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扮演的角色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f844767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已经7个年头,课改的基本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式学习已遭唾弃,取而代之的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方式随处可见,但许多探究、合作徒有其名,学生主体性作用不仅没有得到发挥,反而被削弱、被虚化。本文就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现象作一剖析。
  案例一:五年级“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师共组织合作学习次数4次,占用时间近30分钟。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自悟自练,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类似这样的课堂还有不少,有的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时连简单的解方程:2x 6=17的过程格式等也要通过学生合作来共同完成,好像学生合作探讨成了唯一的灵丹妙药。
  案例二:在一次课堂上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现象:教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老师的话刚出口,只听“叭”的一声,前排的同学立即转向后排,同学们七嘴八舌,你说你的他数他的,十几分钟过去了,有的小组能知道一些然而有的小组内的同学却什么也不知道。
  上述现象各校普遍存在,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实际上这是一种合作“自由化”的现象。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合作时,一些教师要么在讲台前踱来踱去等待,要么象征性地到学生中去走两圈,或在学生交流汇报时考虑下一步的教学,或在学生辩论时当作观众。许多教师每节課中挤出几分钟让学生匆匆忙忙地讨论。这是典型的“有合作之形,无合作之实”现象,一看就知道是为公开课而临时凑合的,在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和合作的能力,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有些小组的合作学习则成了优生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给学困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有些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次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整个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浪费课堂时间等等。
  教师首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者。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
  教师还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教师应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
  教师更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调控者和反思者。教师应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改进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江县双桂乡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其他文献
目前,环保已经成为消费的主流观念,并渗透到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墙纸行业也不能例外。壁纸行业的市场需求大,绿色环保被人们追崇,在这样的行业大背景下,该团队选择了做壁纸公
成本不仅是煤炭企业盈利数额的重要影响因素的同时,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合理的成本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正确的成本分析与控制措施可以有效节约各项成本。根据我国煤炭行业存
有效教学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本文从"有效提问的原则""有效提问的方法""有效提问并学会倾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