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对劳动及劳动教育内涵的认识
劳动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说,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提供劳动以材料,而劳动则把材料变为财富。今天处于信息时代,不会因为智能化、数字化的高度发达而不需要劳动,反而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结合得更加完美、协调。
劳动教育不是狭隘地进行简单的洗衣、整理、打扫卫生等日常管理,笔者以为它是基于体力劳动与脑劳动的价值观的教育。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是促进高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在校期间的德智体美劳教育的相互融合,培养高职大学生进入社会前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端正劳动态度,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明辨成功的定义。高职学院劳动教育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也是高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内涵丰富,具体包含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发展,关系着高等教育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的落实,更关系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还关系着我国能不能在21世纪中期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现代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现代高职大学生的劳动观念整体上是良性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忽视劳动的意义。柏拉图说:“ 最容易使人衰竭,最易于损害一个人的,莫过于长期不从事体力活动。” 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 我们认为学校教育的使命就在于,要使劳动进入个性的精神生活,进入集体生活,要使热爱劳动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就成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劳动的意义已被多位教育家证实。目前90后、00后高职大学生的家庭生活条件基本较好,他们即使出身农村,也没有吃特别的苦。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观念的影响、多元化价值的形成,无形之中导致了高职大学生缺失了劳动体验,进而忽视了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劳动过程中的苦累,相较于有意义的劳动价值,是微乎其微的。
(二) 轻视劳动实践。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校教育一去不复返了。但是,在有些高职大学生的潜意识里,他们看不起普通的劳动者,也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片面地认为在校的课堂学习就能满足今后的就业需求。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高职大学生缺乏实践历练,或者不重视学校组织的劳动实践,行动上往往应付了事,流于形式,能不参与的尽量逃避,宁可将大把的美好时光放在游戏上,终日沉迷于网络。其实劳动实践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比如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等,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因为“劳动就是创造创新”。在校获取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通过接受必要的实践检验,能培养高职大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
三、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想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历来坚持的教育方针,针对目前普遍存在劳动教育被弱化、软化、淡化、虚化等现象,笔者认为,重建劳动教育观,加强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势在必行。
(一)强化劳动理念。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表达过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理念。他强调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高职大学生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应在校期间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时刻铭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笔者认为,首先各地方政府及教育相关部门,要在国家相关文件指导下,制订地方劳动教育办法,使崇尚劳动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其次,高校根据各自人才培养计划、教学管理要求、学科建设目标等,制定劳动教育实施细则,使之成为全校师生践行正确劳动教育观的行为准则。有了制度就会变成一种习惯,久而久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理念自然深入师生内心。
(二)创造劳动教育环境。劳动教育包括劳动品质、劳动知识和技能、劳动习惯。那怎么落实到位呢?笔者认为,这三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首先,在学校方面,应从教学课堂、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校园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融合相应的理论与具体案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布置相关作业加以巩固。其次,与家庭教育衔接起来,高职大学生仅从学校接受劳动教育还远远不够,小学、中学有劳动教育课程,学生在校还必须进行必要的体力劳动,他们其实奠定了劳动基础,而到了大学,除了寝室卫生、个人卫生,其余的校园劳动都实行外包形式,高职大学生连基本的劳动都退化了,如果学校组织的社会实习实践,家长担心孩子受苦受累,不给予理解和支持,学校劳动教育会收效甚微。再次,社会机构、单位、企业提供支持,营造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热爱劳动的大环境,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投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当中。一般情况下,高校都以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多种合作育人共同体为载体的实践平台,能满足高职大学生全面发展需求,还能教育引导高职大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
(三)加强劳动教育考核。将劳动育人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评,并占据重要比例,劳动表现成绩进入学生档案。首先,在形式上分层次,比如可以从学生自评、班评、班主任或辅导员评价、院系评价、社会(实践实习单位)评价等角度来综合考量;其次,在内容尽量丰富,且有主次之分,比如不局限于宿舍卫生这类,要扩大至思想认识上、专业操作上、社会实践上、顶岗实习上等;再次,在时间上抓重点,学校学生工作部门组织牵头,布置工作,比如在五一劳动节、学雷锋活动月等特殊时机,重点检查学生是否参与过相关劳动活动,是否接受过劳动教育。
(四)树立劳动先进。国家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在校园内,我们也要采取表彰活动,与社会同向同行,树立劳动先进。一是树立教师劳模典型,丰富师德师风建设内涵,坚持“四个相统一”,即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身立德、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在师生中形成正面示范效应,并纳入学校教师年度评优评先的条件之一。二是培养学生先进,鼓励学生在正常索取下,多讲一点奉献,不把成功仅仅定义为有钱有势。学生被评为校劳动优秀者,学校给予精神鼓励与一定的物质奖励,在同等条件下,为这类学生优先提供就业创业机会。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高职大学生应继承和发扬光大,使劳动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真正达到“以勞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效果。
(作者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劳动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说,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提供劳动以材料,而劳动则把材料变为财富。今天处于信息时代,不会因为智能化、数字化的高度发达而不需要劳动,反而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结合得更加完美、协调。
劳动教育不是狭隘地进行简单的洗衣、整理、打扫卫生等日常管理,笔者以为它是基于体力劳动与脑劳动的价值观的教育。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是促进高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在校期间的德智体美劳教育的相互融合,培养高职大学生进入社会前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端正劳动态度,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明辨成功的定义。高职学院劳动教育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也是高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内涵丰富,具体包含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发展,关系着高等教育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的落实,更关系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还关系着我国能不能在21世纪中期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现代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
现代高职大学生的劳动观念整体上是良性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忽视劳动的意义。柏拉图说:“ 最容易使人衰竭,最易于损害一个人的,莫过于长期不从事体力活动。” 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 我们认为学校教育的使命就在于,要使劳动进入个性的精神生活,进入集体生活,要使热爱劳动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就成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劳动的意义已被多位教育家证实。目前90后、00后高职大学生的家庭生活条件基本较好,他们即使出身农村,也没有吃特别的苦。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观念的影响、多元化价值的形成,无形之中导致了高职大学生缺失了劳动体验,进而忽视了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劳动过程中的苦累,相较于有意义的劳动价值,是微乎其微的。
(二) 轻视劳动实践。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校教育一去不复返了。但是,在有些高职大学生的潜意识里,他们看不起普通的劳动者,也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片面地认为在校的课堂学习就能满足今后的就业需求。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高职大学生缺乏实践历练,或者不重视学校组织的劳动实践,行动上往往应付了事,流于形式,能不参与的尽量逃避,宁可将大把的美好时光放在游戏上,终日沉迷于网络。其实劳动实践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比如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等,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因为“劳动就是创造创新”。在校获取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通过接受必要的实践检验,能培养高职大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
三、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想法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历来坚持的教育方针,针对目前普遍存在劳动教育被弱化、软化、淡化、虚化等现象,笔者认为,重建劳动教育观,加强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势在必行。
(一)强化劳动理念。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表达过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理念。他强调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高职大学生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应在校期间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时刻铭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笔者认为,首先各地方政府及教育相关部门,要在国家相关文件指导下,制订地方劳动教育办法,使崇尚劳动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其次,高校根据各自人才培养计划、教学管理要求、学科建设目标等,制定劳动教育实施细则,使之成为全校师生践行正确劳动教育观的行为准则。有了制度就会变成一种习惯,久而久之,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理念自然深入师生内心。
(二)创造劳动教育环境。劳动教育包括劳动品质、劳动知识和技能、劳动习惯。那怎么落实到位呢?笔者认为,这三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首先,在学校方面,应从教学课堂、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校园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课程,融合相应的理论与具体案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布置相关作业加以巩固。其次,与家庭教育衔接起来,高职大学生仅从学校接受劳动教育还远远不够,小学、中学有劳动教育课程,学生在校还必须进行必要的体力劳动,他们其实奠定了劳动基础,而到了大学,除了寝室卫生、个人卫生,其余的校园劳动都实行外包形式,高职大学生连基本的劳动都退化了,如果学校组织的社会实习实践,家长担心孩子受苦受累,不给予理解和支持,学校劳动教育会收效甚微。再次,社会机构、单位、企业提供支持,营造学生接受劳动教育、热爱劳动的大环境,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投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当中。一般情况下,高校都以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多种合作育人共同体为载体的实践平台,能满足高职大学生全面发展需求,还能教育引导高职大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
(三)加强劳动教育考核。将劳动育人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评,并占据重要比例,劳动表现成绩进入学生档案。首先,在形式上分层次,比如可以从学生自评、班评、班主任或辅导员评价、院系评价、社会(实践实习单位)评价等角度来综合考量;其次,在内容尽量丰富,且有主次之分,比如不局限于宿舍卫生这类,要扩大至思想认识上、专业操作上、社会实践上、顶岗实习上等;再次,在时间上抓重点,学校学生工作部门组织牵头,布置工作,比如在五一劳动节、学雷锋活动月等特殊时机,重点检查学生是否参与过相关劳动活动,是否接受过劳动教育。
(四)树立劳动先进。国家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大力宣传劳动模范和其他典型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在校园内,我们也要采取表彰活动,与社会同向同行,树立劳动先进。一是树立教师劳模典型,丰富师德师风建设内涵,坚持“四个相统一”,即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身立德、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在师生中形成正面示范效应,并纳入学校教师年度评优评先的条件之一。二是培养学生先进,鼓励学生在正常索取下,多讲一点奉献,不把成功仅仅定义为有钱有势。学生被评为校劳动优秀者,学校给予精神鼓励与一定的物质奖励,在同等条件下,为这类学生优先提供就业创业机会。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高职大学生应继承和发扬光大,使劳动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真正达到“以勞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效果。
(作者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