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一段视频在网上引来很多网友的关注。视频中,一个产科医生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工作岗位,前往战火纷飞的阿富汗,在当地的一所产科医院照顾缺少医疗救助的孕产妇。
视频中的医生就是北大人民医院妇产科的蒋励。蒋励说,她决定前往阿富汗的契机,来源于一位前辈医生屠铮。2007年,屠铮成为了内地首名参与无国界医生行动的救援人员。回国后,还是实习医生的蒋励从她那听来一个故事。在利比里亚,有一天屠铮下班回宿舍时,遇到一个老人不停地敲车窗。开窗后,老人告诉屠铮,她今天刚刚挽救了自己女儿的生命。屠铮无法听懂老人的话,但这样的感激之情,超越了语言的壁垒。
5年之后,蒋励成了产科的主治医师,通过面试,她如愿成为了一名无国界医生。“我想活得更有意义”,蒋励于2013年前往阿富汗霍斯特妇产医院。这是一幢废弃的平房,只有三个房间,一间手术室,一间病房,一间医生宿舍。
为了避免卷入地方武装冲突,蒋励所在的医院门口有清晰的标志,不允许任何人携带武器进入医院,尽管如此,战争风险仍是一把悬在头上的利剑。有一次,丈夫给蒋励打电话,话筒里满是枪炮声,丈夫要蒋励赶紧趴下,蒋励说她已经习惯了。
环境很危险,但是一旦进入工作,蒋励就无心顾及环境的问题了。医院24小时开放,医生缺口又巨大,“当时的感觉是,接生就像是流水线,一个接生完了就是另一个。”蒋励不仅要帮助处理危重孕产妇,还要在100多天的時间里,培养当地的助产士能独当一面。一些助产士因为风俗原因,不愿意摘掉头巾去戴口罩和手术帽,“但在做手术的时候,无菌处理是硬要求,我只能劝说她们尽可能地戴口罩和手术帽,实在不愿意的只能让她们在手术室外负责一些一般的护理工作。”等到蒋励走的时候,大部分助产士已经可以完成一般的顺产协助了。
蒋励的付出获得了当地人的感激,“有一次接生一对双胞胎,第一个胎儿顺利分娩后,第二个胎儿变成了横位”,蒋励迅速对产妇实施了内倒转术,最终孩子顺利生了下来。这一幕被在一旁的家属老太太看在眼里。第二天,老太太带着一块蓝色的布料来到医院,送给了蒋励。“当地人的生活很贫困,吃饭都要省着吃,这么一大块布在当地是很贵重的财产。”蒋励非常感动。
阿富汗的医疗设施非常简陋,没有麻醉机,没有呼吸机,没有监护室,过往的产妇死亡率极高。有一次,一个怀孕7个月的婦女严重大出血,“在国内可以有别的方案,但这里没有。为了保住生命,只能切除子宫。”手术后,蒋励给丈夫打了个电话,她哭了。这段经历让她感受到,好的医术能够救很多的人,但是好的医疗政策能够救更多的人。于是,蒋励回国后又前往美国攻读公共卫生硕士。
如今,蒋励回到了北京,仍然在北大人民医院工作。她说自己也想生一个孩子,等孩子长大以后,她希望能和自己的老公一起,再去世界上那些最需要医生的地方,夫妻俩一起去帮助那些需要医疗服务的人。
■热议锐评:蒋励曾说,一个医生最大的满足,是在病人面前被信任、被需要。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这份为医者的仁心与责任心显得尤为珍贵。除此之外,蒋励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她对事业的极致追求,她的勇敢、她的选择以及她的梦想,都是那么令人敬佩。(方青)
■素材运用:选择;人生的价值;勇敢做自己;大爱无疆;医者仁心……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
视频中的医生就是北大人民医院妇产科的蒋励。蒋励说,她决定前往阿富汗的契机,来源于一位前辈医生屠铮。2007年,屠铮成为了内地首名参与无国界医生行动的救援人员。回国后,还是实习医生的蒋励从她那听来一个故事。在利比里亚,有一天屠铮下班回宿舍时,遇到一个老人不停地敲车窗。开窗后,老人告诉屠铮,她今天刚刚挽救了自己女儿的生命。屠铮无法听懂老人的话,但这样的感激之情,超越了语言的壁垒。
5年之后,蒋励成了产科的主治医师,通过面试,她如愿成为了一名无国界医生。“我想活得更有意义”,蒋励于2013年前往阿富汗霍斯特妇产医院。这是一幢废弃的平房,只有三个房间,一间手术室,一间病房,一间医生宿舍。
为了避免卷入地方武装冲突,蒋励所在的医院门口有清晰的标志,不允许任何人携带武器进入医院,尽管如此,战争风险仍是一把悬在头上的利剑。有一次,丈夫给蒋励打电话,话筒里满是枪炮声,丈夫要蒋励赶紧趴下,蒋励说她已经习惯了。
环境很危险,但是一旦进入工作,蒋励就无心顾及环境的问题了。医院24小时开放,医生缺口又巨大,“当时的感觉是,接生就像是流水线,一个接生完了就是另一个。”蒋励不仅要帮助处理危重孕产妇,还要在100多天的時间里,培养当地的助产士能独当一面。一些助产士因为风俗原因,不愿意摘掉头巾去戴口罩和手术帽,“但在做手术的时候,无菌处理是硬要求,我只能劝说她们尽可能地戴口罩和手术帽,实在不愿意的只能让她们在手术室外负责一些一般的护理工作。”等到蒋励走的时候,大部分助产士已经可以完成一般的顺产协助了。
蒋励的付出获得了当地人的感激,“有一次接生一对双胞胎,第一个胎儿顺利分娩后,第二个胎儿变成了横位”,蒋励迅速对产妇实施了内倒转术,最终孩子顺利生了下来。这一幕被在一旁的家属老太太看在眼里。第二天,老太太带着一块蓝色的布料来到医院,送给了蒋励。“当地人的生活很贫困,吃饭都要省着吃,这么一大块布在当地是很贵重的财产。”蒋励非常感动。
阿富汗的医疗设施非常简陋,没有麻醉机,没有呼吸机,没有监护室,过往的产妇死亡率极高。有一次,一个怀孕7个月的婦女严重大出血,“在国内可以有别的方案,但这里没有。为了保住生命,只能切除子宫。”手术后,蒋励给丈夫打了个电话,她哭了。这段经历让她感受到,好的医术能够救很多的人,但是好的医疗政策能够救更多的人。于是,蒋励回国后又前往美国攻读公共卫生硕士。
如今,蒋励回到了北京,仍然在北大人民医院工作。她说自己也想生一个孩子,等孩子长大以后,她希望能和自己的老公一起,再去世界上那些最需要医生的地方,夫妻俩一起去帮助那些需要医疗服务的人。
■热议锐评:蒋励曾说,一个医生最大的满足,是在病人面前被信任、被需要。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下,这份为医者的仁心与责任心显得尤为珍贵。除此之外,蒋励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她对事业的极致追求,她的勇敢、她的选择以及她的梦想,都是那么令人敬佩。(方青)
■素材运用:选择;人生的价值;勇敢做自己;大爱无疆;医者仁心……
(资料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