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选读》的三个价值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eg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又被后世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在《史记》中歌颂的几乎都是一些敢于进取、勇于建功立业的英雄。《史记》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苏教版《〈史记〉选读》节选了《史记》中很多名篇,虽然苏教版《〈史记〉选读》是节选,但滴水可见整个太阳的光辉。学习、阅读《〈史记〉选读》要把握以下三个价值:
   一、 把握《〈史记〉选读》的历史价值,学习“成一家之言”的历史观
   《史记》是一部史学名著,学习《〈史记〉选读》篇目时,要了解其相关的历史,抓住历史时代背景中的人物和事件,正确认识历史局限性,理解其历史“实录”精神。比如《〈史记〉选读》中的信陵君、廉颇、蔺相如、项羽、李广等人物真实而生动,并反映出历史的重大问题。历来刘向、扬雄、班彪、班固等都评《史记》为“实录”。的确,司马迁据实写史事和人物,无论是行文或描写,还是寓论和发议,都从实不虚,真实而不夸饰。“实录精神”是《史记》之所以是历史著作而非文学作品的关键所在。
   同时“通古今之变”的历史著作《史记》又意在探讨历史变化问题,它蕴涵着司马迁“成一家之言”的历史观。这在《〈史记〉选读》篇目中有很好的表现。这其中有三点:一是政治昏庸,统治残暴,社会黑暗,必然会朝代灭亡、改朝换代。比如,司马迁认为,秦朝开始灭六国,天下一统,万象更新,但后来实行严刑苛法,实施暴政,大兴土木,苛捐赋税沉重,残害百姓,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 (《陈涉世家》),秦亡于农民起义,道出了历史因果。二是选贤举能,知人善用,善于纳谏必能成大业。比如司马迁写“楚汉相争”,项羽败亡,刘邦成功,在诸多因素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项羽盲目自信,心胸狭窄,眼界狭小,不善用人,即使有一谋士范增而不能用。而刘邦心胸宽广,放眼天下,任用萧何、张良、韩信等三杰,并善于采纳意见。司马迁指出项羽败亡是由于“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项羽本纪》)。司马迁给统治者提出了此般思索,“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用人是根本,强弱相互转化,兼听用人可以创造帝王基业。三是民心问题,是否取得民心与政治成败息息相关。比如司马迁写到“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周本纪》),还有《河渠书》,司马迁主张农业生产是天下之本,水利是农业命脉,顺应民俗而重视生产,让百姓谋利致富,让百姓安居乐业,百姓安天下安。历史已经清晰地告诉我们这些成败兴亡的道理,“民心政治”,“百姓谋利”是为政要义,这些在今天仍是颠灭不破的真理,今天借鉴,善莫大焉。如当今提出的“改善民生”、“和谐社会”和“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就是真理的运用。
   二、 把握《〈史记〉选读》的文学价值,学习鉴赏文学美
   在通常语文学习中,文言文的鉴赏是有难度的。只有扫除文言文障碍,才能顺利、深入鉴赏文言文的文学美。《〈史记〉选读》毕竟是文言文,因此一定要做到“文言并重”,“双管齐下”。简言之,“文”“言”两手抓。具体说就是抓好“言”,即文言文字、词、句,理解文言知识;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关注,句句落实。抓好“文”,即文言文的文学性:理解文言文的思想和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包括人物心理、行动、语言、肖像、精神、品质和意志等。同时品读和领悟文中的精彩句段,突出感受和体悟。
   还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又表明《史记》是一部文学名著。《史记》使用了大量的文学手段,达到了很高的文学成就,表现在:“叙事写作艺术”、“人物形象塑造艺术”和“语言运用艺术”。 这些在《〈史记〉选读》篇目中同样突出,那么阅读《〈史记〉选读》篇目时,就要注意这三方面。先说《〈史记〉选读》篇目的“叙事写作艺术”,基本上是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司马迁作为叙述者,几乎完全站在事件之外,只是在最后的“论赞”部分,才作为评论者直接登场,表示自己的看法,实际也体现了叙述者的感情倾向。这种含而不露的褒贬,是经由文学的感染来传达的,学习、阅读《〈史记〉选读》时要会鉴赏“论赞”。 再说“人物形象塑造艺术”, 《〈史记〉选读》篇目的人物形象塑造,具有数量众多、类型丰富、个性较鲜明三大特点。如其中项羽、刘邦、张良、韩信、管仲、李斯、屈原、毛遂、李广、优孟、荆轲、程婴、等等。这些人物来自社会的各种阶层,从事各不相同的活动,经历了不同的人生命运。从帝王到平民,有成功者,有失败者,有刚烈的英雄,有无耻的小人,个性形象鲜明丰富。最后说《〈史记〉选读》篇目的“语言运用艺术”。《史记》的语言,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被尊为典范,代表了骈文出现以前所谓“古文”的最高成就。作者司马迁的写作语言始终是倾注情感的,根据不同的场面,出于不同的心情,语调有时短截急促,有时疏缓从容,有时沉重,有时轻快,有时幽默,有时庄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我们用心体悟、品味、咀嚼和感受《〈史记〉选读》的语言其实就是在品尝、享受它的文学美和文化价值。
   三、 把握《〈史记〉选读》的人文价值,学习人文精神
   司马迁是人文精神的榜样,他遭受宫刑,痛不欲生,为了完成《史记》顽强地活了下来,著书十九年。正如他说“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报任安书》),司马迁“发愤著书说”历来为后世人所推崇。司马迁的“发奋精神”及个人忍辱含垢、立志高远的奋斗经历与《史记》中所歌颂的这些艰苦奋斗的思想,它永远给人们以激励,给人们以启迪。每当我们灰心丧气、濒临绝望的时候,给我们以无比的力量、信心与勇气。每当我们阅读至此,心潮澎湃,信心百倍,勇往直前。
   《史记》里很多人物都是英雄,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他们为了某种信念,某种原则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都有一种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比如《〈史记〉选读》篇目中就有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公而忘私、乐于奉献、勇往直前的精神;有孔子“累累若丧家犬”、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布施仁政于天下的实践精神;有陈胜、吴广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有屈原慷慨牺牲、爱国主义的精神;有蔺相如大智大慧、力挑重担、义不受辱的人格自尊精神;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舍生取义、赴汤蹈火、勇于牺牲的精神。程婴坚定原则立场、忍辱负重的精神;侯赢不慕名利,“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等等。不胜枚举,他们有着无尚光荣的的人生观、生死观和价值观,具有崇高的人文精神。所有这些精神价值令人心驰神往、热泪盈眶,激情万丈,壮怀不已。
   总之,中国几千年来的封建教育都不是“格物致知”教育,而是“人的教化”,这些人文精神是“人的教化”的新高度,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础,是屹立于世界的民族文化。学习、阅读《〈史记〉选读》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民族文化教诲,更是养成这些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生死观和价值观及培养人文精神、人文价值的好教材,它能培养我们的素养、气质与精神,让我们具有“精、气、神”。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二中学(256300)
其他文献
宋代诗人林逋,不求名利,终身不仕不娶。隐居杭州西湖孤山:植梅养鹤以为伴,世称“梅妻鹤子”。他超凡脱俗的品格一直为后人所称道。  《西湖佳话·孤山隐迹》中说,林逋,字君复,卒后,仁宗皇帝赐谥和靖先生。他少孤,家贫,但刻苦学习,经史百家无不通晓。至宋真宗景德中(1004-1007年),“遂放游于江淮之间。游既久,见人所遂之利,所趋之荣,与己颇不相合。况山水之明媚,多不及西湖”,就回到家乡。有人劝他娶妻
期刊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要想提高语文素养,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提高文学素养。  现如今的很多老师和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把语文学习作为一种负担,一项任务,机械地训练,结果使得人人厌恶语文。老师上课机械地分析课文,总结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一篇经典文章一两个课时就分析完毕。
期刊
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历来主张应提倡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能在入选中学语文教材的作品内容中找到疑点,提出问题,最后分析解决。这是深入理解作品内容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好办法。赏析项羽这一人物形象,当然也是《项羽之死》这篇课文教学的一大重点。  通过结合课文的相关内容有根有据地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作者司马迁在本文中是连续集中地写一个人,通过垓下之围、东城快战和自刎乌江三个连续的事件,并在其中集
期刊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乾道八年(1172)冬,陆游由南郑调回成都,骑驴途经剑门山,身与境遇,勾起了一系列诗的联想,写下这首诗情荡漾的小诗。南郑是当时抗金前方的军事重镇,诗人在那常常“寝饭鞍马间”。而成都则是首都临安(杭州)之外最繁华的都市。诗人此行是由前线到后方,由战地到大都市,是去危就安、去劳就逸。然而,诗人是怎样想的呢
期刊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两大优良传统。现实主交创作方法要求作家按照生活固有的样子。遵循生活本身的发展逻辑,真实地反映生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偏重于描写实际的社会生活,如实地反映出生活的真实面目。契科夫曾说过: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应该“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它的任务是无条件、直率的真实”。现实主义作家对生活的忠实甚至可以达到这样的程度,即为了如实地反映生活的真实和发展逻辑,不惜违背自己的主
期刊
鲁迅和卡夫卡生活在中西方的同一个时期,两位作家的生命经历和创作作品都体现着两位伟大孤独者的孤独情怀,笔者试图通过比较《阿Q正传》和《骑桶者》,从小人物的悲剧命运、形象塑造、个性抗争三个方面,透析鲁迅和卡夫卡的孤独情怀异同。  鲁迅和卡夫卡是中西方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鲁迅出生比卡夫卡早两年,去世时间比卡夫卡晚十二年。两位大师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具有异曲同工性,其作品反映出来的思想更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两位
期刊
(一)  瘦竹藤斜挂。幽花草乱生。  林高风有态,苔滑水无声。  (二)  树合秋声满,村荒暮景闲。  虹收仍白雨,云动忽青山。  (三)  川迥枫林散,山深竹港幽。  疏烟沉去鸟,落日照归牛。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人,金元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史学家。以元灭金(1234年)为界,元好问生活主要分两个阶段。前期,诗人长期过着逃避战乱的流亡生活
期刊
《那树》(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是一篇笔法细腻朴实。感情沉滞凝重,主题含蓄蕴藉的散文,文章通过一棵造福于人类的大树最终被人伐倒的故事,提出了一个目前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那就是:怎样保护自然环境?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品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将重大的社会问题巧妙地融入简单的事件之中,别具匠心,发人深省。初读觉得有些朦胧,仔细品味却觉得很有意义。由于采用了象征、暗示和某些超现实的写法,有些内容需要进行
期刊
一、关于课堂有效提问的类型    关于提问的分类,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尺度,这里我们简单地将课堂有效提问分为三种类型:    1 知识水平的提问  知识水平的提问考查的是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是否达到了有效保持,即对学生识记的考查,具体表现为提问学生能否记忆具体的事实、过程、方法、理论等,它只能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最低水平。例如在上《嫦娥奔月》一文时,很多学生都听说过这个神话故事,对于课文的主角都略知一
期刊
徐葆耕先生曾这样评价韩军的课堂艺术:“韩军最早吸引了我的是他的几篇讲课实录。在与学生的一问一答中实现教学目的,是一种很高的教学艺术。我设想自己是他的一名学生,我不仅会在课堂上感到兴味盎然,而且会在课堂下浮想联翩,我会在老师的引发下产生探索和追求文学之美的激情。”[1]韩军是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实现了自己的教育理想,也导引学生实现了表达的自主与精神的自由,让我们感觉这个课堂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幸福的,这是语
期刊