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每个公民都应当尽到“讲文明、树新风”的义务和责任。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讲,幼儿是未来和希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进一步培养幼儿的文明行为习惯。重点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以期能够为幼儿教育、幼儿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提供理论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价值观;幼儿教育;文明习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进一步对幼儿的文明行为习惯进行培养,这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有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幼儿教育阶段的孩子处于懵懂时期,和外界环境接触较少,所以也有着很强的可塑性。作为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教學活动,对幼儿文明行为习惯进行培养,提升幼儿的自身素养。
一、全面发挥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榜样作用
受生理和心理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幼儿会对周边他人的行为进行模仿。特别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具有权威性,幼儿可能对教师的行为举止不自觉地观察并模仿。所以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以身作则,充分将榜样的力量和作用发挥出来。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关注自身的每一个细节,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在幼儿一日活动开始时,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和幼儿热情地打招呼。一日活动结束之后,应当以饱满积极的心态和幼儿说再见。如果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儿能够帮助教师做一些事情时,教师应当诚恳地向他们说谢谢。教师犯错时,也应当勇于承认错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时,能否表现出良好的文明习惯,某种程度上会潜移默化地对幼儿产生影响。
二、积极组织开展文明主题实践活动
幼儿园为了进一步对幼儿良好文明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对幼儿实施文明礼仪教育。将相关礼仪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中,比如,游戏、进餐、睡眠、学习等环节。另外,也可以针对幼儿展开每月的“文明小标兵”评比活动,通过个人展览卡的制作、课堂选拔、才艺表演等方式让幼儿竞选。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在颁奖仪式上将荣誉证书颁发给幼儿,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引导家长参与其中,对幼儿来说,见证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作为文明小标兵,在幼儿园和家庭中都要求能够保持文明的微笑、问候和合理的行为举止。长此以往,就能够使幼儿在文明行为习惯方面得到有效转变,同时也能够增强幼儿的荣誉感。通过他人的称赞和鼓励,他们会对自身的行为更加严格要求,进而让文明行为习惯根植于内心。
三、打造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良好环境
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构建起能够促进幼儿文明习惯养成的良好环境,通过良好的人际氛围,引导幼儿对关爱、亲情、友谊进行亲身感受,这样能够使幼儿形成更加稳定积极的情绪。幼儿园也应当针对幼儿展开社会领域相关学习,对于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来说也是一种有效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另外,也能够健全幼儿人格。社会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为了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人际关系的培养,对幼儿智慧开发、能力发展、认知学习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教育工作者通过引导幼儿和他人进行交往,在此过程中幼儿能够正确地认识他人与自我,掌握有效的交往知识和技巧。同时,幼儿教育工作者也应当注意构建良好的环境,帮助幼儿养成一种较为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卫生习惯,使其形成终身受益的良好生活习惯。
四、家园配合,以游戏和故事引导幼儿养成文明习惯
幼儿教育阶段的孩子各方面能力和素养还处于发展过程中,这一阶段需要成人对其进行精心的呵护、细致的照顾,但是也不能过度地保护。家长的溺爱和参与会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也可能导致幼儿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进而就无法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由于幼儿年龄偏小,单纯用讲道理的方式教育孩子文明礼仪也许达不到最好的效果。老师和家长不妨选择一些故事和游戏活动,利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幼儿学习文明用语,认识各种文明行为,再通过一些亲子游戏来强化这种感情,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在孩子出现不礼貌或者一些其他问题的时候,选择有趣的故事,从正反两面进行引导,如“小猪说脏话失去了好朋友”“小兔子说话有礼貌大家都喜欢它”,故事的主人公是熟悉的小动物,孩子很乐意接受,各种小毛病不知不觉地就改了。
五、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积极展开德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为幼儿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品德修养和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选择合理的教育策略和教学方法,引导幼儿身心素养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波.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J].好家长,2017(4).
[2]郭雪珠.如何培养幼儿文明行为习惯[J].新课程评论,2017(10).
[3]黄艳峰.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8(6).
作者简介:张喆霞(1979—),女,汉族,甘肃永昌人,学历:大专,职称:中级,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编辑 曾彦慧
关键词:价值观;幼儿教育;文明习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进一步对幼儿的文明行为习惯进行培养,这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有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幼儿教育阶段的孩子处于懵懂时期,和外界环境接触较少,所以也有着很强的可塑性。作为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教學活动,对幼儿文明行为习惯进行培养,提升幼儿的自身素养。
一、全面发挥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榜样作用
受生理和心理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幼儿会对周边他人的行为进行模仿。特别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具有权威性,幼儿可能对教师的行为举止不自觉地观察并模仿。所以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以身作则,充分将榜样的力量和作用发挥出来。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关注自身的每一个细节,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在幼儿一日活动开始时,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和幼儿热情地打招呼。一日活动结束之后,应当以饱满积极的心态和幼儿说再见。如果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儿能够帮助教师做一些事情时,教师应当诚恳地向他们说谢谢。教师犯错时,也应当勇于承认错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时,能否表现出良好的文明习惯,某种程度上会潜移默化地对幼儿产生影响。
二、积极组织开展文明主题实践活动
幼儿园为了进一步对幼儿良好文明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应当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对幼儿实施文明礼仪教育。将相关礼仪融入幼儿一日活动中,比如,游戏、进餐、睡眠、学习等环节。另外,也可以针对幼儿展开每月的“文明小标兵”评比活动,通过个人展览卡的制作、课堂选拔、才艺表演等方式让幼儿竞选。幼儿教育工作者可以在颁奖仪式上将荣誉证书颁发给幼儿,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引导家长参与其中,对幼儿来说,见证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作为文明小标兵,在幼儿园和家庭中都要求能够保持文明的微笑、问候和合理的行为举止。长此以往,就能够使幼儿在文明行为习惯方面得到有效转变,同时也能够增强幼儿的荣誉感。通过他人的称赞和鼓励,他们会对自身的行为更加严格要求,进而让文明行为习惯根植于内心。
三、打造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良好环境
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构建起能够促进幼儿文明习惯养成的良好环境,通过良好的人际氛围,引导幼儿对关爱、亲情、友谊进行亲身感受,这样能够使幼儿形成更加稳定积极的情绪。幼儿园也应当针对幼儿展开社会领域相关学习,对于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来说也是一种有效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另外,也能够健全幼儿人格。社会领域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为了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人际关系的培养,对幼儿智慧开发、能力发展、认知学习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教育工作者通过引导幼儿和他人进行交往,在此过程中幼儿能够正确地认识他人与自我,掌握有效的交往知识和技巧。同时,幼儿教育工作者也应当注意构建良好的环境,帮助幼儿养成一种较为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卫生习惯,使其形成终身受益的良好生活习惯。
四、家园配合,以游戏和故事引导幼儿养成文明习惯
幼儿教育阶段的孩子各方面能力和素养还处于发展过程中,这一阶段需要成人对其进行精心的呵护、细致的照顾,但是也不能过度地保护。家长的溺爱和参与会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也可能导致幼儿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进而就无法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由于幼儿年龄偏小,单纯用讲道理的方式教育孩子文明礼仪也许达不到最好的效果。老师和家长不妨选择一些故事和游戏活动,利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幼儿学习文明用语,认识各种文明行为,再通过一些亲子游戏来强化这种感情,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在孩子出现不礼貌或者一些其他问题的时候,选择有趣的故事,从正反两面进行引导,如“小猪说脏话失去了好朋友”“小兔子说话有礼貌大家都喜欢它”,故事的主人公是熟悉的小动物,孩子很乐意接受,各种小毛病不知不觉地就改了。
五、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积极展开德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为幼儿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品德修养和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选择合理的教育策略和教学方法,引导幼儿身心素养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波.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J].好家长,2017(4).
[2]郭雪珠.如何培养幼儿文明行为习惯[J].新课程评论,2017(10).
[3]黄艳峰.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探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8(6).
作者简介:张喆霞(1979—),女,汉族,甘肃永昌人,学历:大专,职称:中级,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编辑 曾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