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技巧与应對能力
有些教师认为慕课的特点是网络化教学,失去了与学生面对面讲授的机会,其实不然,慕课跟思想政治课的良性互动在于将一些理论性强的知识点网络化,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课堂加面对面课堂”的模式,更多地加强跟学生的了解和互动,甚至要比以前课堂上缺乏准备的互动更加地全面和有效。当课堂由老师掌控的时候,学生只是被动听讲,老师也不需要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但当学生有备而来的时候,你的教学目标就变成如何合理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这是对一名教师真正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的考验。
(三)慕课在挑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技术能力
慕课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要合理地运用慕课进行教学,就必须具备更高的信息素养与技术能力,当教师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增强的同时,对于教师汲取新知识、获取新的科研信息、以及提升自我的科研能力都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四)慕课在挑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与精炼能力
慕课时代,学生不再由于没有足够的教师而被迫选择听自己不喜欢的老师授课,因此一个教师的教学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他作为一个教师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事实上慕课对于一名教师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为在精心地准备之后,一个成功的慕课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并不需要老师无数次地重复,并造成在多次重复过程中对讲授内容的厌倦和教学质量的不稳定。也就是说教师在最开始的时候付出最多,但一门好的慕课可以长时间发挥它的持续效应。
(五)慕课在挑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竞争意识与提升意识
慕课可以集中最优秀的教学资源,带给教师和学生全新的教学体验,然而,对于平庸而又难以取得提升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而言,将会面临更大的压力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无法体现所上课程的特色与内涵,那么,在众多优秀的慕课资源中,很容易被取代和抛弃。因此,对于相当多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而言,恐怕不是愿不愿意参与慕课教学的选择问题,而是需要正视如果自己缺乏竞争意识与自我提升意识,那么最后在新的教学评价体系之下,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该如何存在的问题。
三、思想政治课教师如何应对慕课带来的挑战
(一)积极转变理念,适应新的要求
慕课在短时间内打破了数百年来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们齐聚一堂集体聆听教师讲授的场景也许会逐渐改变,当原有的教学模式遭到冲击,我们的正确反应不是该如何抗拒,而是要承认传统的工作方式必将被打破这一事实。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身处这一宏大的时代背景下,必须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认真研究慕课给我们的工作带来的新变化,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一步拓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将慕课与本校的实际教学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真正能够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路子。
(二)提升信息素养,增长技术能力
慕课潮之下,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教与学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角色互换,以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思想必将深入人心。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更熟练地掌握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是教学本身的需要,而且可以更好地获取学生的学习和反馈效果,对学生进行更好地辅导与针对性教学,进一步获得教学相长的好处,更好地建设师生学习共同体平台。
(三)扩充知识结构,厚积理论功底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如果能够将繁重的教学任务的一部分转移由慕课来完成,那么,不仅是促进了学生课后的思考,对于教师能够更好地留下空间和时间去扩充自己的知识结构,厚积理论功底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只有这样,教与学才变得更有内涵、更有深度,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与科研能力的提高也必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慕课;思想政治课教师;挑战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627(2017)05-0068-02
技术的发展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各种可能,慕课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产物。慕课即MOOCs,是“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文简称,中文意译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慕课发源于远程教育和视频课程,是一种基于网络和移动智能技术基础上的教学模式和学习行为,是互联网与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慕课从2008年发端,2012年开始呈现井喷式发展,到今天慕课平台已经拥有数百万用户。中国市场从2013年开始受到慕课的冲击,而随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相继加入各大慕课平台,标志着慕课开始正式融入中国教育,并将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形式与内容都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而对于中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说,慕课的兴起也让相关人士亦喜亦忧,其中欢欣鼓舞、摩拳擦掌准备共襄盛举者有之;忧心忡忡,认为教育的过度技术化冲淡了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者有之;冷眼旁观,认为事不关己,无论慕课潮如何汹涌我自岿然不动者亦有之。无论如何,慕课已经开始快速地渗透中国的高等教育领域,我们在增加对慕课了解的同时,更应该做的恐怕是直面慕课给思想政治课教师带来的挑战,积极应对挑战,也许就会转化为机遇,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为思想政治课教师成长找到新的契机。
一、思想政治课教师对于慕课的不同态度
相对于教育管理者与政策制定者,一些奋战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一线的教师从思想政治课本身的教学实际出发,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有的人认为慕课这一教学形式的出现,将会真正实现思想政治课颠覆性的教学改革,从而突破思想政治课长期以来的教学困境;也有人认为思想政治课教学跟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有其特殊性,不适宜用慕课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还有更多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并未对慕課的发展投注过多的目光,仅仅抱持观望态度。
观点一:慕课有希望带领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走出困境。
顾名思义,慕课具有一系列独有的、既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也有别于传统在线教育的新特点,包括:大规模、开放性、免费、互动性很强、课程质量高、学习不受时空限制等。抱持乐观态度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认为,慕课的这些特性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可以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一,可以利用慕课形式进行文化传播和更为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慕课平台开发一系列优良的思想政治公共课程,而且可以拓展更多的相关课程,让国内和国外的大学生都有可能通过这个平台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和政治,使他们在对东西方文化、价值观进行对比的过程中,更深刻地加强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这要比教师声嘶力竭地在讲台上宣讲更有说服力,也是我们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的一个有效途径。
第二,可以真正实现“翻转课堂”,突破思想政治课教学困境。在思想政治课的传统教学模式中,相比与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往往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造成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被忽略,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得不到保证。而慕课以学生“学”为主的特点,使得“翻转课堂”成为可能,变“课上学课下做”为“课下学课上做”,或者说是“课下”以大规模视频教学为主,“课上”以小班级课堂讨论为主,采取这种混合教学模式来改变思想政治课长期以来班级人数较多、课时容量有限、互动环节较少的问题,从而突破思想政治课教学困境,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
第三,可以通过慕课的大数据分析,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我们可以利用慕课形成的海量数据信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思想动态进行分析研究,针对较为突出的共性问题,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观点二:慕课与思想政治课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这类观点认为,慕课的基因更适合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学科,而对于需要掌握学生动态,需要面对面交流和接触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说,则有些削足适履的意味。
首先,慕课形式的教学导致教学过程的不可控制。在脱离了面对面的沟通、互动、交流、反馈的情况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显得更加一厢情愿和形式主义,谁能保证学生坐在马桶上看微视频的时候还能够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景仰之情?
其次,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的建设而言,慕课也有阻碍教师成长的嫌疑。如果大量的慕课教学形式被采用,那么普通教师有可能沦为慕课名师的“助教”,缺乏系统性知识讲授经历的教师,其教学的质量与积极l生都可能受到打击,导致教师整体能力下降。
观点三:慕课只是名校名师的事情,与我无关。与一线大学积极探索慕课教学模式的情况不同,更多普通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由于支持经费的缺乏,以及教学改革探索的滞后性,对于慕课这一新兴事物仅仅抱持观望的态度,他们觉得我既不可能在短期内成为慕课的主导者,甚至没有必要一定成为慕课的使用者,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自有其生存的时间和空间,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二、慕课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五大挑战
(一)慕课在挑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与理论功底
思想政治课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尽管已经越来越多地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但是由于思想政治课课时容量有限,授课班级容量较大,导致仍然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的“主动学习”为辅。平时,教师仅仅忙于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点就已经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课堂知识讲授难以纵深化,对于教师的知识结构与理论功底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是在慕课形式下,理论学习的重点可以被安排在课下完成,翻转课堂将向着“课下学习课上讨论”的模式发展,当学生已经完成了基本理论的学习,需要的就是更多的答疑解惑,和一些有难度有争议的问题的讨论,这个时候对于教师而言,如果缺乏更加广博的知识结构和更加深厚的理论功底,就可能面临在上课的时候下不来台的尴尬。 (二)慕课在挑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技巧与应對能力
有些教师认为慕课的特点是网络化教学,失去了与学生面对面讲授的机会,其实不然,慕课跟思想政治课的良性互动在于将一些理论性强的知识点网络化,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课堂加面对面课堂”的模式,更多地加强跟学生的了解和互动,甚至要比以前课堂上缺乏准备的互动更加地全面和有效。当课堂由老师掌控的时候,学生只是被动听讲,老师也不需要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但当学生有备而来的时候,你的教学目标就变成如何合理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这是对一名教师真正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的考验。
(三)慕课在挑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技术能力
慕课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要合理地运用慕课进行教学,就必须具备更高的信息素养与技术能力,当教师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增强的同时,对于教师汲取新知识、获取新的科研信息、以及提升自我的科研能力都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四)慕课在挑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与精炼能力
慕课时代,学生不再由于没有足够的教师而被迫选择听自己不喜欢的老师授课,因此一个教师的教学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他作为一个教师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事实上慕课对于一名教师如何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因为在精心地准备之后,一个成功的慕课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并不需要老师无数次地重复,并造成在多次重复过程中对讲授内容的厌倦和教学质量的不稳定。也就是说教师在最开始的时候付出最多,但一门好的慕课可以长时间发挥它的持续效应。
(五)慕课在挑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竞争意识与提升意识
慕课可以集中最优秀的教学资源,带给教师和学生全新的教学体验,然而,对于平庸而又难以取得提升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而言,将会面临更大的压力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无法体现所上课程的特色与内涵,那么,在众多优秀的慕课资源中,很容易被取代和抛弃。因此,对于相当多的思想政治课教师而言,恐怕不是愿不愿意参与慕课教学的选择问题,而是需要正视如果自己缺乏竞争意识与自我提升意识,那么最后在新的教学评价体系之下,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该如何存在的问题。
三、思想政治课教师如何应对慕课带来的挑战
(一)积极转变理念,适应新的要求
慕课在短时间内打破了数百年来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们齐聚一堂集体聆听教师讲授的场景也许会逐渐改变,当原有的教学模式遭到冲击,我们的正确反应不是该如何抗拒,而是要承认传统的工作方式必将被打破这一事实。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身处这一宏大的时代背景下,必须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认真研究慕课给我们的工作带来的新变化,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一步拓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将慕课与本校的实际教学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真正能够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路子。
(二)提升信息素养,增长技术能力
慕课潮之下,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教与学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角色互换,以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思想必将深入人心。思想政治课教师需要更熟练地掌握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是教学本身的需要,而且可以更好地获取学生的学习和反馈效果,对学生进行更好地辅导与针对性教学,进一步获得教学相长的好处,更好地建设师生学习共同体平台。
(三)扩充知识结构,厚积理论功底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如果能够将繁重的教学任务的一部分转移由慕课来完成,那么,不仅是促进了学生课后的思考,对于教师能够更好地留下空间和时间去扩充自己的知识结构,厚积理论功底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只有这样,教与学才变得更有内涵、更有深度,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与科研能力的提高也必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